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pv1介導性疾病治療劑的製作方法
2023-07-06 18:34:26 1
專利名稱::Trpv1介導性疾病治療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有脲衍生物作為有效成分的TRPVl介導性疾病治療劑。
背景技術:
:TRPVl是鈣離子透過性高的非選擇性陽離子通道,隸屬於TransientReceptorPotential(TRP)超家族,具有6個跨膜結構域,別名為香草素受體1(vanilloidreceptor)(VRl)或辣椒素受體,作為TRPVl激動劑,已知有作為辣椒辣味成分的辣椒素及作為辣椒素衍生物的仙人掌毒素(resiniferatoxin)等香草素。另一方面,作為TRPVl拮抗劑已知有碘代仙人掌毒素(iodoresiniferatoxin)及抗辣椒鹼(capsaz印ine)等化合物。雖然TRPVl主要存在於感覺神經,但是其不僅表達在以上皮、骨、膀胱、消化管及肺為代表的多數內臟器官的神經組織中,而且也表達在非神經組織中。已知TRPVl通過酸(pH5.9以下)、熱(攝氏43度以上)等侵害刺激被活化,由TRPVl活化所帶來的生理作用是多種多樣的(參見非專利文獻1)。疼痛,根據其產生機理分為傷害性疼痛(軀體痛和內臟痛)、神經源性疼痛(疼痛由神經障礙引起、且在無侵害刺激下產生)等。傷害性疼痛是由於熱刺激等刺激損傷組織而產生的疼痛。軀體痛為皮膚或深層組織的侵害感受器被活化而產生的疼痛,分為淺表痛(來自皮膚、黏膜)和深部痛(來自肌肉、骨、關節)。軀體痛的特徵在於是局限性疼痛。內臟痛與軀體痛相比,其分布及性質在多數情況下不確定。一般認為疼痛是通過與支配內臟的自主神經一同走向的傳入纖維傳導的。神經源性疼痛是由末梢或中樞神經系統自身機能異常引起的病理性疼痛。除灼熱感之類的持續性疼痛之外,還包括間歇性發作性的強烈疼痛。其特徵為伴有感覺減退、痛覺過敏、異常性疼痛等現象(參見非專利文獻2)。膀胱過度活動症是呈現出由尿急·尿頻·急迫性尿失禁構成的綜合症狀的病理狀態。根據日本排尿功能學會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日本人的患病率在40歲以上為12.4%,推定總數為810萬人。其頻率與衰老有顯著關聯,70歲以上的患病率達30%以上。另外,膀胱過度活動症患者的生活質量(QOL)在包括日常生活及精神狀態的廣泛領域中顯示出顯著的降低。作為膀胱過度活動症的病因已知有腦血管障礙、脊髓損傷等神經性病因,及下尿路阻塞等非神經性病因,但大部分病因為突發性,尚無法確定,可以推測其發病與若干機理綜合相關。膀胱過度活動症治療的中心是藥物療法,其中使用毒蕈鹼受體拮抗藥作為第一選擇藥用於治療,但發現有時一些患者不能得到充分的治療效果,以及有時因口腔乾燥等不快感導致服用遵從性降低。因此,人們期望進一步開發膀胱過度活動症治療劑(參見非專利文獻3及非專利文獻4)。消化管黏膜是機體與外界接觸的廣泛界面,通過應對管腔內各種刺激及變化、誘導出迅速且準確的生理反應,從而維持其內穩態。胃及十二指腸等消化管是對應激非常敏感地作出應答的臟器,其中胃不僅暴露於精神應激及火傷、外傷、手術等身體應激中,還暴露於多種黏膜損傷因素中,所述多種黏膜障礙因素包括食物、酒精、藥物等外在因素及胃酸、膽汁等內在因素等,因此胃處於容易產生黏膜損傷的環境下。作為負責胃黏膜防禦機構的代表性內在因素已知有前列腺素。治療胃潰瘍等消化道障礙(gastrointestinaldysfunction)時使用H2受體抑制劑之類抑制胃酸分泌的化合物,但停止給藥時有時產生潰瘍復發等問題(參見非專利文獻5)。另外,通常認為由辣椒素激活的TRPVl介導的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化,使能量代謝活躍,由此可使脂肪燃燒即預防肥胖。在這種背景下,人們研究具有各種活性的化合物是否可以用作TRPVl介導性疾病的治療藥,但其成果並不令人滿意,期望進一步探索TRPVl介導性疾病的治療藥。另一方面,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作為本發明有效成分的脲衍生物具有TNF-α產生抑制作用,可以用作風溼性關節炎(RA)等自身免疫疾病治療藥。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53555號公報非專利文獻1戴毅·野口光一JournalofClinicalandExperimentalMedicine,2004Vol.211No.5pp389_392非專利文獻2JournalofClinicalandExperimentalMedicine,Vol.195No.92000582-584疼痛產生的生理機構(physiologicalMechanismofpaingeneration)角田俊信花R—雄非專利文獻3關於膀胱過度活動症治療藥的臨床評價方法的準則(GuidelineforClinicalEvaluationMethodsofDrugsforOveractiveBladder)(厚生勞動省通知藥食審查發第0628001號)非專利文獻4日本藥理學雜誌129卷5號p361_p373非專利文獻5加藤伸一等、G.I.Research13卷、367頁、2005年
