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與荷西真實感情(美國作家用5年時間取證)
2023-07-13 02:56:40 1
1973年,一名女子披散著一頭長髮,穿著一身棕色的連衣裙,光著腳走在西屬撒哈拉的一個小鎮上。
這個小鎮是由低矮的平房組成的,牆壁被塗成了五顏六色,街道是由大塊的平坦的石頭構成。
風颳過來,帶起不少的沙礫,打在人的臉上,讓人生疼。這名女子卻好似感覺不到疼痛一般,繼續慢悠悠地往前走。
在小鎮的邊緣處,她停了下來,望著遠處一望無際、黃沙漫漫的沙漠,露出了一個開心的笑容。
這名女子就是中國臺灣的著名女作家、旅行家三毛,她開創了中國的流浪文學。
少年時的經歷三毛,原名叫做陳懋平,因為中間的「懋」字,筆畫太多,年幼的三毛不會寫這個字。於是每次寫名字的時候都會省略這個字,後來,她的父母就乾脆給她改名叫做「陳平」。
三毛1943年3月26日出生於重慶市南岸區,這個地方至今還保留著三毛的故居。
三毛的祖籍在浙江舟山市。三毛先隨父母在重慶生活了三年,之後又回浙江生活了兩年。1948年,三毛一家移民中國臺灣。
三毛的父母是通過相親認識的。她的父親是一名律師,名叫陳嗣慶,三毛的母親名叫繆進蘭。
在結婚之前,她的母親在新式學堂中讀書。後來,抗日戰爭爆發,國內局勢動蕩,繆進蘭放棄了進入滬江大學新聞系學習的機會,專心在家當一名全職太太。
因為以前接受過西方文明的影響,所以三毛的母親在家中依舊會經常閱讀書籍、學習各種技能。
受父母的影響,三毛從小就喜歡讀書。在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她就開始閱讀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
在讀初中的時候,三毛就已經把市面上能夠買到的中外名著都閱讀了一遍。
可能因為閱讀佔據了三毛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上初中後,三毛的理科成績都非常的差,特別是她的數學成績更是每次都墊底的存在。
三毛知道這種學習狀態非常不好,於是她開始平衡自己的時間,很快在理科學習上就取得了不錯的進步。
期中考試的時候,三毛通過前一段時間的努力,數學成績突飛猛進,三毛非常高興。
可是,她的數學老師並不信任三毛。他認為三毛的成績都是作弊來的,於是單獨把三毛叫了出去,讓她重新做一份試卷。這份試卷是一份嚴重超綱的試卷,三毛當然沒辦法做出來。
可是,他卻藉機在課堂上羞辱三毛,用毛筆畫花她的臉,還聲稱她在考試中作弊了。同學們都信以為真,對三毛指指點點。
很快,三毛在學校被所有人排擠、孤立,心性敏感的三毛不願意再去上學了。
三毛的父母都是非常開明的人,知道了女兒在學校的經歷之後,他們也很支持三毛的決定。
但是,不去上學並不等於沒有繼續學習。在父母的教導下,三毛學習了很多知識,比如,英語、中國古詩詞等等。
後來,在父親的介紹下,三毛跟著中國臺灣著名油畫家顧福生、邵幼軒、韓湘寧三人學習繪畫。
後來,三毛的努力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1964年,中國文化大學校長張其昀先生特許三毛進入大學學習,於是,三毛就成為了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的一名旁聽生。
三年之後,三毛暫停了在中國文化大學的學習,決定出國留學,她先後在西班牙、德國、美國留過學,這一段留學經歷對她後來的文化創作產生了很深的影響。
認識荷西1967年,24歲的三毛告別了父母,孤身一人前往西班牙的馬德裡康普頓斯大學讀書。
馬德裡康普頓斯大學,位於西班牙的首都馬德裡市區,這是西班牙歷史最悠久、學科種類最齊全的大學。
在馬德裡這個文化氛圍濃厚的城市裡,三毛不僅開闊了眼界、學習到了很多新鮮的知識,而且還認識了她未來的丈夫荷西。
荷西·馬利安·葛羅,1951年10月9日出生於西班牙的安杜哈爾市,後來全家移居首都馬德裡。
荷西的父母一共生了八個孩子,荷西是老七,他有兩個哥哥四個姐姐和一個妹妹。
1967年的聖誕,三毛第一次過國外的新年。她與認識的朋友到處遊玩,想要好好感受這濃厚的節日氛圍。
在逛街的途中,三毛認識了同樣和朋友一起出來玩的荷西。當看見三毛的第一眼,荷西就喜歡上了這個溫柔美麗的中國女子。
後來,打聽到三毛在馬德裡康普斯頓大學讀書,還在上高三的他,一有空就會跑到學校裡來找三毛。
荷西的真誠與熱情,讓三毛非常感動,但三毛考慮到自己比荷西整整大了八歲,根本不是同齡人,所以態度非常堅定地拒絕了荷西,轉而與自己同齡的日裔同學成為了男女朋友。
一年之後,三毛決定前往德國的歌德學院。
荷西前來為三毛送行,臨行前荷西告訴三毛,等他讀完大學,服了兵役就去找她。少年的承諾在三毛看來只是一時衝動,她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在歌德學院學習的時候,三毛與一位德裔同學進行了短暫的交往。
