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捕電影特點(電影記憶之追捕)
2023-07-16 00:53:14
追捕電影特點?《追捕》記得是1978年在中國上映的吧,雖然過去整整30年了,《追捕》以及高倉健一直在我的心目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當時的中國剛從禁錮中解脫,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渴望空前高漲,特別是對電影的熱愛異乎尋常日本電影《追捕》的出現讓中國觀眾有了久旱逢甘霖的HIGH,整個片子的故事結構、人物形象性格刻畫、音樂營造的氣氛,還有上海電影譯製廠精彩的配音,都把這個片子推到了經典的聖壇,當然說它經典是相對於那個時代來說我記得我前後至少看了有5遍之多,這還不包括在收音機上聽了N遍的電影錄音剪輯,連蹲廁所的時候我都哼哼主題曲「啦呀啦啦呀啦啦……」裡面的經典對白我都倒背如流,現在還能說好幾段呢,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追捕電影特點?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追捕電影特點
《追捕》記得是1978年在中國上映的吧,雖然過去整整30年了,《追捕》以及高倉健一直在我的心目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當時的中國剛從禁錮中解脫,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渴望空前高漲,特別是對電影的熱愛異乎尋常。日本電影《追捕》的出現讓中國觀眾有了久旱逢甘霖的HIGH,整個片子的故事結構、人物形象性格刻畫、音樂營造的氣氛,還有上海電影譯製廠精彩的配音,都把這個片子推到了經典的聖壇,當然說它經典是相對於那個時代來說。我記得我前後至少看了有5遍之多,這還不包括在收音機上聽了N遍的電影錄音剪輯,連蹲廁所的時候我都哼哼主題曲「啦呀啦啦呀啦啦……」裡面的經典對白我都倒背如流,現在還能說好幾段呢。
這個片子在中國放了以後衍生出許多文化現象。首先是改變了中國女青年的審美觀,女青年開始鄙視英俊的、俏皮的男青年,像高倉健那樣不苟言笑深沉冷峻的男人成為男子漢的標準。可憐那英俊的青年演員唐國強剛混了個臉熟就被冠以奶油小生的惡名而淡出人們視線。事後聽說是因為愛吃奶油蛋糕才被人起了這個外號,搞不懂咋就成了酸弱男人的代稱了。眾男青年接受教訓,不管天熱天冷均把衣領豎起來皺眉抿嘴,沒事就裝深沉。
再有就是出現了很多以該片為素材的文藝作品,最膾炙人口的就是那個相聲《下棋》,在電臺的播出率極高。記得逗哏的叫楊振華,其中精彩的嘴子有「我第一吃了你的車,第二吃了你的馬,第三吃了你的炮,作為一個檢察官犯下如此罪行,我真是追悔莫及,因此我杜丘冬人決定就此……」,還有把兩段主題音樂的惡搞也絕妙得很。這個相聲作品也可以說是那個年代「惡搞」的經典,率先擺脫了新相聲的教化色彩,走純娛樂的路子,並結合時尚元素,因此深得全國人民的歡喜,眼下郭德剛也是這麼個整法。事實證明,越是放下架子與民同樂生命力就越長久,別把自己當老師教育人民,誰比誰傻多少啊!還有一個話劇,記得名字就叫《尋找男子漢》,當時特熱,就是討論中國有沒有高倉健,該不該在中國培養出王倉健劉倉健李倉健,以滿足中國婦女的需求。熱鬧了一陣子,好多雜誌報刊也跟著展開大討論,讓中國男青年頗感做人難做男人更難做中國男人難上難的鬱悶。
上海電影譯製廠的配音可以說是渾然天成絕無斧鑿之痕,讓人感覺這就是這個角色說出來的中國話,到現在我還清楚地記得是誰給誰配的音。杜丘是畢克配音,真由美是丁建華配音,唐塔是邱嶽峰配音,矢村是楊成純配音,長岡是尚華配音。畢克精彩絕倫的配音完美地演繹了高倉健的風採,並成為此後專門給高倉健配音的演員。畢克是我最喜歡的上影譯製廠演員之一,好得我都沒話說了。不管是給高倉健配音還是大偵探波洛配音,都和原片演員角色的氣質性格特徵極為吻合。可惜了,畢克老師已乘黃鶴去,空餘天籟音。
