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重卡駕駛室翻轉控制機構的換向閥的製作方法
2023-07-26 10:22:16 1

本實用新型屬於重卡駕駛室翻轉控制機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重卡駕駛室翻轉控制機構的換向閥。
背景技術:
換向閥是重卡駕駛室翻轉控制機構中與泵體安裝配合使用的關鍵零部件,主要用於泵體內部兩套液壓油路的轉換,一套油路用於控制駕駛室舉升,另外一套油路控制駕駛室下降。換向閥是用金屬棒料機加工而成,結構簡單,通過一個機加工件實現了一個換向閥的功能。但是,現有換向閥存在以下缺陷:
1)換向閥上的油路與泵體內部的油孔不易對準。
2)換向閥頂部液壓油的流通面積小,不利於油路換向。
技術實現要素:
6、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換向閥上的油路與泵體內部的油孔不易對準;換向閥頂部液壓油的流通面積小,不利於油路換向。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重卡駕駛室翻轉控制機構的換向閥,包括泵體和油罐,還包括換向閥、拉絲開關支架和搖臂開關總成,所述換向閥從下到上依次設置有連接孔、安裝孔、矩形槽、溝槽、偏心溝槽、直角油孔和鍵槽,所述連接孔與拉絲開關支架連接,所述安裝孔與搖臂開關總成配合,所述矩形槽內設置有卡簧,所述溝槽內從下到上依次設置有擋圈和密封圈,所述偏心溝槽與泵體內下降油道配合,所述直角油孔橫向油道與偏心溝槽平行且設置於偏心溝槽對立面,所述鍵槽設置於換向閥頂部,所述直角油孔豎向位於換向閥軸心且與鍵槽連通;所述泵體底部還設置有下降出油口管接頭和上升出油口管接頭,所述上升出油口管接頭適配於直角油孔橫向油道,所述下降出油口管接頭和上升出油口管接頭端部均設置有過濾網。
進一步的,所述泵體外壁靠近搖臂開關總成一側分別固定有下降彈簧卡和上升彈簧卡。
進一步的,所述偏心溝槽的扇形截面的角度為250°~270°。
進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為O型密封圈。
進一步的,所述直角油孔直徑為換向閥直徑的1/4。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可以獲得以下技術效果:
1)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矩形槽內設置有卡簧,當換向閥安裝在泵體中時,卡簧可以對安裝位置進行限位,保證換向閥上的油路與泵體內部的油孔對準連通。
2)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鍵槽設置於換向閥頂部,所述直角油孔豎向位於換向閥軸心且與鍵槽連通,這種結構可以加大液壓油的流通面積,方便油路換向。
3)本實用新型中,泵體外壁分別固定有下降彈簧卡和上升彈簧卡,兩處彈簧卡起到固定位置的作用,有利於油路換向和換向閥正常工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換向閥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換向閥正視圖及其B-B截面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換向閥另一角度的正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重卡駕駛室翻轉控制機構的主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重卡駕駛室翻轉控制機構的A-A截面剖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重卡駕駛室翻轉控制機構的後視圖。
其中:1.連接孔,2.安裝孔,3.矩形槽,4.溝槽,5.偏心溝槽,6.直角油孔,7.鍵槽,8.擋圈,9.密封圈,10.卡簧,11.泵體,12.油罐,13.下降出油口管接頭,14.上升出油口管接頭,15.換向閥,16.拉絲開關支架,17.搖臂開關總成,18.下降彈簧卡,19.上升彈簧卡,20.過濾網。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應用原理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
如圖1至圖6所示:一種重卡駕駛室翻轉控制機構的換向閥,包括泵體11和油罐12,還包括換向閥15、拉絲開關支架16和搖臂開關總成17,換向閥15從下到上依次設置有連接孔1、安裝孔2、矩形槽3、溝槽4、偏心溝槽5、直角油孔6和鍵槽7,連接孔1與拉絲開關支架16連接,安裝孔2與搖臂開關總成17配合,矩形槽3內設置有卡簧10,溝槽4內從下到上依次設置有擋圈8和密封圈9,偏心溝槽5與泵體11內下降油道配合,直角油孔6橫向油道與偏心溝槽5平行且設置於偏心溝槽5對立面,鍵槽7設置於換向閥15頂部,直角油孔6豎向位於換向閥15軸心且與鍵槽7連通;泵體11底部還設置有下降出油口管接頭13和上升出油口管接頭14,上升出油口管接頭14適配於直角油孔6橫向油道,下降出油口管接頭13和上升出油口管接頭14端部均設置有過濾網20。
其中:泵體11外壁靠近搖臂開關總成17一側分別固定有下降彈簧卡18和上升彈簧卡19;偏心溝槽5的扇形截面的角度為250°;密封圈9為O型密封圈;直角油孔6直徑為換向閥15直徑的1/4。
實施例二
如圖1至圖6所示:一種重卡駕駛室翻轉控制機構的換向閥,包括泵體11和油罐12,還包括換向閥15、拉絲開關支架16和搖臂開關總成17,換向閥15從下到上依次設置有連接孔1、安裝孔2、矩形槽3、溝槽4、偏心溝槽5、直角油孔6和鍵槽7,連接孔1與拉絲開關支架16連接,安裝孔2與搖臂開關總成17配合,矩形槽3內設置有卡簧10,溝槽4內從下到上依次設置有擋圈8和密封圈9,偏心溝槽5與泵體11內下降油道配合,直角油孔6橫向油道與偏心溝槽5平行且設置於偏心溝槽5對立面,鍵槽7設置於換向閥15頂部,直角油孔6豎向位於換向閥15軸心且與鍵槽7連通;泵體11底部還設置有下降出油口管接頭13和上升出油口管接頭14,上升出油口管接頭14適配於直角油孔6橫向油道,下降出油口管接頭13和上升出油口管接頭14端部均設置有過濾網20。
其中:泵體11外壁靠近搖臂開關總成17一側分別固定有下降彈簧卡18和上升彈簧卡19;偏心溝槽5的扇形截面的角度為270°;密封圈9為O型密封圈;直角油孔6直徑為換向閥15直徑的1/4。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這樣實現的:
1)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矩形槽內設置有卡簧,當換向閥安裝在泵體中時,卡簧可以對安裝位置進行限位,防止換向閥偏移,保證換向閥上的油路與泵體內部的油孔對準連通。
2)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鍵槽設置於換向閥頂部,所述直角油孔豎向位於換向閥軸心且與鍵槽連通,鍵槽與換向閥軸心連通使得換向閥頂部油路變寬,這種結構可以加大液壓油的流通面積,方便油路換向著。
3)本實用新型中,泵體外壁分別固定有下降彈簧卡和上升彈簧卡,兩處彈簧卡起到固定位置的作用,有利於油路換向和換向閥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