發明內容探索作為TRPVl介導性疾病特別是疼痛、膀胱過度活動症或消化道障礙的治療藥適合使用的化合物、以及發現公知脲衍生物的新藥物用途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課題。因此,本發明人等著眼於作為藥物有用的下述通式[I]表示的公知脲衍生物(日本特開2002-53555),探索研究了TRPVl介導性疾病的治療藥。結果發現,上述脲衍生物為TRPVl激動劑。並且發現上述脲衍生物在疼痛、膀胱過度活動症及消化道障礙的實驗模型中具有治療效果,故其作為TRPVl介導性疾病特別是疼痛、膀胱過度活動症或消化道障礙治療劑有用,從而完成了本發明。本發明涉及以下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鹽類(以下若無特殊說明則記作「本化合物」)為有效成分的TRPVl介導性疾病治療劑。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5[式中,A表示低級亞烷基或低級亞鏈烯基;禮表示氫原子、烷基或鏈烯基,該烷基及鏈烯基可以被任意取代基取代;R2及R3相同或不同,表示氫原子或低級烷基,該低級烷基可以被單環式環烷基、多環式環烷基或芳基取代。]上述通式[I]表示的本化合物具有腎的虛血性障礙抑制效果,作為急性腎功能不全、慢性腎功能不全等TRPVl介導性疾病的治療劑有用。[圖1]表示化合物1的抑制曲線。[圖2]表示在不存在抗辣椒鹼的條件下化合物1的對CGRP游離的劑量反應性的研究結果(平均+SEM)。[圖3]表示使用抗辣椒鹼10μM(最終濃度)對化合物1的CGRP游離作用的競爭抑制實驗的結果。[圖4]表示化合物1的抗侵害刺激作用(平均+SEM)。[圖5]表示化合物1的排尿間隔。[圖6]表示比較對照藥的排尿間隔。[圖7]表示測定值的最大值的平均值,所述測定值為僅用介質(1%甲基纖維素)處置時處置前血流量及處置後的血流量、以及用含有化合物1的液體處置時處置前血流量及處置後的血流量。[圖8]表示化合物1對消炎痛誘發胃黏膜損傷的抑制效果。具體實施例方式詳細說明通式[I]中規定的各基團。低級亞烷基表示亞甲基、甲基亞甲基、亞乙基、甲基亞乙基、1,3_亞丙基、甲基亞甲基、1,4-亞丁基、甲基1,4-亞丁基、1,5-亞戊基、1,6-亞己基等具有16個碳原子的亞烷基,該亞烷基可以被低級烷基取代,即也可以為支鏈亞烷基;優選低級亞烷基表示具有16個碳原子的直鏈亞烷基,該亞烷基可以被一個或多個甲基取代;更優選低級亞烷基表示具有16個碳原子的直鏈亞烷基,可以被1個甲基取代。低級亞鏈烯基表示1,2-亞乙烯基、1,3-亞丙烯基、1,4-亞丁烯基、1,5-亞戊烯基等具有1個以上雙鍵且具有26個碳原子的亞鏈烯基,該亞鏈烯基可以被低級烷基取代,即也可以為支鏈亞鏈烯基;優選低級亞鏈烯基表示具有26個碳原子的直鏈亞鏈烯基,該亞鏈烯基可以被一個或多個甲基取代;更優選低級亞鏈烯基表示具有26個碳原子的直鏈亞鏈烯基,也可以被1個甲基取代。烷基表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己基、辛基、癸基、十二烷基、異丙基、異丁基、異戊基、異己基、異辛基、叔丁基、3,3_二甲基丁基等具有112個碳原子的直鏈或支鏈的烷基。低級烷基表示烷基中特別是具有16個碳原子的直鏈或支鏈的烷基,優選表示直鏈的具有16個碳原子的烷基。鏈烯基表示乙烯基、烯丙基、3-丁烯基、5-己烯基、異丙烯基等具有212個碳原子的直鏈或支鏈的鏈烯基,優選為具有26個碳原子的直鏈或支鏈的鏈烯基,特別優選為具有26個碳原子的直鏈鏈烯基。單環式環烷基表示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環辛基、環癸基等具有310個碳原子的環烷基,優選表示具有57個碳原子的環烷基,較優選表示環己基。多環式環烷基表示金剛烷基等具有410個碳原子的多環式環烷基,優選表示具有10個碳原子的多環式環烷基,較優選表示金剛烷基。芳基表示苯基、萘基等芳香族烴環,優選表示苯基。滷原子表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優選表示氟原子。所謂任意取代基,表示例如滷原子、三滷代甲基、低級烷基、環烷基、芳基、雜環基或甲氧基,優選表示滷原子、三滷代甲基、環己基、苯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或嗎啉基,更優選表示三滷代甲基。