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三向連接結構的木凳的製作方法
2023-08-01 16:48:41 2
一種具有三向連接結構的木凳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三向連接結構的木凳,包括凳腿、凳架、連接架及凳板,凳腿包括上、中、下三層,下層外側設置凳架固定片,當凳架固定後,凳架的上表面與中層上表面相平;中層上設置有第一卡榫,通過第一卡榫與第一榫眼的配合將連接架固定在凳架上,當連接架固定後,連接架的上表面與上層的上表面相平;上層上設置有互相垂直的第二卡榫,凳板上設置有適配第二卡榫的第二榫眼,第二卡榫穿過第二榫眼將凳板牢固的固定在連接架上,在裝設凳架、連接架及凳板時,其受力點不位於同一平面上及同一縱向位置上,使桌腿能有效的對整個木凳進行支撐,另一方面,通過互相貼合的面接觸設計,能使木凳收到的外力都被有效的傳遞,提升了整個木凳的壽命。
【專利說明】 一種具有三向連接結構的木凳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竹製家具,尤其是一種具有三向連接結構的木凳。
【背景技術】
[0002]實木類家具(furniture made of wood)是以實木鋸材或實木板材為基材製作的、表面經塗飾處理的家具;或在此類基材上採用實木單板或薄木(木皮)貼面後,再進行塗飾處理的家具,其中,實木板材為指接材、集成材等木材通過二次加工形成的實木類材料。
[0003]在木凳的加工及裝配過程中,其木凳的腿部與凳架及凳板連接時,通常是直接開單榫連接,這種連接方式只能保證在一個方向上的受力,使用時間過久時容易引起鬆動,另外所有配件的受力點都位於同一個位置,容易引起榫頭損壞,並照成整個木凳不穩定。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將凳腿、凳架及凳板均牢固固定的一種具有三向連接結構的木凳。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三向連接結構的木凳,包括凳腿、凳架、連接架及凳板,所述凳腿包括上、中、下三層,下層外側設置凳架固定片,凳架固定片為兩個互相垂直的擋片,擋片與下層平面相垂直,擋片與凳架配合的面為第一斜面,擋片的內表面、中層的外表面及下層的上表面共同形成一個固定槽,固定槽由兩個互相垂直的卡槽組成,所述凳架的端部設置有第一斜面相適配的第二斜面,所述凳架的端部還設置有凸榫,凸榫與卡槽互相適配,當凳架固定後,凳架的上表面與中層上表面相平;
[0006]所述中層上設置有互相垂直的兩個第一卡榫,第一卡榫的高度與上層的上表面相平,連接架上設置有適配第一卡榫的第一榫眼,通過第一卡榫與第一榫眼的配合將連接架固定在凳架上,當連接架固定後,連接架的上表面與上層的上表面相平;
[0007]所述上層上設置有互相垂直的第二卡榫,所述凳板上設置有適配第二卡榫的第二榫眼,第二卡榫穿過第二榫眼將凳板牢固的固定在連接架上,所述擋片上開設有通孔及遮蔽通孔的橡膠塞。
[0008]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橡膠塞通過連接條固定在凳腿上。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將凳腿設計成三層,在裝設凳架、連接架及凳板時,其受力點不位於同一平面上,而且也不在同一縱向位置,使桌腿能有效的對整個木凳進行支撐,固定牢固,拆裝簡單,另一方面,通過互相貼合的面接觸設計,能使木凳收到的外力都被有效的傳遞,提升了整個木凳的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三向連接結構的木凳的桌腿的主視圖;
[0011]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三向連接結構的木凳的桌腿的左視圖;
[0012]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三向連接結構的木凳的桌腿的俯視圖;[0013]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三向連接結構的木凳的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三向連接結構的木凳的成品圖。
[0015]標號說明:1-凳腿;11-擋片;12-第一斜面;13-第一卡榫;14-第二卡榫;2-凳架;21-第二斜面;22-凸榫;3-連接架;31-第一榫眼;4-凳板;41-第二榫眼;5-通孔;6-橡膠塞。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徵、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並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0017]請參閱圖1至附圖5,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三向連接結構的木凳,包括凳腿1、凳架2、連接架3及凳板4,所述凳腿I包括上、中、下三層,下層外側設置凳架固定片,凳架固定片為兩個互相垂直的擋片11,擋片與下層平面相垂直,擋片11與凳架2配合的一面為第一斜面12,擋片11的內表面、中層的外表面及下層的上表面共同形成一個固定槽4,固定槽4由兩個互相垂直的卡槽組成,所述凳架2的端部設置有第一斜面12相適配的第二斜面21,所述凳架2的端部還設置有凸榫22,凸榫22與卡槽互相適配,當凳架2通過凸榫22與卡槽配合固定後,凳架2的上表面與中層上表面相平;
