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吳天明的《百鳥朝鳳》觀後感

2023-07-29 23:56:49 1

  5月6日,由陶澤如、李岷城主演,吳天明執導的電影《百鳥朝鳳》全國公映。看完這部電影後你的感觸是什麼呢?

  第一篇:《百鳥朝鳳》觀後感

  《百鳥朝鳳》5月6日上映,在13號之前應該始終是高口碑低排片的狀態,上映7天的總票房360萬,與同期《美國隊長》的8億票房相差甚遠。5月12日晚,63歲的方勵先生雙膝跪地求網友在微博、朋友圈上推薦《百鳥朝鳳》;求電影院線的經理增加拍片量,證明他們是有情懷的、愛電影的!此舉有人點讚,有人拋磚。

  方先生以下跪的方式推薦一部他認可的電影,我們願意相信他的真性情。但每一部電影都有它的市場邏輯,觀眾不喜歡,也不應該有什麼人心浮躁,情懷單薄之類睥睨天下的話來,不知道為什麼這樣的話很不爽。

  市場不那麼喜歡《百鳥朝鳳》並不等於大多數人討厭藝術片,《百鳥朝鳳》票房不好也不等於對吳天明導演的否定,他的《人生》觀影超過兩億;他的《老井》是中國第一部獲得A類國際電影節大獎的作品;他的《變臉》獲得近50個國際電影節大獎……這些殊榮都不是歲月的小溪可以帶走的,偷換概念往往看似有理,實則無理。

  《百鳥朝鳳》是嗩吶匠人的最高追求,是對技藝的考驗,更是對人品的考驗。嗩吶是吹給自己聽的,在飛速發展的時代會有多少只嗩吶被擱淺,我們不知道,但又會有多少人追憶過去,死守著承諾?生活的艱辛讓不少嗩吶人換了行當,但凡可以為生,遊天鳴的師兄們也不會換了行當。喜歡這部電影對漸遠藝術追憶的主題,但感覺它不細膩,削弱了打動人心的力量。比如說下雨天焦三爺和他夫人找吸水練氣的天鳴,焦三爺把蓑衣、鬥笠披在天鳴身上,很感人的畫面卻少點動人的情緒。還有電影的某些部分畫面略粗糙,剪輯好像也不那麼流暢,如天鳴第一次獨立吹嗩吶掙錢後看望焦三爺,三爺喝醉酒後的畫面很模糊,我說的模糊不是從三爺的視野,而是從旁觀者的視野,可能他轉的快了,讓人暈,但還是心裡還是覺得畫面質量不高。還有就是語言,除了焦夫人的話有點陝西方言的味道,其他演員普通話太好,在一個相對封閉的農村,這樣的普通話和對話內容違和感太強。

  如果藝術片想保持自己的獨立,就做好自己吧!如果還想得到市場的認可,不妨多了解一下觀眾,或許他們沒有某些人眼中那麼功利。

  關於下跪,我想說,如果電影人跪著,那麼電影如何在觀眾心中站立!

  關於藝術片,我想說,既然選擇了一條人際稀少的路,那就別抱怨地走下去,別~~~

  希望喜歡一部電影只是因為喜歡。

  第二篇:《百鳥朝鳳》觀後感

  很久沒有去電影院看過電影了,更是第一次在電影院裡看文藝片,在看之前,我雖然買過票了,但也總不想去看,我很害怕看到悲傷的部分,但我現在真的很慶幸,我去看了!

  嗩吶從一開始人人都尊重的東西變成了,人人都看不上的東西,焦師傅是嗩吶的最後一代幸運兒,他是有眼光的,他挑選了天分一般但非常刻苦努力的遊天明,因為他知道藍玉性子野,對嗩吶沒有從一而終的堅持,事實最後也證明了,師傅的選擇是正確的。

  從開頭嗩吶匠們的演出遇到的盛況到最後只有天明一個人孤零零的為師傅吹《百鳥朝鳳》送行,反映出了傳統匠活的落寞,從演出的跪下來謝恩;到只給每位嗩吶匠一條煙一個紅包,而不再行接師禮;最後嗩吶班子都沒了。焦師傅在喝多後即興吹的嗩吶發出的感想,可以想像焦師傅對這樣的行為有多無奈,他一邊告訴天明「不要只盯著手裡的票子,要盯著手中的嗩吶」到失望的表示「規矩沒了,規矩沒了」,在與人打完架後拾起損壞的嗩吶,心中的悲憤。

  焦師傅在自己彌留之際還把自己的牛賣了,不是為了給自己治病,而是想再給天明置辦一套新裝備,其實他明白,現在的人已經不愛聽嗩吶了,置不置辦新裝備已經沒有用了,但他還是想為天明做些什麼,為嗩吶再做些什麼。

  天明的師兄們都出去打工,不是因為他們不愛嗩吶了,而是因為他們需要養家餬口,焦師傅把他師兄的行李全扔了,他師兄只是看著焦師傅,連一句辯解的話都沒有,最後焦師傅親自上陣吹嗩吶,吹出了血,都還不停,最後他吐了一大口血,還不讓停,讓天明吹主調,他幫忙伴奏,因為嗩吶已經沒有人了,他必須自己挺起來。