本發明中的鹽類只要為作為藥物允許的鹽即可,沒有特別限定,可以舉出與鹽酸、硝酸、硫酸、磷酸等無機酸形成的鹽,與乙酸、富馬酸、馬來酸、琥珀酸、酒石酸等有機酸形成的鹽,或者與鈉、鉀、鈣等鹼金屬或鹼土金屬形成的鹽等。另外,本化合物的季銨鹽也包含在本發明的鹽類中。進而,本化合物中存在幾何異構體或光學異構體時,所述異構體也包括在本發明的範圍內。需要說明的是,本化合物還可以為水合物或溶劑合物的形態。上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中,優選用於本發明TRPV1介導性疾病治療劑的化合物為下述化合物,其中1)A為低級亞烷基或低級亞鏈烯基;2)R:為低級烷基,該低級烷基可以被任意取代基取代;並且3)R2為氫原子,並且R3為被單環式環烷基、多環式環烷基或芳基取代的低級烷基,或者R3為氫原子,並且R2為被單環式環烷基、多環式環烷基或芳基取代的低級烷基。上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中,較優選用於本發明TRPV1介導性疾病治療劑的化合物為下述化合物,其中1)A為低級亞烷基;2)R:為低級烷基,該低級烷基可以被任意取代基取代;3)R3為氫原子,並且,4)R2為被單環式環烷基、或多環式環烷基取代的低級烷基。此處,該被單環式環烷基或多環式環烷基取代的低級烷基優選為被單環式環烷基或多環式環烷基取代的直鏈低級烷基。上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中,更優選用於本發明的TRPV1介導性疾病治療劑的化合物為下述化合物,其中,A為1,3-亞丙基或甲基1,3_亞丙基氓為直鏈低級烷基,該直鏈低級烷基可以被任意取代基取代;r2為金剛烷基乙基或金剛烷基丙基;並且,R3為氫原子。本發明的TRPV1介導性疾病治療劑,含有上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中的優選的6具體化合物、即選自下述化合物中的化合物或其鹽類作為有效成分,1-[2-(1-金剛烷基)乙基]-1-戊基-3-[3-(4-吡啶基)丙基]脲(化合物1),1-[2-(1-金剛烷基)乙基]-3-[3-(4-吡啶基)丙基](3,3,3_三氟丙基)脲(化合物2),1-[3-(1-金剛烷基)丙基]-1-丙基-3-[3-(4-吡啶基)丙基]脲(化合物3),1-[2-(1_金剛烷基)乙基]-3_[1-甲基-3-(4_吡啶基)丙基]戊基脲(化合物4),1-[2-(1-金剛烷基)乙基]-3-[2-甲基-3-(4-吡啶基)丙基]戊基脲(化合物5),(+)-1-[2-(1_金剛烷基)乙基]-3_[2-甲基-3-(4_吡啶基)丙基]戊基脲(化合物6),及(E)-1-[2-(1-金剛烷基)乙基]-1-戊基-3-[3-(4-吡啶基)_2_丙烯基]脲(化合物7)。特別優選含有上述化合物17中的1-[2-(1_金剛烷基)乙基]-1-戊基-3-[3-(4-吡啶基)丙基]脲或其鹽類作為有效成分的TRPV1介導性疾病治療劑。本化合物所包含的代表性化合物的結構式如下所示。[表1]7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本化合物可以通過例如日本特開2002-53555號公報記載的方法製備。本說明書及權利要求書中,所謂疼痛(pain),不管其是何種性質,表示全部種類的疼痛。本說明書中,香草素受體表示TRPV1、TRPV2等全部香草素受體。為了研究本化合物的有用性,首先確認本化合物是否為TRPV1激動劑。其詳細內容記載於下述藥理試驗項中,本化合物與作為公知激動劑的辣椒素相比對含有TRPV1的神經細胞膜標本顯示較高的結合親和性,並且,本化合物對神經遞質自神經細胞末梢(neuronalterminal)的游離促進作用,也被作為TRPV1拮抗劑的抗辣椒鹼拮抗。上述實驗結果表示本化合物為優異的TRPV1激動劑。作為由TRPV1介導的疾病即TRPV1介導性疾病,例如可以舉出疼痛、膀胱過度活動症、消化道障礙、肥胖症、打嗝、暴露於熱下而引起的熱灼傷、暴露於酸下而引起的熱灼傷、曬傷等。由於本化合物具有優異的TRPV1激動劑作用,所以在上述TRPV1介導性疾病治療中有用,其中特別是作為疼痛、膀胱過度活動症或消化道障礙治療劑有用。通過藥理試驗確認了本化合物作為TRPV1介導疾病的治療劑有用。疼痛是機體所需要的不可或缺的感覺信息,用來感受來自外界的侵害刺激並確定障礙部位。TRPV1主要存在於神經末梢,是被酸(pH5.9以下)、熱(43°C以上)等侵害刺激活化的離子通道型受體。通過TRPV1的活化,P物質(substanceP)、CGRP等神經肽從神經末梢中游離,並參與痛覺傳達。已知在神經末梢中使上述神經肽衰竭是隔斷痛覺傳達的方法之一。例如,已知辣椒素等TRPV1激動劑誘導神經末梢中的上述神經肽的衰竭。