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車輛制動梁用鑲套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30 17:46:06 1
專利名稱:鐵路車輛制動梁用鑲套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火車制動梁檢修使用的器具,屬鐵路車輛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所稱問題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鐵路車輛制動梁用鑲套器,構成中包括油缸1、耳套座2、耳爪3和頂杆4,耳套座一端與油缸外壁連接、另一端設有對稱分布的支耳2-1,兩個耳爪分別鉸接在兩個支耳上,頂杆與活塞杆相連接,其改進在於,所述頂杆,其尾部為錐圓臺狀,錐圓臺的大頭直徑大於耳爪尾部擴張前的檔距H、小於耳爪尾部擴張後的檔距H′。
上述鐵路車輛制動梁用移動式鑲套器,所述耳爪的內側表面為弧形凹陷狀,並與錐圓臺的弧度相匹配。
上述鐵路車輛制動梁用鑲套器,所述對稱分布的支耳分別帶有復位簧5,復位簧為扭簧,一端固定在支耳上、另一端與耳爪外側表面接觸。
上述鐵路車輛制動梁用鑲套器,所述錐圓臺的錐角a為現30°~60°。
本實用新型在頂杆上設置錐圓臺,利用錐圓臺斜面驅動耳爪與制動梁鉤握,頂杆的前移可同時完成耳爪鉤握和頂進兩項功能,兩項動作可有機結合、一氣呵成。相對現有鑲套器,省去了氣動缸,無需配置高壓氣源,簡化了結構,操作程序更為簡單,使用更為方便快捷,很適於在鐵路車輛修理行業中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改進在於,將頂杆4的尾部設計成錐圓臺狀,利用錐圓臺使兩耳爪尾部向外擴張或向內靠攏,向外擴張時前部爪鉤向內靠攏,鉤住制動梁,向內靠攏時前部爪鉤向外擴張,脫離制動梁;耳爪尾部擴張前的檔距H指耳爪前端的爪鉤處於向外擴張位置時兩耳爪尾部內側表面之間的距離,尾部擴張後的檔距H′指耳爪前端的爪鉤處於向內靠攏鉤住制動梁位置時兩耳爪尾部內側表面之間的距離,參見
圖1中雙點劃線所示的尾部擴張後位置;錐圓臺的錐角以30°~60°為宜,過大時會使爪鉤向內靠攏的偏擺量過小,影響爪鉤牢靠地鉤在制動梁上;過小時會增加軸向分力,影響受力合理性;每個支耳的銷軸6處有固定扭簧用的銷釘7、8,扭簧的一端繞經銷釘7後觸壓在耳爪外側表面上,另一端卡在銷釘7、8之間,每一耳爪帶有兩個扭簧,在扭簧作用下,耳爪尾端內表面貼靠在頂杆的錐圓臺上。
圖1中,耳爪尾部與錐圓臺間的接觸部位為過渡圓弧,同時還如圖3所示,尾部的內側表面還為向內凹陷的弧狀,以使尾部內側表面與錐圓臺很好地接觸。
仍參閱
圖1,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可通過頂部的吊環9吊掛在平衡吊等上,平衡吊安裝在自動化修理線中更換軸套工序部位上。工作時,先將新軸套11套在頂杆4前端的圓柱體上,移動本實用新型使兩個耳爪3前端的爪鉤鉤住修理線輸送帶上的制動梁10,使頂杆4前端的長圓錐體插入制動梁上待更換的舊軸套12中,按動操作按鈕驅動油缸活塞杆前行,兩耳爪尾部內側表面在錐圓臺斜面作用下向外擴張,耳爪前端的爪鉤向內靠攏偏擺,錐圓臺通過耳爪尾部內側面上的最高點後爪鉤停止偏擺,活塞杆帶動頂杆繼續前行,新軸套11頂住舊軸套12時,反作用力使油缸、耳套、制動梁形成剛性掛接體,迫使頂杆克服新套的鑲入阻力繼續前行,將新軸套壓入,將舊軸套頂出,再次啟動操作按鈕使油缸活塞復位,完成一個工作循環。
權利要求1.一種鐵路車輛制動梁用鑲套器,構成中包括油缸[1]、耳套座[2]、耳爪[3]和頂杆[4],耳套座一端與油缸連接、另一端設有對稱分布的支耳[2-1],兩個耳爪分別鉸接在兩個支耳上,頂杆與活塞杆相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頂杆尾部為錐圓臺狀,錐圓臺的大頭直徑大於耳爪尾部擴張前的檔距H、小於耳爪尾部擴張後的檔距H′。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車輛制動梁用鑲套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耳爪的內側表面為弧形凹陷狀,並與錐圓臺的弧度相匹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鐵路車輛制動梁用鑲套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對稱分布的支耳分別帶有復位簧[5],復位簧為扭簧,一端固定在支耳上、另一端與耳爪外側表面接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鐵路車輛制動梁用鑲套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錐圓臺的錐角a為30°~60°。
專利摘要一種鐵路車輛制動梁用鑲套器,用於解決現有鑲套器結構和配套設施複雜、使用繁雜的問題,屬鐵路車輛技術領域。其技術方案為,它包括油缸、耳套座、耳爪和頂杆,耳套座一端與油缸連接、一端對稱分布支耳,耳爪鉸接在支耳上,頂杆與活塞杆相連,改進後的頂杆尾部為錐圓臺狀,錐圓臺的大頭直徑大於耳爪尾部擴張前的檔距H、小於耳爪尾部擴張後的檔距H』。本實用新型省去了氣缸和高壓氣源,簡化了結構和配置,頂杆可同時完成驅動耳爪鉤握和頂進兩項功能,操作程序更為簡單,使用更為方便快捷,很適於在鐵路車輛修理行業中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B61H11/00GK2578197SQ0227071
公開日2003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02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02年11月5日
發明者王永昆, 王德進, 董文衛, 張計文, 田國太, 楊月明, 張雲朋 申請人:石家莊冀鐵車輛技術開發中心科技開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