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茶肉桂通俗介紹(學茶筆記----肉桂)
2023-05-25 13:06:48 3
肉桂,屬烏龍茶類,是武夷巖茶中著名花色品種之一,又名玉桂,原為武夷名叢之一。該茶是以肉桂良種茶樹鮮葉,用武夷巖茶的製作方法而製成的烏龍茶,為武夷巖茶中的高香品種。肉桂除了具有巖茶的滋味外,更以其香氣辛銳持久的高香而備受人們的歡迎。
《武夷茶經》裡表述:「肉桂,原產馬枕峰……已有100多年歷史,1985年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省級品種」;《武夷巖茶名叢錄》裡也有表述:「肉桂,原產馬枕峰,慧苑坑等處也有此相同之樹。」
在建國前的漫長的歲月裡,肉桂的產量寥寥無幾,本世紀四十年代初已是武夷山茶園栽種的十個品種之一,五十年代初才煥發青春,到六十年代以來,由於其品質特殊,逐漸為人們認可,種植面積逐年擴大,一躍成為武夷名樅後起之秀。現已發展到武夷山的水簾洞、三仰峰、馬頭巖、桂林巖、天遊巖、仙掌巖、響聲巖、百花巖、竹窠、碧石、九龍窠等地,並且正在大力繁育推廣,現在已成為武夷巖茶中的主要品種。
茶區環境肉桂茶區,山水之秀,溪水迂迴。四周峭石林立,陽光直射少,迷霧籠罩,相對溼度大,土壤以細砂礫壤為主,通透性好,泉水長流不息,物種繁多,除了茶樹,還有許多不知名的野花、野草和樹叢,形成良好的生態圈,獨特的微域氣候,提供了茶樹適宜的生長環境,由於霧大,日照短,漫射光多,茶樹葉質鮮嫩,含有較多的葉綠素。
形態特徵肉桂茶系灌木型,遲芽種,枝節較短,葉多水平或略突下垂,齒稍鈍、緣面卷,葉肉厚,葉質稍脆。色濃綠缺光,葉齒細淺,側脈欠明,嫩芽梢短小、綠色微紫,毫多而細。
肉桂品質特徵外形:幹茶條索細結,枝梗短細,枝皮尚緊,葉張略薄。色澤烏綠油潤,帶三節色。
香氣:肉桂的桂皮香明顯,佳者帶乳香,香氣久泡猶存,並以其香氣辛銳持久的高品種香備受茶友的喜愛。當地有「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的說法。
滋味:清醇帶特異,湯水柔潤細滑,厚重,滋味鮮活甘爽,齒頰留香,啜一口韻味悠長。
湯色:湯色橙黃或淺黃色。
葉底:葉底軟亮,紅邊明顯,主脈明顯,葉齒細淺。潤澤似綢緞般有光澤,可以見到清晰的蛤蟆背。
肉桂茶常見香型有4種
1,花香,比較容易出現在一些火攻低的肉桂中
2,果香,容易出現在一些火攻高的肉桂中
3,桂皮香,是肉桂品種香,表現出一種辛辣感,讓人感受到肉桂的烈性和霸氣。
4,木質香,一般衝泡到第6,7衝容易出現
肉桂的傳說清末,建安縣有一位才子名叫蔣蘅,生長在茶鄉,愛喝茶,善品茶。他曾寫過一篇讚美武夷茶的天資風韻以及其優越的手法,賦予它的姓名和表字,為武夷茶撰寫了一諞傳記。
武夷山的巖茶主、茶農、僧道、羽士讀了《晚甘侯傳》之後,都十分讚賞這篇傳記,凡是寺林開設茶宴或評比茶序的鬥茶賽會,都會邀請蔣蘅赴茶宴或鬥茶賽會,一時成為武夷名人。
一年初夏,蟠龍巖茶主要給他製作的茶命名,便請蔣蘅來到蟠龍巖,同時還有慧苑寺住持和尚和馬枕峰的茶主。
主人端出一套品飲烏龍茶的茶具,選取新制蟠龍茶,選用蟠巖的泉水,運用傳統的衝泡方法為客人瀹苟。
蔣蘅接過茶盅,一股天然的巖香撲鼻而來。慧苑寺住持接過茶盅也聞到一股濃烈的茶香,便說:「好香的茶,帶著自然的茶香氣。」主人聽後微笑地點點頭。
蔣蘅啜咽一口中,頓覺香氣辛銳,口齒清香涼爽。蔣蘅說:「這種茶的品質和武夷茶有所區別。」主人說:「蔣先生的確精到,此茶是從蟠龍巖的奇種選育而成,的確與眾不同。」蔣蘅接著說:「蟠龍茶品質有明顯的肉桂香味,而且帶有乳味,香氣釅鬱。」主人恭敬說:「此茶還未定茶名,你品過許多武夷名茶,請給定個名」。馬枕峰茶主說:「就名蟠龍茶。」蔣蘅說:「不,這茶不能以巖名命名,而應以其品質命名,我看叫肉桂較為適合。」蟠龍茶主立即說:「好,肉桂是名貴藥材,以肉桂命名,顯得此茶名貴。」
嗣後,蔣蘅在寫《茶歌》中說:「奇種天然真味存,木瓜微釅桂微辛。何當更續歌新譜,雨甲冰芽次第論。」讚頌了肉桂的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