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及大腸癌檢測試劑盒的製作方法
2023-07-22 19:57:11 1
專利名稱: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及大腸癌檢測試劑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用檢測試劑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表達載體及構建方法、大腸癌特異性自身抗體酶聯免疫檢測試劑盒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術:
大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全球發病率位於第三,在我國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在上海已位居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二位。根據中國衛生部衛生信息2007年統計數據表明,發病率佔全部惡性腫瘤的第3位,大腸癌死亡率為10.25 / 10萬,佔癌症致死第5位。大腸癌根據1匪分期不同可分為I、II、III、IV期,各期大腸癌預後相差很大,早期大腸 癌復發及轉移率低,預後良好,術後5年生存率可達97%,進展期大腸癌術後5年生存率僅為40%-50%。因此探索大腸癌早期診斷和篩查方法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大腸癌檢查方法有直腸指診、糞便隱血實驗、結腸鏡及影像學檢查。而這些檢查都存在有不足之處,直腸指診範圍局限,糞隱血實驗敏感性及特異性差,結腸鏡檢查有一定痛苦,患者較難接受,影像學檢查對於早期腫瘤不敏感。目前常用的腫瘤標誌物如癌胚抗原(CEA),CA19-9等指標缺乏敏感性及特異性,不能對大腸癌進行早期診斷。因此建立能高通量診斷大腸癌的特異檢查方法是當務之急。
發明內容
腫瘤發生後,腫瘤細胞表面的特徵抗原或腫瘤細胞分泌的特徵抗原刺激機體產生抗體,這些抗體可存在於尚無症狀的早期腫瘤患者血清中。通過尋找大腸癌特徵抗原,利用它來檢測患者血清中的特異性自身抗體,從而做為分子標誌,可以早期發現大腸癌,與現行的其他方法相比,具有微創、簡單、經濟、敏感度及特異度高等特點,方便用於社區人群的篩查,從而達到早期檢測大腸癌的目的。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利用它來檢測患者血清中的特異性自身抗體,從而作為分子標誌來早期發現大腸癌。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表達載體。本發明的第三個目的在於提供該表達載體的構建方法。本發明的第四個目的在於提供包含表達載體的大腸癌特異性自身抗體酶聯免疫檢測試劑盒,用於檢測早期大腸癌。本發明的第五個目的在於提供該試劑盒的製備及其操作方法。本發明提供的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其胺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2,SEQ ID No. 4、SEQ ID No. 6、SEQ ID No. 8,或 SEQ ID No. 10 所示。本發明提供的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表達載體,由噬菌體和編碼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cDNA片段構成,所述cDNA片段的序列如SEQ ID No. USEQ ID No. 3,SEQ ID No. 5、SEQ ID No. 7或SEQ ID No. 9所示。優選的,所述噬菌體為17噬菌體。本發明提供的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表達載體的構建方法,包括a)構建大腸癌噬菌體展示肽庫抽提30例新鮮大腸癌組織總RNA,等量混合成Img後抽提mRNA,應用ol igo dT引物反轉錄為cDNA,將cDNA末端進行平齊,加Ecol I和Hind III接頭,雙酶切後去除小片斷,然後接入17噬菌體雙臂,進行體外包裝,構建大腸癌噬菌體展示肽庫;b)親和篩選大腸癌特異抗原肽取10 ill A/G的瓊脂糖珠置於一 1.5ml離心管中,用pH7. 