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山茶油生產線的製作方法
2023-08-01 21:22:11 1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品加工領域用的設備,特別是一種山茶油生產線。
背景技術:
茶油在壓榨時,主要通過去殼、烘乾、壓餅和壓餅四個工藝;但目前在生產中主要存在下述問題:1)首先要將油茶籽與茶油果的果殼分離,目前的主要分離方法主要是將油茶果暴曬,使果殼開裂,油茶籽從中自然脫落,該種方式,不僅效率低,而且會出現脫殼不徹底,造成原料浪費。除此外,其受天氣制約較大,不利於穩定生產;2)在壓餅工藝中,主要通過人工裝填壓制,其自動化程度不高,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其生產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山茶油生產線。本發明具有降低勞動強度、生產穩定、提高生產效率和脫殼效果好的特點。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山茶油生產線,包括去殼裝置,去殼裝置與烘乾裝置連接,烘乾裝置與壓餅裝置連接,壓餅裝置與榨油機連接;所述的去殼裝置包括殼籽分離單元,殼籽分離單元與篩分輸送單元連接,篩分輸送單元與風選機連接;所述的殼籽分離單元包括揉捻調速電機,揉捻調速電機與揉捻盤連接,揉捻盤下方設有送料槽;所述的揉捻調速電機還與豎移板連接,豎移板內設有豎移槽,豎移槽與半輪齒連接,半輪齒與豎移調速電機連接;所述的豎移槽的兩側壁上均設有豎移齒,豎移齒與半輪齒連接;所述的豎移板的兩側還設有豎移導軌組件;所述的篩分輸送單元包括初級篩分網,初級篩分網下方設有二級篩分網;所述的初級篩分網與送料槽連接;所述的二級篩分網與風選機連接;所述的風選機包括風選箱體,風選箱體的一端設有進料口,另一端設有出風管,出風管內設有抽風機,風選箱體的下端還依次設有籽出料筒和殼出料筒;所述的進料口與二級篩分網連接;所述的烘乾裝置包括烘箱,烘箱內設有託架,託架的兩側分別經中心節點與伸縮架連接,伸縮架頂部與絲槓螺母連接,絲槓螺母穿過烘箱箱壁上的避位槽與絲槓活動連接,絲槓的頭端設有皮帶輪,該皮帶輪經傳動帶與另一端的絲槓頭端的皮帶輪連接;所述的託架上連接有烘乾輸送帶;所述的烘箱底部還設有出料輸送帶;所述的烘乾輸送帶在豎直方向上錯位分布;所述的籽出料筒與烘乾裝置連接;所述的壓餅裝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設有滑軌,滑軌上活動連接有兩個滑塊,兩滑塊分別連接有一個半腔體,兩個半腔體組合成型腔,型腔上方設有壓板,壓板與壓制油缸連接,型腔下方設有活動板,活動板下方設有輸送帶,活動板與封底氣缸連接;所述的滑塊上設有滑槽,滑槽與開合機構連接;所述的型腔側壁上設有籽入料口,籽入料口下方設有料位傳感器;所述的開合機構包括基座,基座經第一鉸點與驅動杆鉸接,驅動杆的頭端與第一連杆鉸接,第一連杆與第二連杆鉸接,第二連杆的頭端設有第一傳動柱,第一傳動柱與滑塊上的滑槽連接,第二連杆的末端與第一支座鉸接,驅動杆的末端經第二鉸點與開合氣缸的活塞鉸接,開合氣缸的缸體與第二支座鉸接,第二支座還與第三連杆的末端鉸接,第三連杆的頭端設有第二傳動柱,第二傳動柱與另一滑塊的滑槽連接,第三連杆還與第四連杆鉸接,第四連杆經第三鉸點與驅動杆鉸接;所述的輸送帶與榨油機連接。
前述的山茶油生產線中,所述的揉捻盤下表面還設有防滑墊。
前述的山茶油生產線中,所述的託架上還設有豎直滑塊,豎直滑塊與豎嚮導軌活動連接。
前述的山茶油生產線中,所述的半腔體間結合處設有緩衝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將油茶果放置到送料槽內輸送到揉捻盤下方,揉捻盤下移並由揉捻調速電機驅動旋轉對油茶果進行揉捻,使其果殼內與油茶籽能夠更好地分離;通過該結構,替代了傳統暴曬自然脫落,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消除了天氣的限制,更有利於穩定生產。同時,通過揉捻,使得果殼與油茶籽分離更加完全,有效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減少了浪費。
