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結構氣動加壓搖架的製作方法
2023-07-22 14:18:56 1
專利名稱:新結構氣動加壓搖架的製作方法
專利說明
一、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於紡織機械構件,特別涉及一種氣動加壓搖架。
二背景技術:
氣動加壓搖架是氣動加壓技術在紡織領域的應用,它具有加壓力穩定,彈力無衰退,可實現集體調壓、半釋壓等優點,適用於紡紗機的各種牽伸裝置。氣動加壓搖架主要由施壓機構、支座搖臂機構、前中槓桿機構、中後槓桿機構、下卡及裝有氣囊和傳壓件的握持管構成。其中,施壓機構、支座搖臂機構、前中槓桿機構和中後槓桿機構組成搖架主體。在搖架主體中,前中槓桿機構中的槓桿——調整座的結構和製造精度直接影響牽伸裝置的性能,尤其是上羅拉對下羅拉在牽伸面方向的平行度,同時,也影響到氣動加壓搖架分配力的精度與互換性,因此該構件至關重要。
中國專利ZL97210380.5所公開的補償誤差式搖架通過設置補償裝置來保證上下羅拉在牽伸面方向的平行度,從而適當降低組成搖架各構件的製造精度,以降低生產成本。所謂誤差補償裝置,是將原是一整體的短槓桿(調整座)分解為上短槓桿(上座體)和下短槓桿(下座體)製造,用螺釘將上短槓桿(上座體)、下短槓桿(下座體)、前握持爪(前小座)、中握持爪(後小座)連接(這屬於初裝),當在調整工具上完成調整實現各構件的誤差補償後,再將上短槓桿(上座體)、下短槓桿(下座體)和前握持爪(前小座)錫焊成一體。該技術方案雖然能使上下羅拉在牽伸面方向的平行度達到要求並降低各構件的加工精度,但卻存在以下不足1、組合包括初裝、調整、焊接,工序繁多;2、各構件的最後定位由適合某種紡紗機的特定調整工具確定,且前握持爪(前小座)通過焊接與下短槓桿(下座體)相連,因而無法調整並缺乏互換性;3、上短槓桿(上座體)的結構與長槓桿的接觸面較大,影響分配力的精度;4、採用錫焊,結構強度低。
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新結構氣動加壓搖架,此種搖架既具有高的使用精度,又具有互換性,而且可簡化製作工序。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對調整座的結構與組合方式進行改進。調整座由上座體和下座體組合而成,在上、下座體的對稱中心設置保證組合精度的定位結構,組合時,通過定位結構控制上座體與下座體左右方向的位置精度,通過夾具調整上、下座體各對應孔的垂直度,裝配到位後,採用焊接方式將它們連接成一體,焊接時採用點焊,以提高結構強度。
為了進一步提高使用精度,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在調整座的上座體兩凸耳外側設置凸臺。
為了進一步提高互換性,調整座的下座體設計為槽式導軌結構,導軌槽的尺寸與小座的尺寸相匹配,位於導軌槽內的小座由螺釘固定,鬆開螺釘可沿導軌槽移動,以根據需要調整安裝位置。
為了與小座安裝位置的調整相配合,調整座下座體外側面設置了計量標記,用以度量小座移動的距離。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氣動加壓搖架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調整座上、下座體組合時通過其自身的定位結構保證裝配精度,不僅能滿足設計精度和平行度要求,而且提高了使用精度和互換性,簡化了組合工序,省去了專用的調整工具。
2.調整座上座體兩凸耳外側設置的凸臺可減少調整座與槽座的接觸面,從而提高分配力的精度。
3.小座與調整座為便於拆卸的螺紋連接,可根據不同紡紗機的要求調整小座的安裝位置,進一步提高了互換性。
4.下座體外側設置有計量標記,便於控制小座沿導軌槽移動的移動量。
5.更換後皮輥座就可適用於V形牽伸和平面牽伸,具有適用範圍廣的特點。
6.焊接採用點焊,提高了結構強度。
四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新結構氣動加壓搖架的一種結構圖;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新結構氣動加壓搖架的等效工作原理圖;圖3是調整座的結構圖;圖4是圖3的A-A剖面圖;
