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病人觀後感
2023-07-30 11:32:47 2
《英國病人》是一部經典的劇情片,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英國病人觀後感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英國病人觀後感一
有些電影之所以經典,並不是因為他擁有多麼宏大的場面和驚心動魄的情節,很簡單就只是因為電影在慢慢的給我們講述一個故事,一點一滴深入我們的心靈和骨髓之中,《英國病人》觀後感。你越看越發現,你漸漸看到了靈魂和真諦的樣子,雖然虛幻,但也是一種虛幻的真實。
《英國病人》這部電影在很早之前就聽說過,是一部獲得奧斯卡大獎的經典影片,倆個時空交錯的蒙太奇拍攝手法讓人在看的過程中有點不知所措。你必須靜下心來慢慢聽電影給你娓娓道來。那些混亂不知電影所云的感覺會在你看完之後變得清晰明了,隨著你慢慢的回味,你會發現原來電影給我們講了一個特別經典的愛情故事。
電影名字叫英國病人,只是一個身份,導演並不想通過這個名字告訴我們什麼耐人尋味的東西,但是我卻想把他聯繫到影片的主題上,這個病人艾瑪殊表面是一個被燙傷的病人,實際上映射出他得了一種叫*情的絕症,除了死亡好像沒有什麼其他可以結束的方法。艾瑪殊和有夫之婦凱薩琳的愛情原本不該發生,但卻發生的那麼轟轟烈烈無法控制。他們的愛情僅有愛情而已,顯得那麼純粹。影片通過艾瑪殊的點點回憶來勾勒這個讓人心痛的故事,其間還穿插著照顧艾瑪殊的護士漢娜的愛情歷程,倆者相互交替補充著。艾瑪殊對凱薩琳的愛之前朦朧隱晦,隨後直接炙熱,如同沙漠一般,觀後感《《英國病人》觀後感》。這種愛過分強烈,讓他願意為愛做任何事情,以至於到了後來當凱薩琳出事之後,他為了拯救洞穴中的愛人,不惜繪製西非地圖出賣給德國軍隊,他只知道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把心愛的她解救出來,這是支撐他生活的信仰,除此之外他不願意思考其他的任何事情。到最後凱薩琳還是死在了洞穴,她在洞穴之中靠著微弱的手電所寫下的愛情箴言讓我痛哭流涕,當凱薩琳說,"親愛的,我在等著你。黑暗中的一天有多長呢,或者,黑暗中的一個禮拜呢?這會兒火已經熄了,我冷得要命。我真應該把我自己拽到外面去,不過,也得外面有有太陽才行。恐怕我現在是在浪費那亮光繪圖,浪費那亮光寫這些東西。我們會死。但我們死的好富有。我們擁有著自己的愛人和部類;擁有我們曾經吞咽過的美味;擁有我們進入的身軀,我們在其中就像在河裡遊啊遊。我們把恐懼埋藏在這裡面,像這個悽涼的洞穴。我要把所有的這一切,都銘刻在我的身軀上。我們會有著真正的國度,可不是地圖上勾畫的邊界,或者強權者的名字所代表的那種。我知道你會回來,把我帶出去,帶我走進風的宮殿。在這樣的地方和你,和朋友們一起漫步,那就是我所想要的一切了。一個沒有地圖的地球。燈光也熄滅了,我現在是在黑暗中書寫。",影片同時讓我們看到艾瑪殊抱著她在漫漫的黃沙峭壁之中艱難的行走,艾瑪殊痛哭的樣子把每個看到此的人的心撕成了碎片,同風一樣四散在黃沙之中。
相愛不能在一起,尤其還要被天各一方的痛徹心扉有誰能懂?哭到無聲,哭道沙啞,哭到青筋爆出,哭到天昏地暗,哭到滄海桑田。愛情有時是一種"絕症",最好你不要得上這種病,但是萬一被命中,你將獲得與常人不同的經歷,讓你覺得來這世界走一趟是多麼的值得和慶幸,即使是絕症瀕臨死亡,也在所不惜。
有一種病無法痊癒。如果有機會也不會選擇痊癒。
英國病人觀後感二