4的500 ill PBS洗2次,1%BSA4°C封閉Ih,瓊脂糖珠分別與15iU大腸癌患者及對照患者的血漿4 °C孵育過夜,500 u I PBS洗滌3次後,用10 ill PBS溶解富集到的抗體,10管大腸癌的抗體及10管非大腸癌的抗體各自合併成一管,取所述噬菌體展示肽庫擴增液20iU,先與20iU的非大腸癌抗體孵育lh,未結合的上清再與20 Ul大腸癌抗體結合,保留結合到瓊脂糖珠上的噬菌體, 並用IOOiU 1%SDS洗脫,將其轉染細菌至擴增,完成一輪親和篩選,重複上述步驟,反覆進行五輪親和篩選;c)血清學篩選大腸癌早期檢測分子標誌Cl)混合血樣初篩篩選後得到的噬菌體展示肽庫用LB液體培養基I: IO8稀釋後,取100 U I噬菌體液、250 u I新搖好的BLT5403細菌,3ml保溫55°C的頂層瓊脂,混勻後立刻倒入鋪有LB的平皿中,冷卻後,37°C溫箱孵育4小時,可見有單個的噬菌斑形成,每I個I. 5ml離心管中,加入Iml新搖好的細菌BLT5403,隨機挑取單個的、邊界清晰的噬菌體於I個I. 5ml離心管中,共隨機挑選噬菌體克隆2000個,並按順序編號,挑好的噬菌體置37°C恆溫振蕩器搖4小時以上,直至每一管液體均變澄清為止,挑選好的噬菌體克隆置4°C保存,用T7引物進行PCR反應,擴增所挑選噬菌體克隆的插入片段,挑取擴增片段200bp以上的噬菌體克隆進行ELISA實驗進一步篩選;所述ELISA實驗的步驟為將T7 TAILER抗體用pH7. 4的PBS按I :1000來稀釋,每孔取100 ill包被於96孔酶標板,4°C搖床輕搖過夜;用洗液洗板,每孔300 ii I,洗四次,每次約I分鐘,拍幹;採用200ii 12% BSA/PBS於26°C封閉2小時;用洗液洗板,每孔300 U 1,洗四次,每次約I分鐘,拍幹;加入用1%BSA以I :5比例稀釋的噬菌體100 iil,每個標本加4孔;每次試驗均加入沒有插入片段的空噬菌體作為陰性對照4孔和空白對照2孔,室溫孵育2小時,棄去孔內液體,拍幹;每個噬菌體標本加入100 U I 1%BSA以I :500比例稀釋的大腸癌組混合血漿、對照組混合血漿各2孔,所用大腸癌組、對照組的混合血漿的患者信息同步驟b)親和篩選所用的患者,室溫孵育I小時;洗板後每孔加入IOOiU I :10000稀釋的HRP耦聯的山羊抗人IgG,於26°C室溫孵育I小時;洗板後每孔加入溫度平衡至室溫的顯色劑A、B各2滴,混勻後,37°C孵育5分鐘,加入終止液25 yl,立刻用酶標儀檢測,取波長450nm,先用空白孔調零,然後讀取各孔的OD值,並記錄結果,每次進行ELISA按下列公式計算並判斷結果樣品平均OD值/陰性對照平均OD值,比值> 2. 0,判斷為陽性結果;樣品平均OD值/陰性對照平均OD值,比值〈2. 0,判斷為陰性結果;找出與大腸癌混合血清反應為陽性,而與對照混合血清反應為陰性的有意義的噬菌體克隆;c2)獨立血清復篩將經步驟Cl)初篩後的所述有意義的噬菌體應用30例大腸癌患者血清及30例健康對照血清進行ELISA復篩,步驟同Cl中所述ELISA實驗的步驟,不同之處在於篩選所用的血清為獨立的,而不是混合血清,對比所述有意義的噬菌體與各大腸癌患者血清及對照血清的反應性,應用獨立樣本t檢驗的方法,挑選出與30例大腸癌血清及30例健康對照血清的反應數據具有顯著差異的噬菌體克隆;c3)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重組載體的診斷模塊的獲得 應用dige R軟體採用隨機森林法對所有獨立血清樣本進行2000次隨機抽樣,根據各噬菌體肽區分大腸癌血清的能力,對步驟c2所得到的具有顯著差異的噬菌體的篩選 能力從高到低進行排序;採用貝葉斯雙變量模型,依次檢驗噬菌體聯合檢測的效果,按聯合數量最少、且聯合檢測的靈敏度與特異性與步驟c2所得到的具有顯著差異的噬菌體聯合檢測的靈敏度與特異性最接近的標準,得到5個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表達載體,其上插入的 cDNA 片段的序列如 SEQ ID No. I、SEQ ID No. 3、SEQ ID No. 5、SEQ ID No. 7、SEQ IDNo. 9所示。