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mm螺紋鋼的切分軋制方法
2023-07-30 22:46:36 4
13mm螺紋鋼的切分軋制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13mm螺紋鋼的切分軋制方法,採用三切分軋制工藝,150方坯依次通過6架粗軋機組,8架中軋機組的7個道次軋制後,將軋件加工成扁鋼,進入精軋機組15H預切分孔型加工後,對中進入16H/V架切分架次,因預切分與切分孔型設計中間兩孔間距相差僅0.1mm,故可保證預切分狗骨頭形狀的軋件在切分孔型內精確對中,軋製成帶有0.9mm韌帶的三根並聯軋件,再通過安裝在16H/V出口切分導衛的雙刃切分輪,分割成3個獨立的軋件,3根軋件各自單獨進入17H架、18H/V架軋機的軋槽通道,軋制出3根尺寸和形狀相同的Ф13mm帶肋鋼筋。該生產工藝比兩切分軋制工藝機產可提高17%,同時降低了軋制速度,使設備能夠穩定運行,提高了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13mm螺紋鋼的切分軋制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螺紋鋼切分軋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13mm螺紋鋼的切分軋制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螺紋鋼筋生產中,將一根鋼坯經過粗軋機組、中軋機組軋制,在精軋機組將軋件切分成並列的兩根或兩根以上的軋件,稱為切分軋制。
[0003]美國標準ASTMA615/A615M-08b 中涉及鋼筋牌號有 3、4、5、6、7、8、9、10、11、14、18,對應公稱直徑分別是10、13、16、19、22、25、29、32、36、43、57。美標螺紋鋼出口常規牌號是
3、4、5、6、7、8、10、11,其中牌號4和6對應鋼筋公稱直徑13mm和19mm,我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執行標準GB1499.2-2007中,沒有13mm和19mm規格的成品尺寸規定,屬於非國標規格,需要根據美標規定的米重、內徑等信息,對兩種鋼筋成品尺寸進行設計,進而設計軋制工藝中之關鍵,即孔型系統設計。發明專利CN101992211A,「13毫米英標帶肋鋼筋兩切分生產的工藝」,闡述的是採用兩切分軋制工藝生產13毫米英標螺紋鋼,生產效率低。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可提高生產效率和設備穩定性的13mm螺紋鋼的切分軋制方法。
[0005]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13mm螺紋鋼的切分軋制方法,包括18架軋機,平立交替布置,所述18架軋機分為粗軋、中軋、精軋三個機組,其中粗軋機組有6架軋機,軋機編號為1H、2V、3H、4V、5H、6V ;中軋機組有8架軋機,編號為7H、8V、9H、10V、11H、12V、13H、14V ;精軋機組4架軋機,軋機編號為15H、16H/V、17H、18H/V ;所述粗軋機組軋制6個道次,孔型與Φ 14mm螺紋鋼三切分軋制工藝相同的孔型系統;中軋機組8個道次,前4道孔型採用與三切分軋制Φ14πιπι螺紋鋼共用的孔型系統,
[0007]所述第12架軋機空過,第11架軋機和第13架軋機是平輥,所述第14架軋機孔型側壁頂端每邊弧度半徑Rl=3.27mm,輥縫弧度半徑R2=5.5mm,孔型槽口內寬b=18.75mm,外寬 B=23.7mm,孔型高 H=47.3mm,棍縫 S=6mm ;
[0008]所述精軋機組15H架軋機預切分孔型1、3線外圓孔型側壁斜角β =31.5°,外圓切分楔角α =47.24°,圓弧半徑Rl=8.67mm,孔型高H=17.33mm,中間2線孔型切分楔角Θ =42.16°,圓弧直徑Φ=17.35mm,切分刃高h=7.55mm,切分楔角弧度半徑R2=l.5mm,輥縫S=4mm,中間孔槽寬 Bl=17.9mm,兩側孔中心距為 B2=35.45mm、B3=36.45mm ;
[0009]所述精軋機組16H/V是切分架次,採用三線等高,孔型1、3線外圓孔型側壁斜角β=35°,外圓切分楔角α=31.58°,圓弧半徑Rl=7.9mm,孔型高H=15.8mm,兩側孔型中心距向外各擴大0.25mm,此結構與預切分孔型結構配套,預切分兩側孔型中心距向裡各縮小
0.5mm ;中間2線孔型切分楔角Θ =23.3°,圓弧直徑Φ=15.8mm,中間孔中心距比預切分孔型增加 0.1mm, Bl=18mm, B2=37mm, B3=37.5mm,切分模角弧度半徑 R2=0.9mm,棍縫 S=0.9mm,切分刃間距與孔型輥縫相同,都是0.9mm。
