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愈傷組織培養使用的玻璃培養皿封口方法
2023-07-22 19:04:36 3
專利名稱:一種愈傷組織培養使用的玻璃培養皿封口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玻璃培養皿的封口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愈傷組織培養使用的60mm 90mm玻璃培養皿封口方法。
背景技術: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是指在無菌條件下,將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細胞以及原生質體,在人工配製的環境裡培養成完整的植株。利用組織培養,不僅可以大量生產優良無性系,獲得人類需要的多種代謝物質,還可獲得單倍體、三倍體、多倍體及非整倍體,也是轉基因技術及細胞融合技術發展的基礎。採用玻璃培養皿進行愈傷組織培養過程中,玻璃培養皿的封口是影響愈傷組織良好生長及汙染率降低的關鍵因素之一。現使用的封口方法——
封口膜(膠)封口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汙染率,提高愈傷組織培養效率, Upamfihn封口膜價格昂貴,培養成本高,_mrafilm封口膜粘性大,操作時易粘貼工作檯面、培養箱體及塵埃等,粘在被封口的玻璃培養皿上也不易被剝離清除,因此不能有效降低汙染率和提高玻璃培養皿的再利用率。/^ra/ih封口膜遇高溫極易破損,封口操作比較麻煩,增大操作難度。在大批量愈傷組織培養中,這種封口方法的不便性顯得尤為突出。因此研究開發愈傷組織使用的玻璃培養皿快速有效的封口方法,降低愈傷組織培養汙染率,促進愈傷組織生長,是愈傷組織培養過程中一直以來有待解決的方法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操作方便,能有效降低愈傷組織的褐化率及汙染率的愈傷組織培養使用的玻璃培養皿封口方法。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愈傷組織培養使用的玻璃培養皿封口方法,用普通保鮮膜對60mm 90mm玻璃培養皿進行封口,操作步驟如下
(a)用手術刀垂直於普通保鮮膜卷的長度方向將其切割成寬度2 3 cm的環狀圈,置於超淨工作檯面上消毒滅菌;
(b)取愈傷組織培養使用的60mm 90mm玻璃培養皿,用步驟(a)中消毒滅菌後的普通保鮮膜密封蓋口,密封時,將保鮮膜緊貼壓玻璃培養皿底部需密封的蓋口,旋轉玻璃培養皿2圈後,輕拽保鮮膜將其扯斷即可完成玻璃培養皿的封口。其中,優選步驟(a)中將普通保鮮膜切割成寬度2 cm的環狀圈密封60mm玻璃培養皿效果較好。將普通保鮮膜切割成寬度3 cm的環狀圈密封90mm玻璃培養皿效果較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材料成本低、易獲得
由於普通保鮮膜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非常普遍,不會出現因材料來源單一,不易獲得而影響組培工作。且普通保鮮膜價格便宜,60mm 90mm玻璃培養皿封口用量少,一卷普通保鮮膜可封350 400個60mm 90mm玻璃培養皿,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組培成本。
2、有效降低愈傷組織的褐化率及汙染率
由於普通保鮮膜沒有粘性,在封口時,不會粘結操作工作檯面、實驗室及培養箱的塵埃;封口後,也不會由於封口膜的粘性而粘結於其它實驗器材上,在觀察實驗結果或挪動玻璃培養皿時造成封口膜的破損,從而降低了汙染的可能性及愈傷組織的褐化率,有效保證愈傷組織的良好生長。3、操作簡便、便於觀察組培結果和提高玻璃培養皿的再利用率
用手術刀可以很容易將普通保鮮膜卷裁成所需寬度圈剝離作為封口膜帶,操作時膜帶緊貼壓玻璃培養皿底部邊緣,將玻璃培養皿轉動兩圈即可封口,此時封口成功的玻璃培養皿不但外觀整潔乾淨,更不會因為挪動玻璃培養皿時造成培養皿封口的破損,因此非常便於觀察組培結果。培養結束後,也很容易從玻璃培養皿底部剝離封口的普通保鮮膜,不會因粘在玻璃培養皿上清洗不掉而降低培養皿的再利用率。4、促進愈傷組織生長
