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生命讀後感
2023-07-15 14:44:59 2
篇一:《談生命》讀後感 王菲
「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這句出自作家冰心的《談生命》。這是一篇談論關於生命的文章,描繪了生命的一切,它的意義,它的作用,它的美好,以及使用它的方法,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表達得淋漓盡致。
「我不敢說生命是什麼,我只能說生命像什麼?」作者把生命比作河流,寫出了它的洶湧澎湃,寫出了它的幽靜。它讓河流的聲音,當作生命裡唯一的話語。
「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作者把生命比作樹,讓樹那無私奉獻的精神貫穿了生命的靈魂,也寫出了樹對生命的渴望。
生命的重要意義不在於最後的結果,而是過程,無論成功、失意、輝煌、落魄、絢爛、安靜,都是生命歷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生命創造了快樂和痛苦,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要珍惜生命的每一次快樂和每一次痛苦
生命本來是一趟沒有意思的旅程,關鍵是你如何讓它賦予意義……我們在宇宙中,沒有努力,一切都沒有可能。經歷的苦痛,永遠比幸福更好,因為,他們能讓我們成長,能夠與迎接更大的困難。
這樣一首生命之詩,讚揚了生命的美好,誇讚了生命的歷程。生命,就如這一切。就讓我們靠自己的努力來創造屬於自己的生命!
篇二:談生命讀後感
冰心用清新、明麗的筆調寫了談生命一問,此文用形象的比喻闡述了人的生命歷程,除了給讀者語言美的享受之外,哲理性的語言還給讀者生命上的啟迪。
其中最讓我百讀不厭的句子是:「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於水道要經過不同的兩岸,樹木要經過常變的四時。在快樂中我們在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快樂固然興奮,痛苦又何嘗不美麗?我曾讀到一個警句,是」願你生命中有夠多的雲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
世界、國家和個人的生命中的雲翳沒有比今天再多的了。」我常常在讀之後,內心對生命的認識仿佛又打開了一扇門,是啊!生命的歷程是曲折的,它伴隨著快樂和痛苦,雖然我們都不願意生命中有痛苦,但少了他,我們的生命色調太單一,我們的人生就失去了完美,因此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面對快樂和痛苦。
我們會享受生命中的快樂,也要學會面對生命中的痛苦,痛苦中的傷心、流淚都是沒用的,因此,一次痛苦的經歷我們要從中感悟生命,學會在逆境中生存,向著目的執著的拼搏!
篇三:談生命讀後感
談生命一文是作者對生命文學性的描述。把生命分別比作向東流的一江春水和一顆小樹,比喻人生的不同境遇和人生的不同階段,表現了生命不可阻擋的力量和生命的價值。
把生命比作向東流的一江春水,用四個「有時候」開頭。寫江河東流的過程中分別遇到了巉巖前阻、細細的平沙、暴風雨、晚霞和新月,來表現人生中困難、順境、逆境、成功四個階段。最後江河流入大海,作者寫到「她多麼遼闊,多麼偉大!多麼光明又多麼黑暗!」這是作者對終結的高度肯定。在常人眼中死亡是可怕的、悲哀的,但作者卻說它是偉大的、光明的。流露出一種人世間美好的奉獻精神,正如文中的江河它的終結造就大海的誕生。
當作者寫生命像一棵小樹,分別寫了小樹在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來比喻人生的青少年、壯年、老年、晚年四個不同階段表現生命的價值。在春天小樹是勇敢快樂的樂觀奮進形象表現了人在青少年時所表現的激情與衝動。在秋天小樹是寧靜、怡悅的從容、恬淡形象而人有何嘗不是這樣。
是啊!生命、生命這個深奧的詞彙,是我們永遠無法琢磨透了的。但正如作者說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篇四:談生命讀後感 孫凱玥
生命對我們來說是渺小的,在冰心的眼中有不一樣的生命。
古往今來,人們從沒有停止過對生命現象的思考,人們也常常對人生做各種各樣的譬喻。在這篇文質兼美的散文裡,冰心把人生比喻成一江奔騰的春水,比喻成一顆不斷壯大的小樹,江水的東流與生命的流動相對應,而小樹的壯大與人生的發展相吻合,比喻堪稱貼切。生命像江水,峭巖讓江水激蕩,而危崖之後是平沙,夾岸有紅花多多,挫折讓生命苦澀,而風雨之後是彩虹,天際有燦爛雲霞。生命又像小樹,小樹離不開雨露陽光,而生命也需培育成長,小樹壯大後為大地灑下綠蔭,而人生成長後也為社會做出貢獻,生命既像江水江水又像小樹,江水終將歸復大海,小樹將葉落黃昏,人生終將走到盡頭,但入海的江水可做甘露,老樹的落葉可變作春泥,那麼,奉獻一生,留給世界的又何嘗不是一種美麗。
生命不能說是什麼,而只能說生命像什麼。生命是短暫的,我們所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的生命裡做著應該做的事情,我想和我的學生們說,其實學習的時間不多,當你真正不學習的時候的會真的發現學習的好,所以我們要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自己的事情,現在一定要珍惜現在,把握當下。我想和身邊的每個人說,好好的珍惜現在的生活,無論生活是怎樣的,但至少我們是幸福的。生命雖然說是渺小的,但是我們要讓這有限的生命創造偉大。
篇五:談生命讀後感
我讀過很多冰心奶奶的作品,讀每一篇文章都深有感觸。所以這次讀後感才會又選冰心奶奶的文章。果然,這次我沒有選錯,冰心奶奶的這篇《談生命》又讓我嘗出了不同的滋味。
生命是什麼?我們都不敢說生命是什麼,我們只能說生命像什麼。
生命像一江春水,聚集了許多細流,最終流向了大海;生命像一棵小樹,成長到枝葉繁茂,最後落葉歸根。生命就是這樣,不同的人,走完一生,回頭看看,這一生都是不同的。
悲觀者,看見的生命是悲劇。快樂者,看見的生命是喜劇。一生中,快樂固然美麗,而痛苦又何嘗不是一種悽美呢?