實際上,辣椒素在臨床上用於治療疼痛、特別是伴隨炎症的長期疼痛等傷害性疼痛,另外有報導指出在使用坐骨神經損傷模型進行的研究中辣椒素也可以用於治療神經源性疼痛(RashidH.等TheJournalofPharmacologyandExperimentalTherapeutics304,940頁,2003。作為被TRPV1激動劑治療的疼痛的種類,可以舉出傷害性疼痛、神經源性疼痛、內臟痛、軀體痛、急性疼痛、慢性疼痛、伴有由酸或熱引起的熱灼傷的疼痛、牙痛、通常的頭痛、偏頭痛、叢集性頭痛(clusterheadache)、神經痛等。詳細情況如下述藥理試驗項中的記載所示,使用醋酸扭體模型研究本化合物的鎮痛作用,結果發現本化合物抑制數次扭體,具有優異的鎮痛效果。即,作為TRPV1激動劑的本化合物,作為下述疼痛的治療劑有用例如傷害性疼痛、神經源性疼痛、內臟痛、軀體痛、急性疼痛、慢性疼痛、伴有由酸或熱引起的熱灼傷的疼痛、牙痛、通常的頭痛、偏頭痛、叢集性頭痛、神經痛,特別是作為傷害性疼痛、神經源性疼痛、內臟痛或軀體痛的治療劑有用。近年,在尿路上皮細胞中確認到TRPV1的表達,逐漸明確排尿與TRPV1的關係。進而,有報導指出TRPV1激動劑對神經性、非神經性任一種的膀胱過度活動症也有效,Kuo等人報導了仙人掌毒素等TRPV1激動劑在臨床上對膀胱過度活動症的治療有用(Kuo,H等、TheJournalofUrology第176卷、641-645頁2006年)。使用向大鼠膀胱內持續注入生理鹽水的模型,對本化合物作為膀胱過度活動症治療劑的活性進行了研究。詳細情況如下述藥理試驗項中的記載所示,本化合物顯示顯著的TRPV1激動劑活性,在向大鼠膀胱內持續注入生理鹽水的模型中顯示優異的排尿間隔延長效果,因此作為膀胱過度活動症、特別是尿急、尿頻或急迫性尿失禁的治療劑有用。本化合物特別是作為神經性或非神經性膀胱過度活動症的治療劑有用,作為神經性膀胱過度活動症的例子,可以舉出伴有下述疾病的膀胱過度活動症,即,位於腦幹橋上位的中樞疾病(腦9血管障礙、帕金森病、多系統萎縮症、痴呆(dementia)、腦腫瘤、腦炎、髓膜炎等)或脊髓疾病(脊髓損傷、多發性硬化症、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脊髓腫瘤、頸椎病、後縱韌帶骨化症、脊管狹窄症、脊髓血管障礙、脊髓炎、脊柱裂等),作為非神經性膀胱過度活動症的例子,可以舉出伴有下尿路阻塞的膀胱過度活動症、伴隨衰老的膀胱過度活動症、伴有骨盆底脆化的膀胱過度活動症、特發性膀胱過度活動症等。另外,已知辣椒素等TRPV1激動劑使CGRP等遞質從支配消化管的感覺神經末梢中游離。有報導指出因TRPV1活化而游離的CGRP通過微小循環改善作用增加消化管黏膜的血流量,另外CGRP通過促進由NO或PGI2等遞質介導的粘液分泌等而發揮消化管黏膜保護作用,經上述遞質對消化道障礙顯示出抑制作用。(原田直明等、ProgressinMedicine22卷,1997頁,2002年)(加藤伸一等、G.I.Research13卷、367頁、2005年)使用大鼠消化管黏膜血流量及消化道障礙模型,對本化合物作為消化道障礙治療劑的活性進行了研究。詳細情況如下所述,由於本化合物為TRPV1激動劑,並且顯示出優異的黏膜血流增加作用及胃黏膜損傷的治療效果,所以作為消化道障礙、特別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吻合口潰瘍(anastomoticulcer)、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上部消化管出血、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等上部消化道障礙的治療劑有用。本化合物的給藥可以非口服也可以口服。作為給藥劑型可以舉出片劑、膠囊劑、顆粒齊IJ、散劑、注射劑、貼劑、軟膏劑、洗劑、混懸劑、膀胱內灌注劑等。本化合物的製劑例如日本特開2002-53555、日本特開2003-226686公報所示,但不限於這些專利文獻記載的方法,可以使用常用技術對本化合物進行製劑化。例如,片劑、膠囊劑、顆粒劑、散劑等口服製劑,可以根據需要在本化合物中加入下述輔料進行製備乳糖、結晶纖維素、澱粉、植物油等稀釋劑(dillutinRagent),硬脂酸鎂、滑石等潤滑劑,羥丙基纖維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等粘合劑,羧甲基纖維素鈣、低取代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等崩解劑,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聚乙二醇、矽樹脂等包衣劑,明膠皮膜等成膜劑等。本化合物的給藥量可以根據症狀、年齡、劑型等適當選擇,如果為口服製劑則通常可以每1日分一次或數次給藥0.15000mg,優選1lOOOmg。實施例(製劑例)作為本化合物的口服製劑及注射劑通常的製劑例如下所示。