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結構建築牆的製作方法
2023-08-01 18:58:51 2
專利名稱:框架結構建築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築物的牆。
目前牆體建築材料有很多種,如在1999年2月17日實用新型專利公報上公開的一種組裝式民用建築牆(申請號97215509.0)其主要結構是其牆體為組接的雙層鋼筋混凝土砌板,在外牆的夾層內設有保溫材料。上述砌板固定在外設予埋鐵件內設鋼筋的鋼筋混凝土立柱上。設在牆體夾層內的立柱,其橫向箍筋從柱內向外伸出一對或兩對筋頭,該分別向兩側彎折的一對筋頭貼緊在與立柱相連的砌板上,該砌板連接端有一個壁厚小於砌板壁厚的階梯面,位於牆體陰角處的立柱設直角缺口,在該缺口上設連接端為45°斜面的兩組斜面相對呈直角的砌板。它的不足之處是立柱是由多段連接組成的,其強度不適合高層建築使用,另外上述牆體隔熱保溫效果還不夠理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適合高層建築使用且隔熱保溫效果好的框架結構建築牆。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一種框架結構建築牆,其牆體為組接的雙層鋼筋混凝土砌板,在外牆的夾層內設有保溫材料,上述砌板固定在內設鋼筋的混凝土立柱上,該設在牆體夾層內的立柱,其橫向箍筋從柱內向外伸出一對或兩對筋頭,該分別向兩側彎折的一對筋頭貼緊在與立柱相連的砌板上,其特徵在於砌板上下的連接端分別為對應的卯榫結構,砌板左右的連接端則設有與立柱相連的機構,該立柱從上至下為一個整體。在立柱與砌板相鄰的面上設有保溫材料板。圈梁及加固梁與砌板相鄰的面上也設有保溫材料板。外牆立柱其內的鋼筋則分別與每樓層上部的圈梁鋼筋及下部的加固梁鋼筋相連。中間立柱截面呈工字形且柱體上設有通孔。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似,也包括有砌板和立柱。牆體為組接的雙層砌板,兩層砌板間有一定間隙。當作為外牆時,夾層內設有保溫材料。砌板的基體是內設鋼筋網的混凝土板,其最好是長度為1米左右的小型板。該砌板朝外的面在予制時即抹好灰,組裝後即可直接裝修,如表面需瓷磚面時,可在予制時除連接端外直接貼好瓷磚。上述砌板的上下端分別為對應的卯榫結構,使板與板間的上下連接不錯位、牆面平整。安裝時在相配合的卯榫間置有少量砂漿好可將各砌板連為整體牆。而砌板的左右兩端則設有與立柱相連的機構,其一種連接端為壁厚小於砌板壁厚的階梯面,還有一種連接端為45°角的斜面。
本實用新型中的立柱因其在建築物中的位置不同,它們的截面形狀有所不同,如矩形、T字形、十字形和有多個直角的多邊形。其中用於連接砌板用的中間立柱,其截面最好為工字形,且柱體上設有減輕自重的通孔。這些設在牆體夾層內的立柱為鋼筋混凝土立柱,不論是空心還是實心的其混凝土柱內部均設若干條豎直的主鋼筋,這些主鋼筋間又由若干條橫向的箍筋定位,這些橫向箍筋又依據不同的柱形從不同方向向外伸出一對或兩對筋頭。該位於柱外的一對筋頭,分別向兩邊彎折並貼緊在與立柱相連的砌板連接端予留空間上,將砌板與立柱相連。然後再將連接處進行局部處理,使之與兩側的砌板表面相同。砌板與立柱還可通過45°角的連接端相連,它是用在建築物牆體的陰角處,該陰角處的立柱從上至下設有直角缺口,位於同一個缺口上的兩個45°角連接端斜面相對呈直角,不用任何連接件即可緊密相連。上述立柱採用澆鑄方法製成,使之從下至上成為一個整體,並且當其作為外牆立柱時,其內的鋼筋則分別與每樓層上部的圈梁鋼筋及下部的加固梁鋼筋相連,成為密異柱整體框架結構。
另在立柱與砌板相鄰的面上設有保溫材料板,為增加筋頭部位的強度,在筋頭附近設有凸臺,其可將筋頭與保溫材料板隔開。在圈梁及加固梁與砌板相鄰的面上也設有保溫材料板。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1、比磚混結構降低成本約40%,降低自重約70%。
2、澆鑄立柱上下一體,適用於高層及其它各種建築物使用。
3、板與板兩側通過立柱連接,上下通過卯榫連接,連接緊密牢固、不錯位、抗震能力強。