本發明在殼籽經過揉捻分離後,再通過篩分輸送單元將體積較大的果殼與油茶籽分開,油茶籽又進入風選機進一步風選,通過風選機將油茶籽中的體積小的果殼再次分離出去,更細小的碎屑及灰塵經抽風機由出風管抽出,以此實現了油茶籽的完全去殼;通過該結構,使得油茶籽的脫殼更加完成、徹底,油茶籽的含雜質量更低,有效確保了後續的榨油品質。
本發明的烘乾裝置通過錯位分布的烘乾輸送帶在運輸過程中烘乾油茶籽,使其烘乾行程增長,有效提高了烘乾效率,且在使用時,能夠調節烘乾輸送帶間的間距;通過該結構,使得本發明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調節烘乾輸送帶間的間距使排溼烘乾效果達到最佳,進一步提高了烘乾效率。
本發明的壓餅裝置的油茶籽入料直接由烘乾裝置的出料輸送帶經籽入料口進入型腔,由此結構替代了人工操作實現了自動添料,有效降低了勞動強度。不僅如此,壓餅裝置通過開合機構將使構成型腔的兩個半腔體分離,使得油茶餅更容易與型腔分離掉至下方的輸送帶上;通過該結構,有效提高了設備工作的可靠性,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模塊示意圖;
圖2為去殼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豎移板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烘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A-A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壓餅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壓餅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揉捻調速電機,2-揉捻盤,3-送料槽,4-豎移板,5-豎移槽,6-半輪齒,7-豎移調速電機,8-豎移齒,9-豎移導軌組件,10-防滑墊,11-初級篩分網,12-二級篩分網,13-風選箱體,14-進料口,15-出風管,16-抽風機,17-籽出料筒,18-殼出料筒,19-烘箱,20-託架,21-中心節點,22-伸縮架,23-絲槓螺母,24-避位槽,25-絲槓,26-皮帶輪,27-傳動帶,28-烘乾輸送帶,29-出料輸送帶,30-豎直滑塊,31-豎嚮導軌,32-榨油機,33-支架,34-滑軌,35-滑塊,36-型腔,37-壓板,38-壓制油缸,39-活動板,40-輸送帶,41-封底氣缸,42-滑槽,43-籽入料口,44-料位傳感器,45-基座,46-驅動杆,47-第一連杆,48-第二連杆,49-第一傳動柱,50-第一支座,51-第二鉸點,52-開合氣缸,53-第二支座,54-第三連杆,55-第二傳動柱,56-第四連杆,57-第一鉸點,58-去殼裝置,59-烘乾裝置,60-壓餅裝置,61-緩衝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並不作為對本發明限制的依據。
本發明的實施例:一種山茶油生產線,如圖1-7所示,包括去殼裝置58,去殼裝置58與烘乾裝置59連接,烘乾裝置59與壓餅裝置60連接,壓餅裝置60與榨油機32連接;所述的去殼裝置58包括殼籽分離單元,殼籽分離單元與篩分輸送單元連接,篩分輸送單元與風選機連接;所述的殼籽分離單元包括揉捻調速電機1,揉捻調速電機1與揉捻盤2連接,揉捻盤2下方設有送料槽3;所述的揉捻調速電機1還與豎移板4連接,豎移板4內設有豎移槽5,豎移槽5與半輪齒6連接,半輪齒6與豎移調速電機7連接;所述的豎移槽5的兩側壁上均設有豎移齒8,豎移齒8與半輪齒6連接;所述的豎移板4的兩側還設有豎移導軌組件9;所述的篩分輸送單元包括初級篩分網11,初級篩分網11下方設有二級篩分網12;所述的初級篩分網11與送料槽3連接;所述的二級篩分網12與風選機連接;所述的風選機包括風選箱體13,風選箱體13的一端設有進料口14,另一端設有出風管15,出風管15內設有抽風機16,風選箱體13的下端還依次設有籽出料筒17和殼出料筒18;所述的進料口14與二級篩分網12連接;所述的烘乾