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模塊和建築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23:04:11 4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建築模塊和建築結構。
背景技術:
建築結構是指在建築物(包括構築物)中,由建築材料製成用來承受各種荷載,以起骨架作用的空間受力體系。以擋土牆為例,擋土牆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體,防止填土或土體變形失穩的構築物。現有的各種形式的擋土牆按使用材料可分為漿砌石、混凝土等類別。但無論是漿砌石還是混凝土擋土牆,目前大多是現場砌築(澆築),不符合環保要求,且施工工藝工期較長,現場施工質量難以控制。
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編制的《城市道路—裝配式擋土牆》(國家建築標準設計圖集07MR402)所涉及的裝配式擋土牆,採用現澆基礎、預製面板和預製肋板組合拼裝的結構型式,從一定意義上解決了施工進度問題,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該種裝配式擋土牆的基礎仍需現場澆築,工期相對較長;其次,肋板與基礎採用焊接方式進行連接,不僅增加了現場施工工序,而且使得連接板的防腐處理成為擋土牆的薄弱環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建築模塊和建築結構,其能夠快速裝配,無需現場澆築,施工工期短,施工質量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建築模塊,該建築模塊由混凝土一體製成並包括:
底板,該底板沿水平方向延伸並具有橫向連接側,該橫向連接側的頂面和/或底面設置有水平延伸且沿水平方向突出的橫向夾板;
支撐板,該支撐板從所述底板豎直向上延伸並具有側向連接側和豎向連接側,所述側向連接側的至少一個側面設置有豎直延伸且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側向夾板,所述豎向連接側的兩個側面分別設置有水平延伸且豎直向上突出的豎向夾板,所述豎向夾板彼此間隔設置。
優選地,所述橫向連接側的側面上設置有第一金屬加固件,該第一金屬加固件鄰近所述橫向夾板;
所述側向連接側的側面上設置有第二金屬加固件,該第二金屬加固件鄰近所述側向夾板;和/或
所述豎向連接側的頂面上設置有第三金屬加固件,該第三金屬加固件位於所述豎向夾板之間。
優選地,所述橫向連接側的頂面和底面設置有間隔開的橫向夾板,所述第一金屬加固件位於所述橫向夾板之間;和/或
所述側向連接側的兩個側面設置有彼此間隔的側向夾板,所述第二金屬加固件位於所述側向夾板之間。
優選地,所述建築模塊還包括肋板,該肋板固定連接在所述底板和支撐板之間,且所述肋板的頂面兩側分別設置有水平延伸且豎直向上突出的肋夾板,該肋夾板彼此間隔開,且所述肋夾板之間的空間與所述豎向夾板之間的空間相通。
優選地,所述肋板的頂面設置有第四金屬加固件,該第四金屬加固件位於所述肋夾板之間。
優選地,所述第一金屬加固件、第二金屬加固件、第三金屬加固件或第四金屬加固件包括鋼筋籠和/或工字鋼。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建築結構,該建築結構包括多個建築模塊,所述建築模塊由混凝土一體製成並包括:
底板,該底板沿水平方向延伸並具有橫向連接側,該橫向連接側的頂面和/或底面設置有水平延伸且沿水平方向突出的橫向夾板;
支撐板,該支撐板從所述底板豎直向上延伸並具有側向連接側和豎向連接側,所述側向連接側的至少一個側面設置有豎直延伸且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側向夾板,所述豎向連接側的兩個側面分別設置有水平延伸且豎直向上突出的豎向夾板,所述豎向夾板彼此間隔設置,
多個所述建築模塊通過所述橫向夾板和所述側向夾板沿水平方向相互拼接,且形成的所述橫向夾板之間的空間與所述側向夾板之間的空間以及所述豎向夾板之間的空間相通。
優選地,所述建築結構還包括位於所述多個建築模塊上方的支撐件,所述支撐件包括面板,該面板豎直向上延伸且在水平方向上的長度與所述多個建築模塊相等,所述面板的底端裝配於所述多個建築模塊的所述豎向夾板之間。
優選地,每個所述建築模塊還包括肋板,該肋板固定連接在所述底板和支撐板之間,且所述肋板的頂面兩側分別設置有水平延伸且豎直向上突出的肋夾板,該肋夾板彼此間隔開,且所述肋夾板之間的空間與所述豎向夾板之間的空間相通;
所述支撐件包括固定連接於所述面板的多個支撐件肋板,所述支撐件肋板的個數與所述肋板相等且分別位於所述肋板的上方,所述支撐件肋板的底端裝配於所述肋板的肋夾板之間。
優選地,所述面板的頂面兩側分別設置有水平延伸且豎直向上突出的面夾板,所述面夾板彼此間隔設置;
所述支撐件肋板的頂面兩側分別設置有水平延伸且豎直向上突出的支撐件肋夾板,該支撐件肋夾板彼此間隔開,且所述支撐件肋夾板之間的空間與所述面夾板之間的空間相通。
優選地,所述支撐件為多個,且沿豎直方向多層分布。
優選地,所述建築結構還包括位於所述支撐件上方的頂板,所述頂板豎直向上延伸且在水平方向上的長度與所述支撐件相等,所述頂板的底端裝配於所述支撐件的所述面夾板之間。
優選地,所述頂板包括多個頂板肋板,該頂板肋板固定連接於所述頂板,所述頂板肋板的個數與所述支撐件肋板相等且分別位於所述支撐件肋板的上方,所述頂板肋板的底端裝配於所述支撐件肋板的支撐件肋夾板之間。
