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排泥閥的製作方法
2023-08-02 05:24:51 1
專利名稱:活塞式排泥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給排水管路系統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在給排水管路中的中口徑活塞式排泥閥。
背景技術:
排泥閥是在城市水廠、汙水處理廠的沉澱池底處排放汙泥用。傳統的排泥閥通常可分為上、中、下腔室並在上、中腔室中設有隔膜片,通過隔膜片來帶動閥門的啟閉,因此在設計上往往需加大隔膜片的面積使其有足夠的驅動力,但是隨著隔膜片的增大,上、中腔室也隨之增大,從而使閥門結構複雜化並增加閥門的成本。此外,由於上、中腔室的體積空間增加同時也增加了閥門的蓄水和洩水時間,加長了閥門的啟閉時間,因此有必要予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活塞式排泥閥,它具有啟閉迅速,結構緊湊的特點。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活塞式排泥閥,包括閥體, 所述閥體上端設有閥蓋,下端設有連接法蘭,所述閥蓋由隔座和活塞缸構成,所述活塞缸內設有活塞、壓縮彈簧及彈簧定位塊,所述壓縮彈簧一端與活塞連接,其另一端與彈簧定位塊連接,所述活塞上制有活塞節流孔,所述隔座上設有進水口且進水口與隔座內製有的腔體連通,活塞缸上設有出水口,閥體內腔裝有閥杆和閥板,所述閥杆一端與閥板固定連接,閥杆另一端穿過隔座與活塞固定連接,所述彈簧定位塊上方設有彈簧調節裝置。其中,所述彈簧調節裝置由螺栓I、鎖緊螺母及導向套構成,所述導向套設置在活塞缸上端,所述螺栓I穿過導向套並與導向套的內孔密封配合,螺栓I下端可與彈簧定位塊相接觸,螺栓I與導向套之間設有鎖緊螺母。進一步地,所述閥板整體由橡膠包覆而成,閥板與閥體內壁相接觸的表面制有圓弧凸臺。進一步地,所述閥杆兩端均制有螺紋,閥杆一端穿過閥板後用螺母I鎖緊,閥杆另一端穿過固定在隔座內的密封軸套和活塞後用螺母II鎖緊。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法蘭通過螺釘與閥體固定連接,且連接法蘭與閥體內孔密封配合。進一步地,所述隔座與活塞缸通過螺栓II固定連接為一體,所述活塞缸通過螺栓 III與閥體固定連接為一體。採用上述結構後,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閥門利用液壓推動活塞進行開啟或關閉,具有啟閉速度快,重量輕,加工方便等優點。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0012]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1、閥體; 2、閥杆;3、閥板; 4、閥蓋;5、隔座; 6、活塞缸; 7、活塞; 8、壓縮彈簧;9、彈簧定位塊;10、螺栓I ; 11、鎖緊螺母;12、導向套;13、橡膠; 14、圓弧凸臺;15、螺母I ; 16、螺母II ;17、連接法蘭;18、螺釘;19、進水口 ;20、活塞節流孔;21、腔體;22、螺栓 II ;23、螺栓 III ;24、出水口 ;25、密封軸套。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因此而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實施例,見
圖1所示活塞式排泥閥,包括閥體1,閥體1上端設有閥蓋4,下端設有連接法蘭17,連接法蘭17通過螺釘18與閥體1固定連接,可方便用戶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安裝或拆卸,且連接法蘭17與閥體1內孔密封配合。閥蓋4由隔座5和活塞缸6構成,活塞缸6內設有活塞7、壓縮彈簧8及彈簧定位塊9,壓縮彈簧8 一端與活塞7連接,其另一端與彈簧定位塊9連接,活塞7上制有活塞節流孔20,隔座5上設有進水口 19且進水口 19與隔座5內製有的腔體21 連通,活塞缸6上設有出水口 24,閥體1內腔裝有閥杆2和閥板3,閥板3整體由橡膠13包覆而成,閥板3與閥體1內壁相接觸的表面制有圓弧凸臺14,方便實現閥門零洩漏,閥杆2 兩端均制有螺紋,閥杆2 —端穿過閥板3後用螺母I 15鎖緊,閥杆2另一端穿過固定在隔座5內的密封軸套25和活塞7後用螺母II 16鎖緊。隔座5與活塞缸6通過螺栓II 22 固定連接為一體,所述活塞缸6通過螺栓III 23與閥體1固定連接為一體。