安東尼。明格拉(ANTHONYMINGHELLA,1954-2008),1954年出生於英國懷特島,父母皆為義大利移民。畢業於英國UniversityofHull,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其後數年在某大學任教。在教職期間開始劇本與音樂創作並得到一定的肯定。明格拉的導演生涯算不上多產,起步也比較遲,1991年才初執導演筒,但是其在1996所執導的《英國病人》(TheEnglishPatient)卻讓他一舉登上了事業的頂峰。該片在當年的奧斯卡得到11項提名,並最後獲得9項而歸。作為一部非好萊塢製作的電影,風光可謂一時無兩。其後所拍的另一部作品「冷山」(ColdMountain),雖然在該屆奧斯卡中未能載譽歸來,但是亦受到劇評界的廣泛好評。
某個高人曾說過,一個偉大的導演一輩子只會有一部偉大的作品,而導演的其他作品往往只是另一種的延續或遊戲文章而已。不敢說這是否真理,不過恐怕明格拉自己也會感到《英國病人》所創造的峰頂不容易超越。
說出來叫人汗顏,其實在我觀看「英國病人」和「冷山」地時候,並未有留意到兩者的導演為同一人。若非昨天看報讀到「英國名導明格拉去世」的消息,並看到內文關於導演的電影作品清單,也許到現在都還未意識到這點。
《英國病人》(也有譯作《別問我是誰》)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二戰發生前夕的北非,一隊國際地理學會的學者在沙漠裡進行考察,順道也編制用於歷史地理研究的地圖。其中出身自匈牙利貴族的艾瑪殊是一名歷史專家。大家對枯燥的研究生生涯早已習慣,除了經費有點緊張,工作總算得上是順利。
平淡的生活直至有天來了一名新成員傑菲,和他的美麗動人的妻子嘉芙蓮到來而宣告終結。這個漂亮的金髮英國女人把艾瑪殊原來如沙漠一樣刻板枯燥的心靈,變得莫名的躁動。他開始不自禁的注意著嘉芙蓮舉動,從暗裡細賞她的一顰一笑。有礙於嘉芙蓮有夫之婦的身份,他無奈的只能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感情,並刻意避開單獨相處的機會。但他這種不自然的舉措卻沒有躲得過嘉芙蓮的眼睛。情,難道真的可以由人的主觀意志來操縱?不,它正在暗暗的等待著萌芽所需的時機。
一次偶然發生的交通意外,突然降臨的沙暴造就了他們的獨處,給予兩人一個互訴衷情的機會。兩個原本有意迴避的心靈自此不能再分離。這份遲來的愛一方面讓他們熱戀得如痴如醉,另一方面卻叫他們不得不面對世俗倫理的沉重壓力。傑菲在偶然中發現了妻子的出軌行為,在羞憤中埋下了與他們同歸於盡的想法。他在一次的野外考察中,駕著飛機,連帶著嘉芙蓮一起撞向艾瑪殊,但艾瑪殊卻幸運的逃過這一難。事故中傑菲傷重身亡,嘉芙蓮則受了重傷不能移動。為免受日光和風沙的傷害,艾瑪殊把嘉芙蓮安置在一個他們在考察是發現的洞穴裡,留下了身上所有的乾糧和水,一個人上路去尋找幫助。他首先找到英軍的基地,英軍卻因為他的口音判斷他是德國間諜而把他扣留。在被押送到開羅途中,艾瑪殊為嘉芙蓮危在旦夕的生命而心急如焚,不得已鋌而走險冒死逃跑,在沒有其他辦法下到德軍陣地求助。這時,嘉芙蓮正無助的躺在黑暗的洞穴裡,感覺自己的生命正在一點一滴的流走。在彌留中,她在幽暗裡寫下了對艾瑪殊最深情的遺書。。。。。當艾瑪殊開著用學會所編制的北非地圖跟德軍所換來的舊英國飛機趕回時,只發現嘉芙蓮已經永遠離他而去。他傷心欲絕的把心愛的女人抱上飛機,然後駕這機漫無目的在無邊的沙漠裡徘徊,途中陰差陽錯被一群德軍誤認為英軍而擊落。當他從英軍的軍醫院裡清醒過來時,已經忘記了自己是誰,也忘記了最心愛的人。。。。。因為他說不出自己的名字,院方於是根據他是從一架英國飛機上給救回來的這情況,暫時給了他一個代號:「英國病人」。在被轉移到後方的過程中,護士小姐的溫柔卻無意地把殘酷的回憶重新勾起。。。
大時代洪流裡一段看起似微不足道的不倫之戀,一對無足輕重的戀人,艾瑪殊為了救心愛的女人而無法不將地圖交給德軍,竟在無意中影響了北非以至歐洲的戰局,亦間接主宰了數以百萬計軍民的存亡。而德軍的獲得地圖相對英軍的失之交臂,正好反映了歷史事件發生的偶然性。在戰亂中平民的生命渺小如塵,卻又在特定的時間地點不經意的譜寫了歷史,到底這是宿命還是諷刺?
