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風道風輪的製作方法
2023-08-11 18:43:51 2

本發明涉及空調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風道風輪。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空調室外機組中大多採用軸流風輪進行散熱,軸流風輪包括設置在輪轂上的兩個及兩個以上葉片,葉片以風輪的旋轉中心軸線為中心等間距或不等間距分布於輪轂上,常規葉片結構軸流風輪旋轉時,在葉片吸力面上容易造成低能流體的堆積,在葉片的吸力面上形成尺寸較大的旋渦,致使風輪運轉時產生較高的氣動噪音。據實驗分析,室外機的噪聲中50%-70%是由軸流風輪的氣動噪聲引起的;而且送風量較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雙風道風輪,解決風量小及噪音大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雙風道風輪,包括內葉片、外葉片、引風圈和輪轂,所述引風圈套設於所述輪轂外側,所述內葉片的內外兩端分別與所述引風圈內側和所述輪轂外側固定連接,所述外葉片內端與所述引風圈外側固定連接。
進一步,所述外葉片的外端投影寬度大於所述外葉片的內端投影寬度。
進一步,所述外葉片的外端投影寬度等於輪轂的外徑尺寸,所述外葉片的內端投影寬度為輪轂外徑尺寸的0.6倍,所述外葉片的內端高度等於所述引風圈的厚度。
進一步,所述外葉片旋轉方向的一側的弧度尺寸為輪轂外徑尺寸的3.5倍,所述外葉片與旋轉方向相對的一側的弧度尺寸為輪轂外徑尺寸的4倍。
進一步,所述內葉片與所述外葉片的數量為奇數且數量不少於5片。
進一步,所述外葉片數量大於所述內葉片的數量。
本發明提供一種雙風道風輪,包括內葉片、外葉片、引風圈和輪轂,所述引風圈套設於所述輪轂外側,所述內葉片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引風圈內側和所述輪轂外側固定連接,所述外葉片一端與所述引風圈外側固定連接。這樣,在輪轂外側設置內葉片和外葉片,通過內葉片和外葉片來增加葉片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在內葉片和外葉片旋轉時,內葉片旋轉帶動一部分空氣向內葉片前方流動,外葉片旋轉帶動一部分空氣向外葉片前方流動,增加風量;而且內葉片設置在外葉片中部,外葉片在旋轉送風過程中,內葉片同時也進行送風,外葉片不會在旋轉過程中在內葉片位置處形成渦流,不會產生局部空氣振動,有效避免噪音的產生;因為引風圈套設於輪轂外側,內葉片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引風圈內側和輪轂外側固定連接,外葉片一端與引風圈外側固定連接,使得內葉片與外葉片得到良好的固定,結構強度較高。本發明的雙風道風輪相對於現有技術而言具有的優點是: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風量大且噪音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雙風道風輪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雙風道風輪的主視圖;
圖3為本發明雙風道風輪側視圖;
圖4為本發明雙風道風輪的外葉片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外葉片,2、引風圈,3、內葉片,4、輪轂。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徵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於解釋本發明,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的範圍。
如圖1-圖4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雙風道風輪,包括內葉片3、外葉片1、引風圈2和輪轂4,所述引風圈2套設於所述輪轂4外側,所述內葉片3的內外兩端分別與所述引風圈2內側和所述輪轂4外側固定連接,所述外葉片1內端與所述引風圈2外側固定連接。這樣,在輪轂4外側設置內葉片3和外葉片1,通過內葉片3和外葉片1來增加葉片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在內葉片3和外葉片1旋轉時,內葉片3旋轉帶動一部分空氣向內葉片3前方流動,外葉片1旋轉帶動一部分空氣向外葉片1前方流動,增加風量;而且內葉片3設置在外葉片1中部,外葉片1在旋轉送風過程中,內葉片3同時也進行送風,外葉片1不會在旋轉過程中在內葉片3位置處形成渦流,不會產生局部空氣振動,有效避免噪音的產生;因為引風圈2套設於輪轂4外側,內葉片3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引風圈2內側和輪轂4外側固定連接,外葉片1一端與引風圈2外側固定連接,使得內葉片3與外葉片1得到良好的固定,結構強度較高。本發明的雙風道風輪相對於現有技術而言具有的優點是: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結構強度高、風量大且噪音小。