[0018]所述中層上設置有互相垂直的兩個第一卡榫13,第一卡榫13的高度與上層的上表面相平,連接架3上設置有適配第一卡榫13的第一榫眼31,通過第一卡榫13與第一榫眼31的配合將連接架3固定在凳架2上,當連接架3固定後,連接架3的上表面與上層的上表面相平;
[0019]所述上層上設置有互相垂直的第二卡榫14,所述凳板4上設置有適配第二卡榫14的第二榫眼41,第二卡榫14穿過第二榫眼41將凳板4牢固的固定在連接架3上。
[0020]凳腿I分為三層,並在每一層上均設置有固定結構,下層主要是為了凳架2的固定,兩個凳架2配合一個凳腿I形成一個直角結構,便於床框架的固定,安裝時,首先將凳架2端部的凸榫22插入卡槽中,凸榫22—般為直角榫,擋片11的內表面及中層的外表面構成卡槽的兩個側面,下層的上表面構成卡槽的底面,凳架固定片與凳腿I 一體成型,當將凸榫22放入卡槽後,第二斜面21與第一斜面12貼合,兩個凳架2被牢固的架設在凳腿I上,之後在接合處填充膠水實現凳架2與凳腿I的固定。
[0021]當將凳架2固定後,凳架2的上表面與中層的上表面相平,這是為了能精確的再放置連接架3,連接架3在本實施例中也為兩個,兩個連接架3的端面為斜面,在組合後變成直角過渡,連接架3通過第一卡榫13與第一榫眼31的配合固定在凳腿I上並壓在凳架2上。
[0022]當連接架3固定後,再將凳板4通過第二卡榫14與第二榫眼41的配合固定在凳腿I上並壓在連接架3上。
[0023]第一卡榫13位於凳腿I偏向兩側的位置,而第二卡榫14位於凳腿I的中間位置,當將凳架2、連接架3及凳板4均放置在桌腿上時,其受力點不僅不位於同一個平面上,而且也不在同一縱向位置,使凳腿I能最有效的對整個木凳進行支撐。
[0024]另一方面,連接架3的整個面都能貼合在凳架2上,而凳板4下底面貼合在連接架3上,首先。連接架3的設置加強了整個木凳的強度,其次,互相貼合的設計能將床所受到的外力都能通過面接觸有效的傳遞,提升了整個木凳的壽命。[0025]本實施例中,所述擋片11上開設有通孔5,並設置有遮蔽通孔的橡膠塞6,由於凳板4與連接板都只需將向上抬起就能與凳腿I脫開,因此維修和上膠很方便,但是,凳架2與凳腿I的拆裝是非常不方便的,首先凳架2的凸榫22是略有過盈配合的固定在凳腿I上的,需要不斷的敲打才能將凳腿I與凳架2分開,其次,凳架2是位於最低層,需要將位於上方的連接架3與凳板4均移開才能對凳架2進行操作,進一步的,凳架2開後,其他凳腿I與凳架2的結構就不穩定,安裝時需要再費很大的時間。
[0026]因此,如果凳架2與凳腿I產生鬆動後,只需將橡膠塞6拿開,往通孔5內注膠即可,膠水會自動填充凸榫22與卡槽之間的縫隙,由於凳架2固定架只起到對位凳架2及充當擋片11的作用,因此,也不用擔心鑽孔導致凳腿I強度降低的問題。
[0027]所述橡膠塞通過連接條固定在凳腿上,防止橡膠塞拔出後丟失等現象。
[002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三向連接結構的木凳,其特徵在於,包括凳腿、凳架、連接架及凳板,所述凳腿包括上、中、下三層,下層外側設置凳架固定片,凳架固定片為兩個互相垂直的擋片,擋片與下層平面相垂直,擋片與凳架配合的面為第一斜面,擋片的內表面、中層的外表面及下層的上表面共同形成一個固定槽,固定槽由兩個互相垂直的卡槽組成,所述凳架的端部設置有第一斜面相適配的第二斜面,所述凳架的端部還設置有凸榫,凸榫與卡槽互相適配,當凳架固定後,凳架的上表面與中層上表面相平; 所述中層上設置有互相垂直的兩個第一卡榫,第一卡榫的高度與上層的上表面相平,連接架上設置有適配第一卡榫的第一榫眼,通過第一卡榫與第一榫眼的配合將連接架固定在凳架上,當連接架固定後,連接架的上表面與上層的上表面相平; 所述上層上設置有互相垂直的第二卡榫,所述凳板上設置有適配第二卡榫的第二榫目艮,第二卡榫穿過第二榫眼將凳板牢固的固定在連接架上,所述擋片上開設有通孔及遮蔽通孔的橡膠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向連接結構的木凳,其特徵在於,所述橡膠塞通過連接條固定在凳腿上。
【文檔編號】F16B12/12GK203555402SQ201320687835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4日
【發明者】曾榮仙, 塗棟培, 陳偉志, 陳金, 張耀真 申請人:莆田市力天紅木藝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