生命就是這樣,你好好地利用它,年老之後,就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
把生命奉獻給世界、國家,好好地利用它,用生命來收穫,用生命來奉獻,用生命來感動,像冰心奶奶一樣,用文字來溫暖我們每位讀者的生命,這樣的生命之花是多麼的絢爛啊!
古往今來,沒有人停止過對生命的思考。江河終究要歸復大海,樹葉終究要葉落歸根。江水流入大海可以化為甘露,樹葉落入泥土碾為春泥。那麼人呢?讓我們把有限的生命奉獻給世界、國家又何嘗不是回歸呢?
篇六:談生命讀後感
讀了現代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的《談生命》感觸特深。
文中把生命描繪成一江春水,從高處發源,流向大海,途中經過了曲折的懸崖峭壁,衝開了沙石,勇敢的向前走,這就是我們生命旅程的剛剛開是,然後春水遇到了巉巖前阻,憤怒沸騰,它衝過了巉巖,這不是我們遇到困難是勇敢克服困難的表現嗎,然後它經過了細細的平沙看見了夾岸紅豔的桃花,他快樂而又羞怯,這不是我們生命中所遇到快樂幸福的事情嗎?我們因此而快樂,它一會兒又遇到了暴風雨,這激電,這迅雷,使他心魂驚駭,疾風吹捲起他,大雨擊打著他,他暫時渾濁了,擾亂了,而雨過天晴,只加給他許多新生的力量。這不是我們生命中所遇到的打擊嗎?可是我們只要堅強,將會雨過天晴。最後它流入了大海,這就是我們人生的最高峰和結束。
文中還把生命描繪成一棵樹,一顆種子長大,然後到落葉枯竭。一開是它破殼而出也許長在平原上,巖石上,城牆上,然後它看見了天,這就是我們的出生,然後他也許受著大樹的蔭遮,也許受著大樹的覆壓,而他青春生長的力量,終使他穿枝拂葉的掙脫了出來,在烈日下挺立抬頭!它遇到了春天,這象徵著我們的童年多麼快樂無憂。接著長到最茂盛的中年,這是夏天,伸展出如蓋的濃蔭,來蔭庇樹下的幽花芳草,他結出累累的果實,這是我們的中年,事業成功。接下來秋風起了,將他葉子,由濃綠吹到緋紅,秋陽下他再有一番的莊嚴燦爛,不是開花的驕傲,也不是結果的快樂,而是成功後的寧靜和怡悅!這是我們的壯年,成功後的喜悅,最後冬天的朔風把他的黃葉幹枝,卷落吹抖,他無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莊嚴的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的落在她的懷裡。他消融了,歸化了,他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這是我們的晚年,豐富,寧靜的逝去。
啊生命,他就是這樣,只要你勇敢面對,將走向成功。不過要記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當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想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你將會克服困難,走向成功。
篇七:談生命讀後感
一襲的落地窗將明亮攬入胸懷,我坐在藤蘿的圈椅上,拿起一本1999年5月的《讀者》。
我習慣的翻開雜誌,卷首語是冰心的《談生命》。細細嚼嚼地一品,猶如涓涓的泉水,緩緩淌過心田。偶爾又剎過一星兒的火花,迸放筆端。
冰心的這篇散文造詞優美,又不乏透出講究、雕刻的功底。「水……快樂勇敢……享受……遭遇……」這哪是水?我們看見的,是一個充滿活力,朝氣蓬勃的青年躍然紙上。他「憤怒的奔騰……怒吼……迴旋…」充分展示出男子漢堅毅的魅力,不屈的生長在黃土高原。他見山、見水、見彩虹……他攀越了數不盡的鞘巖,他歷經了看不清的泥潭。他迎著人生的風風雨雨「前波後浪起伏……過了……危崖他才心平氣和……」他成熟了,走過了人生的春華秋實。他一臉滄桑、滿目堅定地笑了。
弱冠、而立、不惑、知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頤,彈指間「他望見了大海……到了行程的終結……」他平靜走了,這是生命的過程。「他消融了,歸化了」他在兒子、孫子面前,坦然的、平靜的、微笑的,將生命很自然的結束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留下無語空曠的世界……
在我們心底留下了一個長者的背影,留下了平凡的那片世界,讓我們品。
一襲夜雨澆透夏的心,涼爽清新的早晨,絲絲撫面的微風吹動窗前的柔紗,天高雲淡的美無法用語言描繪。樹的生命在雨後顯得更加勃發而有生氣,花兒到有些失落,應了李清照的一句詞「綠肥紅瘦」。
看完手中的書,我依窗看雲。想起許多古人對生命的不同的詮釋:擊盆而歌的莊子與望帝,在李商隱的詩中:「」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王國維、朱自清、老舍的自沉以及海子的臥軌。」未知生,焉知死?「