  德高望重的焦師傅,死後連四臺大戲都沒有,只有他最驕傲的徒弟天明獨自為他吹嗩吶送行,最後焦師傅放心的轉身離去,因為他相信天明會繼續吹嗩吶的,哪怕天明是最後一個嗩吶匠。

  第三篇:《百鳥朝鳳》觀後感

  大概因為是影評分數比較高,我才選了《百鳥朝鳳》這部電影去看。每次和大寶去看電影都是找急忙慌的趕去,路上不是堵車就是電影已經開場了,昨天我還化了眉毛,吐了口紅,結果從上車到電影結束,大寶都沒看出來,加上眼看著電影就要開場了,而我們還堵在路上,情緒就開始急躁起來,一直埋怨他。

  好不容易找到第九排座位,坐下來凳子還沒捂熱,就有兩個美女來找座位,我們又換到了另一邊。這才正兒八經的看起電影來。

  遊天鳴的爸爸為了完成自己無法完成的夢想強加給天鳴,甚至為了讓焦班主留下天鳴而暴打天鳴。擱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父輩未完成的心願寄托在子女身上,也讓我想起一些學戲曲、雜耍的孩子,因為偷懶或者學藝不精而被鞭打,挨餓等酷罰。還好,在天鳴學嗩吶時並沒有因為笨讓焦班主打他,反而越來越喜歡他,但他並不會表達出對任何一個徒弟的喜愛,這也大概跟嚴師出高徒有關係吧。

  一個人學藝總是孤單的,也沒有比較。劇情安排一個靈活性較強年齡又相仿的藍玉,從而更襯託出學習嗩吶需要一個穩重踏實又能將這門藝術傳承下去的人。藍玉吹著一根鵝毛出場確實看得出他的肺活量比天鳴好,更適合吹嗩吶。但是藍玉看似學什麼都很快,也很聰明,很討喜,仿佛大家一開始就註定藍玉是百鳥朝鳳的繼承人。但是只有真正愛嗩吶,把嗩吶吹到骨子裡的人才更知道什麼樣的人適合走這一門路。焦班主告訴天鳴,當初選擇他是因為他的眼淚。純真,不是天性。

  再說說嗩吶的興衰,電影從一開始天鳴爸以會吹嗩吶為榮,到後面遊家班解散,遊爸爸指責天鳴說學嗩吶有什麼用?遊媽媽說吹嗩吶能掙幾個錢?連個媳婦都娶不到。看看現在的社會,隨著時代的變遷,新事物必然代替舊事物,但是守了一輩子的寶貝嗩吶,榮耀了一輩子的百鳥朝鳳,在人們面對樂器新樂聲時,毫不猶豫的拋棄了,任誰都接受不了這個現實。看到焦班主因為人們的轉變急紅了眼睛,幾個徒弟因為嗩吶賺不到錢不得不放棄嗩吶,嘲諷、無奈、甚至有些絕望。

  社會在變遷,不得不拋棄一些舊事物,但是不應該拋棄老一輩傳下來的藝術品,除了電影中我們中的嗩吶,還有一些像中國的戲曲、雜技、書法、武術、古琴等漸漸已被人們所淡忘。前幾天我看電視節目,一個27歲長得很文靜的一個女孩身穿戲曲服,我以為是表演變臉的絕活,但是觀察了一下,臉上的色彩並沒有變化,而嘴巴裡露出幾顆獠牙來。我以為是她生理缺陷或者什麼導致的,結果卸妝之後主持人採訪她時,嘴巴裡的牙齒又變正常。跟著主持人的思路漸漸了解到她是我們國家一個獠牙戲表演者。通過她我才了解到,原來我們國家還有這樣一種絕藝。今天順帶百度了一下中華獠牙戲,(獠牙材料取自二百公斤以上的雄性野豬下顎骨上的野豬獠牙。每一代傳人都有一個艱苦的練功過程,時間約為3年,練功期間會出現口腔紅腫,舌頭麻木,頭昏眼花,食欲不振、口腔糜爛、脫皮、結繭的艱辛過程。可稱之「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中華獠牙戲的「變獠牙」藝術看似輕鬆,實則是中華三大苦功之一。藝人將獠牙含在口中,以舌為主要動力,齒、唇、氣為輔助。它的程序分一咬、二舔、三吞、四吐。變化多端的動作,刻劃了正義之神在野性中凸顯的靈動之美。它以精湛的「變獠牙」功夫,強烈吸引觀眾的眼球,常以狂放的身段亮相,在不同的戲劇中塑造了眾多神話的化身,如龍王、閻王、雷公等各種神話人物的驕橫之態被稱之華夏一絕!)看完實則驚嘆不已。

  百鳥朝鳳這部電影應該是這幾年來看過的最好的一部片子。沒有談情說愛,講的都是現實生活中最樸實的寫照。在老家裡,也多少見過一些嗩吶匠,但他們並不是純粹的嗩吶匠,他們的小隊伍裡除了嗩吶外,還有鼓手、琴師、主唱,延和這個社會生活發展的需要,嗩吶與現代音樂相結合,雖然我沒有生活在幾百年以前,也沒有觀看過幾百年前人們對嗩吶的敬重,但是我想,現在的嗩吶再也吹不出幾百年前的味道,也沒有人再像焦班主那樣愛嗩吶愛到骨頭縫裡。雖然我不會樂器。也不熱愛唱歌,但是我希望多一些人將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絕技一直傳承下去。

更多觀後感相關文章推薦: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