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漆包金屬線的製作方法
2023-07-23 13:57:41 1
專利名稱:一種漆包金屬線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漆包線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漆包線的材料構成組分。
背景技術:
傳統生產方法生產的漆包線一般是在製備好銅線的導體上塗覆一層聚醯胺醯亞胺油漆,由於與金屬銅表面間的親和力不夠高,單純用一層聚醯胺醯亞胺油漆的附著性、柔韌性較差,進行拉伸卷繞時容易發生開裂,而漆膜、金屬 線不圓也容易造成偏心的情況,使製造的轉子出現匝間的不良纏繞或短路,而在機械繞線、嵌線過程中,由於漆包線與機械之間摩擦力較大,機械轉動快速,也有可能使拉伸後的漆包線漆膜彈性下降。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改善聚醯胺醯亞胺漆包銅線漆膜附著性而且幾乎不影響聚醯胺醯亞胺本身耐高溫性質的漆膜,減少聚醯胺醯亞胺漆包銅線表面出現珠面的不良情況。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漆包金屬線,包括金屬導體及包覆外層的漆膜,所述的漆膜依次為包覆金屬導體的聚酯亞胺底漆層及聚醯胺醯亞胺面漆層。進一步地,所述的聚酯亞胺底漆層的厚度佔總漆膜厚度的69Γ15%,所述的聚醯胺醯亞胺面漆層的厚度佔總漆膜厚度的85°/Γ94%。進一步地,所述的金屬導體為銅質材料,金屬導體的橫截面呈圓形。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保留了聚酯漆的附著性、柔韌性等良好性質,而且具有耐高溫性質,底層塗覆聚酯亞胺有利於改善聚醯胺醯亞胺漆包銅線漆膜附著性,而且幾乎不影響聚醯胺醯亞胺本身耐高溫性質,總體油漆的粘度也有改善,從而減少聚醯胺醯亞胺漆包銅線表面出現珠面的不良情況,而底漆以此比例的塗覆可解決由於漆膜表層或金屬線不圓而導致的偏心情況。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金屬線與漆膜中各種類型材料的位置關係。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漆包金屬線,包括金屬導體I及包覆外層的漆膜,所述的漆膜依次為包覆金屬導體的聚酯亞胺底漆層2及聚醯胺醯亞胺面漆層3。進一步地,所述的聚酯亞胺底漆層2的厚度佔總漆膜厚度的69Γ15%,所述的聚醯胺醯亞胺面漆層3的厚度佔總漆膜厚度的85°/Γ94%。進一步地,所述的金屬導體I為銅質材料,金屬導體I的橫截面呈圓形。以上所述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範圍作任何限制,凡依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的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 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漆包金屬線,包括金屬導體及包覆外層的聚醯胺醯亞胺面漆層,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金屬導體及聚醯胺醯亞胺面漆層之間還包括聚酯亞胺底漆層,面漆層與底漆層共同形成漆膜。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漆包金屬線,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聚酯亞胺底漆層的厚度佔漆膜厚度的69Γ15%。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漆包金屬線,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聚醯胺醯亞胺面漆層的厚度佔漆膜厚度的85°/Γ94%。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漆包金屬線,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金屬導體為銅質材料。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漆包金屬線,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金屬導體的橫截面呈圓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漆包金屬線,包括金屬導體及包覆外層的聚醯胺醯亞胺面漆層,所述的金屬導體及聚醯胺醯亞胺面漆層之間還包括聚酯亞胺底漆層,面漆層與底漆層共同形成漆膜,所述的聚酯亞胺底漆層的厚度佔漆膜厚度的6%~15%,所述的聚醯胺醯亞胺面漆層的厚度佔漆膜厚度的85%~94%。本新型保留了聚酯漆的附著性、柔韌性等良好性質,而且具有耐高溫性質,底層塗覆聚酯亞胺有利於改善聚醯胺醯亞胺漆包銅線漆膜附著性,以此比例的塗覆更可解決由於漆膜表層或金屬線不圓而導致的偏心情況,而且幾乎不影響聚醯胺醯亞胺本身耐高溫性質,總體油漆的粘度也有改善,從而減少聚醯胺醯亞胺漆包銅線表面出現珠面的不良情況。
文檔編號H01B7/02GK202384035SQ20112055730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8日
發明者袁錦標 申請人:東莞宇隆電工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