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讀後感400字
2023-07-13 09:15:24 1
篇一:聊齋志異讀後感
我非常喜歡鬼片,鬼故事也不放過,其中,就有聊齋志異,那裡面有很多鬼故事,在此,我不能全部說出來,怕嚇著你們,首先,看一個搞笑的故事吧。
從前,有一個賣梨的,他在一個小鎮裡賣梨,這時,他看到一個道士,道士說:「我吃你一個梨,你又不損失多少。」就讓賣梨給他一個梨,因為自己沒帶錢,而那賣梨的呢,就是不給他一個,最後,還是旁邊的店小二幫他付了錢,道士呢就道了謝,他三口兩口就吃完了梨,他說:「我要梨,只不過要梨核,各位有沒有水啊?」有一人無聊,就拿來滾燙滾燙白開水,道士看都沒看就接過來了,他把梨核埋好後,就用那白開水澆種子,然後又笑著說:「現在,我有很多的梨了,請大家吃吧。」說著,又嘰裡咕嚕的念了一堆咒語,地上迅速長起了梨樹,別人都驚呆了,然後,就離開了,留下那麼多人在那圍觀,賣梨的也在那圍觀,這時,它才想起梨,結果,全沒了,這時,他才明白,原來,道士把他的梨全分給大家了。
雖然,這本書講的是鬼故事,但我覺得看這種書練膽,也不錯,原因是每次看這本書,我都不會做噩夢,所以,這才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如果你覺得你的膽子還可以,就一來看《聊齋志異》……
篇二:《聊齋志異》讀後感 高宇佳
想到「鬼」,我們就一定都會想到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在我們的想像當中,「鬼」都是無惡不作的反面角色,但《聊齋志異》這本書,所描寫的鬼都是善良仁義的好鬼。
《聊齋志異》中寫貪官汙吏,面目醜惡,官官相護;寫科舉考試,那些應舉者鸚鵡學舌,考官則有眼無珠;寫花花公子,貪色酗酒,誣以人命……但寫到的小謝、花姑子、小翠、青娥……這些鬼卻都是善良仁義、勇於反抗、敢於復仇的化身。
看完《聊齋志異》,我深深地感嘆道:「鬼居然比人好呀!」在當今社會中,很多人為了錢,就去別人家盜竊、光天化日下搶劫;還有人為了私吞共有財產,竟然把自己的妻子活活殺死,還剁成小塊封藏起來;還有的人心生嫉妒,竟用硫酸毀壞別人的容貌。這些人真是可惡至極!而再看看《聊齋志異》中人們所鄙棄的鬼吧:小翠,滴水之恩卻湧泉相報;封三娘,雖然是狐仙,卻救活了一個已經死去的善良可憐的女孩。他們雖然都是鬼,但卻有著比人還好的一顆火熱的心,我被這些鬼深深地感動了;鬼擁有的這些優秀品質而我們人卻缺少,這讓人多麼痛心啊!
有人說:「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卻活著。」 《聊齋志異》中的這些好鬼,他們雖然沒有人的血肉之軀,但是他們的靈魂卻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篇三:《聊齋志異》讀後感 楊雪
一看這本書的題目,你是否會想到一部電影《畫皮》。其實這電影也出自《聊齋志異》。他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個故事,讓我們明白深刻的道理。
《聊齋志異》是一部經典名著小說,是蒲松齡寫的。這本書是古代靈異,鬼怪小說的集成,有「空前絕後」之美稱。他看起來實在講鬼,狐,仙,怪。其實字字都是人,情,世,態,字裡行間透露著作者對人生的感悟。
其實,《聊齋志異》表面上再將鬼怪,狐一類的故事,其實在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腐敗。在康熙的中後時期,也就是蒲松齡所在的那個時代,貪汙成風,贓官比比皆是,好官又能有幾個呢?比作者生活好的有不少,比他生活差的有許多,然而他們也未必去考慮此事。作者大膽的揭示那些「爛疤」,為人民提出控訴!我不得不自這裡,去敬佩作者的精神。
《聊齋志異》給我帶來我不同的感覺,它並不像別的鬼怪小說。淨講那些恐怖誇張的鬼故事,一點兒都不給讀者有發人深醒的思想。
這本書讓我感覺到了眼睛看到的美麗事物並不一定是梅後的。正如俗話說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往往看起來不怎樣的外表下,卻有著一顆純潔,美好如鑽石般透明閃耀的心。
篇四:聊齋志異讀後感
前幾天我我和媽媽看了《聊齋志異》,原來我一直以為妖魔鬼怪是害人的,但是現在我不這麼認為了。
作者不僅寫了科舉制度的黑暗,而且揭露了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靈魂的腐蝕和精神摧殘,這本書反對封建禮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歌頌純真愛情,也是《聊齋志異》的重要內容。那些花妖狐魅所幻化的少女,儘管性情各異,但大多美麗聰明,聰明善良,不圖富貴,不慕權勢,以才德取人,愛的忠誠,愛的忠貞,歷經禍患而不渝。她們來去自如,離合隨心,不受封建戒律拘束;不矯情,不虛偽,生氣勃勃,一往無前。她們再沒有戀愛自由的封建社會,獲得了幸福。例如:《嬰寧》嬰寧是一個狐女,在墳墓裡長大,她能擺脫人世間任何的束縛,不受封建禮教的規範,不受庸俗的世間人情汙染,天真無邪,純潔透明,是現實生活中沒有的新人。還有《蓮香》跟嬰寧有同樣的命運,而《畫皮》則不同,畫皮外表美麗但是個魔鬼,王生好心救她,但畫皮卻忘恩負義,妻子陳氏經歷了種種苦難,終於救活王生。