後來,在美國的伊利諾州立大學半工半讀的時候,又認識了一位臺灣籍的留美博士,但是這幾段戀情最後都無疾而終。
1970年,在外漂泊了三年的三毛再次回到了中國臺灣。
回到臺灣後,三毛接受了校長張其昀的邀請,在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擔任德文系和哲學系的老師。
在任教期間,三毛在網球場認識了一個比自己年長許多的德國教師。因為她有過德國留學的經歷,所以跟這個教師有很多共同的話題。日久生情,兩人確定了戀愛關係。
這段戀情得到了全校師生的祝福,也得到了三毛父母的支持與肯定,兩人的關係也越來越親密。
1972年,三毛接受了與自己相戀一年多的男朋友的求婚,三毛以為自己即將收穫屬於自己的幸福。但不幸的是,在婚禮的前夕,她的未婚夫突發心臟病死亡。
一時之間,三毛沒有辦法接受這一事實,她選擇離開這個傷心之地,去國外平復心情。
她來到了當初留學的第一站西班牙的馬德裡,在這裡她再次遇見了荷西。
此時,她與荷西已經分離了整整六年,沒想到的是,荷西依舊深深地愛慕著三毛。
這個時候的三毛還沒有從未婚夫驟然離世的傷痛中走出來,所以她依舊沒有接受荷西。但是,荷西還是像六年前那樣執著,他堅定地跟著三毛的身後,照顧她、陪伴她、安慰她。
1973年,三毛在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上看見了撒哈拉沙漠的圖片,她被深深地吸引了,想去探索這片神秘古老的沙漠。
知道三毛的打算之後,荷西不顧父母兄姐的反對,堅定地追尋著三毛的腳步來到了撒哈拉。最後,荷西的堅持打動了三毛,三毛同意和荷西在一起。
1974年,三毛與荷西在西屬撒哈拉的一個名叫阿尤恩的小鎮上舉行了簡單的婚禮,並再此定居了下來。
由於三毛的父母遠在國內,所以並沒有來參加女兒的婚禮,只給他們送上了真切的祝福。
荷西的父母和比他年長的六個哥哥姐姐全都反對他和三毛在一起,所以他們也沒有來參加婚禮。不過即使如此,三毛和荷西還是幸福地在一起了。
結婚之後,三毛繼續她的創作之路,荷西也找到了一份潛水工程師的工作。
荷西工作的島嶼離他們居住的地方很遠,他只能每周回一次家。為了陪伴荷西,三毛收拾好行囊,也離開了這個她非常喜歡的小鎮。
他們會因為一些生活瑣事發生爭執,也會為柴米油鹽煩惱,不過兩個人之間仍然深愛著彼此。
1976年2月,西班牙撤出了西屬撒哈拉地區,把領土歸還給了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兩個國家。不久之後,這兩個國家和在這個土地上成立的新政權發生了嚴重的武裝衝突。
為了躲避戰亂,三毛和荷西離開了撒哈拉,來到了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島,並在這裡定居了下來。
這一年的五月,三毛出版了她的第一部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書中講述了他們夫妻二人在撒哈拉沙漠生活的經歷以及三毛的生活感受。
在這本書中,她以優美的文字講述了自己的婚後生活,讓很多讀者感受到了溫暖和幸福,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1979年2月,三毛再次出版散文集《溫柔的夜》,講述他們在加納利群島上的生活片段,她的文字再次打動了讀者,很多人都很羨慕三毛與荷西之間的愛情。
可是好景不長,1979年9月30日,荷西在水下作業的過程中不幸身亡。
三毛聽聞噩耗之後,暈倒在地,醒來後的她不吃不喝,只想陪著荷西一起去了。她的父母連夜趕往三毛身邊,生怕女兒做出傻事來。
在父母和朋友的陪伴下,三毛漸漸地走出了丈夫去世的陰影。但是,沒有荷西,在加納利群島上的生活就黯然失色。在父母的勸說之下,三毛離開了加納利群島回到了臺灣。
回到故鄉的她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寫作上。
從1981年開始,她陸續出版了散文集《夢裡花落知多少》、散文集《萬水千山走遍》、有聲書《三毛說書》、散文集《我的寶貝》、中文劇本《滾滾紅塵》。
其實,三毛在回臺灣之後還在中國文化大學任教過一段時間。1982年,她接受中國文化大學的邀請,擔任中文系的副教授,教授「小說創作」和「散文習作」兩門課程。
兩年後,因為三毛被檢查出子宮癌,於是她辭去了工作,前往美國接受治療。
1991年1月2日,年僅四十七歲的她,再次因為身體原因住進醫院。
1月4日,三毛被護士發現倒在了廁所裡,脖子上是一條肉色的尼龍絲襪,勒痕清晰,最終她選擇了自縊,追尋荷西的腳步而去。
她的作品也並沒有隨著她的影響而降低影響力,她文字中傳遞出來的溫暖是讀者在其他作品中無法體會到的。
馬中欣對三毛的質疑雖然很多人都很喜歡三毛以及三毛的作品,但是同樣有人質疑三毛和荷西之間的愛情真的像她寫出來的那麼美好嗎?
