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線纜護套外徑調整方法及系統與流程
2023-07-15 19:24:01

本發明涉及線纜製造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線纜護套外徑調整方法,還設置一種採用上述方法的線纜護套外徑調整系統。
背景技術:
線纜的護套在擠塑的過程中,一般都是纜芯穿過擠塑機,擠塑機在纜芯上擠包護套。擠塑後的護套進過水槽後,快速降溫定型。其中擠塑機一般都是螺杆快速轉動,將流體狀的物質擠塑到模套內,在模套的內孔限位下,使物質均勻的包圍在纜芯的外側。
但是經過發明人長期研究發現,從模套出來的護套的外徑會經過一定的膨脹,影響膨脹量的因素很多,繼而導致護套的外徑均勻性不好,且很容易與目標值有偏差,不僅影響外觀,而且會影響使用性能,並造成生產成本增大。
綜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決線纜護套外徑很難控制均勻的問題,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線纜護套外徑調整方法,該線纜護套外徑調整方法可以有效地解決線纜護套外徑很難控制均勻的問題,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包括採用上述線纜護套外徑調整方法的線纜護套外徑調整系統。
為了達到上述第一個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線纜護套外徑調整方法,包括步驟:獲取護套內徑R3,設定護套目標外徑R2;測量護套當前外徑R1;計算螺杆目標轉速並控制螺杆按所述螺杆目標轉速轉動,或計算線纜目標移動速度並控制線纜按造所述線纜目標移動速度移動,所述N0為螺杆當前轉速,所述V0為線纜當前移動速度。
根據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知道,當在纜芯外側擠塑塑套時,可以通過上述方法獲得R1、R2、R3之後,當需要進行調整時,可以通過螺杆轉速的調整,來有效的消除偏移量,也可以通過調整線纜的移動速度來有效地消除偏移量,具體的調整後螺杆轉速,還是調整後的線纜遷移速率都可以通過上述公式獲得。綜上所述,可以知道,採用該方法,通過對螺杆轉速或線纜遷移速度進行準確修正,可以有效的消除護套外徑的偏移量,避免線纜的護套外徑偏移量比較大,進而能夠有效地解決線纜護套外徑很難控制均勻的問題。
優選地,所述護套當前外徑R1為護套位於水槽後端處的直徑。
優選地,間隔預定時長後,重新測量所述護套當前外徑;根據新獲取的所述護套當前外徑重新計算螺杆目標轉速並調整當前螺杆轉速至新的螺杆目標轉速,或根據新獲取的所述護套當前外徑重新計算線纜目標移動速度並調整當前線纜移動速度至新的線纜目標移動速度。
優選地,所述預定時長不小於線纜從擠塑機出來移動至水槽的後端所經過的時長。
優選地,所述N0為螺杆當前設定轉速與校正係數的乘積,所述V0為線纜當前設定遷移速度與校正係數的乘積。
為了達到上述第二個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線纜護套外徑調整系統,包括:用於在線纜外側擠塑護套的擠塑機,所述擠塑機設置有螺杆;用於牽引線纜移動的牽引機;用於測量護套當前外徑R1的外徑測量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於計算螺杆目標轉速並控制螺杆按所述螺杆目標轉速轉動,或用於計算線纜目標移動速度並控制控制所述牽引機按造所述線纜目標移動速度遷移線纜移動,其中R3為護套內徑R2為設定的護套目標外徑,N0為螺杆當前轉速,V0為線纜當前移動速度。
由於該系統採用了上述的調整方法,所以該調整系統所具有的有效果可以參考上述方法。
優選地,包括用於對護套進行冷卻的水槽,所述外徑測量器設置在所述水槽的後端。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線纜護套外徑調整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線纜護套外徑調整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線纜護套外徑調整方法,以有效地解決線纜護套外徑很難控制均勻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線纜護套外徑調整系統。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線纜護套外徑調整方法的流程圖,需要說明的是,圖1中的步驟100與步驟200表示先後關係,但還可以倒置或並列。
