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產反應混合物除汙淨化箱的製作方法
2023-07-13 08:53:46

本發明屬於化工生產加工設備過濾淨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化工生產反應混合物除汙淨化箱。
背景技術:
現有的化工廠廢水中,很多都是富含有氮、磷、無機鹽等物質,現有的處理方法是通過添加化學物品進行中和,因此有時會遇到化工廠違反法律法規私自排行未經處理的廢水,這些廢水進入公共水源後會造成富營養化的後果,同時,長時間在汙水池會存在固態垃圾物。現有技術的汙水池清渣裝置,一般就是採用先放乾池內的汙水,再用泵或人工對汙水池底的固態垃圾物進行清除,也可以在汙水池底簡單連接管道閥門進行排放。採用這樣的汙水池清渣技術當然可以正常使用,但採用先放乾池內的汙水再清渣的辦法效率低。為了連續清渣人們採用在汙水池底簡單連接管道閥門進行排放,但管徑小時空氣泡容易堵在管道內影響排放的通暢性,管徑大時則排渣時會同時排走大量的水體,使用效果還不夠理想,等到汙水池沉積垃圾物造成惡臭的發生後,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汙染環境。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前化工廢水處理設備存在使用效果不佳的問題,提供一種通過反覆多次循環過濾後再排放從而提高淨化程度的除汙淨化箱。
為實現上述目的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化工生產反應混合物除汙淨化箱,包括箱體、水泵和循環系統,循環系統包括輸送通道、排汙通道和循環通道,其中輸送通道自前向後包括入口直連管接頭、射流管和出口直連管接頭,水泵進口通過管路與箱體內部連通,水泵出口通過輸入管與入口直連管接頭,出口直連管接頭通過輸出管與箱體連通,在出口直連管接頭的內側設置有過濾網,位於過濾網前側的下方設置有汙泥下落通道,位於過濾網後側的下方設置有補償通道,與所述射流管中部連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與補償通道連通,所述汙泥下落通道的底部設置有套管,套管連通於混合液連通區,套管與混合液連通區內壁存在配合間隙從而保持引流管、補償管和套管的底部都與混合液連通區相通;在所述混合液連通區的底部設置有集泥區,集泥區底部設置有排汙管並安裝有排汙控制閥。
在所述集泥區內壁頂部設置有擋泥板,擋泥板為環形或者為片狀分布成組合環形,擋泥板靠近軸線一側的高度低於遠離軸線一側的高度。
在所述混合液連通區設置有溢流管,該溢流管的出口與箱體連通,溢流管的最大高度高於所述套管的底部但低於引流管的頂部。
在所述補償通道內設置有補償控制閥板,其端部向外引出有可控手柄並標註刻度,用於調節補償量。
在所述箱體內設置有上隔層和下隔層,上隔層左側為循環箱,上隔層和下隔層之間區域為回流箱,上隔層右側為淨水箱;上隔層的底部設置有下通道,下隔層的頂部設置有漫流口;所述水泵的入口與循環箱連通,所述淨水溢流口位於淨水箱上側。在淨水箱底部設置有排汙口。
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在箱體上組裝循環過濾除汙裝置,能夠將箱體內不能直接排放的含固液混合廢水進行反覆多次循環過濾,最終使其達標排放。循環過濾除汙裝置能夠靈活安裝拆除或更換,適合任何汙水箱使用。循環過濾除汙裝置內設置了汙泥下落通道,使固體物或汙泥等沿垂直通道下落至集泥區後以固體物回收或再處理。汙泥下落通道底部設置的套管與混合液連通區連通並存在配合間隙,該結構可以將汙泥下落通道內的多餘液體回收循環,而且不過多引入汙泥。利用補償通道和引流管能夠滿足循環需求,從而降低混合液連通區中汙泥被回抽的可能,循環除汙效率非常高。控制引流通道的閥板開度能夠調節混合液連通區回流程度,平衡回流和排汙實現最佳工作狀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箱體的擴展狀態示意圖。
圖中標號,1為箱體,2為水泵,3為輸入管,4為入口直連管接頭,5為射流管,6為出口直連管接頭,7為輸出管,8為過濾網,9為汙泥下落通道,10為引流管,11為補償通道,12為套管,13為混合液連通區,14為擋泥板,15為集泥區,16為排汙管,17為排汙控制閥,18為支座,19為支架,20為箱口,21為淨水溢流口,22為箱排汙口,23為補償控制閥板,24為上隔層,25為下隔層,26為下通道,27為漫流口,29為回流箱,30為淨水箱。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所示的化工生產反應混合物除汙淨化箱,包括箱體1、水泵2和循環系統。
循環系統:包括輸送通道、排汙通道和循環通道。
輸送通道:自前向後包括入口直連管接頭4、射流管5和出口直連管接頭6。
水泵2進口通過管路與箱體1內部連通,水泵2出口通過輸入管3與入口直連管接頭4,出口直連管接頭6通過輸出管7與箱體1連通。
在出口直連管接頭6的內側設置有過濾網8,位於過濾網8前側的下方設置有汙泥下落通道9,位於過濾網8後側的下方設置有補償通道11,與所述射流管5中部連接有引流管10,所述引流管10與補償通道11連通。
汙泥下落通道9的底部設置有套管12,套管12連通於混合液連通區13,套管12與混合液連通區13內壁存在配合間隙從而保持引流管10、補償管和套管12的底部都與混合液連通區13相通;在所述混合液連通區13的底部設置有集泥區15,集泥區15底部設置有排汙管16並安裝有排汙控制閥17。
另外,在集泥區15內壁頂部設置有擋泥板14,擋泥板14為環形或者為片狀分布成組合環形,擋泥板14靠近軸線一側的高度低於遠離軸線一側的高度。
又在混合液連通區13設置有溢流管,該溢流管的出口與箱體1連通,溢流管的最大高度高於所述套管12的底部但低於引流管10的頂部。
實施例2:參見圖1,在實施例1基礎上,又在補償通道11內設置有補償控制閥板23,其端部向外引出有可控手柄並標註刻度,用於調節補償量。
實施例3:參見圖1和圖2,在實施例1基礎上,對箱體1做出改進,在箱體1內設置有上隔層24和下隔層25,上隔層24左側為循環箱,上隔層24和下隔層25之間區域為回流箱29,上隔層24右側為淨水箱30;上隔層24的底部設置有下通道26,下隔層25的頂部設置有漫流口27;所述水泵2的入口與循環箱連通,淨水溢流口21位於淨水箱30上側。在淨水箱30底部設置有排汙口。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化工生產反應混合物除汙淨化箱,包括箱體、水泵和循環系統,循環系統包括輸送通道、排汙通道和循環通道,其中輸送通道自前向後包括入口直連管接頭、射流管和出口直連管接頭,水泵進口通過管路與箱體內部連通,水泵出口通過輸入管與入口直連管接頭,出口直連管接頭通過輸出管與箱體連通。本發明能夠將箱體內不能直接排放的含固液混合廢水進行反覆多次循環過濾,最終使其達標排放。循環過濾除汙裝置能夠靈活安裝拆除或更換,適合任何汙水箱使用。
技術研發人員:王高峰;王聰穎;薄惠;信建豪;侯巧芝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黃河科技學院
技術研發日:2017.05.05
技術公布日:201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