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壓縮機加機油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07:38:41 1
專利名稱:一種壓縮機加機油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縮機加機油裝置,屬於石油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油田生產現場用到的提供增壓、增速機泵設備較多,這些設備均需要機油潤滑,定期補充、更換機油是日常性工作。加機油時,因機油桶過大或加機油位置過高,通常需要兩人配合操作,一人扶住加油漏鬥,一人用機油桶向漏鬥內倒入機油。還有的情況是直接把漏鬥座在加油口上,用機油桶向漏鬥內倒入機油,這種情況經常因為漏鬥自身傾斜或因為加機油桶碰到漏鬥,造成機油灑到設備上造成設備汙染或機油浪費,當在野外沙漠地區加機油隨時可能將泥沙雜質連同機油一起加入變速箱內,造成設備磨損加劇損壞。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壓縮機加機油裝置。一種壓縮機加機油裝置,由防塵罩、過濾罩、過濾網、加油漏鬥、連接螺紋組成;過濾罩是由外徑小於加油漏鬥內徑的2mm鐵皮的圓筒體;圓筒體的一端連接過濾網;過濾網為銅絲過濾網;加油漏鬥下端與連接螺紋連接。過濾網通過環形卡固定在過濾罩內。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於安裝、操作方便、能有效減少機油浪費、防止設備汙染,只需要一人操作,過濾網目數可根據現場所使用機油油品選用。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能對加注的機油進行過濾並及時清理過濾後的雜質,過濾網目數可根據現場所使用機油油品選用,同時具有防塵效果,注油操作方便、可靠、結構簡單,同時適合在各種變速箱上使用。
當結合附圖考慮時,通過參照下面的詳細描述,能夠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許多伴隨的優點,但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如圖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顯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基於本實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許多修改和變化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實施例1:如圖1所示,[0017]一種壓縮機加機油裝置,由防塵罩1、過濾罩2、過濾網3、加油漏鬥4、連接螺紋5組成;過濾罩2是由外徑小於加油漏鬥4內徑的2mm鐵皮的圓筒體;圓筒體的一端連接過濾網3 ;過濾網3為銅絲過濾網,銅絲過濾網的網眼為一級80目、二級100目或三級120目,過濾網3通過環形卡固定在過濾罩2內;加油漏鬥4下端與連接螺紋5連接。連接螺紋5的直徑依現場機油加注口螺紋而定。順時針方向旋轉,將壓縮機加機油裝置下端的連接螺紋5旋入相同螺紋的變速箱加油口處內螺紋,將壓縮機加機油裝置垂直安裝在變速箱上,將頂部的防塵罩I垂直向上抽出,檢查清理過濾罩2上過濾網3油汙及泥沙,將過濾罩2、過濾網3放入加油裝置,即可進行補充機油操作。當機油加完後,只需要將防塵罩I垂直罩住加油漏鬥4。防塵罩I與加油漏鬥4為緊密嵌套配合,可有效防止灰塵進入。如不需要經常補充機油,可將加機油裝置下端連接螺紋5外螺紋逆時針方向旋轉拆下整套裝置備用。下一次補充機油時,只需要將整套裝置裝上即可。本實用新型加機油時只需要一人,將機油倒入漏鬥時,漏鬥不會發生傾斜,造成機油灑到設備上造成設備汙染或機油浪費。該裝置內置有活動式過濾網和過濾罩,一旦發現機油內有雜質,可隨時拿出清理雜質,從而保證機油的純淨。加機油完畢只需要將防塵罩罩上即可防止日常灰塵進入,特別適合於機油損耗大、需要經常補充機油的設備。如上所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地說明,但是只要實質上沒有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發明點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變形,這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這樣的變 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壓縮機加機油裝置,其特徵在由防塵罩、過濾罩、過濾網、加油漏鬥、連接螺紋組成; 過濾罩是由外徑小於加油漏鬥內徑2_鐵皮的圓筒體;圓筒體的一端連接過濾網; 過濾網為銅絲過濾網; 加油漏鬥下端與連接螺紋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縮機加機油裝置,其特徵在於過濾網通過環形卡固定在過濾罩內,銅絲過濾網的 網眼為一級80目、二級100目或三級120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縮機加機油裝置,屬於石油機械技術領域。過濾罩是由外徑小於加油漏鬥內徑2mm鐵皮的圓筒體;圓筒體的一端連接過濾網;過濾網為銅絲過濾網;加油漏鬥下端與連接螺紋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於安裝、操作方便、能有效減少機油浪費、防止設備汙染,只需要一人操作,過濾網目數可根據現場所使用機油油品選用。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能對加注的機油進行過濾並及時清理過濾後的雜質,過濾網目數可根據現場所使用機油油品選用,同時具有防塵效果,注油操作方便、可靠、結構簡單,同時適合在各種變速箱上使用。
文檔編號F04B39/02GK203098205SQ20122074088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明者朱建雄, 梁景海, 肖剛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