圖5是調整座的外形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本實施例中的氣動加壓搖架的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施壓機構、支座搖臂機構、前中槓桿機構、中後槓桿機構組成的搖架主體,下卡26及裝有氣囊30和傳壓件29的握持管28。施壓機構由通過銷子18與殼體19鉚接的手柄15,套裝於手柄15自由端的塑料柄頭8和穿有銷子16並與手柄15鉚接的滾子31構成。支座搖臂機構由套於支撐圓柱22上並通過銷子23鉚接在殼體19上的上卡25及通過銷子17壓接於上卡25上的傳壓曲柄20構成。前中槓桿機構的構件有調整座4、小座3和36、彈簧2和37、上銷簧片35;調整座4的結構如圖3、圖4、圖5所示,由上座體40和下座體41組合而成,上、下座體的對稱中心設置有保證組合精度的定位結構42,該定位結構為相互匹配的凸臺與凹槽,組合的連接方式為點焊;上座體40為條形槽結構,其槽底開有安裝孔,其兩槽壁的凸耳外側設置有凸臺43和44;下座體41為槽式導軌結構,導軌槽底部開有與上座體相對應的安裝孔,導軌槽的寬度與小座3和36的尺寸相匹配,導軌槽槽壁的外側面有計量刻度45;小座3、彈簧2和支撐片1通過螺釘39安裝在下座體的導軌槽一端,小座36、彈簧37、支撐片34和上銷簧片35通過螺釘38安裝在下座體的導軌槽另一端,兩小座之間的距離,由上羅拉的位置決定;鬆開螺釘後小座可沿導軌槽移動,以按需要調整安裝位置。中後槓桿機構由槽座7,通過螺釘13和螺母11固定於槽座7上的後皮輥座33和指示片12及安裝在後皮輥座上的後皮輥簧32構成。組成搖架主體的各機構的組裝方式如下復位彈簧14穿以銷子將施壓機構鉚接到支座搖臂機構中;前中槓桿機構中的調整座4通過銷子5與中後槓桿機構中的槽座7鉸連,因此前中槓桿機構可以銷子5為中心轉動;中後槓桿機構中的槽座7通過銷子10、銷子保持彈簧9與殼體19鉸連,因此中後槓桿機構可以銷子10為中心轉動;絨輥限位簧6裝在殼體19上,以保持上絨輥在一個最佳位置。
本實施例中,圖1所示的氣動加壓搖架處於加壓狀態,其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當握持管28中的氣囊壓力降低到一定值時搖架處於半釋壓狀態;當施壓機構掀起時,滾子31將離開傳壓曲柄20,使搖架處於釋壓狀態。
權利要求1.一種新結構氣動加壓搖架,包括施壓機構、支座搖臂機構、前中槓桿機構、中後槓桿機構組成的搖架主體,下卡(26)及裝有氣囊(30)和傳壓件(29)的握持管(28),前中槓桿機構包括調整座(4)及安裝在調整座(4)上的小座(3)(36),調整座(4)與中後槓桿機構鉸連,並由上座體(40)和下座體(41)組合而成,組合的連接方式為焊接,其特徵在於上、下座體的對稱中心設置有定位結構(4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結構氣動加壓搖架,其特徵在於調整座(4)的上座體(40)兩凸耳外側設置有凸臺(43)(44)。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結構氣動加壓搖架,其特徵在於調整座下座體(41)為槽式導軌結構,導軌槽與小座(3)(36)的尺寸相匹配,位於導軌槽內的小座由螺釘(38)(39)固定。
專利摘要一種新結構氣動加壓搖架,包括施壓機構、支座搖臂機構、前中槓桿機構、中後槓桿機構組成的搖架主體,下卡及裝有氣囊和傳壓件的握持管。前中槓桿機構包括調整座及安裝在調整座上的小座。調整座由上座體和下座體組合而成,上、下座體的對稱中心設置有保證組合精度的定位結構,組合的連接方式為焊接;調整座的上座體兩凸耳外側設置有凸臺,調整座的下座體為槽式導軌結構,小座通過螺釘安裝在下座體的導軌槽內,鬆開螺釘可沿導軌槽移動,視需要調整安裝位置。此種搖架既具有高的使用精度,又具有互換性,而且可簡化製作工序。
文檔編號D01H5/52GK2528787SQ01256739
公開日2003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01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01年11月29日
發明者鄧見明, 張福國, 鄧慶強, 朱傑 申請人:四川成發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