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大輸液軟包裝的雙膠塞組合蓋的製作方法
2023-07-31 08:21:01
專利名稱:用於大輸液軟包裝的雙膠塞組合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大輸液軟包裝的雙膠塞組合蓋。
背景技術:
圖1示出了現有的一種組合蓋,此蓋包括外蓋20』、焊接連接於外蓋20,內的內蓋 60』、用於輸液穿刺的第一膠塞40』和用於配藥時穿刺的第二膠塞50』,組合蓋上設置有封 閉件2011,,2021,,封閉件2011,,2021,為大小相同的一對雙摺帽,通過撕扯封閉件2011,, 2021,(雙摺帽)可以露出膠塞40,,50,,其中,外蓋20,的連接面207,與內蓋60,的密封 座607』通過焊接相連。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由於以往雙易折帽組合蓋的內蓋與外 蓋之間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這樣,便需要特定的焊接設備將內蓋與外蓋焊接在一起,造成 生產和使用較麻煩,且工序複雜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用於大輸液軟包裝的雙膠塞組合蓋,能夠解決以往雙易 折帽組合蓋的內蓋與外蓋之間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這樣,便需要特定的焊接設備將內蓋 與外蓋焊接在一起,造成生產和使用較麻煩,且工序複雜成本較高等問題。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用於大輸液軟包裝的雙膠塞組合蓋,包括 外蓋,具有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且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開口處分別設置有易去掉的第一 通道封閉件與第二通道封閉件,其中,第一通道封閉件與第二通道封閉件是易折部;第一膠 塞,設置在第一通道中,位於第一通道封閉件的下方,其中,通過沿第一通道開口去掉第一 通道封閉件,第一膠塞暴露於空氣中;第二膠塞,設置在第二通道中,位於第二通道封閉件 的下方,其中,通過沿第二通道開口去掉第二通道封閉件,第二膠塞暴露於空氣中;內蓋,設 置在外蓋中且與外蓋相匹配,內蓋具有第三通道與第四通道,且第三通道及第四通道分別 位於第一膠塞與第二膠塞的下方,第三通道與第四通道開口處設有密封膜;其中,內蓋具有 凸環,外蓋具有凹槽,內蓋與外蓋通過互相匹配的凸環與凹槽卡合連接,且內蓋底部高於外 蓋底部,外蓋與瓶口或袋口焊接。優選地,第一通道與第二通道大小結構相同。優選地,第一通道與第二通道大小結構不相同。優選地,易折部包括易折帽和易折杆和易折柄。優選地,外蓋下端設有外蓋連接環。優選地,第一膠塞與第二膠塞結構形狀相同。 優選地,第一膠塞與第二膠塞結構形狀不相同。優選地,易折部是一對易折杆或一對易折帽或一對易折柄。優選地,第一通道封閉件與第二通道封閉件是不同的易折部。採用本實用新型的用於大輸液軟包裝的雙膠塞組合蓋,克服了以往雙易折帽組合蓋的內蓋與外蓋之間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這樣,便需要特定的焊接設備將內蓋與外蓋焊接在一起,造成生產和使用較麻煩,且工序複雜成本較高等問題,進而達到了便於生產和使 用且降低生產成本的效果。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 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 限定。在附圖中圖1示意性示出了現有技術的組合蓋的結構;圖2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結構;圖3示意性示出了圖2中實施例的俯視結構;圖4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結構;圖5示意性示出了圖4中實施例的俯視結構;圖6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結構;圖7示意性示出了圖6中實施例的俯視結構;圖8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結構;圖9示意性示出了圖8中實施例的俯視結構;圖10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的結構;圖11示意性示出了圖10中實施例的俯視結構;圖12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的結構;圖13示意性示出了圖12中實施例的俯視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圖2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結合參見圖3,如圖所示,在本 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用於大輸液軟包裝的雙膠塞組合蓋,包括外蓋20,具有 第一通道201及第二通道202,且第一通道201及第二通道202開口處分別設置有易去掉的 第一通道封閉件2011與第二通道封閉件2021,其中,第一通道封閉件2011與第二通道封閉 件2021是易折部,第一通道封閉件2011是易折帽,第二通道封閉件2021也是易折帽,且上 述易折帽大小相同,當然也可以製成不同大小的易折帽;第一膠塞40,設置在第一通道201 中,位於第一通道封閉件2011(易折帽)的下方,其中,通過沿第一通道201開口去掉第一 通道封閉件2011 (易折帽),第一膠塞40暴露於空氣中;第二膠塞50,設置在第二通道202 中,位於第二通道封閉件2021 (易折帽)的下方,其中,通過沿第二通道202開口去掉第二 通道封閉件2021 (易折帽),第二膠塞50暴露於空氣中;內蓋60,設置在外蓋20中且與外 蓋20相匹配,內蓋60具有第三通道601與第四通道602,且第三通道601及第四通道602 分別位於第一膠塞40與第二膠塞50的下方,第三通道601與第四通道602開口處設有密 封膜6011,6021 ;其中,內蓋60具有凸環607,外蓋20具有凹槽207,內蓋60與外蓋20通過 互相匹配的凸環607與凹槽207卡合連接,且內蓋60底部高於外蓋20底部,外蓋20與瓶 口或袋口焊接。如圖2所示,優選地,第一通道201與第二通道202大小結構相同。這樣,便於製造,且外形美觀,當然,第一通道201與第二通道202大小結構也可以不相同,這樣, 可以滿足各種情況的需要。如圖2所示,優選地,外蓋20下端設有外蓋連接環203。這樣, 通過外蓋連接環203,外蓋20可以與容器本體較好的連接在一起,例如,組合蓋與容器本體 相焊接。如圖2所示,優選地,第一膠塞40與第二膠塞50結構形狀相同。這樣,便於製造, 且外形美觀,當然,第一膠塞40與第二膠塞50大小結構也可以不相同,這樣,可以滿足各種 情況的需要。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克服了以往雙易折帽組合蓋的內蓋與外蓋之間通過 焊接的方式連接,這樣,便需要特定的焊接設備將內蓋與外蓋焊接在一起,造成生產和使用 較麻煩,且工序複雜成本較高等問題,進而達到了便於生產和使用且降低生產成本的效果。圖4和圖5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結構,它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僅僅在 於第一通道封閉件2011與第二通道封閉件2021在結構形式上變化。