本發明的雙風道風輪,如圖1-圖4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進一步,所述外葉片1的外端投影寬度大於所述外葉片1的內端投影寬度。這樣,由於外葉片1的外端投影寬度大於外葉片1的內端投影寬度,使得單體的外葉片1成扇形,在外葉片1轉動時,因為外葉片1的外端投影寬度較寬,外葉片1轉動時會帶動大量的空氣,大量的空氣向外葉片1前方運動,增大外葉片1在旋轉時產生的風量;但當外葉片1帶動的空氣量很大時,局部空氣產生的壓力也相對較大,這樣,在外葉片1旋轉時,很容易帶動局部空氣產生振動,從而產生噪音,所以本發明中,將外葉片1的外葉片1的內端投影寬度小於外葉片1的外端投影寬度,當外葉片1外端位置處的空氣壓力較大時,空氣會向四周擴散,但是因為葉片的工作原理,外葉片1外端位置所形成的軌跡的空氣壓力均較大,無法向兩側擴散,所以空氣會向外端和內端流散,流向外端的空氣直接流散,而流往內端的空氣一部分會因為外葉片1內端的寬度較小,相鄰兩片外葉片1的間隙就相對較大,空氣從兩片外葉片1的間隙流向外葉片1後方,流散至外葉片1後方的空氣會被外葉片1進行再次利用,進行壓縮產生風量,以保證在資源相同的情況下,產生的風量最大化;流往內端的空氣另一部分會被因為內葉片3的轉動產生向前的氣流所帶走,從而又得到部分空氣來源,進一步保證通風量;向外葉片1內端流散的空氣經過分散後,不會產生局部渦流,有效避免由於渦流產生噪音。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外葉片1的外端投影寬度為輪轂4的外徑尺寸,所述外葉片1的內端投影寬度等於輪轂4外徑尺寸的0.6倍,所述外葉片1的內端高度等於所述引風圈2的厚度。這樣,通過限定外葉片1的外端投影寬度為輪轂4的外徑尺寸,從而確定外葉片1外端的尺寸,當外葉片1外端的尺寸大於輪轂4的外徑尺寸時,雖然風量會相應的提升,但是在外葉片1旋轉時,因為外葉片1的整體形狀偏大,在外葉片1端部的位置的空氣還未進過流散就會產生局部渦流,從而產生噪音,當外葉片1外端的尺寸大於輪轂4的外徑尺寸時,外葉片1與空氣之間的空氣阻力也相對較大,增加外葉片1與空氣的摩擦力,這樣就容易產生噪音,因此將外葉片1的外端投影寬度設計為輪轂4的外徑尺寸,即保證風量同時也減少噪音;將外葉片1的內端投影寬度設計為輪轂4外徑尺寸的0.6倍,在固定外葉片1內端時,需要保證外葉片1的內端投影高度等於所述輪轂4的厚度,所以外葉片1會向一側傾斜,同時外葉片1內端的兩側與引風圈2的兩側平滑過渡,不會形成階梯的結構,保證不會產生噪音。
本發明的雙風道風輪,如圖1-圖4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所述外葉片1旋轉方向的一側的弧度尺寸為輪轂4外徑尺寸的3.5倍,所述外葉片1與旋轉方向相對的一側的弧度尺寸為輪轂4外徑尺寸的4倍。這樣,由於外葉片1旋轉方向的一側的弧度尺寸為輪轂4外徑尺寸的3.5倍,外葉片1與旋轉方向相對的一側的弧度尺寸為輪轂4外徑尺寸的4倍,通過限定外葉片1的弧度尺寸來確定本發明的雙風道風輪的整體直徑,當兩側弧度尺寸分別大於3.5倍和4倍時,雙風道風輪的整體直徑就會相對提升,一方面增大了電機的負荷,由於電機的負荷增大,風輪整體在轉動時就會產生振動,不但有損電機的使用壽命,而且在旋轉過程中還會產生噪音;另一方面,雙風道風輪的整體直徑的提升相當於增大外葉片1的面積,因為外葉片1的整體形狀偏大,在外葉片1端部的位置的空氣還未進過流散就會產生局部渦流,從而產生噪音,當外葉片1外端的尺寸大於輪轂4的外徑尺寸時,外葉片1與空氣之間的空氣阻力也相對較大,增加外葉片1與空氣的摩擦力,這樣就容易產生噪音;噹噹兩側弧度尺寸分別小於3.5倍和4倍時,相當於減小內葉片3與外葉片1和空氣的接觸面積,風量就會相應的減少,無法保證風量;將外葉片1旋轉方向的一側的弧度尺寸設計為輪轂4外徑尺寸的3.5倍,外葉片1與旋轉方向相對的一側的弧度尺寸設計為輪轂4外徑尺寸的4倍,具有在保證風量大的同時也保證噪音小的優點。
本發明的雙風道風輪,如圖1-圖4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所述內葉片3與所述外葉片1的數量為奇數且數量不少於5片。這樣,這是因為如果內葉片3與外葉片1數量為偶數時,並形成對稱排列方式的話,那麼不但使得結構自身的平衡性難以調整,而且容易內葉片3與外葉片1在高速運轉時產生更多的共振,從而導致內葉片3與外葉片1無法長時間承受共振產生的疲勞,最終出現內葉片3與外葉片1斷裂等情況,以及內葉片3與外葉片1在高速運轉時產生更多的共振,共振產生噪音,影響用戶的使用感知度;而當風扇葉片數是奇數時,奇數的葉片組合能比偶數的葉片組合帶來更多的性能優勢;設置內葉片3與外葉片1的數量不少於5片是為了保證內葉片3、外葉片1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有效保證風量。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外葉片1數量大於所述內葉片3的數量。這樣,由於內葉片3與外葉片1的行程不一樣,外葉片1的行程大於內葉片3的行程,所以當內葉片3與外葉片1的數量一樣時,內葉片3的送風量會大於外葉片1的送風量,兩股風量差較大就會產生局部空氣振動,產生噪音,將外葉片1數量大於所述內葉片3的數量,可以有效保證內葉片3與外葉片1的送風量,從而保證風量的同時,不會產生噪音。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此外,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