優選地,所述面板的頂面上設置有第五金屬加固件,該第五金屬加固件位於所述面夾板之間;
所述支撐件肋板的頂面設置有第六金屬加固件,該第六金屬加固件位於所述支撐件肋夾板之間。
優選地,所述建築結構為擋土牆。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建築模塊和建築結構可在構件廠分塊預製後運輸到現場安裝到位,無需現場澆築,施工工期短,施工質量高。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徵和優點將在隨後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但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建築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建築結構的一種實施方式示意圖,其由兩個建築模塊拼接而成;
圖3是本實用新型建築結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其由三個建築模塊拼接而成;
圖4是本實用新型建築結構的又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其由圖3中的建築結構與支撐件拼接而成;
圖5是本實用新型建築結構的又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其由圖4中的建築結構與頂板拼接而成。
附圖標記說明
10 底板 11 橫向連接側
111 橫向夾板 20 支撐板
21 側向連接側 22 豎向連接側
211 側向夾板 221 豎向夾板
30 肋板 301 肋夾板
40 支撐件 41 面板
411 面夾板 42 支撐件肋板
421 支撐件肋夾板 50 頂板
51 頂板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
在本實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頂、底」,「水平、豎直」通常是指在裝配使用狀態下的方位。「橫向」是指垂直於水平和豎直的方向。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建築模塊,該建築模塊由混凝土一體製成並包括:
底板10,該底板10沿水平方向延伸並具有橫向連接側11,該橫向連接側11的頂面和/或底面設置有水平延伸且沿水平方向突出的橫向夾板111;
支撐板20,該支撐板20從所述底板10豎直向上延伸並具有側向連接側21和豎向連接側22,所述側向連接側21的至少一個側面設置有豎直延伸且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側向夾板211,所述豎向連接側22的兩個側面分別設置有水平延伸且豎直向上突出的豎向夾板221,所述豎向夾板221彼此間隔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建築模塊結構簡單、強度較高,使用範圍廣泛。其可由構件廠預製,無需現場澆築,在使用時只需運輸到現場進行裝配即可。
上述中的建築模塊主要是通過所述橫向夾板111、側向夾板211和豎向夾板221進行裝配,為了確保裝配後建築模塊在水平和豎直方向的整體性,進一步提高其剛度和穩定性,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橫向連接側11的側面上設置有第一金屬加固件,該第一金屬加固件鄰近所述橫向夾板111;所述側向連接側21的側面上設置有第二金屬加固件,該第二金屬加固件鄰近所述側向夾板211;和/或所述豎向連接側22的頂面上設置有第三金屬加固件,該第三金屬加固件位於所述豎向夾板221之間。
下面通過實施例具體介紹所述建築模塊的幾種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有的建築模塊的所述橫向連接側11的頂面設置有所述橫向夾板111,有的建築模塊的所述橫向連接側11的底面設置有所述橫向夾板111,裝配時,一個建築模塊的位於頂面的橫向夾板111與另一建築模塊的位於底面的橫向夾板111相互拼接配合,並在兩者之間形成一定空間。
實施例2
建築模塊的所述橫向連接側11的頂面和底面均設置有橫向夾板111,裝配時,所述建築模塊相對於所述橫向連接側11的一側裝配於另一建築模塊的橫向連接側11的頂面和底面的橫向夾板111之間,而且兩者之間留有一定空間。
對於所述側向連接側21的側向夾板211的實施方式與上述橫向連接側11等同。
本實用新型中,作為優選,所述橫向連接側11的頂面和底面設置有間隔開的橫向夾板111,所述第一金屬加固件位於所述橫向夾板111之間;和/或所述側向連接側21的兩個側面設置有彼此間隔的側向夾板211,所述第二金屬加固件位於所述側向夾板211之間。
為了進一步提高本實用新型建築模塊的穩定性,如圖1所示,所述建築模塊還包括肋板30,該肋板30固定連接在所述底板10和支撐板20之間,且所述肋板30的頂面兩側分別設置有水平延伸且豎直向上突出的肋夾板301,該肋夾板301彼此間隔開,且所述肋夾板301之間的空間與所述豎向夾板221之間的空間相通。
另外,所述肋板30的頂面設置有第四金屬加固件,該第四金屬加固件位於所述肋夾板301之間。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建築結構,該建築結構包括多個建築模塊,所述建築模塊由混凝土一體製成並包括:
