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鎖的保護蓋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1:49:0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指紋鎖的保護蓋。
背景技術:
現有的指紋鎖保護蓋有兩種,一種是在保護蓋與面板之間設有能將保護蓋定位在打開或關閉位置的鎖止結構;另一種是在保護蓋和殼體上分別設置相互作用的磁鐵,利用磁鐵之間的引力和斥力實現保護蓋的打開或關閉狀態。第一種翻蓋結構定位不準,且由於鎖止結構間的過盈配合而易產生卡斷手感;第二種的磁鐵結構中,將一對磁鐵設置成開啟時相吸,關閉時相斥,欲讓這對磁鐵達到這種目的,必須將這對磁鐵在翻蓋開啟時與關閉時的所處的距離要大體一致,並且磁鐵需要較大的磁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使用方便可靠、成本低的指紋鎖的保護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指紋鎖的保護蓋,包括殼體1和活動安裝在殼體1上的保護蓋3,所述殼體1內安裝有指紋識別器2,殼體1的正面設有一個供指紋識別器2露出的窗口6,所述保護蓋3可以將窗口6打開或關閉,所述保護蓋3上設有第一磁鐵4,殼體2上設有與第一磁鐵4相互吸合的第二磁鐵5;保護蓋3打開時,保護蓋3移動至窗口6的上方,第一磁鐵4靠近第二磁鐵5產生吸力,保護蓋3關閉時,第二磁鐵5遠離第一磁鐵4,保護蓋3可依靠自身重力關閉窗口6。
優選地,所述保護蓋3樞轉連接在殼體1上,第二磁鐵5設於殼體1的窗口6的上方,保護蓋3打開時,旋轉至窗口6內位於指紋識別器2的上方,保護蓋3處於打開位置時,第一磁鐵4與第二磁鐵5相對設置。
優選地,所述保護蓋3的中下部朝向指紋識別器2的一側凹陷設有安裝第一磁鐵4的第一安裝槽41。
優選地,所述殼體1的頂部中間設有固定第二磁鐵5的安裝結構51,安裝結構51位於窗口6的上方,安裝結構51的朝外的側壁凹陷設有用於安裝第二磁鐵5的第二安裝槽511。
優選地,所述安裝結構51在第二安裝槽511的下方的側壁凹陷設有便於裝配第二磁鐵5的安裝口512,安裝口512與第二安裝槽511貫通。
優選地,所述保護蓋3打開時,保護蓋3平行於殼體1的頂部內側壁,保護蓋3的安裝第一磁鐵4的第一安裝槽41與殼體1的安裝第二磁鐵5的第二安裝槽511正對。
優選地,所述保護蓋3的兩側向後方延伸設有與殼體1樞轉連接的活動安裝翼31;所述每側活動安裝翼31朝向殼體1的相應側內側壁凸出設有安裝柱310,所述殼體1的相應側內側壁設有與安裝柱310樞轉連接的安裝孔110。
優選地,所述活動安裝翼31為三角形板狀結構,活動安裝翼31平行於殼體1的兩側內側壁。
優選地,所述保護蓋3的下端端部向上凸出設有方便打開或關閉保護蓋3的提手32,保護蓋3打開時,提手32伸出窗口6的外側。
優選地,所述殼體1的窗口6一端向兩側延伸設有固定安裝指紋鎖的安裝面板7,所述安裝面板7上設有用於安裝固定的安裝孔701。
本實用新型的指紋鎖的保護蓋,在保護蓋和殼體上分別設置相互作用的第一磁鐵和第二磁鐵,保護蓋打開時依靠兩磁鐵間的吸引力提供保護蓋打開和維持打開狀態所需的吸力,保護蓋的打開更加省力;保護蓋閉合時,隨著兩磁鐵的距離變大而不產生吸引力,可利用第一磁鐵和保護蓋本身的重力作用實現閉合,只有在打開狀態時兩塊磁鐵能夠相吸,所需要的磁鐵磁性無需太大,簡單方便,成本低。此外,保護蓋樞轉安裝在殼體上,打開時旋轉至殼體的窗口內,安裝結構緊湊,有效利用殼體的內部空間,提高產品內部空間使用率,節省指紋鎖的安裝空間。保護蓋的下端端部向上凸出設有提手,在保護蓋打開旋轉至窗口內時,提手仍位於窗口外,關閉時不用將手伸到窗口內即可進行保護蓋的關閉操作,簡單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保護蓋打開狀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保護蓋打開狀態的另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蓋打開過程中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蓋關閉狀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至4給出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帶保護蓋的指紋鎖的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帶保護蓋的指紋鎖不限於以下實施例的描述。