[0010]所述16H/V架和18H/V架軋機形式為水平式。
[0011]所述第14架軋機將來料加工成中間比兩邊部尺寸小0.4-0.6mm的扁鋼。
[0012]所述扁鋼高寬比為0.4。
[0013]所述第15精軋機組預切分孔中間孔比兩側孔高0.02mm,兩側孔型中心距向裡各縮小0.5mm,兩側孔內楔角與中間孔楔角相差5°,將扁鋼加工成三根並聯連體軋件。
[0014]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發明採用三切分軋制工藝,150方坯依次通過6架粗軋機組,8架中軋機組的7個道次軋制後,將軋件加工成扁鋼,進入精軋機組15H加工後,對中進入16H/V架切分架次,因預切分與切分孔型設計中間兩孔間距相差僅0.1mm,故可保證預切分狗骨頭形狀的軋件在切分孔型內精確對中,軋製成帶有0.9mm韌帶的三根並聯軋件,再通過安裝在16H/V出口切分導衛的雙刃切分輪,分割成3個獨立的軋件,3根軋件各自單獨進入17H架、18H/V架軋機的軋槽通道,軋制出3根尺寸和形狀相同的Φ13πιπι帶肋鋼筋,使設備能夠穩定運行,提高了生產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側壓孔型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預切分孔型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切分孔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
【發明內容】
、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0019]一種13_螺紋鋼的切分軋制方法,採用三切分軋制工藝生產# 13_美標螺紋鋼,全線共有18架軋機,平立交替布置,17個架次投入使用。18架軋機分為粗軋、中軋、精軋三個機組,其中粗軋機組有6架軋機,軋機編號為1H、2V、3H、4V、5H、6V ;中軋機組有8架軋機,編號為7H、8V、9H、10V、11H、12V、13H、14V ;精軋機組4架軋機,軋機編號為15H、16H/V、17H、18H/V ;H代表水平機架,V代表立式機架,Η/V代表平立可轉換機架。
[0020]在生產三切分Φ 13毫米帶肋鋼筋時,16H/V架和18H/V架軋機形式為水平式。粗軋機組軋制6個道次,孔型與Φ 14mm螺紋鋼三切分軋制工藝相同的孔型系統;中軋機組8個道次,前4道孔型採用與三切分軋制Φ 14mm螺紋鋼共用的孔型系統,只是對其中某些架次輥縫值進行調整,第12架軋機空過(第6道次),第5道次和第7道次是平輥,10架軋制出的橢圓軋件進入兩個架次進行無孔型軋制,合理分配壓下量,自由寬展,經兩次壓扁後的料型中間和邊部的尺寸均勻穩定,為後續側壓孔型提供適宜的料型。第8道次(14架為中軋機組最後一架軋機)採用如圖1所示的側壓孔型,孔型側壁頂端每邊弧度半徑Rl=3.27mm,輥縫弧度半徑R2=5.5mm,孔型槽口內寬b=18.75mm,外寬B=23.7mm,孔型高H=47.3mm,輥縫S=6mm。側壓孔型變形量小,延伸係數1.07,將來料加工成中間比兩邊部尺寸小0.4-0.6mm的扁鋼,解決了中精軋機組距離長,切分1、3線溫降比中間2線大的問題;解決了軋件在中精軋機組之間56米長的距離行進中扭轉的問題。扁鋼高寬比為0.4,為順利進入預切分孔型,均勻分料提供了合格的料型。
[0021]精軋機組第一架即15H架軋機預切分孔型如圖2所示,1、3線外圓孔型側壁斜角β=31.5°,外圓切分楔角α=47.24°,圓弧半徑Rl=8.67mm,孔型高Η=17.33mm,中間2線孔型切分楔角Θ =42.16°,圓弧直徑Φ=17.35_,切分刃高h=7.55_,切分楔角弧度半徑R2=l.5mm,棍縫 S=4mm,中間孔槽寬 Bl=17.9mm,兩側孔中心距為 B2=35.45mm、B3=36.45mm ;精軋機組15架預切分孔中間孔比兩側孔高0.02mm,兩側孔型中心距向裡各縮小0.5mm,兩側孔內楔角與中間孔楔角相差5°,孔型楔角弧度1.5mm,實現了預切分孔楔角耐磨且磨損均勻;三根軋件料型分配均勻,線差小;為切分孔提供合適高度的軋件,讓其有一定的壓下量,在切分軋制過程中軋件穩定性好。
[0022]精軋機組16H/V是切分架次,採用三線等高,孔型如圖3所示,1、3線外圓孔型側壁斜角β=35°,外圓切分楔角α=31.58°,圓弧半徑Rl=7.9_,孔型高H=15.8_,兩側孔型中心距向外各擴大0.25mm,此結構與預切分孔型結構配套,預切分兩側孔型中心距向裡各縮小0.5mm,目的是使兩側軋件向裡收,形成近似等高均勻的圓形軋件;中間2線孔型切分楔角Θ =23.3°,圓弧直徑Φ=15.8mm,中間孔中心距比預切分孔型增加0.lmm,Bl=18mm,B2=37mm, B3=37.5mm,切分楔角弧度半徑R2=0.9mm,棍縫S=0.9mm,,目的是預切分孔型出來狗骨頭形狀的軋件,對中進入切分孔型,軋件在中間孔型充滿後,兩側孔型內軋件向外寬展,防止外側軋件出耳子,造成成品摺疊。切分刃間距與孔型輥縫相同,都是0.9_,可以穩定順利地將軋件加工至三根並聯軋件被切分開的臨界狀態,有利於軋機出口切分導衛的雙刃切分輪準確地將軋件撕開。
