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楊梅培育方法與流程
2023-07-22 19:34:16 1
本發明涉及楊梅栽培技術。
背景技術:
申請號為200510050498. 3的說明書中公開了楊梅盆栽矮化技術,其特徵是:選擇嫁接好的楊梅苗,在2月到3月份載入存有土壤的容器內,當年春季對容器內的土壤施肥一次,且在春季抽芽時,施用一次矮壯素,在夏季和秋季各再施用一次矮壯素;楊梅過冬後的第二年春季,施肥和施用矮壯素時間及次數與前一年相同,即春季對容器內的土壤施肥一次,春季抽芽階段、夏季和秋季各施用矮壯素一次;第三年施肥和施用矮壯素時間和次數與第二年相同;楊梅經過三年時間的矮化栽培,得到樹冠高度在50釐米左右的矮化楊梅樹;第四年楊梅進入成熟期階段,按要求控制環境溫度,以達到控制楊梅成熟的時間。這種楊梅盆栽矮化技術對於促使楊梅早熟、減少蟲害缺少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楊梅培育方法,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早熟且不易遭受蟲災的楊梅培育方法。本發明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楊梅成熟前30-50天在楊梅果枝上套塑膠袋並設置通氣管和紗網。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楊梅培育方法,是按下列步驟操作的:(1)楊梅成熟前30-50天在楊梅果枝上套塑膠袋;(2)在通氣管端部安裝紗網;(3)在塑膠袋袋口處安裝帶有紗網的通氣管,紮緊塑膠袋袋口 ; (4)去除塑膠袋及帶有紗網的通氣管,採集成熟的楊梅果實。楊梅成熟前30-50天在楊梅果枝上套塑膠袋,目的在於提高楊梅果枝周圍氣溫,促進楊梅果實生長及成熟,同時也防止害蟲叮咬楊梅果實。為了保障楊梅果枝正常呼吸、防止套塑膠袋內氣溫過高而灼傷楊梅果枝及果實,在塑膠袋袋口處設置通氣管。在通氣管端部安裝紗網, 目的在於防止害蟲通過通氣管進入塑膠袋內叮咬楊梅果實。通氣管和紗網活動連接。紗網通過橡皮筋圈套接在通氣管端部。在塑膠袋袋口處安裝帶有紗網的通氣管,然後紮緊塑膠袋袋口,這樣阻止了害蟲進入塑膠袋叮咬楊梅果實。楊梅果枝及果實在塑膠袋內生長,楊梅果枝蒸騰的水分集留在塑膠袋內,塑膠袋內潮溼悶熱,這和梅雨天氣氛圍相同,促進楊梅果實早熟。通氣管保障了楊梅果枝及果實正常呼吸。楊梅果實成熟後,去除塑膠袋及帶有紗網的通氣管,採集成熟的楊梅果實。塑膠袋及紗網有效防止了害蟲叮咬楊梅果實,提高了楊梅果實的品質和產量。
本發明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操作簡便,這種楊梅培育方法使楊梅果實成熟期提前了,提高了楊梅果實的品質和產量。
具體實施方式
楊梅成熟前40天在楊梅果枝1上白色的套塑膠袋2。在塑膠袋2袋口處設置通氣管3。通氣管3為塑料管,次年可以再次使用。通氣管3長10釐米,直徑5釐米。在通氣管3端部安裝紗網4。紗網4為塑料紗網,通氣效果好。通氣管3和紗網4活 動連接。紗網4通過橡皮筋圈5套接在通氣管3端部。在塑膠袋2袋口處安裝帶有紗網4的通氣管3,然後紮緊塑膠袋2袋口,這樣阻止了害蟲進入塑膠袋2叮咬楊梅果實。楊梅果枝1及果實在塑膠袋2內生長,楊梅果枝1蒸騰的水分集留在塑膠袋2內,塑膠袋2內潮溼悶熱,這和梅雨天氣氛圍相同,促進楊梅果實早熟。通氣管3保障了楊梅果枝及果實正常呼吸。楊梅果實成熟後,去除塑膠袋2及帶有紗網4的通氣管3,採集成熟的楊梅果實。塑膠袋2及紗網4有效防止了害蟲叮咬楊梅果實,提高了楊梅果實的品質和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