1)片劑處方1(100mg中)本化合物lmg乳糖66.4mg玉米澱粉20mg羧甲基纖維素鈣6mg羥丙基纖維素4mg硬脂酸鎂0.6mg上述處方的片劑中使用2mg包衣劑(例如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聚乙二醇、矽樹脂等通常的包衣劑)進行包衣,可以得到作為目標的包衣片(以下處方的片劑也相同)。另外,通過適當改變本化合物及添加物的量,可以得到所期望的片劑。102)膠囊劑處方l(150mg中)本化合物乳糖5mg145mg通過適當改變本化合物及乳糖的混合比,可以得到所期望的膠囊劑。3)注射劑處方1(10ml中)通過適當改變本化合物及添加物的混合比,可以得到所期望的注射劑。以下舉出使用了本化合物的藥理試驗的結果,這些例子用於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並不限定本發明的範圍。藥理試驗1.大鼠脊髓膜標本中本化合物的結合活性已知TRPV1表達於存在於大鼠脊髓中的感覺神經中。Szallasi等使用大鼠脊髓神經細胞膜標本,報導了作為TRPV1激動劑的仙人掌毒素與膜標本中含有的香草素受體結合,並報導了由作為辣椒素拮抗藥的抗辣椒鹼引起的拮抗實驗的結果(JournalofPhamacologyandExperimentalTherapeutics,267卷、728-733頁)。基於Szallasi等方法研究了本化合物對大鼠脊髓膜標本中含有的香草素受體的結合活性。(含有受試化合物的液體等的製備)製備含有受試化合物的液體及含有競爭化合物的液體,所述含有受試化合物的溶液及含有競爭化合物的溶液分別含有受試化合物、競爭化合物,並且含有具有DMS0的精製水。競爭化合物使用氚標記仙人掌毒素(3H-RTX),使含有競爭化合物的溶液中3H-RTX的濃度為0.2nM。(膜標本的製備)採用通用方法將大鼠脊髓均化,清洗數次後離心分離,將所得的顆粒懸浮於培養緩衝液(10mMHEPES,pH7.4,0.25mg/mlBSA,0.75mMCaCl2,5mMKCl,2mMMgCl2,5.8mMNaCl,137mMSucrose)中使其為10mg/mL,製備膜標本。(結合實驗)將5.25iiL含有受試化合物的液體及500uL膜標本混合後,向該混合物中加入20uL含有競爭化合物的液體,將所得的全部混合物在37°C下培養60分鐘。過濾並回收生成的膜/3H-RTX複合體,清洗後用閃爍計數器測定放射活性。(實驗結果的解析)使用含有各種濃度受試化合物的含有受試化合物的液體進行上述實驗,如下所示對結果進行解析。通過下式求出受試化合物在各濃度下的抑制率(%)。本化合物氯化鈉氫氧化鈉鹽酸適量適量適量10100mg90mg滅菌精製水抑制率(%)={1-[受試化合物存在下的結合活性(cpm)-非特異性結合的放射活性(cpm)]/[全部結合的放射活性(cpm)-非特異性結合的放射活性(cpm)]}X100然後,將各濃度下的抑制率繪圖,通過非線性回歸分析求出50%抑制濃度(IC)及希爾係數。回歸方程使用以下二參數Logistic方程(two-parameterlogisticequation)。Y=bottom+(top-bottom)/{1+10"[(LogIC5。-X)X希爾係數]}此處,X表示化合物的濃度(對數),Y表示抑制率(%),Y自bottom開始至top呈S形曲線變化。使用0%作為bottom,使用100%作為top。另外,用下式求出抑制常數(Ki值)。Ki=IC50/(1+放射標記配體濃度/解離常數)此處,解離常數使用相同實驗系統中確立的解離常數(作為香草素受體為0.046nM)。作為由此求得的本化合物的實驗結果,舉出化合物1的實驗結果。舉出化合物1的抑制曲線如圖1所示,化合物1針對大鼠脊椎神經細胞膜標本香草素受體的IC5Q值為191士28nM(三次相同實驗的平均士SEM),Ki值為35.8士5.2nM,希爾係數為1.83士0.449。另外,在相同實驗系統中求得的辣椒素的IC5Q值為3.14士0.76yM,Ki值為0.587士0.142uM.以上表明與作為公知激動劑的辣椒素相比本化合物對香草素受體具有極強的結合親和性。2.本化合物在TRPV1激動劑誘發CGRP游離系統中的效果,所述TRPV1激動劑誘發CGRP游離系統使用來自大鼠脊髓背根神經節的神經細胞。已知TRPV1表達於脊椎背根神經節(DRG),已知通過TRPV1的活化作為神經遞質的CGRP從神經末梢中游離。基於Ahluwalia等的方法(EuropeanJournalofNeuroscience,17卷、2611頁、2003年),研究本化合物在來自大鼠DRG的培養神經細胞中的CGRP游離活性。(含有受試化合物的液體等的製備)稱量受試化合物將其溶解於DMS0中,用培養基稀釋該溶液製備含有受試化合物的液體。需要說明的是,製備含有受試化合物的液體使其分別含有0.4%的DMS0。