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400字
2023-07-13 06:06:48 1
篇一:《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張明浩
在假期裡,我看了許多本好書,其中《媽媽不是我的傭人》這本書給我的印象最深。《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講訴了一個韓國男孩阿章是一個自私、不懂得關心別人、調皮、不懂得節儉,不守諾言的壞男孩兒。因為媽媽懷了小寶寶,所以他被送到鄉下舅舅家生活了和學習一段時間。在鄉下,他結識了很多朋友,也經歷了許多事情。因為他的壞習慣,讓他吃了很多苦頭。而他最大的優點就是:每天都反省自己。最後他經過很多事情後的反思,終於改邪歸正,讓自己成為一個善良、懂得愛護別人、信守諾言,熱愛讀書的好孩子。
讀完這本書我把阿章當鏡子照了一遍自己,還好,我並不是第二個阿章。因為我酷愛讀書,喜歡關心別人,信守諾言、勤勞儉樸。但是我要向阿張學習他的優點,每天都反思自己,及時改正缺點,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
」媽媽不是我的傭人「。我們雖然知道這句話的含義,但是有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把我們的媽媽也當成傭人了呢?我在假期裡反思自己,並且向媽媽保證:在假期裡做媽媽的貼身小用人,回報媽媽的愛!怎麼樣?這本書」神奇「吧!
篇二:《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李曙輝
暑假媽媽給我買了好多好看書,最叫我難忘的是《媽媽不是我的傭人》這本。
講的是一個名叫阿章的小男孩,他生活在一個繁華的都市,一直以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都要媽媽幫他做。後來,他媽媽懷了小孩身體比較虛弱,需要住院,就短暫轉學到鄉下外婆家。每天和懂事,聽話,獨立能力比較強的表妹在一起。剛到鄉下時,不懂事的阿章看到外婆摔倒,他會捧腹大笑,還經常嘲笑表妹和班上的同學。而懂事的表妹不知為何總是對阿章充滿敵意。直到有一天,兩人又一次吵架時,表妹對著阿章大聲說:」請不要再把媽媽當做傭人!「阿章這才明白,原來自己看到外婆摔倒,不但不扶她還哈哈大笑,認為媽媽為他做飯,洗衣等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自己從來都不會注意媽媽的辛勞。他就暗下決心,一定要改正這些缺點,向表妹學習。
在鄉下的幾個月很快就過去了,阿章學會了尊重別人,看到路上突出的石頭會搬鋤頭把他挖掉,怕外婆會摔倒,回到家裡會為出差回來的爸爸捶背,還學會了很多事情。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養成良好地習慣,知錯就改,不要什麼事情都依賴別人,不能把媽媽當成傭人,學會獨立的好孩子。
篇三:《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最近我推薦孩子們讀這本書,這是一本校園勵志書。主要寫了:阿章原來是個標準的都市小孩,現在短暫轉到鄉下,每天開心地在田野裡玩樂。可是住在一起的表妹,不知為何對阿章充滿了敵意。一天阿章表妹說:」我不知道你的媽媽是不是你的傭人,但我的媽媽不是「來到鄉下上學的阿章,離開了媽媽的照顧,上學時不但作業沒帶,連顏料也忘了帶,結果被老師懲罰,被同學取笑。這句話使阿章想到了以前在家裡的時候都是媽媽幫他準備的學習用品,利用他睡覺或去上學的空擋把房間整理乾淨。文中還描繪了阿章經歷挫折後的自我成長的路徑,激發了阿章靠自己的力量,也可以做的很好的想法。 書中還寫了另外幾則故事,阿章經歷了不斷的挫折和失敗,使他從一個懶散、怯弱、自私的小男孩成長為一個獨立、勇敢、節儉、關愛他人的小男子漢。
看看身邊的孩子們,有好多孩子何嘗不是曾經的阿章呢?有上學忘記帶書的孩子,又忘寫作業的孩子,還有不會整理自己書桌的孩子……正因為孩子們習慣的差異,導致孩子們學習的差異。所以,我相信這本書一定能給孩子們帶來很多啟迪。
篇四:《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故事梗概:這本書主要寫了,阿章一開始很不懂事,也很不愛學習,看到外婆跌倒了也不去扶外婆,反而到捧腹大笑。小金看到外婆趕緊衝了出去,問外婆有沒有受傷。然後把外婆扶進屋後,兩個人就去上學了。接著,在學校裡又發生了很多事情。