奇就奇在異上,有的是進入奇幻夢境,有的就是借屍還魂,像《夢狼》,共生醒來發現自己成了一隻老虎,處處去危害人家,結果是夢妖作怪,一個名叫銅兒的女子救了自己,後來兩人結成夫妻,恩恩愛愛、白頭偕老。
這就是《聊齋志異》的故事。
篇五:《聊齋志異》讀後感
《聊齋志異》是中國小說史上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清朝山東淄川人《聊齋志異》 的故事大都是借神話的形式寫出來的。譬如:人可以變成老虎為哥哥報仇;小孩的靈魂附在蟋蟀的身上,而蟋蟀所向無敵;人和鬼魂可以結為夫婦;花妖和狐女也像人一樣可親可愛。我看完這本書以後覺得蠻恐怖的,裡面都是一些神啊,鬼啊,主要是說道士驅魔,裡面的主人公一般都是好的妖怪,卻被道士誤解,總是想著怎樣消滅她們。
《促織》是這類題材的代表作。小說寫了一個皇帝愛鬥蟋蟀,就不斷地讓百姓進貢蟋蟀,一個孩子不小心弄死了父親千辛萬苦找來的蟋蟀,害怕地跳了井。後來這個孩子變成了一隻蟋蟀,他不僅鬥敗了所有的蟋蟀,就連大公雞都不是他的對手。統治者的小小愛好,竟害得百姓家破人亡。
我很喜歡這部小說,哈哈,也許是因為我比較喜歡神、鬼的小說吧。但更重要的一點,是因為它的精彩,雖然沒有圖畫,但作者卻描繪得栩栩如生,精妙絕倫。
媽媽看我在寫讀後感,就過來跟我說我在她肚子裡的時候帶我去過山東淄博那邊的聊齋園,說等我再大一點就帶著我去看看,媽媽說她去的時候正是旅遊淡季,園裡幾乎沒什麼人,一個叔叔帶著她進入園內,陰森森的,好恐怖哦,那裡還養了很多狐狸,出來一個村莊就是作者蒲松齡的故居。我聽了覺得很好奇,覺得值得一看。
篇六:《聊齋志異》讀後感
在暑假裡我看《聊齋志異》聊齋志異是一本鬼小說,有許多中國歷代靈異、志怪的鬼怪傳說。《聊齋志異》的作者是清代作家蒲松齡,蒲松齡在這本書的字裡行間包含著對人生、社會的豐富體驗和深刻智慧,所展現對美好情感裡人難以忘懷。
《聊齋志異》裡有很多種類型的故事,比如:陰間故事,奇異故事,人仙故事、人妖故事、人鬼故事……每一類的故事都很精彩。
《聊齋志異》裡主要寫的是人妖故事和人鬼故事。
我覺得人妖故事裡寫的蠻好是《嬰寧》這篇文章,這篇故事主要講了一個叫王子服的山東人在一次元宵晚會上碰到了一個貌美如花的姑娘,王子服回到家之後還是思念那給女孩,然後就一病不起,家人找郎中看,也無法治好,王子服的哥哥吳生看出了他的心思,就答應幫他去找那個女子。吳生找不到那個女子,只好騙王子服那女孩住在30裡外的西南山中,王子服聽了病馬上就好了,立刻去西南山說親。到了西南山,王子服真的碰到了那個女子,叫嬰寧,是自己姑媽的女兒,王子服在臨走之前想帶嬰寧回家,姑媽同意了。回到家,王子服和嬰寧舉辦了婚禮,在一個晚上,迎寧告訴了王子服自己是狐狸精想讓王子服把自己的媽媽和爸爸埋在一起,王子服按嬰寧的囑託去辦了,最後嬰寧為王子服生了一個孩子,從此一家人快樂的生活在了一起。
《聊齋志異》這本書語言精煉,真是一好書。
篇七:聊齋志異讀後感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聊齋志異》的書,他的作者叫蒲松齡。據說蒲松齡從小就喜歡讀書,他的爸爸開了一家茶館,蒲松齡天天在這裡聽喝茶的人講一些民間故事,然後記下來。就這樣他日積月累過了三十年,經過蒲松齡長期的積累終於寫出了《聊齋志異》這本書。
在《聊齋志異》裡有許多栩栩如生,動人的故事。比如在《妖術》、《清風》、《夜叉國》等各種各樣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嶗山道士》。這個故事講的是:從前有一個叫王七的人,聽說嶗山上有神仙,於是他便上山拜師學藝去了,那裡的長老問王七:「你能吃苦耐勞堅持下去嗎?」王七肯定地回答:「我能!」於是師傅讓王七和其他徒弟天天一起劈柴,最後王七終於忍不住了,他收拾好行李準備回家了,他的師傅看見了說:「我說你不能堅持吧。」王七讓師傅教他穿牆術,師傅教了他咒語和動作,一開始他不念咒語只做動作就想穿牆,結果在頭上撞了一個大包。
王七失敗的原因是他學習不腳踏實地,投機取巧,半途而廢。古人語: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知識只有勤奮刻苦,才能學有所成,想走捷徑只有失敗,就像王七那樣。媽媽常對我說學習是件很苦的事,需要不斷地堅持。媽媽說的我都懂,但是有時我還是想偷懶。比如,在寫摘抄的時候我會投機取巧找一些短句子來抄。我要這樣做不就成了第二個王七了嗎?我一定要改掉這些壞毛病。希望有王七這樣想法的同學也要趕快打消這個念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