片中的選角包括飾演艾瑪殊的RalphFiennes,嘉芙蓮的KristinScottThomas,或演護士的JulietteBinoche都是不二之選。他們對導演渲染的那種淡淡的,英國電影所特有的敏感細膩而內斂的情感表達都有恰到好處的發揮。古典而略帶矜持的動作,欲言又止的眼神,非《鐵達尼號》或《偷襲珍珠港》那種由X代偶像們所主演的虛擬懷舊電影所能比擬。如果真的要相提並論,我情願選擇另一出經典《北非諜影》(Casablanca)。
《英國病人》中,對陷入不倫之戀的一對主角微妙的心態變化描寫得尤其絲絲入扣,片中有不少精彩的對白可堪經典。比方:
當他們初嘗愛果時,嘉芙蓮問艾瑪殊最討厭什麼,艾的回答是「去佔有或被佔有」,這與後來艾情根深種時說的「所有屬於我的,我都要佔有!」遙遙對比呼應,也正好反映了男主角心路歷程的前後變化。
有一次艾問嘉:「你最快樂的時候是何時?」,嘉回答:「現在」,艾接著有問:「那你最不快樂的時候是何時」,嘉說:「也是現在」。寥寥數語間,把女性在婚外戀中亦喜亦憂的矛盾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聖誕聚會的短暫激情後,嘉芙蓮對尋找到來的丈夫說;「回家?你說的是我們真的可以回家,離開這裡?」,「我在這裡感覺到不能呼吸」。雙關的言語,讓觀眾都能充分感受到她面對丈夫時的那種沉重道德壓力,有時甚至情願丟下珍貴的愛情而換取一口自由的空氣。
有關於婚外情的電影多如恆河沙數,《英國病人》在當中情節不算得特別曲折,如果要說到它特別成功的地方,撇開悽美的配樂和熟練的鏡頭運用,也許就是導演的高手手筆把它的廣(浩瀚的撒哈拉沙漠、殖民地主義崩潰的前夕、東西文化的交匯與衝突點、不同國家民族的差異和戰爭雙方的劍拔弩張)和細(男女感情)進行了一次非同凡響的融合。而導演的外來移民背景對於電影中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也有一個比較寬容和理解的視角。
至於情節裡關於加拿大護士跟印度士官的一段感情,在我看來只是一個無關主線的小插曲而已。
英國病人觀後感三
這是一部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味的電影:
殘酷的戰爭
糾結的愛情
荒涼的沙漠
受傷的心靈
狂喜的瞬間
悲痛的記憶
~~~~~~~~
一切都被流水一樣的時間衝得越來越遠。
電影中,身受重傷的凱薩琳在非洲沙漠的一個巖洞中等待愛人埃馬西的歸來;為了給凱薩琳尋找醫藥,埃馬西在沙漠中走了三天三夜到達最近的小鎮,不幸被捕。埃馬西以上廁所為藉口,殺掉看守,跳下火車逃出押送。為了營救凱薩琳,埃馬西把地圖出賣給敵軍換了一架飛機飛回沙漠,無奈已經太遲,凱薩琳已經死。以下為本人對凱薩琳臨終絕筆的譯文:
親愛的,我在等你。
在黑暗中等待的一天有多久!在黑暗苦苦等待一個星期是多麼漫長!
火已經盡了,我感覺好冷,徹骨的冷。
我真該把自己的身體拖到洞外,可是又害怕沙漠裡的陽光。
瀏覽山洞裡的壁畫以及寫下這些文字恐怕耗費了不少這盞燈的電量。
我們總有一死。
我們終會死。
與摯愛的人在一起,與我們的民族在一起,我們死而無憾。
唇邊仍留著你的氣息,我們曾經合二為一,心靈融為一體,在愛的河流中遊弋。
我們曾經心懷恐懼,如同這暗無天日的洞穴。
我要把這一切銘刻在我的身體。
我們是真正的國度,沒有地圖上劃出的邊界,也沒有以強者的名字命名。
我知道你會回來,把我抱出洞外,步入風的聖殿。
這是我唯一的願望:與你在一起,與朋友們在一起,漫步風中,在這片沒有地圖的土地上。
燈已耗盡。
我在黑暗中寫下這最後的文字。
Mydarling,I'mwaitingforyou.Howlongisadayinthedark,oraweek?ThefireisgonenowandI'mcold,horriblycold.
Ireallyoughttodragmyselfoutside,butthenthere'dbethesun.I'mafraidI』llwastethelightonthepaintingsandonwritingthesewords.Wedie.Wedie,Wedierichwithloversandtribes.Tasteswehaveswallowed.Bodieswehaveenteredandswumuplikerivers.Fearswehavehiddenin,likethiswretchedcave.Iwantallthismarkedonmybody.
We'retherealcountries,nottheboundariesdrawnonmaps,thenamesofpowerfulmen.Iknowyouwillcomeandcarrymeoutintothepalaceofwinds.That'sallIhavewantedtowalkinsuchapalacewithyou,withfriends,anearthwithoutmaps.ThelampsgoneoutandI'mwritinginthedarkness.英國病人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