作為陽性對照使用作為TRPV1激動劑的辣椒素,作為針對受試化合物的競爭化合物使用作為TRPV1拮抗劑的抗辣椒鹼,同樣地製備含有競爭化合物的液體。(實驗方法)將從大鼠脊髓取出的背根神經節切成細絲後,用膠原酶-DNasel溶液在37°C下進行酶處理1小時,然後用胰蛋白酶DNaseI溶液在37°C下進行酶處理20分鐘。將游離出的神經細胞清洗並回收,播種於經Poly-D-lysine/laminin塗布的培養皿中,在37°C、5%二氧化碳條件下,用添加有神經生長因子的神經細胞用培養基(NGF/NCS培養基)培養1日。將培養基改為含有阿糖胞苷的NGF/NCS培養基進一步培養2日。將培養基改為NGS/NCS培養基並培養1日,在抗辣椒鹼存在下或不存在下培養30分鐘後,進一步添加化合物1培養10分鐘,回收培養上清液。使用市售的根據ELISA法的定量試劑盒,按照試劑盒的說明書進行操作,測定培養上清液中的CGRP。按照一組為3例進行研究,求出各組培養上清液中CGRP濃度的平均值及SEM。通過Studentt檢驗或Dunnett多重比較進行統計解析。12(實驗結果)作為試驗結果的例子,在不存在抗辣椒鹼下化合物1對CGRP游離的劑量反應性的研究結果(平均+SEM)如圖2所示,抗辣椒鹼10μM(最終濃度)對化合物1的CGRP游離作用的競爭抑制實驗結果(同)如圖3所示。在上述圖中,##表示通過Studentt檢驗相對無處置組的概率(P值)為以下,**表示通過Durmett多重比較相對無處置組的概率為以下,++表示通過Studentt檢驗相對化合物處置組的概率為以下。如圖2所示,化合物1呈劑量依賴性地使CGRP游離,其作用與作為陽性對照的辣椒素相比,在低濃度下即顯示出相同程度的作用強度。另一方面,如圖3所示,由化合物1引起的CGRP游離被抗辣椒鹼拮抗,其拮抗程度與使用辣椒素時程度相同。上述實驗結果表明本化合物是TRPVl的特異性激動劑。由以上藥理試驗結果可以確認本化合物為優異的TRPVl激動劑。3.人TRPVl表達細胞中本化合物引起的細胞內鈣流入的測定已知TRPVl為離子通道型受體,通過其活化引起鈣離子流入細胞內。基於Phelps等的方法(Eur.J.Pharmacol.,513=57-66,2005),使用轉染了編碼人TRPVl的基因的CHO細胞,研究本化合物對人TRPVl的活化作用。(含有受試化合物的液體等的製備)將CHO細胞懸浮於DMEM中,並播種於培養板上使其為3.5XIO4Cell/孔。將受試化合物或對照化合物溶解於DMSO製備DMSO溶液,並製備分別含有所得的DMSO溶液的、由HBSS形成的、被濃縮10倍的含有受試化合物的液體及含有對照化合物的液體。對照化合物使用辣椒素,使含有對照化合物的液體中及含有受試化合物的液體中的藥物濃度均為10μM。(鈣流入實驗)在CHO細胞中添加鈣指示劑,在37°C下培養30分鐘後,進一步在22°C下培養30分鐘,進行平衡化。繼續上述培養,添加1/10量的受試化合物、對照化合物(最終濃度1μΜ)或HBSS溶液,測定細胞內鈣濃度指示劑的螢光強度的變化。(實驗結果的解析)由受試化合物引起刺激時的螢光強度相對於由作為對照化合物的1μM辣椒素引起刺激時的螢光強度的比例,由下式求出,以%表示。鈣流入(%)=(受試化合物存在下的螢光強度·背景螢光強度)/(對照化合物存在下的螢光強度·背景螢光強度)X100如上所述求出的本化合物的實驗結果如表2所示。[表2]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4.通過醋酸扭體法測定本化合物的鎮痛效果作為評價藥物鎮痛效果的方法,常用Anderson等人的小鼠醋酸扭體法(Fed.Proc.,18卷,412頁、1959年)。因此,使用該小鼠醋酸扭體法,進行受試化合物的抗侵害刺激作用試驗,評價研究受試化合物的鎮痛效果。(0.7%醋酸溶液的製備)在99.7%醋酸中加入生理鹽水,製備0.7%醋酸溶液。(實驗方法)經口給與受試化合物20分鐘後,以每IOg小鼠體重給與0.Iml的比例腹腔內給與0.7%醋酸溶液。接著,計算給與醋酸後10分鐘至20分鐘之間出現的扭體次數,由此測定抗侵害刺激作用。(試驗結果)作為試驗結果的例子,化合物1的抗侵害刺激作用(平均+SEM)如圖4所示。圖4中,*表示相對於無處置組(化合物Omg/kg給藥組)通過Durmett的多重比較概率小於5%,**表示相對於無處理組通過Durmett的多重比較概率小於1%。如圖4所示,本化合物呈劑量依賴性地抑制醋酸扭體模型中的扭體次數。由上述藥理試驗結果可以確認,本化合物顯示出優異的疼痛治療效果,特別顯示出對傷害性疼痛的抑制效果,作為疼痛治療藥有用。5.在向大鼠膀胱內持續注入生理鹽水的模型中本化合物的排尿間隔延長作用作為評價針對膀胱過度活動症的治療效果的方法,常用Yu等人的方法即向膀胱內持續注入生理鹽水的模型中排尿間隔的延長作用的測定(JournalofPhamacologyandExperimentalTherapeutics,290,825(1999))。