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摺疊梯子的製作方法
2023-08-09 21:00:06 1
一種可摺疊梯子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摺疊梯子,包括:支撐架、鉸接於支撐架頂端的頂踏板、鉸接與支撐架側面的側踏板,支撐架由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鉸接構成,頂踏板由兩相鄰的厚踏板構成,兩厚踏板相鄰端通過合頁鉸接,側踏板由至少兩級摺疊層、兩端鉸接於相鄰摺疊層外側面之間的連接條。本實用新型結構牢固,摺疊方便,兩支架重疊、支撐架上端的頂踏板向上對稱摺疊貼合、側踏板向上摺疊與第一支架貼合,摺疊後的梯子體積非常薄,方便存放。
【專利說明】一種可摺疊梯子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摺疊梯子。
【背景技術】
[0002]梯子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工具,一般的梯子由兩根長粗杆子做邊,中間橫穿適合攀爬的橫杆,用於爬高。為了使用方便,存放佔地空間小,可摺疊梯子被使用的更加廣泛。現有的可摺疊梯子一類是由兩普通梯子上端對稱鉸接,兩對稱梯子上分別設置橫杆,結構非常簡單,但橫杆的寬度有限,使用時極易從梯子上跌倒下來;二類是設有踏板的可摺疊梯子,同樣是兩普通梯子上端鉸接,踏板設置在兩普通梯子之間或將單邊梯子的橫杆改為踏板,踏板固定強度不高,不能承受較大的重力,並且摺疊後體積較大,存放不便。
[0003]因此,如何設計一種造型美觀、結構穩定且摺疊體積小且的可摺疊梯子是業界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造型美觀、結構穩定且摺疊體積小且的可摺疊梯子。
[0005]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可摺疊梯子,包括: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由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鉸接構成,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兩並排的第一支柱,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兩並排的第二支柱,所述兩第一支柱配合鉸接於第二支架外側;頂踏板,所述頂踏板由兩相鄰的厚踏板通過合頁鉸接構成,所述合頁設於兩厚踏板底面,所述頂踏板一端鉸接於兩個第一支柱之間、另一端通過合頁鉸接於所述兩第二支柱頂端,所述第一、二支架的高度差與所述頂踏板厚度配合;側踏板,所述側踏板由至少兩級摺疊層、兩端鉸接於所述相鄰摺疊層外側面之間的連接條,所述摺疊層包括兩並排的邊條和固定於兩邊條之間的踏板,所述兩邊條一端彎曲且彎曲端朝上分別鉸接於所述兩第一支柱外側面,所述踏板固定於兩邊條的豎直端之間,合上摺疊層時,所述邊條彎曲端的弧度配合踏板完全貼合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外側面設有與所述各邊條彎曲端水平位置配合的定位凸臺。
[0006]所述兩第一支柱下端橫向設有第一橫條,所述兩第二支柱下端橫向設有第二橫條。
[0007]還包括頂板金屬支撐框,所述頂板金屬支撐框由分別包裹所述兩厚踏板底部的兩支撐框構成,所述兩支撐框的側板相鄰端鉸接連接、另一端鉸接於厚踏板與支撐架頂端之間,所述支撐框的底板由均勻橫向設於兩側板之間的金屬條構成。
[0008]所述邊條為金屬邊條,所述摺疊層的兩邊條之間均勻橫向設有位於所述踏板底面的金屬支撐條。
[0009]所述摺疊層的兩邊條向上凸出且與踏板形成定位凹槽,旋轉所述摺疊層至踏板與所述第一支柱貼合,所述兩第一支柱設於所述定位凹槽內。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11]1、結構牢固,頂踏板由兩相鄰的厚踏板鉸接形成,厚踏板的另一端分別與支撐架頂端鉸接,使用時,兩個厚踏板隨支撐架頂端被完全展開,並且厚踏板的相鄰面緊緊貼合,由於兩厚踏板的長度為固定值,此時,壓在兩厚踏板上的重力越大,支撐架底端被撐開的壓力越大,兩厚踏板張緊力越大,頂踏板的結構越平穩;
[0012]2、摺疊方便,支撐架由第一、第二支架鉸接構成,摺疊時,兩支架重疊、支撐架上端的頂踏板向上對稱摺疊貼合、側踏板向上摺疊與第一支架貼合,摺疊後的梯子體積非常薄,方便存放;
[0013]3、強度穩定,頂踏板底部設有金屬支撐框,側踏板的邊條為金屬條,踏板底板也設有金屬條支撐,金屬支撐結構進一步加強頂踏板和側踏板的受力強度,提高梯子的使用壽命,並且,金屬質感使梯子的外觀造型更加美觀。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其中: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展開後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底面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摺疊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如圖1至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可摺疊梯子,包括:支撐架、鉸接於支撐架頂端的頂踏板、鉸接與支撐架側面的側踏板。