在一種具體實施例中,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線纜護套外徑調整方法,即通過該方法,調整後期擠塑出的擠塑套直徑。具體的,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00:獲取護套內徑R3,設定護套目標外徑R2。
其中R3指的線纜護套的內徑,而線纜護套的內側與纜芯的外側相貼合,所以R3應當與纜芯的外徑相等,因為纜芯外徑是固定不變的,所以一次測量或者直接通過其它途徑獲取即可。其中R2應當根據護套厚度的實際需要來決定。此處內徑和外徑指的是直徑,所以R2應當等於R3加上兩倍護套的目標厚度。
200:測量護套當前外徑R1。
其中R1指的是護套當前的外徑,需要採用測量工具進行測量獲得。測量方式具有多種,可以手工測量,也可以測量設備自動測量。具體的測量的部位可以是在擠塑模套附近,但是考慮到,從擠塑模套出來的護套還未完全定型,一般需要經過水槽進行冷卻定型,所以此處優選在水槽後端處測量護套的直徑,即使護套當前外徑R1為護套上位於水槽後端處的直徑。其中水槽後端指的是水槽上遠離擠塑模套的一端,而靠近擠塑模套的一端為前端。需要說明的是,當R1與R2相等,此時則無需調整外徑,則應在兩者不相等時,進行調整。需要說明的是,該步驟也可以在步驟100執行完後在執行。
300:計算螺杆目標轉速並控制螺杆按所述螺杆目標轉速轉動,或計算線纜目標移動速度並控制線纜按造所述線纜目標移動速度移動,所述N0為螺杆當前轉速,所述V0為線纜當前移動速度。
一般在第一次獲取時,N0、V0都是設定轉速,造成對擠塑量與轉速之間存在一定偏差,因此根據多次測量實現數據進行校正,以獲取校正係數,為了保證控制的精度,可以使N0為螺杆當前設定轉速與校正係數的乘積,所述V0為線纜當前設定遷移速度與校正係數的乘積。
具體的,在獲得R1、R2、R3之後,可以獲得護套的目標截面積:以及獲得護套的護套的偏差量此時若對螺杆轉速進行修正,則螺杆轉速的修正量則應當將螺杆當前的轉速調整為此時若對線纜牽引速度進行修正,則修正量則應當將線纜的牽引速度調整為N0為螺杆當前轉速,需要說明的是,螺杆當前轉速可以是實際設定值,也可以是測定值;同樣對於V0可以是實際設定值,也可以是測定值。從上可以看出,其中上述兩者均是通過對影響線纜護套外徑的關鍵因素進行調整,所以這兩者是基於同一個發明構思。
在本實施例中,當在纜芯外側擠塑塑套時,可以通過上述方法獲得R1、R2、R3之後,當需要進行調整時,可以通過螺杆轉速的調整,來有效的消除偏移量,也可以通過調整線纜的移動速度來有效地消除偏移量,具體的調整後螺杆轉速,還是調整後的線纜遷移速率都可以通過上述公式獲得。綜上所述,可以知道,採用該方法,通過對螺杆轉速或線纜遷移速度進行準確修正,可以有效的消除護套外徑的偏移量,避免線纜的護套外徑偏移量比較大,進而能夠有效地解決線纜護套外徑很難控制均勻的問題。
考慮到一卷線纜長度一般在百米以上,甚至更長,為了為了保證精準度,在執行外步驟300之後,還可以在間隔預定時長後,重新測量上述護套當前外徑,即獲取新的R2。在獲取新的護套當前外徑後,根據該行測量值,重新計算螺杆目標轉速,並調整當前螺杆轉速至新的螺杆目標轉速,又或者,重新計算線纜目標移動速度,並調整當前線纜移動速度至新的線纜目標移動速度。此處需要說明的是,重新計算,應當根據公式或公式計算,其中R2、R3均不變,還應採用最初獲取值。需要說明的是預定時長應當根據測的頻率不同,而有所不同。但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保證第二測量值為調整後的值,當在水槽後端測量外徑時,應當使預定時長不小於線纜從擠塑機出來移動至水槽的後端所經過的時長,以保證線纜調整後部分為當前測量的部分。
請參閱圖1,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線纜護套外徑調整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在另一種具體實施例中,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線纜護套外徑調整系統,具體的,該線纜護套外徑調整系統包括擠塑機1、牽引機2、外徑測量器3和控制器4。其中擠塑機1用於在線纜的外側擠塑護套,擠塑機1上主要通過擠塑螺杆來進行擠塑。其中牽引機2用於牽引線纜勻速移動。其中外徑測量器3用於測量護套當前外徑R1。而其中的控制器4則用於計算螺杆目標轉速然後控制螺杆按該螺杆目標轉速轉動;或者該控制器4用於計算線纜目標移動速度然後控制所述牽引機2按造所述線纜目標移動速度遷移線纜移動,需要說明的是,其中R3為護套內徑,R2為設定的護套目標外徑,N0為螺杆當前轉速,V0為線纜當前移動速度。由於本實施例的線纜護套外徑調整系統採用的調整方法為上一實施例中線纜護套外徑調整方法,所以該線纜護套外徑調整系統的有益效果可以參考上述實施例。
進一步的,為了使獲取的R3更加穩定,此處優選將外徑測量器設置在水槽5的後端,以對水槽5後端的線纜進行測量。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