祖籍浙江,目前已經移民美國的職業旅行作家馬中欣,從1991年到1996年,花費了五年的時間,沿著三毛留下的足跡走了一遭,還專門去探訪了三毛當年的鄰居、認識三毛的華僑以及荷西的父母兄姐。
後來,他陸續出版了《三毛真相》《三毛之迷》這兩本書。
首先,他從三毛的經歷分析三毛是一個性格叛逆、還患有精神疾病的欺世盜名之徒。從這一點出發,他覺得三毛一直在「作秀」,在表演。
其次,他走訪了三毛當年在阿尤恩小鎮上的鄰居之後,覺得三毛和荷西之間的愛情並不美好,兩人總是爭吵不斷。
最後,在兩本書中,他不斷強調,三毛是一個又老又醜、穿著怪異的女人,這些是走訪了荷西的父母和兄姐之後得出的結論。
在出版了這兩本書之後,馬中欣立馬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旅行家變成了一個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的人物。
很多三毛的讀者都覺得馬中欣此舉無疑是在吃三毛的人血饅頭,三毛已經去世多年,她根本沒辦法為自己辯駁。
馬中欣在書中列出的他曾經走訪的人,都是都與三毛關係不好的,比如荷西的父母兄姐,卻沒有去採訪過與三毛關係很好的荷西的妹妹。
甚至,後來有讀者再次去三毛的故居考證,得出的結論與馬中欣完全相反。
荷西與三毛之間是有吵過架,但這並不能否認兩人之間的愛情。三毛的外在形態、穿著打扮以及心理上的問題,也不能成為否定其文學成就的證據。
梵谷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甚至在發病的時候割掉了自己的一隻耳朵,但這並不能阻礙他在藝術上的成就,他的畫作依舊是當世珍寶。
並且,文學創作本來就是在原有事實的基礎上進行的藝術加工,真實記錄個人經歷的叫做人物自傳,不叫散文集。
打動讀者的是三毛的文字,是三毛文字中傳遞出來的力量,這才是讀者最為看重的。
如今,距離三毛去世已經過去了整整二十年,但她的文字依舊溫暖了很多人,引起了很多讀者的共鳴。
很多人用尋訪三毛的故居、重溫三毛的文字等不同方式懷念三毛。1月4日是三毛的忌日,三毛的讀者們準備了非常多的活動來紀念三毛。
有些讀者準備在這一天在網上共同閱讀、探討三毛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以表達對三毛的追憶。
另外一部分讀者準備在那一天去尋訪三毛的故居,從點滴中探尋三毛的成長經歷。
還有些時間比較充裕的讀者準備前往臺灣省臺北縣金山鄉的金寶山墓園,為三毛獻上一束鮮花,他們甚至還發起了網上獻花的活動。
準備在一月份前往臺北的三毛讀者李先生在採訪中說,他會帶著他的妻子兒女去給三毛鮮花,還有一些關係比較好的讀者也託自己在三毛的墓前獻上一束鮮花。
之後,他們還會去三毛曾經讀書、任教的中國文化大學看看,那裡面有三毛的名人牆,他們想去參觀一下。
關於馬中欣對三毛的詆毀,李先生表示,「馬中欣才是那個真正的欺世盜名之徒,他借三毛之名大發橫財,三毛的所有粉絲都會一直抵制他的」。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