如圖1-4所示,一種指紋鎖的保護蓋,包括殼體1和活動安裝在殼體1上的保護蓋3,所述殼體1內安裝有指紋識別器2,殼體1的正面設有一個供指紋識別器2露出的窗口6,所述保護蓋3可以將窗口6打開或關閉,。所述保護蓋3上設有第一磁鐵4,殼體2上設有與第一磁鐵4相互吸合的第二磁鐵5;保護蓋3打開時,保護蓋3移動至窗口6的上方,第一磁鐵4靠近第二磁鐵5產生吸力,用於幫助打開保護蓋3且維持保護蓋3的打開狀態,保護蓋3關閉時,第二磁鐵5遠離第一磁鐵4,保護蓋3可依靠自身重力關閉窗口6。
本實用新型帶指紋鎖的保護蓋,在保護蓋和殼體上分別設置相互作用的第一磁鐵和第二磁鐵,保護蓋打開時依靠兩磁鐵間的吸引力提供保護蓋打開和維持打開狀態所需的吸力,保護蓋的打開省力;保護蓋閉合時,隨著兩磁鐵的距離變大而不產生吸引力,可利用第一磁鐵和保護蓋本身的重力作用實現閉合,只有在打開狀態時兩塊磁鐵能夠相吸,所需要的磁鐵磁性無需太大,簡單方便,成本低。
如圖1-4所示,所述保護蓋3樞轉連接在殼體1上,第二磁鐵5設於殼體1的窗口6的上方,保護蓋3打開時,旋轉至窗口6內位於指紋識別器2的上方,保護蓋3處於打開位置時,第一磁鐵4與第二磁鐵5相對設置。當保護蓋3上拉打開時,第一磁鐵4隨保護蓋3的運動而位移至第二磁鐵5的正下方,第一磁鐵4與第二磁鐵5之間產生相互吸引的磁場力,保護蓋3固定在打開狀態,窗口被打開,指紋識別器2露出;當保護蓋3下拉閉合時,第一磁鐵4隨保護蓋3的運動而與第二磁鐵5分離,隨著第一磁鐵4與第二磁鐵5之間的距離變大,兩磁鐵間的磁場力逐漸減小至消失,同時,位於保護蓋3中下部的第一磁鐵4由於其自身的重力作用而使保護蓋3下移至與窗口底端重合,窗口被關閉,指紋識別器2被遮擋保護。保護蓋3與殼體1的安裝結構緊湊,有效利用殼體1的內部空間,提高產品內部空間使用率,節省指紋鎖的安裝空間。
如圖2-4所示,所述保護蓋3的中下部朝向指紋識別器2的一側凹陷設有安裝第一磁鐵4的第一安裝槽41,槽口411位於保護蓋3遠離指紋識別器2的另一側。所述第一安裝槽41為長方形,也可以設為圓形或橢圓形等其他形狀。所述殼體1的上端凸出設有固定第二磁鐵5的安裝結構51,所述安裝結構51位於窗口6的上方,安裝結構51的朝外的側壁凹陷設有用於安裝第二磁鐵5的第二安裝槽511,槽口位於安裝結構51的外側,第二磁鐵放置在第二安裝槽511內;第二安裝槽511的下方的側壁凹陷設有安裝口512,安裝口512與第二安裝槽511貫通,便於將第二磁鐵5裝配到到第二安裝槽511中。安裝時,第一磁鐵4直接裝入第一安裝槽41,第二磁鐵5可以從安裝結構51的側壁裝入,此種結構的設計,可在保護蓋3安裝於殼體1上後再進行磁鐵的安裝,同時也便於磁鐵的更換。
如圖2、3所示,所述保護蓋3打開時,保護蓋3平行於殼體1的頂部內側壁,保護蓋3的第一安裝槽41與殼體1的第二安裝槽511正對,此時第一安裝槽41內的第一磁鐵4與第二安裝槽51內的第二磁體5之間產生相互吸引的磁場力而使保護蓋3固定於打開狀態。
如圖2所示,所述保護蓋3的兩側向後方延伸設有與殼體1樞轉連接的活動安裝翼31,每側安裝翼31朝向殼體1的相應內側壁凸出設有安裝柱310,所述殼體1的相應內側壁設有與安裝柱310樞轉連接的安裝孔110。安裝柱310插入到安裝孔110內,將保護蓋3固定安裝到殼體1上;安裝柱310可在安裝孔110內轉動,帶動活動安裝翼31轉動,實現保護蓋3的打開和關閉動作。所述活動安裝翼31為三角形的板狀結構平行於殼體1的兩側內側壁,結構穩定,活動靈敏;也可以設為圓形或橢圓形等其他形狀。
所述保護蓋3的下端端部向上凸出設有提手32,操作時,提拉提手32,可更方便地打開或關閉保護蓋3。在保護蓋3打開旋轉至窗口內時,提手32仍伸出窗口6的外側,關閉時不用將手伸到窗口6內,直接提拉提手32即可進行保護蓋的關閉操作,方便保護蓋3的關閉操作。
如圖1、2所示,所述殼體1的窗口6一端向兩側延伸設有固定安裝指紋鎖的安裝面板7,所述安裝面板7上設有圓形、方形或橢圓形的安裝孔701,可以將指紋鎖整體固定安裝於相應的牆體等所需建築上。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