用普通保鮮膜封口的90mm玻璃培養皿,其培養的愈傷組織生長速度較快。實驗發現, 第12 d時,愈傷組織直徑比開始繼代時增大近2倍。愈傷組織的褐化率和汙染率均比較低, 多數呈淺黃綠色、顆粒明顯、較疏鬆。因此用普通保鮮膜封口可有效促進愈傷組織生長,有利於以愈傷組織為基礎材料的玻璃培養皿組織培養。本方法與傳統的不封口和用mrafilm封口膜(膠)封口方法相比較,在促進愈傷組織生長、降低愈傷組織褐化率及汙染率的基礎上,不但操作簡便,便於觀察組培結果,還可提高玻璃培養皿的再利用率,並能節省組培成本。不封口法,植物愈傷組織接入玻璃培養皿培養基後蓋上培養皿蓋,直接放入培養箱培養,雖然不需要任何封口膜,能節約操作時間和培養成本,操作也便利,但會造成大量愈傷組織褐化、被汙染,使愈傷組織難以正常生長,導致愈傷組織的嚴重損失。用parafilm封口膜(膠)封口,雖然愈傷組織也可以正常生長,但和普通保鮮膜封口相比,由於粘性較大,操作時易粘操作臺面以及培養箱和實驗室的塵埃;實驗觀察時由於挪動玻璃培養皿時易造成培養皿封口處破損;實驗結束時不易從玻璃培養皿底部剝離乾淨,高溫條件下該現象更為明顯,遇高溫極易破損等因素,提高了愈傷組織培養操作的難度及汙染的可能性。而且由於其為進口膜,價格是普通保鮮膜的上百倍,增加了組培成本;來源渠道單一,不易獲得,易影響到實驗進度。而用普通保鮮膜進行愈傷組織培養使用的培養皿封口,以上的不利因素基本都可以解決。用普通保鮮膜封口的玻璃培養皿,明顯降低了愈傷組織培養中普遍存在的愈傷組織褐化、汙染問題,從而保證愈傷組織的正常生長。以生長2 3個月的隴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cv. Longdong)優質愈傷組織為實驗材料,通過用parafilm封口膜(膠)(處理A) 和普通保鮮膜(處理B)兩種方法封口培養皿,以不封口為對照的實驗結果(表1)可知用普通保鮮膜封口培養的愈傷組織,培養12 d後,汙染率為11%,比對照低67 %;褐化率為15 %, 比對照低48 %;與parafilm封口膜(膠)處理相比,褐化率和汙染率分別降低了 12.7 %和 11 %,並且汙染率與培養8 d時的一致,可見用普通保鮮膜封口方法封口基本不會因觀察組培結果挪動玻璃培養皿而造成封口處破損,增大汙染率。也不易粘在玻璃培養皿上,易從培養皿上一次完全剝離,使操作簡便化,培養結束後的玻璃培養皿易清洗,增加了培養皿的再利用率。很大程度上節省了培養成本。
表 權利要求
1.一種愈傷組織培養使用的玻璃培養皿封口方法,其特徵在於,用普通保鮮膜對 60mm 90mm玻璃培養皿進行封口,操作步驟如下(a)用手術刀垂直於普通保鮮膜卷的長度方向將其切割成寬度2 3 cm的環狀圈,置於超淨工作檯面上消毒滅菌;(b)取愈傷組織培養使用的60mm 90mm玻璃培養皿,用步驟(a)中消毒滅菌後的普通保鮮膜密封蓋口,密封時,將保鮮膜緊貼壓玻璃培養皿底部需密封的蓋口,旋轉培養皿2 圈後,輕拽保鮮膜將其扯斷即可完成培養皿的封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愈傷組織培養使用的玻璃培養皿封口方法,其特徵在於,用於密封60mm玻璃培養皿時,將普通保鮮膜卷的長度方向將其切割成寬度2 cm的環狀圈;用於密封90mm玻璃培養皿時,將普通保鮮膜卷的長度方向將其切割成寬度3cm的環狀圈。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愈傷組織培養使用的玻璃培養皿封口方法,用保鮮膜對60mm~90mm玻璃培養皿進行封口,操作步驟如下(a)用手術刀垂直於普通保鮮膜卷的長度方向將其切割成寬度2~3cm的環狀圈,置於超淨工作檯面上消毒滅菌;(b)取愈傷組織培養使用的60mm~90mm玻璃培養皿,用步驟(a)中消毒滅菌後的普通保鮮膜密封蓋口,密封時,將保鮮膜緊貼壓玻璃培養皿底部需密封的蓋口,旋轉培養皿2圈後,輕拽保鮮膜將其扯斷即可完成封口。本發明的愈傷組織培養使用的60mm~90mm玻璃培養皿封口方法不僅操作方便,而且材料成本低,易獲得,能有效降低愈傷組織的褐化率及汙染率,便於觀察組培結果和提高培養皿的再利用率。
文檔編號A01H4/00GK102217547SQ20111014716
公開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日
發明者師尚禮, 曹文俠, 李玉珠, 白小明, 祁娟, 趙桂琴, 陶茸 申請人:甘肅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