基於Yu等人的方法,測定受試化合物在膀胱內持續注入生理鹽水的模型中的排尿間隔延長作用,評價研究受試化合物的膀胱過度活動症治療效果。(含有受試化合物的液體的製備)將受試化合物溶解於含有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ophorEL)的生理鹽水中,製備含有受試化合物的液體。(比較對照藥的製備)將作為對照藥的鹽酸奧昔布寧溶解於生理鹽水中,製備含有其的液體。(使用動物)將⑶系大鼠(雄性、8周齡)檢疫馴化1周後,按照每1組26隻用於實驗。(實驗方法)用烏拉坦(urethane)麻醉大鼠(1.2g/kg)。將藥物注入用第1導管插入大鼠大腿靜脈並結紮。沿正中線將腹部切開約2cm,露出膀胱,在膀胱頂部用19G的針打開小孔,插入用於繼續注入生理鹽水的第2導管並結紮。將第2導管與三通閥(three-waystopcock)連接,三通閥的一個通路連接用於將生理鹽水注入膀胱內的25mL注射器(設置於注射器泵上),另一個通路連接壓力轉換器。(排尿間隔的測定)排尿間隔的測定如下進行,連續記錄排尿壓,將排尿壓圖上排尿壓迅速降低的時間點作為排尿的時間點,將上述時間點的間隔作為排尿間隔並用於解析。以在2.44.8mL/hr範圍內且可以得到穩定的排尿反射的流速從注射器泵向膀胱內持續注入生理鹽水。由第1導管向大腿靜脈內注入溶劑,測定排尿間隔。確認在適當時間後排尿間隔變恆定,同樣地注入受試化合物或比較對照藥,測定排尿間隔。(結果評價)分別算出給與溶劑時及給與藥物時各個體的2次排尿間隔的平均值,並作為該個體排尿間隔,分別求出各組排尿間隔的平均值。使用相應的t檢驗進行統計解析。作為試驗結果的例子,化合物1的排尿間隔如圖5所示,比較對照藥的排尿間隔如圖6所示。如圖5及圖6所示,本化合物以極低用量顯示出優異的排尿間隔延長作用,其作用強度強於臨床上用作膀胱過度活動症治療藥的鹽酸奧昔布寧。由上述藥理試驗結果可以確認,本化合物顯示出極優異的排尿間隔延長作用,作為膀胱過度活動症治療藥有用。6.本化合物對正常大鼠消化管黏膜血流的血流量增加作用正常動物中消化管黏膜血流量的增加作用為消化管潰瘍治療劑的藥效評價等中使用的模型。Matsumoto等使用相同方法研究了辣椒素的胃黏膜血流增加作用(JapaneseJournalofPhamacology57卷、205頁、1991年)。基於Matsumoto的方法,評價本化合物對正常大鼠的胃黏膜血流量的增加作用。(含有受試化合物的液體的製備)在即將使用前通過將受試化合物懸浮於作為介質的甲基纖維素水溶液中來製備含有受試化合物的液體。(實驗方法)黏膜血流量的測定中使用雷射組織血流計(0MEGAFL0FL0-N1),以每單位重量組織的血流量的形式求出血流量。將禁食18小時以上的大鼠在烏拉坦麻醉下剖腹,露出胃並置於灌流用室中。將胃沿著大彎切開並使其不出血,將內容物洗掉後,使胃在灌流用室內伸展,在小彎中央附近設置雷射血流計的探針。一邊用生理鹽水對胃進行灌流一邊等待胃黏膜血流量趨於穩定,將血流量保持一定值時的血流量作為處置前血流量。暫時停止灌流除去全部的生理鹽水,滴入含有受試化合物的液體,測定60分鐘的血流量。(結果評價)對於每個動物記錄處置前血流量及受試化合物處置後每5分鐘的胃黏膜血流量。作為本化合物的消化管黏膜血流增加作用的例子,舉出化合物1的胃黏膜血流量增加作用。對於僅用介質(1%甲基纖維素)進行處置時的處置前血流量及處置後的血流量、以及用含有化合物1的液體進行處置時的處置前血流量及處置後的血流量的測定值的最大值,它們的平均值分別如圖7所示。通過對應的t檢驗進行統計解析。如圖7所述,本化合物顯示出顯著的胃黏膜血流增加作用。7.對大鼠消化道障礙模型的效果消炎痛(indomethacin)誘發胃黏膜損傷模型為在潰瘍治療劑的藥效評價中常用的消化道障礙模型。基於星野等的方法(日本藥理學雜誌97卷、287頁、1991年),研究本化合物在大鼠消炎痛誘發胃黏膜損傷模型中的效果。(含有受試化合物的液體等的製備)在即將使用前通過將受試化合物懸浮於作為介質的甲基纖維素水溶液中來製備含有受試化合物的液體。作為對照化合物使用質子泵抑制劑,作為消化性潰瘍治療劑使用臨床使用的奧美拉唑,同樣地製備含有對照化合物的溶液。(實驗方法)對禁食24小時的大鼠口服給與含有受試化合物的液體、含有對照化合物的液體或介質(病理對照組),之後立即按照30mg/kg的用量皮下給與消炎痛(和光純藥)。將未進行消炎痛處置、之後進行相同操作的組作為正常對照組。用消炎痛處置6小時後由尾靜脈向靜脈內注入5%ChicagoSkyBlue6B溶液,使大鼠安樂死後取出胃,沿著大彎將胃切開。用生理鹽水清洗胃後使用中性福馬林液進行半固定。使用遊標卡尺通過肉眼測定含有瘀斑的染成藍色的損傷部位的長徑。(結果評價)求出各個體的損傷部位長徑的總和的平均值,記作Ulcerindex。另外,通過下式算出胃黏膜損傷抑制率。