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紡織品新型防黴劑及其製備方法
2023-08-02 02:40:06 3
一種紡織品新型防黴劑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紡織品新型防黴劑及其製備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質製備而成:丹參?0.1-0.5份,黃芬--0.2-0.6份;地膚子?0.3-0.7份;黃連?0.1-0.5份;百部0.8-1.5份;白藿香?0.4-0.9份;土茯苓?1.2-1.8份;科子0.5-1.5份;紫蘇0.1-1.0份;艾葉0.5-1.5份;檀香?0.7-1.4份;丙酸8.5-12.5份;三氯新5-10份;苯甲酸?8-15份。本發明防黴效果好,且成本低、安全環保。其包含有中藥成分綠色安全,對紡織品無腐蝕無損傷,能使紡織品保持乾燥和良好透氣性,且能持久均勻地作用,綜合性能好,適於工業化應用。
【專利說明】一種紡織品新型防黴劑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紡織品新型防黴劑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紡織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石器時代南歐就出現了亞麻布,到了青銅時代,北歐產生了羊毛織物。中國是世界聞名的絲綢大國,在幾千年前,就有養蠶治絲業,許多古墓葬、古遺址出土的絲織品就是最好的見證。在浙江吳縣發掘出的新石器時代(相當於商代)遺址中,出現了大批絲織品和蠶絲。到了周代,已有大量關於絲綢物的文字記載。長沙馬王堆I號漢墓更是為我們打開了一座地下「絲綢寶庫」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絹、紗、羅、綺、綿、起毛綿、刺繡、麻布等絲麻織品。紡織品種類繁多,除了近代出現的人造合成纖維外,古代的紡織品主要有絲織品、毛織品、棉織品和麻織品。前兩類屬動物纖維,後兩類屬植物纖維。紡織品是由碳、氫、氧、氮等原子構成的有機物質,在潮溼、溫熱、通風不良、光線輻照和氧化氣氛中很容易發生氧化反應和水解反應,導致其腐爛發黴、失去強度,因此對紡織品的防黴保護尤為重要。
[0003]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水平的提高,大型輕化工企業特別是紡織企業數量大量增力口。紡織品品種繁多,多數易發生黴變,如棉、麻、毛、維尼龍、尼龍、腈綸噴絲等。因而紡織產品和原料的貯存也成為這些企業的難題。為了紡織產品黴變的防治,許多工廠不得不加強從原料到產品加工整個過程的衛生管理。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控制微生物的初始汙染量或者設置種種不利於微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通常是不可能做到的,還需要使用防黴劑以控制微生物對生產環境、材料、產品的汙染和損害。
[0004]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研究一種環保的低成本的效果顯著地防黴劑成為重
要課題。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紡織品新型防黴劑及其製備方法。
[0006]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紡織品新型防黴劑,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質製備而成:丹參 0.1-0.5份,黃芬 0.2-0.6份;地膚子 0.3-0.7份;黃連 0.1-0.5份;百部0.8-1.5 份;白藿香 0.4-0.9 份;土茯苓 1.2-1.8 份;科子 0.5-1.5 份;紫蘇 0.1-1.0份;艾葉0.5-1.5份;檀香 0.7-1.4份;丙酸8.5-12.5份;三氯新5_10份;苯甲酸8-15 份;水 15-30 份。
[0007]製備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黴劑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A)分別將丹參、黃芬、地膚子、黃連、百部、白藿香、土茯苓、科子、紫蘇、艾葉、檀香洗淨,冷水浸泡,粉碎;
B)將A)中的粉碎品放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勻,依次加入丙酸,三氯新,苯甲酸,水,同時在攪拌過程中加熱至70-80°C,保溫;
C )將B )中得到的混合物烘乾,冷卻。[0008]優選的,A)中所述冷水浸泡時間為120_140min。
[0009]優選的,A)中所述冷水溫度為8-10°C。
[0010]優選的,B)中保溫時間為130-160min。
[0011]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防黴效果好,且成本低、安全環保。其包含有中藥成分綠色安全,對紡織品無腐蝕無損傷,能使紡織品保持乾燥和良好透氣性,且能持久均勻地作用,綜合性能好,適於工業化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實施例1
