一種深孔端面鑽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8 02:05:56

本實用新型涉及鑽車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深孔端面鑽車裝置。
背景技術:
在加工大型箱體時經常會遇到深孔處內端面有加工要求,以便安裝軸承蓋等部件,一般的,對於大型工廠來說一般都採用加工中心等進行銑削加工,而對於沒有大型加工中心設備的工廠,往往會成為加工的難題,操作不方便,精度差,例如中國專利申請號CN201320608235.X一種深孔端面鑽車裝置,包括支撐裝置,設置於工件的加工孔內,包括支杆和設置所述支杆頂部的定位套;鑽車裝置上端與鑽床主軸相連接,在所述鑽床主軸的帶動下實現旋轉,下端設置於所述支撐裝置的定位套內;車刀設置在所述鑽車裝置的下端,實現對工件的加工孔的車削,此種裝置定位需要先在工件打內孔,很不方便,對於沒有內孔的工件不適用,基於此,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深孔端面鑽車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深孔端面鑽車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定位需要先在工件打內孔,很不方便,對於沒有內孔的工件不適用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深孔端面鑽車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頂部中心設置有工件,所述底板的頂部左端設置有支撐杆,所述支撐杆的右側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內腔右端橫向插接有滑杆,所述底板的頂部右端設置有控制裝置,所述工件的左右側壁均設置有夾持塊,兩組所述夾持塊的頂部均設置有擺杆,兩組所述擺杆均通過銷軸連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左端與支撐杆的右側固定連接,兩組所述擺杆之間設置有兩組氣缸,所述氣缸的底座與固定杆的頂部活動鉸接,所述氣缸的動力輸出端與擺杆的內側壁活動鉸接,所述支撐杆的右壁底部設置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的頂部設置有液壓泵,所述液壓泵的動力輸出端頂部與滑杆連接,所述滑杆的右端設置有主電機,所述主電機的底部動力輸出端設置有滑移套筒,且滑移套筒設置在工件的內腔,所述滑移套筒的底部左側設置有導塊,所述導塊的底部設置有車刀,所述車刀設置在工件的內腔底部,所述控制裝置分別與氣缸、液壓泵和主電機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滑移套筒的外壁開設有限位滑移槽,所述導塊設置在限位滑移槽的內腔底部,所述導塊的頂部設置有卡條,所述限位滑移槽的頂部左右兩側均設置有齒輪固定塊,兩組所述齒輪固定塊之間橫向插接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的外壁套接有從動齒輪,且從動齒輪與卡條相嚙合,所述滑移套筒的頂部左側設置有副電機,所述副電機的右側動力輸出端套接有主動齒輪,且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相嚙合,所述控制裝置與副電機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夾持塊包括加強板,所述加強板的底部設置有耐磨橡膠層,所述耐磨橡膠層的底部均勻設置有防滑條。
優選的,所述導塊和車刀通過緊固螺栓固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氣缸推動擺杆,使擺杆底端的夾持塊夾緊工件,便於工件的定位和穩定,通過耐磨橡膠層和防滑條的設置使工件表面夾緊時不受損傷,不易滑脫,通過導塊和車刀通過緊固螺栓固定,便於對車刀進行更換維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滑移套筒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夾持塊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板、2工件、3控制裝置、4夾持塊、41加強板、42耐磨橡膠層、43防滑條、5擺杆、6固定杆、7氣缸、8支撐杆、9固定塊、10液壓泵、11滑杆、12主電機、13滑移套筒、131限位滑移槽、132齒輪固定塊、133旋轉軸、134從動齒輪、135副電機、136主動齒輪、137卡條、14導塊、15車刀、16滑槽、17緊固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深孔端面鑽車裝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頂部中心設置有工件2,所述底板1的頂部左端設置有支撐杆8,所述支撐杆8的右側開設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的內腔右端橫向插接有滑杆11,所述底板1的頂部右端設置有控制裝置3,所述工件2的左右側壁均設置有夾持塊4,兩組所述夾持塊4的頂部均設置有擺杆5,兩組所述擺杆5均通過銷軸連接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的左端與支撐杆8的右側固定連接,兩組所述擺杆5之間設置有兩組氣缸7,所述氣缸7的底座與固定杆6的頂部活動鉸接,所述氣缸7的動力輸出端與擺杆5的內側壁活動鉸接,所述支撐杆8的右壁底部設置有固定塊9,所述固定塊9的頂部設置有液壓泵10,所述液壓泵10的動力輸出端頂部與滑杆11連接,所述滑杆11的右端設置有主電機12,所述主電機12的底部動力輸出端設置有滑移套筒13,且滑移套筒13設置在工件2的內腔,所述滑移套筒13的底部左側設置有導塊14,所述導塊14的底部設置有車刀15,所述車刀15設置在工件2的內腔底部,所述控制裝置3分別與氣缸7、液壓泵10和主電機12電性連接。
其中,所述滑移套筒13的外壁開設有限位滑移槽131,所述導塊14設置在限位滑移槽131的內腔底部,所述導塊14的頂部設置有卡條137,所述限位滑移槽131的頂部左右兩側均設置有齒輪固定塊132,兩組所述齒輪固定塊132之間橫向插接有旋轉軸133,所述旋轉軸133的外壁套接有從動齒輪134,且從動齒輪134與卡條137相嚙合,所述滑移套筒13的頂部左側設置有副電機135,所述副電機135的右側動力輸出端套接有主動齒輪136,且主動齒輪136與從動齒輪134相嚙合,所述控制裝置3與副電機135電性連接,副電機135帶動主動齒輪136轉動,主動齒輪136帶動從動齒輪134轉動,從動齒輪134帶動導塊14頂部的卡條137在限位滑移槽131中做滑移運動,使車刀15可以進行切削半徑的調節,所述夾持塊4包括加強板41,所述加強板41的底部設置有耐磨橡膠層42,所述耐磨橡膠層42的底部均勻設置有防滑條43,加強板41增加夾持塊4的強度,通過耐磨橡膠層42和防滑條43的設置使工件2表面夾緊時不受損傷,不易滑脫,所述導塊14和車刀15通過緊固螺栓17固定,便於對車刀15進行更換維修。
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裝置3控制固定塊9頂部的液壓泵10進行伸縮運動,液壓泵10的伸縮端控制滑杆11在支撐杆8的滑槽16中進行上下滑動,便於對車刀15進行切削深度的調節,通過控制裝置3控制主電機12旋轉,帶動滑移套筒13轉動,通過控制裝置3控制滑移套筒13中的副電機135轉動,副電機135帶動主動齒輪136轉動,主動齒輪136帶動從動齒輪134轉動,從動齒輪134帶動導塊14頂部的卡條137在限位滑移槽131中做滑移運動,使車刀15可以進行切削半徑的調節,隨著主電機12旋轉使車刀15進行旋轉切削,通過控制裝置3控制氣缸7推動擺杆5,使擺杆5底端的夾持塊4夾緊工件2,便於工件2的定位和穩定,通過耐磨橡膠層42和防滑條43的設置使工件2表面夾緊時不受損傷,不易滑脫,通過導塊14和車刀15通過緊固螺栓17固定,便於對車刀15進行更換維修。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