在第一實施中,第一 通道封閉件2011與第二通道封閉件2021均是易折帽;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通道封閉件2011 與第二通道封閉件2021均改成了易折杆。圖6和圖7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結構,它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僅僅在 於第一通道封閉件2011與第二通道封閉件2021在結構形式上變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通 道封閉件2011與第二通道封閉件2021均改成了易折柄。圖8和圖9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結構,它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也在於 第一通道封閉件2011與第二通道封閉件2021在結構形式上變化。其中第一通道封閉件 2011還是易折帽,只是第二通道封閉件2021改成了易折杆。圖10和圖1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的結構,它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也在 於第一通道封閉件2011與第二通道封閉件2021在結構形式上變化。其中第一通道封閉件 2011還是易折帽,只是第二通道封閉件2021改成了易折柄。圖12和圖1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的結構,它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也在 於第一通道封閉件2011與第二通道封閉件2021在結構形式上變化。其中第一通道封閉件 2011改成了易折杆,第二通道封閉件2021改成了易折柄。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採用本實用新型的用於大輸液軟包裝的雙膠塞組合蓋,克服了以往雙易折帽組合 蓋的內蓋與外蓋之間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這樣,便需要特定的焊接設備將內蓋與外蓋焊 接在一起,造成生產和使用較麻煩,且工序複雜成本較高等問題,進而達到了便於生產和使 用且降低生產成本的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 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 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用於大輸液軟包裝的雙膠塞組合蓋,其特徵在於,包括外蓋(20),具有第一通道(201)及第二通道(202),且所述第一通道(201)及第二通道(202)開口處分別設置有易去掉的第一通道封閉件(2011)與第二通道封閉件(2021),其中,所述第一通道封閉件(2011)與所述第二通道封閉件(2021)是易折部;第一膠塞(40),設置在所述第一通道(201)中,位於所述第一通道封閉件(2011)的下方,其中,通過沿所述第一通道(201)開口去掉所述第一通道封閉件(2011),所述第一膠塞(40)暴露於空氣中;第二膠塞(50),設置在所述第二通道(202)中,位於所述第二通道封閉件(2021)的下方,其中,通過沿所述第二通道(202)開口去掉所述第二通道封閉件(2021),所述第二膠塞(50)暴露於空氣中;內蓋(60),設置在所述外蓋(20)中且與所述外蓋(20)相匹配,所述內蓋(60)具有第三通道(601)與第四通道(602),且所述第三通道(601)及所述第四通道(602)分別位於所述第一膠塞(40)與所述第二膠塞(50)的下方,所述第三通道(601)與所述第四通道(602)開口處設有密封膜(6011,6021);其中,所述內蓋(60)具有凸環(607),所述外蓋(20)具有凹槽(207),所述內蓋(60)與所述外蓋(20)通過互相匹配的所述凸環(607)與所述凹槽(207)卡合連接,且所述內蓋(60)底部高於所述外蓋(20)底部,所述外蓋(20)與瓶口或袋口焊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大輸液軟包裝的雙膠塞組合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 通道(201)與所述第二通道(202)大小結構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大輸液軟包裝的雙膠塞組合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 通道(201)與所述第二通道(202)大小結構不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大輸液軟包裝的雙膠塞組合蓋,其特徵在於,所述易折 部包括易折柄和易折杆和易折帽三種形式。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大輸液軟包裝的雙膠塞組合蓋,其特徵在於,所述外蓋 (20)下端設有外蓋連接環(203)。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大輸液軟包裝的雙膠塞組合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 膠塞(40)與所述第二膠塞(50)結構形狀相同。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大輸液軟包裝的雙膠塞組合蓋,其特徵在於,所述易折 部是一對易折杆或一對易折帽或一對易折柄。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大輸液軟包裝的雙膠塞組合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 通道封閉件(2011)與所述第二通道封閉件(2021)是不同的易折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大輸液軟包裝的雙膠塞組合蓋,包括外蓋,具有兩個通道,兩個通道開口處分別設置有易去掉的第兩個通道封閉件;第一膠塞與第二膠塞;內蓋,設置在外蓋中,內蓋具有兩個通道,兩個通道開口處設有密封膜;其中,內蓋具有凸環,外蓋具有凹槽,內蓋與外蓋通過互相匹配的凸環與凹槽卡合連接,且內蓋底部高於外蓋底部,外蓋與瓶口或袋口焊接。採用本實用新型的用於大輸液軟包裝的雙膠塞組合蓋,克服了以往雙易折杆組合蓋的內蓋與外蓋之間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這樣,便需要特定的焊接設備將內蓋與外蓋焊接在一起,造成生產和使用較麻煩,且工序複雜成本較高等問題,進而達到了便於生產和使用且降低生產成本的效果。
文檔編號A61J1/14GK201591828SQ200920274620
公開日2010年9月29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30日
發明者劉祥華, 彭勳德, 黃盛秋 申請人:湖南樂福地醫藥包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