底板10,該底板10沿水平方向延伸並具有橫向連接側11,該橫向連接側11的頂面和/或底面設置有水平延伸且沿水平方向突出的橫向夾板111;
支撐板20,該支撐板20從所述底板10豎直向上延伸並具有側向連接側21和豎向連接側22,所述側向連接側21的至少一個側面設置有豎直延伸且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側向夾板211,所述豎向連接側22的兩個側面分別設置有水平延伸且豎直向上突出的豎向夾板221,所述豎向夾板221彼此間隔設置,多個所述建築模塊通過所述橫向夾板111和所述側向夾板211沿水平方向相互拼接,且形成的所述橫向夾板111之間的空間與所述側向夾板211之間的空間以及所述豎向夾板221之間的空間相通。
本實用新型的建築結構可由構件廠預製的建築模塊快速裝配而成,無需現場澆築,而且強度較高,使用範圍廣泛。此外,所示建築結構可由任意個數的建築模塊裝配而成,能夠適應各種不同長度的要求,附圖2-3分別示出了兩塊和三塊建築模塊拼接的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橫向夾板111之間、側向夾板211之間以及豎向夾板221之間形成的空間可用於設置所述第一金屬加固件、第二金屬加固件、第三金屬加固件或第四金屬加固件,並向其內灌注高強水泥漿、細石子混凝土或自密實混凝土等材料,以保證所述建築結構的整體性和穩定性。
為了使所述建築結構適應各種不同高度的需求,所述建築結構還包括位於所述多個建築模塊上方的支撐件40,所述支撐件40包括面板41,該面板41豎直向上延伸且在水平方向上的長度與所述多個建築模塊相等,所述面板41的底端裝配於所述多個建築模塊的所述豎向夾板221之間。
為了使所述建築結構在適應各種高度需求的同時保證其強度和穩定性,如圖4所示,每個所述建築模塊還包括肋板30,該肋板30固定連接在所述底板10和支撐板20之間,且所述肋板30的頂面兩側分別設置有水平延伸且豎直向上突出的肋夾板301,該肋夾板301彼此間隔開,且所述肋夾板301之間的空間與所述豎向夾板221之間的空間相通;所述支撐件40包括固定連接於所述面板41的多個支撐件肋板42,所述支撐件肋板42的個數與所述肋板30相等且分別位於所述肋板30的上方,所述支撐件肋板42的底端裝配於所述肋板30的肋夾板301之間。
為了使所述支撐件40能夠沿豎直方向多層分布設置,所述面板41的頂面兩側分別設置有水平延伸且豎直向上突出的面夾板411,所述面夾板411彼此間隔設置;所述支撐件肋板42的頂面兩側分別設置有水平延伸且豎直向上突出的支撐件肋夾板421,該支撐件肋夾板421彼此間隔開,且所述支撐件肋夾板421之間的空間與所述面夾板411之間的空間相通。
此外,如圖5所示,所述建築結構還包括位於所述支撐件40上方的頂板50,所述頂板50豎直向上延伸且在水平方向上的長度與所述支撐件40相等,所述頂板50的底端裝配於所述支撐件40的所述面夾板411之間。
為了進一步加強所述建築結構的強度和穩定形,本實用新型中,如圖5所示,所述頂板50包括多個頂板肋板51,該頂板肋板51固定連接於所述頂板50,所述頂板肋板51的個數與所述支撐件肋板42相等且分別位於所述支撐件肋板42的上方,所述頂板肋板51的底端裝配於所述支撐件肋板42的支撐件肋夾板421之間。
作為優選,所述面板41的頂面上設置有第五金屬加固件,該第五金屬加固件位於所述面夾板411之間;所述支撐件肋板42的頂面設置有第六金屬加固件,該第六金屬加固件位於所述支撐件肋夾板421之間。
本實用新型中,作為優選,以上所述的第一金屬加固件、第二金屬加固件、第三金屬加固件、第四金屬加固件、第五金屬加固件或第六金屬加固件包括鋼筋籠和/或工字鋼。當然,也可以是槽鋼、帶孔方鋼、鋼格柵等。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肋夾板301之間、面夾板411之間以及支撐件肋夾板421之間形成的空間可用於設置金屬加固件(如第五金屬加固件、第六金屬加固件),並向其內灌注高強水泥漿、細石子混凝土或自密實混凝土等材料,以保證所述建築結構的整體性和穩定性。
需要說明的是,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中各部件之間在進行裝配時都會留有一定空間用來設置金屬加固件並進行灌注,以保證結構的整體性、牢固性及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的建築結構適用於任意構築物中,特別是作為擋土牆,其不僅能夠解決目前存在的高邊坡擋土牆問題,而且可以達到工廠化生產的目的,從而簡化現場施工工序、減少施工難度,加快施工進度,確保施工質量。本實用新型的建築結構作為擋土牆不僅適用於一般高度(<5m)的邊坡支護,還能夠適用於高度大於5m甚至超過10m的高邊坡支護,確保擋土牆的強度、剛度滿足工程需要。可應用於水利、市政等對於工期要求較為緊張的擋土牆或用於工程應急搶險處的擋土牆。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範圍內,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徵,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本實用新型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