彈簧定位塊9上方設有彈簧調節裝置,彈簧調節裝置由螺栓I 10、鎖緊螺母11及導向套12構成,導向套12設置在活塞缸6上端,螺栓I 10穿過導向套12並與導向套12 的內孔密封配合,螺栓I 10下端可與彈簧定位塊9相接觸,螺栓I 10與導向套12之間設有鎖緊螺母11。通過對螺栓I 10的調節可以控制壓縮彈簧8的壓縮力,彈簧調節裝置可對壓縮彈簧8的壓縮力進行適當調節,以便獲得較恰當的閥門啟閉時間。工作原理動力水源通過進水口 19不斷的流入閥蓋4的腔體21中,當出水口 24 關閉時,動力水源通過活塞節流孔20抵達活塞缸6內,隨著水量的增加在活塞7的上、下腔室內壓力差為零時,活塞7在壓縮彈簧8推力和自重的重力下緩緩下降閥門也隨之關閉。當出水口 24開啟時,活塞缸6上腔室的水量逐漸減少,水壓也相應的降低,當下腔室的水壓高於上腔室的水壓時,活塞7在動力水源的推動下緩緩上升,閥門也隨之打開。
排泥閥目前已廣泛使用,其它結構和原理與現有技術相同,這裡不再贅述。
權利要求1.活塞式排泥閥,包括閥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閥體(1)上端設有閥蓋(4),下端設有連接法蘭(17),所述閥蓋(4)由隔座(5)和活塞缸(6)構成,所述活塞缸(6)內設有活塞 (7)、壓縮彈簧(8)及彈簧定位塊(9),所述壓縮彈簧(8) —端與活塞(7)連接,其另一端與彈簧定位塊(9)連接,所述活塞(7)上制有活塞節流孔(20),所述隔座(5)上設有進水口 (19)且進水口(19)與隔座(5)內製有的腔體(21)連通,活塞缸(6)上設有出水口(24), 閥體(1)內腔裝有閥杆⑵和閥板(3),所述閥杆(2) —端與閥板(3)固定連接,閥杆(2) 另一端穿過隔座(5)與活塞(7)固定連接,所述彈簧定位塊(9)上方設有彈簧調節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排泥閥,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調節裝置由螺栓 I (10)、鎖緊螺母(11)及導向套(12)構成,所述導向套(12)設置在活塞缸(6)上端,所述螺栓1(10)穿過導向套(12)並與導向套(12)的內孔密封配合,螺栓1(10)下端可與彈簧定位塊(9)相接觸,螺栓1(10)與導向套(12)之間設有鎖緊螺母(11)。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塞式排泥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閥板(3)整體由橡膠 (13)包覆而成,閥板(3)與閥體(1)內壁相接觸的表面制有圓弧凸臺(1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式排泥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閥杆(2)兩端均制有螺紋, 閥杆(2) —端穿過閥板(3)後用螺母I (15)鎖緊,閥杆(2)另一端穿過固定在隔座(5)內的密封軸套(25)和活塞(7)後用螺母II (16)鎖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式排泥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法蘭(17)通過螺釘 (18)與閥體⑴固定連接,且連接法蘭(17)與閥體⑴內孔密封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式排泥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隔座(5)與活塞缸(6)通過螺栓II (22)固定連接為一體,所述活塞缸(6)通過螺栓III (23)與閥體(1)固定連接為一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活塞式排泥閥,包括閥體,所述閥體上端設有閥蓋,下端設有連接法蘭,所述閥蓋由隔座和活塞缸構成,所述活塞缸內設有活塞、壓縮彈簧及彈簧定位塊,所述壓縮彈簧一端與活塞連接,其另一端與彈簧定位塊連接,所述活塞上制有活塞節流孔,所述隔座上設有進水口且進水口與隔座內製有的腔體連通,活塞缸上設有出水口,閥體內腔裝有閥杆和閥板,所述閥杆一端與閥板固定連接,閥杆另一端穿過隔座與活塞固定連接,所述彈簧定位塊上方設有彈簧調節裝置,具有啟閉迅速,結構緊湊的特點。
文檔編號F16K1/32GK202091610SQ20112013124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8日
發明者周曉普, 孫金才, 斯武君, 林松道, 董前君, 鮑旭濤 申請人:寧波一機閥門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