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筒式採樣頭的製作方法
2023-07-06 15:55:01 1
專利名稱:鏟筒式採樣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鏟筒式採樣頭。
背景技術:
採樣機主要用於對燃煤、礦石及其它粉狀、粒狀物料進行採樣,以便於對樣層進行分析。現有採樣機的採樣頭主要有螺旋式採樣頭和鏟式採樣頭兩種。螺旋式採樣頭製造工藝複雜,對燃煤等物料進行採樣過程中容易引起粘煤、堵煤、混煤現象,且煤在採樣過程中水分流失大;鏟式採樣頭能夠克服螺旋式採樣頭的諸多缺點,但不能進行全深度採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採樣頭的不足,提供一種不粘煤、不堵煤、不混煤、煤的水分流失小、能進行全深度採樣的鏟筒式採樣頭。
解決本實用新型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鏟筒式採樣頭,包括採樣拉杆(1)、採樣杆(2)、採樣鏟(5),採樣杆(2)上有採樣筒(3),採樣筒(3)位於採樣杆(2)的外側或內側,採樣鏟(5)的把端固定在採樣拉杆(1)的末端。採樣筒(3)為半邊形筒,採樣筒(3)與活動半邊形筒(4)構成一個完整的筒形,活動半邊形筒(4)固定於活動杆(6)上。
本實用新型橫截面極小,採樣頭容易下行,不會出現採樣頭卡死於煤層中的現象,且對不同的煤種和煤質的適應性極強。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行,造價低廉,更換方便,且因結構簡單,所以故障點少,故障率低。
以下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採樣鏟為鉤形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採樣鏟為直形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的A-A剖視圖圖中1-採樣拉杆 2-採樣杆 3-採樣筒(採樣半圓筒)4-活動半邊形筒(活動半圓筒)5-採樣鏟 6-活動杆7-採樣頭固定架8-採樣油缸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為一採集燃煤煤樣的鏟筒式採樣頭,採樣筒可採用半圓形筒或半方形筒,半圓形的採樣筒直徑範圍為φ50mm-φ500mm,半方形採樣筒尺寸範圍為50mm×50mm-500mm×500mm,採樣筒的高度為50mm-3000mm。本實施例中採樣筒採用半圓形筒。採樣拉杆(1)從採樣油缸(8)中伸出,利用液壓傳動採樣拉杆(1)進行推拉使採樣鏟(5)變為鉤形或直形。採樣油缸(8)位於採樣頭固定架(7)內部,採樣杆(2)固定於採樣頭固定架(7)的底部。活動杆(6)穿過採樣頭固定架(7),其在採樣頭固定架(7)上下各有一個卡子,活動杆(6)可在這兩個卡子的範圍內上下自由活動一段距離。當液壓傳動機構推動採樣拉杆(1)向下運動時,採樣鏟(5)變為直形,接著採樣頭固定架(7)向下運動,帶動採樣杆(2)和採樣拉杆(1)向下運動,採樣杆(2)帶著其上的採樣半圓筒(3)進入煤層,活動杆(6)帶著活動半圓筒(40)下行。碰到煤層表面後,採樣鏟(5)繼續下行,活動杆(6)在採樣頭固定架(7)沒碰到下面的卡子之前停止下行,於是活動半圓筒(4)滯留於煤層表面。當採樣鏟(5)帶著採樣半圓筒(3)下行一段距離後,採樣頭固定架(7)碰到活動杆(6)下面的卡子,活動杆(6)便跟著下行。當採樣杆(2)停止下行時,採樣油缸(8)內的液壓傳動機構使採樣拉杆(1)向上運動,採樣鏟(5)變成鉤形,接著採樣頭固定架(7)上升,採樣杆(2)跟著上升帶著採樣半圓筒(3)上升,活動杆(6)不動,直到採樣半圓筒(3)與活動半圓筒(4)形成一個完整的圓筒形,採樣鏟(5)構成了圓筒的底面,圓筒內充滿了煤樣,這時,採樣頭固定架(7)碰到上面的卡子,採樣杆(2)和活動杆(6)同時向上運動直至露出地面。接著採樣拉杆(1)向下運動,採樣鏟(5)重又變為直形,煤樣從筒內自行跌落,完成一次採樣過程。
權利要求1.一種鏟筒式採樣頭,包括採樣拉杆(1)、採樣杆(2)、採樣鏟(5),其特徵在於採樣杆(2)上有採樣筒(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鏟筒式採樣頭,其特徵在於採樣筒(3)位於採樣杆(2)的外側或內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鏟筒式採樣頭,其特徵在於採樣筒(3)為半邊形筒。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鏟筒式採樣頭,其特徵在於半邊形筒為半圓形或半方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鏟筒式採樣頭,其特徵在於半圓形的採樣筒直徑範圍為φ50mm-φ500mm,半方形採樣筒尺寸範圍為50mm×50mm-500mm×500mm,採樣筒的高度為50mm-3000mm。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鏟筒式採樣頭,其特徵在於有與半邊形筒相對稱的活動半邊形筒(4),活動半邊形筒(4)固定於活動杆(6)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對燃煤、礦石及其它粉狀、粒狀物料進行採樣的鏟筒式採樣頭,包括採樣拉杆、採樣杆、採樣鏟,在採樣杆上有採樣筒。採樣筒位於採樣杆的外側或內側。該採樣頭不粘煤、不堵煤、不混煤,煤的水分流失小,能進行全深度採樣。該採樣頭結構簡單易行,造價低廉,更換方便,且故障率低,經濟性極好。
文檔編號G01N1/04GK2651737SQ0324889
公開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03年9月26日
發明者李劍雄, 喻先明, 朱冬仁, 楊程 申請人:長沙科晟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