準備以下重量份的物質:丹參0.1份,黃芬 0.2份;地膚子0.3份;黃連 0.1份;百部0.8份;白藿香0.4份;土茯苓1.2份;科子0.5份;紫蘇0.1份;艾葉0.5份;檀香0.7份;丙酸8.5份;三氯新5份;苯甲酸8份;7K 15份。
[0013]製備所述的防黴劑的方法,包括:
A)分別將丹參、黃芬、地膚子、黃連、百部、白藿香、土茯苓、科子、紫蘇、艾葉、檀香洗淨,置於8-10°C冷水浸泡120-140min,粉碎;
B)將A)中的粉碎品放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勻,依次加入丙酸,三氯新,苯甲酸,水,同時在攪拌過程中加熱至70-80°C,保溫130-160min ;
C)將B)中得到的混合物烘乾,冷卻。
[0014]實施例2
準備以下重量份的物質:丹參0.3份,黃芬 0.5份;地膚子0.5份;黃連 0.4份;百部1.0份;白藿香0.6份;土茯苓1.5份;科子1.0份;紫蘇0.8份;艾葉1.0份;檀香1.0份;丙酸10份;三氯新7份;苯甲酸10份;7K 25份。
[0015]製備所述的防黴劑的方法,包括:
A)分別將丹參、黃芬、地膚子、黃連、百部、白藿香、土茯苓、科子、紫蘇、艾葉、檀香洗淨,置於8-10°C冷水浸泡120-140min,粉碎;
B)將A)中的粉碎品放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勻,依次加入丙酸,三氯新,苯甲酸,水,同時在攪拌過程中加熱至70-80°C,保溫130-160min ;
C )將B )中得到的混合物烘乾,冷卻。
[0016]實施例3
準備以下重量份的物質:丹參0.5份,黃芬 0.6份;地膚子0.7份;黃連 0.5份;百部1.5份;白藿香0.9份;土茯苓1.8份;科子1.5份;紫蘇1.0份;艾葉1.5份;檀香1.4份;丙酸12.5份;三氯新10份;苯甲酸15份;7K 30份。
[0017]製備所述的防黴劑的方法,包括:
A)分別將丹參、黃芬、地膚子、黃連、百部、白藿香、土茯苓、科子、紫蘇、艾葉、檀香洗淨,置於8-10°C冷水浸泡120-140min,粉碎;
B)將A)中的粉碎品放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勻,依次加入丙酸,三氯新,苯甲酸,水,同時在攪拌過程中加熱至70-80°C,保溫130-160min ;
C )將B )中得到的混合物烘乾,冷卻。[0018]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而並非限制本發明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儘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發明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發明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發明精神和範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紡織品新型防黴劑,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質製備而成:丹參0.1-0.5份,黃芬 0.2-0.6份;地膚子 0.3-0.7份;黃連 0.1-0.5份;百部0.8-1.5份;白藿香0.4-0.9份;土茯苓1.2-1.8份;科子0.5-1.5份;紫蘇0.1-1.0份;艾葉0.5-1.5份;檀香0.7-1.4份;丙酸8.5-12.5份;三氯新5_10份;苯甲酸8_15份;水15-30 份。
2.製備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黴劑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A)分別將丹參、黃芬、地膚子、黃連、百部、白藿香、土茯苓、科子、紫蘇、艾葉、檀香洗淨,冷水浸泡,粉碎; BWfA)中的粉碎品放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勻,依次加入丙酸,三氯新,苯甲酸,水,同時在攪拌過程中加熱至70-80°C,保溫; C)將B)中得到的混合物烘乾,冷卻。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A)中所述冷水浸泡時間為120-140min。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A)中所述冷水溫度為8-10°C。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B)中保溫時間為130-160min。
【文檔編號】D06M15/00GK103835126SQ201310671046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2日
【發明者】李本明 申請人:青島無為保溫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