在那所學校裡,同學們給阿章起了一個外號叫樟腦丸,開學的第一天,老師就說:」有誰沒有寫作業。「瞌睡蟲鄭凡茜立刻到走廊罰站。這次,阿章忘記把作業帶到學校了。但是他還在座位上坐著。老師離他越來越近,當老師走到他的座位上時便停了下來。可是,到了最後, 阿章還是出去罰站了。有一次,學校舉行了運動會派阿章去比賽。但是,在比賽時,阿章突然鬧肚子了。於是 ,舅舅就想把它送到醫院裡。在半路上阿章的肚子好了。
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曉金決定和阿章和好。因為他們倆以前一直是死對頭。所以他們才要和好。他們倆和好以後,他開始慢慢的變的關心人了。而且也愛學習了。後來,韻如的媽媽離開了韻如,所以她和阿章一直希望她媽媽可以早一點回來。於是,他們就希望江神可以幫他們實現願望。
我的感受:我認為阿章以前不愛學習,這個習慣很不好。但後來他可以改正,真是太好了。我希望他以後可以做得更好。
篇五:《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王翼赫
《媽媽不是我的傭人》是由韓昌旭寫的一部日誌體小說,以品學兼優卻事事由媽媽辦的阿章和他孝順的表妹曉金的反差之大,加上鄉村有趣的生活,反映出當代被溺愛的孩子離開父母后的部分狀況,以及那些被溺愛的孩子怎樣想阿章一樣改變自己。還有怎樣愛上讀書。
我覺得一個被溺愛的孩子和一個不被溺愛的孩子的品質相差非常大,性格也相差不少。兩者應該是比較敵對的。如果都離開媽媽,一個是無法生活,一個是繼續生活。因為一個是天天被父母慣著,什麼都不做,媽媽像傭人一樣照顧他;一個是自己做家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後者因為被培養出會自理生活的好習慣而獲益。
在書中對我印象深刻的有一段是講怎麼樣培養讀書習慣。我也覺得讀好書其實並不難,只是要看你愛不愛讀書。在書中,阿章的老師用比爾·蓋茨的名言教育他:」比起哈佛大學的畢業證,讀書的習慣更重要。「這說明知識的積累在於讀書,積累的知識越多,也就越聰明。
就像能自理生活和愛讀書的好習慣一樣,我覺得好習慣是一個個被改正或者說是培養出來的,積沙成塔,就可能成為下一個比爾·蓋茨。
篇六:《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這幾天我讀了《媽媽不是我的傭人》這本書,我知道這本書主要講的是要培養良好習慣,一個人要從小就要有良好的習慣,有了良好的習慣就能做好自己,關愛他人,讓我明白了良好的習慣是通往成功的秘訣。
阿章通過在鄉下那個學校所發生的故事,他學會了自己準備學習用品,自己整理物品,儘量讓媽媽不用出手幫他整理房間。阿章從一個不會關心他人的小孩,變成了一個關心他人關愛媽媽的好少年。
另外,我特喜歡書中的那個《夢想中的遊戲機》故事,特別是書中的那句話對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讀書不是肉體的旅行,而是意識的旅行。人類藉由讀書可以經歷多元化的體驗。不讀書的人好像一輩子都過著被關在洞穴裡的生活「所以培養讀書好習慣是必須要有的,它是我們在成長中最有力的幫助,可以使我們從中學到很多知識,豐富我們的人生。
讀完這本書後,我深刻的感到就從現在開始,培養像阿章一樣的良好習慣,試著讓自己改變,學會獨立,因為我知道,讀書就像蓋房子,雖然蓋房子的過程千辛萬苦,但蓋好後可以永久舒適的生活。
良好的習慣會讓自己幸福一輩子。
篇七:《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最近,我看了《媽媽不是我的傭人》。這本書耐人尋味,含義深刻,引發了我許多思考。
這本書主要講了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秘訣:主人公阿章原來是一個標準的都市男孩,現在短暫轉學到鄉下,每天都在田野裡開心的玩耍,可是住在一起的表妹,不知為何總對阿章充滿了敵意,直到有一天,兩人再度起了爭執,表妹對著阿章大聲地抗議:」請不要再把媽媽當傭人!「阿章這才恍然大悟,自己從來不曾注意媽媽的辛勞……
這本書分三部分,分別把良好的習慣比作一棟好房子、小鳥的翅膀、一位益友。其中,良好的習慣像一棟好房子最為精彩,到了鄉下的阿章,第一節課就忘帶作業,被罰打掃廁所,而在以前的學校裡,媽媽幫他裝作業,打掃衛生,到了這裡,他沒有養成好習慣,所以總犯錯。
是啊,良好的習慣像一棟房子,蓋房子的過程雖然千辛萬苦,但蓋好後,可以永久舒適的生活,人們就會羨慕別人擁有好房子。擁有良好的習慣同樣也會令人羨慕,良好的習慣會讓自己幸福一輩子。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一個習慣的養成,一開始確實不是一個容易的事,與其想要一口氣培養很多習慣,不如持續地努力於小習慣的養成。只要你有良好的習慣,你的人生之路一定會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