4、小型砌板剛性好、不變形,同時由於體積小、重量輕、易安裝。
5、隔熱保溫效果好;隔音性能好、聲音聲強衰減可達50分貝以上。
6、砌板可在予制廠房批量生產,制板時即將內外牆抹好灰,降低了現場施工工作量,使施工簡單、進度快,利於工業化生產。
圖面說明如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示意圖。
圖2是
圖1的A-A視圖。
圖3是
圖1的B-B視圖。
利用附圖中所示的例子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在
圖1、圖2和圖3所示的框架結構建築牆的示意圖中,牆體為雙層砌板1,外牆的夾層內設有保溫材料2。室外的砌板向外的一面抹完灰後粘有瓷磚3,室內的砌板朝向室內的一面也已抹好灰。上述牆體是由多塊砌板連接起來的。砌板的上下端分別為對應的卯榫結構,砌板的左右兩端則設有與立柱相連的機構,其一種砌板連接端為壁厚小於砌板壁厚的階梯面4,另一種砌板連接端為45°的斜面5。與上述砌板相連且設在牆體夾層內的立柱有牆角柱6、中間柱7和T形柱8。上述立柱內均設有豎直的主鋼筋9,這些主鋼筋又由若干條橫向箍筋10定位,這些橫向箍筋又各和外引出成對的筋頭11。其中位於牆一端的牆角柱,在其頂角處從上至下引出一排成對筋頭,將外牆與室內隔壁牆相連的T形柱,在其T形頂處從上至下引出一排成對筋頭。還有用於連接砌板用的中間立柱,其截面呈工字形,且柱體上設有通孔,在其相對的兩個面上從上至下引出兩排成對筋頭。上述筋頭分別向兩邊彎折並貼緊在與該立柱相連的砌板連接端予留空間上。另在牆角柱和T形柱上設有直角缺口,兩砌板的45°角連接端斜面相對呈直角卡在上述陰角上。採用澆鑄方法製成的立柱,當其作為外牆立柱時,其內的鋼筋則分別與每樓層上部的圈梁12鋼筋及下部的加固梁13鋼筋相連。在立柱與砌板相鄰的面上,設有保溫材料板14,在筋頭附近設有凸臺15。在圈梁及加固梁與砌板相鄰的面上也設有保溫材料板16。
權利要求1.一種框架結構建築牆,其牆體為組接的雙層鋼筋混凝土砌板(1),在外牆的夾層內設有保溫材料(2),上述砌板固定在內設鋼筋的混凝土立柱上,該設在牆體夾層內的立柱,其橫向箍筋(10)從柱內向外伸出一對或兩對筋頭(11),該分別向兩側彎折的一對筋頭貼緊在與立柱相連的砌板上,其特徵在於砌板上下的連接端分別為對應的卯榫結構,砌板左右的連接端則設有與立柱相連的機構,該立柱從上至下為一個整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結構建築牆,其特徵在於在立柱與砌板相鄰的面上設有保溫材料板(1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結構建築牆,其特徵在於圈梁及加固梁與砌板相鄰的面上也設有保溫材料板(1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結構建築牆,其特徵在於外牆立柱其內的鋼筋則分別與每樓層上部的圈梁(12)鋼筋及下部的加固梁(13)鋼筋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結構建築牆,其特徵在於中間立柱截面呈工字形且柱體上設有通孔。
專利摘要一種框架結構建築牆,它主要是砌板上下的連接端分別為對應的卯榫結構,砌板左右的連接端則設有與立柱相連的機構。該立柱從上至下為一個整體。外牆立柱的鋼筋分別與每樓層上部的圈梁鋼筋及下部的加固梁鋼筋相連。在立柱與砌板相鄰的面上設有保溫材料板。圈梁及加固梁與砌板相鄰的面上也設有保溫材料板。本實用新型自重輕、成本低,連接緊密牢固、強度高,隔音、隔熱效果好,施工簡單方便、進度快,適於高層及各種建築物使用。
文檔編號E04B2/66GK2411292SQ0021097
公開日2000年1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0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0年2月25日
發明者柳今奇 申請人:柳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