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經典懸疑驚悚電影(這部Netflix出品的韓國驚悚片)
2023-10-22 07:22:58 1
喜歡驚悚電影的觀眾,大體不會錯過最近NETFLIX出品的一部韓國電影——《電話》。
樸信惠飾演的乖乖女書妍住進了陰森老宅,隨之響起的求救電話讓兩個女生產生交集。
放在驚悚片的範疇裡,《電話》算得上是比較流暢的作品。故事簡單,情節算不上複雜,看完之後還讓人意猶未盡,忍不住琢磨片尾彩蛋的深意。
該片和去年一部國產劇《時空來電》(翻拍自韓劇《信號》)的設定相似,兩部作品都是通過一部電話,把現在與過去的兩個時空的人聯繫起來。
當然,《電話》成在簡單,也遺憾在簡單。同樣一座老宅,正在進行的兩個時空,恐怖懸疑的故事在這裡發生,而遺憾也在於,電影把驚悚「放在了一個籃子裡」。
驚悚有餘,內核不足在《完美陌生人》中,手機是藏著無數秘密的潘多拉魔盒,而在《電話》裡無線電話也引發了一場改變未來的危險遊戲。
同樣是對接過去的關鍵道具,韓劇《信號》中,當代警察用無線對講機聯繫到生活在上世紀90年代的警察。兩者在時間裂縫中對話,跨時空破獲諸多案件。
簡單來說,影片講述的是乖乖女和「瘋子」、現在與過去的故事。
影片前半段,乖乖女書妍接到英淑從過去時空打來的電話。在那個時空裡,英淑的繼母是位女巫,她每天要給女兒作法驅魔,監視她的一舉一動,被折磨的英淑處於「待解救」的狀態。
與之相對,書妍的獨居生活則稍顯落寞,對於母親患病,她的情緒更為複雜。
「你覺得你有資格葬在爸旁邊嗎?」,影片開頭,面對患癌母親的臨終遺願,乖乖女書妍大聲斥責。因為是母親的疏忽造成了父親的死,母女之間心有間隙。
這也映照了《電話》的驚悚片底色,就像調光師在採訪中所說,「書妍的世界中使用藍色調,代表著悲傷與絕望,而在英淑的世界裡則用紅色調來呈現憤怒、危險和暴力。」
同類型的電影裡,穿梭時空、相互救贖是常見表達。比如《超時空來電》《黑洞頻率》都是如此,《電話》在前半段也不例外。
英淑擺脫繼母監視後,偷跑出去救回了書妍的父親。作為報答,書妍將繼母要殺英淑的消息告訴了她。
最初,我們以為「繼母」是瘋子,後來才知道,瘋子是「繼母的女兒」。
隨著英淑反殺繼母,電影進入敘事正軌,區別於之前的作品,《電話》後半段落筆於被操控的犯罪,這也是《電話》的亮眼筆觸。
乖乖女救下本該死去的英淑,這個女孩體內被封印的惡徹底解封,她殺人狂魔的一面迅速展露。
這之後,劇情發展迅猛,書妍的父親活了,叔叔和警察卻接連慘遭英淑毒手。觀眾這才發現,英淑擁有反社會人格。
最後,該如何理解影片的結尾彩蛋——「母親消失、惡女從血泊中醒來。」對此,豆瓣網友樂此不疲地給出不同解讀。
就像《殺人回憶》裡,奉俊昊沒有給出明確結尾,暗示著被害者們是死於整個社會的冷漠和動蕩年代的扭曲。《電話》也不例外,它有「惡魔依然在人間」的隱喻。
同時,也有不少網友表示,結尾彩蛋導致全劇崩盤。「不懂見好就收,停在母親出現前的一刻都至少圓了個可以稱為動人的結尾,偏偏還要自作聰明再剪幾個反轉。」
就像《海市蜃樓》《黑洞頻率》等影片也都有結尾反轉,但像影片《電話》這種在正片已然編圓地情況下,還要畫蛇添足加個結尾,徒增漏洞,還是不反轉為好。
「惡」,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觀眾除了對結尾頗有微詞,樸信惠飾演的乖乖女也被質疑籌碼太少,被全鍾瑞飾演的「瘋子」吊打。
「她絕命一吼後,觀眾以為她能來個暴走反擊什麼的,然而並沒有什麼大招,導致最後的對決也變得沒有看頭。」
不可否認,影片對正面角色的塑造有些單薄,與之相對,創作者卻不吝於給反派細緻描摹。
就像張藝謀選出了周冬雨、劉浩存,李滄東則是選出了全鍾瑞——一位出演電影《燃燒》之前沒有什麼作品的新人演員。
全鍾瑞飾演的英淑誇張且嗜血,將反社會人格對於殺人分屍滿不在乎的樣子演繹得入木三分,每一處都讓人汗毛直立、心有餘悸。她為這部驚悚電影貢獻了不可多得的恐怖元素。
這與時下影視作品中流行的「惡女」形象不謀而合。比如《和惡魔契約的女人》中的野上芽衣子,19歲時被扣上殺人罪名,出獄後對當年在法庭上作了偽證的人實施瘋狂報復。
再比如,《壞人們》的女主人公是一個因深愛醫生從而轉變為偏執狂,不惜殺人的女護士;《白夜行》中的唐澤雪穗,11歲時被母親逼著出賣肉體,在心理上造成無法彌補的創傷,此後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地傷害身邊的人……
但遺憾的是,《電話》中「惡女何以惡」的問題並沒有解決。
邪靈附身固然可以算作一種解釋,但編劇強加的設定卻不經推敲。模糊不清的不只是「繼母暴虐」的真偽,乖乖女的忽視、惡女被釋放的天性以及警察的無能並不構成必然的因果鏈條。要想觀眾共情,除非大家理解。
全鍾瑞演的「惡女」無休止作惡,變換的只有翻轉。但「惡」的來源究竟是什麼卻沒有說明。一味謀求案件環環相扣的設計,最後只能陷於過度解讀、欠缺深意的泥淖裡。
【文/文朔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