[0020]支撐架由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鉸接構成,第一支架包括兩並排的第一支柱1,第二支架包括兩並排的第二支柱2,兩第一支柱I配合鉸接於第二支架2外側,兩第一支柱I下端橫向設有第一橫條3,兩第二支柱2下端橫向設有第二橫條4。支撐架的鉸接點靠近上端,梯子展開時,梯腳開度較大,保證梯子使用時的安全性。
[0021]頂踏板,頂踏板由兩相鄰的厚踏板5通過合頁6鉸接構成,合頁6設於兩厚踏板5底面,頂踏板一端鉸接於兩個第一支柱I之間、另一端通過合頁6鉸接於兩第二支柱2頂端,第一、二支架的高度差與頂踏板厚度配合,保證梯子撐開後頂踏板處於水平位置。頂踏板底部還設有頂板金屬支撐框,頂板金屬支撐框由分別包裹兩厚踏板5底部的兩支撐框7構成,兩支撐框7的側板相鄰端鉸接連接、另一端鉸接於厚踏板5與支撐架頂端之間,支撐框7的底板由均勻橫向設於兩側板之間的金屬條8構成。
[0022]使用時,兩個厚踏板5和頂板金屬支撐框隨支撐架頂端被完全展開,並且厚踏板5的相鄰面緊緊貼合,由於兩厚踏板5和頂板金屬支撐框的長度為固定值,此時,壓在兩厚踏板5上的重力越大,支撐架底端被撐開的壓力越大,兩厚踏板5和頂板金屬支撐框的張緊力越大,頂踏板的結構越平穩。通過頂板金屬支撐框加強梯子頂端的承重力,並保證梯子展開後的穩定性。
[0023]側踏板,側踏板由至少兩級摺疊層、兩端鉸接於相鄰摺疊層外側面之間的連接條9,摺疊層包括兩並排的邊條10和固定於兩邊條之間的踏板11,兩邊條10 —端彎曲且彎曲端朝上分別鉸接於兩第一支柱I外側面,踏板11固定於兩邊條10的豎直端之間,踏板11與兩邊條10的彎曲端設有間隙,合上摺疊層時,邊條10彎曲端的弧度配合踏板11完全貼合第一支柱I。第一支柱I外側面設有與各邊條10彎曲端水平位置配合的定位凸臺12,定位凸臺12起到支撐作用,展開摺疊層時,邊條10的豎直端處於水平位置時,邊條10的彎曲邊恰好與定位凸臺12抵接。
[0024]邊條10為金屬邊條,摺疊層的兩邊條10之間均勻橫向設有位於踏板底面的金屬支撐條13,金屬支撐條13的設置能加強側踏板的受力強度,提高梯子的使用壽命。摺疊層的兩邊條10向上凸出且與踏板11形成定位凹槽,旋轉摺疊層至踏板11與第一支柱I貼合,兩第一支柱I設於定位凹槽內,使摺疊後的梯子結構緊湊穩定,搬動梯子時不易晃動散開。
[002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摺疊梯子,其特徵在於包括: 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由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鉸接構成,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兩並排的第一支柱,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兩並排的第二支柱,所述兩第一支柱配合鉸接於第二支架外側; 頂踏板,所述頂踏板由兩相鄰的厚踏板通過合頁鉸接構成,所述合頁設於兩厚踏板底面,所述頂踏板一端鉸接於兩個第一支柱之間、另一端通過合頁鉸接於所述兩第二支柱頂端,所述第一、二支架的高度差與所述頂踏板厚度配合; 側踏板,所述側踏板由至少兩級摺疊層、兩端鉸接於所述相鄰摺疊層外側面之間的連接條,所述摺疊層包括兩並排的邊條和固定於兩邊條之間的踏板,所述兩邊條一端彎曲且彎曲端朝上分別鉸接於所述兩第一支柱外側面,所述踏板固定於兩邊條的豎直端之間,合上摺疊層時,所述邊條彎曲端的弧度配合踏板完全貼合第一支柱; 所述第一支柱外側面設有與所述各邊條彎曲端水平位置配合的定位凸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摺疊梯子,其特徵在於,所述兩第一支柱下端橫向設有第一橫條,所述兩第二支柱下端橫向設有第二橫條。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摺疊梯子,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頂板金屬支撐框,所述頂板金屬支撐框由分別包裹所述兩厚踏板底部的兩支撐框構成,所述兩支撐框的側板相鄰端鉸接連接、另一端鉸接於厚踏板與支撐架頂端之間,所述支撐框的底板由均勻橫向設於兩側板之間的金屬條構成。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摺疊梯子,其特徵在於,所述邊條為金屬邊條,所述摺疊層的兩邊條之間均勻橫向設有位於所述踏板底面的金屬支撐條。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摺疊梯子,其特徵在於,所述摺疊層的兩邊條向上凸出且與踏板形成定位凹槽,旋轉所述摺疊層至踏板與所述第一支柱貼合,所述兩第一支柱設於所述定位凹槽內。
【文檔編號】E06C7/08GK204098768SQ201420421053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9日
【發明者】何光勇 申請人:福建森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