自《追捕》後,但凡中國放映的有高倉健的片子我幾乎一部不拉,《幸福的黃手帕》、《遠山的呼喚》、《海峽》、《兆治酒館》、《夜叉》,一直到最近的《千裡走單騎》。高老爺子75歲的身板,依然雄風猶在。冷峻倜儻,一個人酷一陣子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酷,高爺就做到了,將玩深沉進行到底。高爺的表演可以用這句話來高度概括,那就是「沉默的力量」。幸福的張藝謀也終於滿足了他的夙願和偶像合作了一把。姜文還說到高倉健對張藝謀的影響,他說電影以及演員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刻的,以至於他仔細觀察後覺得張藝謀走路的姿勢和行為動作,以及剃的那頭都能找到高倉健的影子。
新聞加點料:
高倉健
高倉健生於福岡中間市,身高180公分,長相帥氣,曾經出演過《追捕》、《千裡走單騎》等。他因對於電影界有卓越貢獻,1998年獲頒紫綬勳章,2006年受封為文化功勞者,去年獲頒文化勳章。
高倉健從影近50年,拍攝影片超過200部,獲獎幾十次,在日本影壇的位置無人能及,他拍攝的經典影片數不勝數:《宮本武藏》(1964年,飾演佐佐木小次郎,開創了屬於他的時代);《追捕》(1976年)、《幸福的黃手帕》(1977年) 、《遠山的呼喚》(1980年)、《鐵道員》(1999年)、《螢火蟲》(2001年)、《千裡走單騎》(與張藝謀合作)都曾經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除了精湛的演技之外,高倉健還擁有迷人的歌喉,他演繹的《唐獅子牡丹》、《男人的誓言》,《漂泊》等歌曲曾經風靡日本,首場大碟《網走番外地》(1965)獲得日本金唱片獎,高倉健還特別愛好文學,他在80年代後期專注於文字創作,發表了《希望你誇誇我》(獲得第13屆日本文藝大獎)、《南極企鵝》等作品,可謂日本影壇的奇蹟。高倉健可謂中國觀眾心中位列第一的日本偶像。
中野良子
由中野良子飾演的真由美至今仍受人喜愛,但中野良子並沒有一直從事演藝事業,中野良子與高倉健共合作過兩部作品,分別是《追捕》和《野性的證明》,他們都是扮演情侶,而後她又拍攝了電視劇《天下御免》,正當她的事業鼎盛之時,她毅然退出演藝圈。20多年過去了,中野良子一直奔波於世界各地,做起了和平大使。
劇情簡介
為人正直善良的檢察官杜丘(高倉健飾)突然遭到莫名的冤屈,被人冤枉成搶劫、強姦犯。為了洗刷自己的冤屈,杜丘決定自己追查被誣陷的真相。他一邊躲避警察的追捕,一邊為自己尋找證據證明清白。善良的杜丘在逃亡途中,救下了農場主的女兒真由美(中野良子飾),美麗的真由美愛上了正直的杜丘,她決定幫助杜丘走出困境。
真由美和父親給了杜丘很大的幫助,杜丘從東京輾轉到北海道,終於在一家精神病院查到了誣告自己的橫路進二(田中邦衛飾),為了查明真相,杜丘也裝病住進了這間醫院,原來所有的一切都因製藥廠長岡(西村晃飾)引起,是他買通橫路陷害杜丘,事情終於真相大白,杜丘終於重獲自由……
影響
《追捕》是最早引入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影片之一,改革開放發展到30年後的今天,好萊塢大片可以通過電影院線在國內第一時間放映,電影對於人們來說,已經不再是稀奇的文化娛樂方式了。"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追捕》比現在大製作的大片還大片。"1978年,作為文革之後登陸中國的第一部外國電影,高倉健主演的《追捕》在中國引起了轟動,有日本媒體猜測,至少8億中國人觀看了這部電影。許多青年開始模仿那個孤獨沉默的"杜丘",後來成為中國著名導演的張藝謀在看到"杜丘"之後,也開始豎起衣領、經常沉默,並且毅然辭去棉麻廠工作,考進北影求學。
《追捕》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在日本當年影片的拍攝中位列18位,是我國引進的第一部日本影片,在我國放映之後,曾經紅遍大江南北,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是那個年代街頭巷尾談論的焦點。提起《追捕》,至今很多觀眾還無法忘記真由美與杜丘在原野上縱馬馳騁的鏡頭,而影片音樂"啦啊啦"更是讓人耳熟能詳,英姿颯爽的"真由美"與正直冷峻的"杜丘"確實是影響了那個年代的年輕人,在精神世界比較貧乏的80年代,帶給中國觀眾不小的快樂和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