裝置59包括烘箱19,烘箱19內設有託架20,託架20的兩側分別經中心節點21與伸縮架22連接,伸縮架22頂部與絲槓螺母23連接,絲槓螺母穿過烘箱19箱壁上的避位槽24與絲槓25活動連接,絲槓25的頭端設有皮帶輪26,該皮帶輪26經傳動帶27與另一端的絲槓25頭端的皮帶輪26連接;所述的託架20上連接有烘乾輸送帶28;所述的烘箱19底部還設有出料輸送帶29;所述的烘乾輸送帶28在豎直方向上錯位分布;所述的籽出料筒17與烘乾裝置59連接;所述的壓餅裝置60包括支架33,支架33上設有滑軌34,滑軌34上活動連接有兩個滑塊35,兩滑塊35分別連接有一個半腔體,兩個半腔體組合成型腔36,型腔36上方設有壓板37,壓板37與壓制油缸38連接,型腔36下方設有活動板39,活動板39下方設有輸送帶40,活動板39與封底氣缸41連接;所述的滑塊35上設有滑槽42,滑槽42與開合機構連接;所述的型腔36側壁上設有籽入料口43,籽入料口43下方設有料位傳感器44;所述的開合機構包括基座45,基座45經第一鉸點57與驅動杆46鉸接,驅動杆46的頭端與第一連杆47鉸接,第一連杆47與第二連杆48鉸接,第二連杆48的頭端設有第一傳動柱49,第一傳動柱49與滑塊35上的滑槽42連接,第二連杆48的末端與第一支座50鉸接,驅動杆46的末端經第二鉸點51與開合氣缸52的活塞鉸接,開合氣缸52的缸體與第二支座53鉸接,第二支座53還與第三連杆54的末端鉸接,第三連杆54的頭端設有第二傳動柱55,第二傳動柱55與另一滑塊35的滑槽42連接,第三連杆54還與第四連杆56鉸接,第四連杆56經第三鉸點57與驅動杆46鉸接;所述的輸送帶40與榨油機32連接。
前述的揉捻盤2下表面還設有防滑墊10。設置防滑墊10,防止揉捻時打滑,提高揉捻效果。
前述的託架20上還設有豎直滑塊30,豎直滑塊30與豎嚮導軌31活動連接。
前述的半腔體間結合處設有緩衝層61。設置緩衝層,降低兩個半腔體合成型腔時的衝擊,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工作原理:將油茶果放置到送料槽3內輸送到揉捻盤2下方,揉捻調速電機1啟動驅動揉捻盤2旋轉,同時豎移調速電機7啟動驅動半輪齒6順時針旋轉(如圖3所示),此時半輪齒6與右邊的豎移齒8嚙合,驅動豎移板4下移,最終使揉捻盤2下移對油茶果進行揉捻,使其果殼內與油茶籽能夠更好地分離;半輪齒6繼續順時針旋轉,又與左邊的豎移齒8嚙合,驅動豎移板4上移,最終使揉捻盤2上移,方便未揉捻的茶油果進入揉捻盤2下方進行脫殼分離,分離後的果殼與油茶籽被送料槽3送到篩分輸送單元進行篩分,篩分後,油茶籽由二級篩分網12再由進料口14進入風選機的風選箱體13,抽風機16啟動使風選箱體13內形成氣流,果殼碎屑及灰塵由抽風機16沿出風管15抽出,油茶籽由籽出料筒17輸出,殼出料筒18輸出殘留的果殼等雜質,以此實現油茶籽的完全脫殼;完全脫殼的油茶籽被送入烘乾裝置59進行烘乾,烘乾具體為:啟動驅動電機使絲槓25旋轉,經絲槓螺母23驅動伸縮架22做伸/縮運動,進而帶動烘乾輸送帶28等間距張開/收攏,以此將烘乾輸送帶28間距調節至適當位置,之後油茶籽從最上層的烘乾輸送帶28輸送後掉落至下層的烘乾輸送帶28,如此往復直至掉落到出料輸送帶29上由其送出;送出後,烘乾的油茶籽被送入壓餅裝置60進行壓餅製作,具體為:開合機構將兩個半腔體合成型腔36,封底氣缸41驅動活動板39封住型腔36底部,之後傳送裝置將油茶籽由籽入料口43送入型腔內,當油茶籽到達料位傳感器44後,停止輸送,壓板37在壓制油缸38的驅動下下壓,將油茶籽壓成油茶餅,壓完後,壓板37上移,封底氣缸41驅動活動板39將型腔36底部打開,之後開合機構驅動兩個半腔體分離,其內的油茶餅掉入下方的輸送帶40被輸送到榨油機32進行榨油。開合機構的工作具體為:開合氣缸52推動驅動杆46繞第一鉸點57旋轉,該旋轉使第一連杆47和第四連杆56分別拉動第二連杆48和第三連杆54同步向中間收攏,之後又通過傳動柱49,55與各自滑槽42的聯動使滑塊35沿滑軌34相對運動,將半腔體向中間收攏形成型腔36。半腔體分離時,開合氣缸52的活塞杆回縮即能使半腔體分離。本發明還能調節揉捻調速電機1和豎移調速電機7轉速,以調節揉捻速度和揉捻節奏以滿足生產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