胃黏膜損傷抑制率(%)={_[(化合物給藥組的Ulcerindex)-(正常對照組的Ulcerindex)]/[(病理對照組的Ulcerindex)-(正常對照組的Ulcerindex)]}XlOO作為本化合物的消化道障礙抑制效果的例子,化合物1對消炎痛誘發胃黏膜損傷的抑制效果如圖8所示,另外,如上所述求出的胃黏膜損傷抑制率如表3所示。[表3]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0如圖8及表3所示,本化合物與作為消化性潰瘍治療劑的奧美拉唑相比以低用量即顯示出相同的胃黏膜損傷抑制作用,顯示出明顯的效果。由以上藥理試驗結果可以確認,本化合物作為消化道障礙的治療劑極其有效。產業上的可利用性本化合物為TRPVl激動劑,在疼痛、膀胱過度活動症及消化道障礙實驗模型中具有治療效果,因此作為TRPVl介導性疾病特別是疼痛、膀胱過度活動症或消化道障礙的治療劑有用。權利要求一種TRPV1介導性疾病治療劑,含有下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鹽類作為有效成分,式中,A表示低級亞烷基或低級亞鏈烯基;R1表示氫原子、烷基或鏈烯基,所述烷基及鏈烯基可以被任意取代基取代;R2及R3相同或不同,表示氫原子或低級烷基,所述低級烷基可以被單環式環烷基、多環式環烷基或芳基取代。FPA00001099065600011.tif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TRPV1介導性疾病治療劑,其中,1)A為低級亞烷基或低級亞鏈烯基;2)R:為低級烷基,所述低級烷基可以被任意取代基取代;並且,3)R2為氫原子,並且R3為被單環式環烷基、多環式環烷基或芳基取代的低級烷基,或者,R3為氫原子,並且R2為被單環式環烷基、多環式環烷基或芳基取代的低級烷基。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TRPV1介導性疾病治療劑,其中,1)A為低級亞烷基;2)R:為低級烷基,所述低級烷基可以被任意取代基取代;3)R3為氫原子,並且,4)R2為被單環式環烷基或多環式環烷基取代的低級烷基。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TRPV1介導性疾病治療劑,其中,A為1,3_亞丙基或甲基1,3-亞丙基;禮為直鏈低級烷基,所述直鏈低級烷基可以被任意取代基取代;R2為金剛烷基乙基或金剛烷基丙基;並且,R3為氫原子。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TRPV1介導性疾病治療劑,其中,化合物選自下述物質,1-[2-(1-金剛烷基)乙基]-1-戊基-3-[3-(4-吡啶基)丙基]脲,1-[2-(1_金剛烷基)乙基]-3-[3-(4-吡啶基)丙基]-1_(3,3,3-三氟丙基)脲,1-[3-(1-金剛烷基)丙基]-1-丙基-3-[3-(4-吡啶基)丙基]脲,1-[2-(1_金剛烷基)乙基]-3-[l-甲基-3-(4-吡啶基)丙基]-1-戊基脲,1-[2-(1-金剛烷基)乙基]-3-[2-甲基-3-(4-吡啶基)丙基]-1-戊基脲,(+)-1-[2-(1_金剛烷基)乙基]-3-[2-甲基-3-(4-吡啶基)丙基]-1-戊基脲,及(E)-1-[2-(1-金剛烷基)乙基]-1-戊基-3-[3-(4-吡啶基)-2-丙烯基]脲。6.如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TRPV1介導性疾病治療劑,其中TRPV1介導性疾病選自疼痛、膀胱過度活動症及消化道障礙。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TRPV1介導性疾病治療劑,其中,TRPV1介導性疾病為疼痛。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TRPV1介導性疾病治療劑,其中,TRPV1介導性疾病為膀胱過度活動症。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TRPV1介導性疾病治療劑,其中,TRPV1介導性疾病為消化道障礙。全文摘要本發明的課題在於發現具有通式[I]表示的結構的脲化合物的新藥理作用。具有通式[I]表示的結構的脲化合物或其鹽類具有優異的TRPV1介導性疾病治療作用。式中,A表示低級亞烷基或低級亞鏈烯基;R1表示氫原子、烷基或鏈烯基,該烷基及鏈烯基可以被任意取代基取代;R2及R3相同或不同,表示氫原子或低級烷基,該低級烷基可以被單環式環烷基、多環式環烷基或芳基取代。文檔編號A61P1/00GK101827816SQ20088011172公開日2010年9月8日申請日期2008年10月16日優先權日2007年10月16日發明者關嚴,村井正明,瀨戶口尋子,笹野稔,辻文雄,隱樹健二申請人:參天製藥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