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動自行車追尾防撞報警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8-02 09:43:01 1
專利名稱:一種電動自行車追尾防撞報警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自行車報警系統,尤其涉及一種電動自行車追尾防撞報警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電動自行車由於價格低廉、汙染小、使用便利等優點,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但隨著電動自行車的普及使用,相關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其中追尾碰撞佔有相當大比例,給騎行者及其家庭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甚至造成生命威脅。因此,開發出一種能夠實時監測並提醒電動車駕駛人員電動車與前方障礙物(車輛)之間距離的系統是非常有必要的。
發明內容為了減少和避免電動自行車追尾碰撞交通事故的發生,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電動自行車追尾防撞報警系統,該系統能在本車與前方障礙物之間的距離小於安全距離時,自動發出報警,提醒騎行者及時採取措施,以保障安全。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電動自行車追尾防撞報警系統,包括超聲波接收電路、溫度傳感器、單片機、揚聲器和超聲波發射電路,其中,超聲波接收電路和溫度傳感器的輸出端與單片機相連接,單片機的輸出端分別與揚聲器和超聲波發射電路相連接。本實用新型還具有以下其他技術特點:所述超聲波接收電路採用CX20106A晶片。所述溫度傳感器的型號為SMT160-30。所述單片機為89C51單片機。所述揚聲器為音頻信號驅動揚聲器。本實用新型從電動車行駛的安全角度出發,採用超聲波測距技術,具有很高靈敏度和抗幹擾能力;其中溫度傳感器提供的環境溫度提高了測距的精度。該系統經濟、實用並且實時性強、精確度高,提高了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員的安全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連接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程序流程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連接圖,包括超聲波接收電路、溫度傳感器、單片機、揚聲器和超聲波發射電路,其中,超聲波接收電路所採用CX20106A晶片,其作用是接收由超聲波發射電路發出的並遇到前方障礙物所反射回來的超聲波;溫度傳感器的型號為SMT160-30,其作用是提供當前環境溫度作為單片機計算電動車與障礙物間距離的參數T ;單片機的型號是89C51,其作用為超聲波信號和溫度信號的處理、本車與障礙物之間距離d的計算處理以及防撞信號報警電路的觸發等;揚聲器為音頻信號驅動揚聲器,其作用是當電動車與前車距離小於安全距離時發出警報提醒駕駛員減速;超聲波發射電路用於向電動車前方發射超聲波。本實用新型程序流程如圖2所示。工作原理如下:89C51單片機的Pl.0 口產生方波信號,經功率放大後通過超聲波發射電路發出同頻率的超聲波信號,與此同時單片機內的計時器開始計時。超聲波信號遇到障礙物反射至超聲波接收電路,經過放大處理及脈衝整形後得到有效波形,形成中斷信號,進入單片機的INTO 口,使單片機的INTO 口產生中斷,計時器停止計時,得到超聲波從發射到接收的時間間隔At。由超聲波測距原理知道,本車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d為:d=V* Δ t/2 (I)而超聲波的傳播速度V與環境溫度T有關,它們之間的關係為:V=331.45+0.61*T (2)為了比較準確地計算出本車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d,在本實用新型中安置溫度傳感器,對環境溫度進行實時測量。當d的數值超過本實用新型規定的安全距離大小時,啟動蜂鳴報警功能,提醒騎行者注意,以便其及時做出處理。本實用新型採用的電子元器件均為已知產品,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即可知電子元器件的具體連接方式。
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自行車追尾防撞報警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超聲波接收電路、溫度傳感器、單片機、揚聲器和超聲波發射電路,其中,超聲波接收電路和溫度傳感器的輸出端與單片機相連接,單片機的輸出端分別與揚聲器和超聲波發射電路相連接。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自行車追尾防撞報警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超聲波接收電路採用CX20106A晶片。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自行車追尾防撞報警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溫度傳感器的型號為SMT160-30。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自行車追尾防撞報警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單片機為89C51單片機。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自行車追尾防撞報警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揚聲器為音頻信號驅動揚聲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自行車追尾防撞報警系統,包括超聲波接收電路、溫度傳感器、單片機、揚聲器和超聲波發射電路,其中,超聲波接收電路和溫度傳感器的輸出端與單片機相連接,單片機的輸出端分別與揚聲器和超聲波發射電路相連接。本實用新型從電動車行駛的安全角度出發,採用超聲波測距技術,具有很高靈敏度和抗幹擾能力;其中溫度傳感器提供的環境溫度提高了測距的精度。該系統經濟、實用並且實時性強、精確度高,提高了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員的安全性。
文檔編號B62J3/00GK202923761SQ201220535459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8日
發明者秦加合, 於繼翔, 郭明華 申請人:長安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