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S線的撓性線路板的製作方法
2023-07-31 15:44:0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線路板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帶S線的撓性線路板。
背景技術:
撓性線路板的插拔手指一般需要裝配PI補強板,裝配PI補強板時一般會存在裝配偏差,故需要設計一條S線作為裝配補強的參考。原有的S線統一設計為一條寬0.15mm的直線,而一般允許裝配補強的公差為±0.2mm,故裝配PI補強後此S線無法通過目視檢查的方法判定是否超公差。
現有技術中,如專利號為200610156969.3,申請日為2006.11.16《一種撓性線路板及其鍍銅方法》,該發明將暴露出的孔盤區域向外延伸到整個按鍵接觸圖形;並同時將導通孔的位置進行了一定的偏移,從而避免了導通孔鍍銅後會產生邊緣高度差,從而解決的按鍵手感差,蝕刻條件難以掌控以及電路容易磨損的潛在危險。但是該發明缺少對位機構,不合格率高,生產效率低,不利於大規模推廣。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現狀,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步驟簡單,操作方便,檢出率高的帶S線的撓性線路板。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帶S線的撓性線路板,包括線路板、PI補強板和S線,其特徵在於:所述線路板上裝配有PI補強板,所述PI補強板的兩側均設置對位線;所述線路板的兩邊各對稱設置有一條S線。
進一步地,所述S線的線寬為0.2~0.4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本實用新型以允許公差的一倍寬度設計S線,即允許公差為±0.2mm時,則S線寬為0.4mm;允許公差為±0.1mm時,則S線寬為0.2mm。按此S線作為裝配PI補強的參考,只要裝配後PI補強不在S線內即表明偏位了,測試步驟簡單,檢出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帶S線的撓性線路板,包括線路板1、PI補強板2和S線3;線路板1上裝配有PI補強板2,PI補強板2的兩側均設置對位線21;線路板1的兩邊各對稱設置有一條S線3;S線3的線寬為0.4mm。
本實用新型以允許公差的一倍寬度設計S線,即允許公差為±0.2mm時,則S線寬為0.4mm;允許公差為±0.1mm時,則S線寬為0.2mm。按此S線作為裝配PI補強的參考,只要裝配後PI補強不在S線內即表明偏位了。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同等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與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