生與死好象是一對孿生兄弟,也好象情同姐妹。生與死有時竟是一步之遙的呼喚,不在於崇高與平凡。」旅程的終了,將是我們生命的結束「 梅特林克的這句比喻很樸實,和冰心的這篇散文《談生命》意境一樣。
生與死是自然的恩賜,生是死的延續,而死是再生的起點。孟德斯鳩說過:」能將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的記憶中,生命仿佛就加長了一些;光榮是我們獲得的新生命,其可珍可貴,實不下於天賦的生命「。
縱觀歷史,古往今來,沒有不落山的太陽,秦始皇統一天下,中國結束了四分五裂的戰國時期,萬裡長城、兵馬俑和都江堰,給我們、給子孫萬代留下了瑰麗的篇章。三國時,天下三分,諸葛亮一心輔助劉備匡復漢室。北拒、東和、收二川;六出、七擒、八排;最後病死於五丈原。引來」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概嘆。
一個人從出生的啼哭,帶著祝福與希望走來,體會了生命的過程,又回到起點。
一個王朝從衰落走向興盛,經歷開始和結束,也是對另一種對生命過程的詮釋。
一切都是那樣的自然,因為夕陽和朝陽一樣美好。
篇八:談生命讀後感 沈江
從古至今,生命這個永恆的話題永遠是人類口中談論的焦點,作家筆下的常客,詩人人心中神聖的素材。雖然有關的書籍或文章看得不是很多,也對生命這個話題感到熟悉而又陌生,但是偶然閱讀了冰心老師的《談生命》之後,使我對生命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在文章中,冰心老師將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這是多麼簡單而又形象的比喻。而在我看來,我更願意將生命看作 」一顆小樹「。小樹從地底聚集起許多生力,在冰雪下欠身,在早春潤溼的泥土中,勇敢快樂地破殼而出,吸收空氣,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風中跳舞,受著大樹的蔭蔽,受著樹的覆壓,而他青春生長的力量,終使他穿枝拂葉地掙脫出來,在烈日下挺立抬頭!在經歷了風吹日曬雨淋,經歷了春夏秋冬四季,經歷了一切的苦難、喜悅之後,小樹成為一棵傲然挺立地大樹。它可以盡情地享受陽光的撫摸、清風的吹拂。可是,一切並不是那麼的順利,喜悅之後隱藏的可能是更加殘酷的考驗。經歷了一切之後,它終究還是得回歸本真,融入大地的懷抱。也許,在若干年後的某一天,隨著細雨的滋潤,它將重返人間享受自己的生命,但是那時,一切都將發生變化。
其實人還不是一樣,從出生到少年到青年到壯年在到晚年,最後化作泥土和大自然永遠的在一起。人世間的的生命都是平等的,結局都是一樣的,只不過一生到頭,每個人的收穫都不一樣,有的人就喜歡沉浸在後悔和痛苦當中,我覺得,那其實是一種」慢性自殺「,是自己折磨自己的一種方式,是自我消極的一種表現。而有的人,則是坦然面對即將結束的一切,靜靜地回味過往的一切,無論是汗水、淚水,還是痛苦,這些東西在此刻都顯得那麼的渺小,在他們看來這些都是他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是美好的。
我很欣賞文中的一句話:」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流動的變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變成了空殼。「」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其實人只要樂觀一點,看待問題的角度多一點,心胸寬廣一點,胸懷寬的一點,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自然就近了,痛苦自然就笑了,要記住:「痛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對待痛苦的態度。」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如果我們每次都是懷著痛苦悲傷的心情去面對,那麼我想說,我們的人生完蛋了,已經失去了最原始的意義。我們能做的就是,懷著積極樂觀的態度克服迎面而來的一個個困難,跨國一道道障礙,以此作為人生的一項最大的樂趣。
人生有痛苦,也有歡樂,歡樂與痛苦組成整個人生。沒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沒有歷經痛苦與磨難後的人生是沒有樂趣的、不得銘記的。從現在起,不要在害怕痛苦,勇敢一點,面對著生命的挑戰,哪怕是布滿荊棘坎坷,艱難險阻,都要勇敢的邁過去,去實現生命的真正價值,讓生命經過痛苦與磨難的洗禮後,顯出光輝亮麗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