[0023]本發明中,採用150方坯依次通過6架粗軋機組,8架中軋機組的7個道次軋制後,將軋件加工成扁鋼,進入精軋機組15H加工成如圖2所示的形狀後,對中進入16H/V架切分架次,因預切分與切分孔型設計中間兩孔間距相差僅0.1mm,故可保證預切分狗骨頭形狀的軋件在切分孔型內精確對中,軋製成如圖3所示帶有0.9mm韌帶的三根並聯軋件,再通過安裝在16H/V出口切分導衛的雙刃切分輪,分割成3個獨立的軋件,3根軋件各自單獨進入17H架、18H/V架軋機的軋槽通道,軋制出3根尺寸和形狀相同的Φ13πιπι帶肋鋼筋。
[0024]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技術。
【權利要求】
1.一種13mm螺紋鋼的切分軋制方法,包括18架軋機,平立交替布置,所述18架軋機分為粗軋、中軋、精軋三個機組,其中粗軋機組有6架軋機,軋機編號為1H、2V、3H、4V、5H、6V ;中軋機組有8架軋機,編號為7H、8V、9H、10V、11H、12V、13H、14V ;精軋機組4架軋機,軋機編號為15H、16H/V、17H、18H/V ;所述粗軋機組軋制6個道次,孔型與Φ 14mm螺紋鋼三切分軋制工藝相同的孔型系統;中軋機組8個道次,前4道孔型採用與三切分軋制Φ 14mm螺紋鋼共用的孔型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12架軋機空過,第11架軋機和第13架軋機是平輥,所述第14架軋機孔型側壁頂端每邊弧度半徑Rl=3.27mm,輥縫弧度半徑R2=5.5mm,孔型槽口內寬b=18.75mm,外寬B=23.7mm,孔型高 Η=47.3mm,棍縫 S=6mm ; 所述精軋機組15H架軋機預切分孔型1、3線外圓孔型側壁斜角β=31.5°,外圓切分楔角α=47.24°,圓弧半徑Rl=8.67mm,孔型高H=17.33mm,中間2線孔型切分楔角Θ =42.16°,圓弧直徑Φ=17.35mm,切分刃高h=7.55mm,切分楔角弧度半徑R2=l.5mm,輥縫S=4mm,中間孔槽寬 Bl=17.9mm,兩側孔中心距為 B2=35.45mm、B3=36.45mm ; 所述精軋機組16H/V是切分架次,採用三線等高,孔型1、3線外圓孔型側壁斜角β=35°,外圓切分楔角α=31.58°,圓弧半徑Rl=7.9mm,孔型高H=15.8mm,兩側孔型中心距向外各擴大0.25mm,此結構與預切分孔型結構配套,預切分兩側孔型中心距向裡各縮小0.5mm ;中間2線孔型切分楔角Θ =23.3°,圓弧直徑Φ=15.8mm,中間孔中心距比預切分孔型增加 0.1mm, Bl=18mm, B2=37mm, B3=37.5mm,切分模角弧度半徑 R2=0.9mm,棍縫 S=0.9mm,切分刃間距與孔型輥縫相同,都是0.9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13mm螺紋鋼的切分軋制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16H/V架和18H/V架軋機形式為水平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13mm螺紋鋼的切分軋制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14架軋機將來料加工成中間比兩邊部尺寸小0.4-0.6mm的扁鋼。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13mm螺紋鋼的切分軋制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扁鋼高寬比為 0.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13mm螺紋鋼的切分軋制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15精軋機組預切分孔中間孔比兩側孔高0.02mm,兩側孔型中心距向裡各縮小0.5mm,兩側孔內楔角與中間孔楔角相差5°,將扁鋼加工成三根並聯連體軋件。
【文檔編號】B21B1/16GK103706632SQ201310729091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0日
【發明者】劉桂華, 劉寶超, 王炳霞, 齊孝楠, 張寶民 申請人: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