本發明提供的大腸癌特異性自身抗體酶聯免疫檢測試劑盒,包括I7TAILER單克隆抗體、酶標板、陰性對照、酶聯物、顯色劑A&B、終止液,其中,所述試劑盒還包括5個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表達載體,所述5個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表達載體均由T7噬菌體和編碼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cDNA片段構成,所述cDNA片段的序列分別如SEQ ID No. I、SEQID No. 3,SEQ ID No. 5、SEQ ID No. 7、SEQ ID No. 9所示,且所述陰性對照為空噬菌體,所述酶聯物為HRP耦聯的山羊抗人IgG。本發明提供的大腸癌特異性自身抗體酶聯免疫檢測試劑盒的操作方法,包括A)將T7 TAILER抗體,按I :1000稀釋度,用pH為7. 4的IXPBS稀釋,每孔lOOul,包被於96孔酶標板,4°C搖床輕搖過夜;採用IX洗液,每孔300ul,洗四次,每次約I分鐘,拍幹後用2% BSA/PBS 200ul於26°C封閉每孔2小時;1X洗液,每孔300ul,洗四次,每次約I分鐘,拍幹,加入1%BSA1 :5稀釋的5個表達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重組載體lOOul,每個標本加2孔;每次試驗均加入沒有插入片段的空噬菌體作為陰性對照和空白對照各2孔,室溫孵育2小時,棄去孔內液體,拍幹;B)每孔加入IOOul 1%BSA1 :500稀釋的大腸癌病人血漿,室溫孵育I小時,洗液洗板,每孔300ul,洗四次,每次約I分鐘,拍幹;每孔加入IOOul I 10000稀釋的HRP耦聯的山羊抗人IgG,室溫孵育I小時,洗液洗板,每孔300ul,洗四次,每次約I分鐘,拍幹;每孔加入溫度平衡至室溫的顯色劑A、B各2滴,混勻後,37°C孵育5分鐘,加入終止液25ul,立刻用酶標儀檢測,取波長450nm,先用空白孔調零,然後讀取各孔的OD值,並記錄結果;C)按下列公式計算並判斷結果用空白孔調零後,樣品平均OD值/陰性對照平均OD值,將結果代入聯合篩選模型,設定cut-off值為0. 5,當結果> 0. 5,判斷為陽性;結果〈O. 5,則將其結果判斷為陰性,其中,所述聯合篩選模型是通過匯總5個表達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重組載體與30例大腸癌症患者的血清和30例健康對照血清的反應數據,應用Binary Regression Models Version2. 0軟體在Matlab7. 0環境下建立篩選大腸癌的貝葉斯雙變量回歸模型。本發明利用17噬菌體將大腸癌cDNA文庫展示到噬菌體表面,並經親和篩選和血清學分析從中篩選出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表達載體,包含表達載體的大腸癌特異性自身抗體酶聯免疫檢測試劑盒具有檢測大腸癌病人血清中由於腫瘤刺激所產生的自身抗體的能力。將篩選出的多個抗原肽經過聯合,可達到早期檢測和篩選大腸癌病人的目的。
圖I為大腸癌噬菌體展示肽庫原始庫的光學圖片。圖2為隨機挑選噬菌斑PCR擴增圖。圖3為根據16個噬菌體聯合篩選30對訓練組血清的結果構建的數學模型示意 圖。圖4 (a)和(b)分別為16個曬菌體克隆聯合篩選與5個曬菌體聯合篩選ROC曲線圖。圖5為根據5個噬菌體聯合篩選30對訓練組血清的結果構建的數學模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應理解,以下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實施例I構建大腸癌噬菌體展示肽庫抽提30例新鮮大腸癌組織總RNA,等量混合成Img後抽提mRNA,應用ol igo dT引物反轉錄為cDNA,將cDNA末端進行平齊,加Ecol I和Hind III接頭,雙酶切後去除小片斷,然後接入T7噬菌體(N0VAGEN)雙臂,進行體外包裝,構建成大腸癌噬菌體展示肽庫,其光學圖片如圖I所示。測定構建的噬菌體展示肽庫庫容量為3. OX 106pfu,重組率為60%,符合篩選後期試驗要求。實施例2親和篩選大腸癌特異抗原肽取10 ill A/G的瓊脂糖珠置於一 I. 5ml離心管中,500 ill PBS (pH7. 4)洗2次,1%BSA4°C封閉lh。瓊脂糖珠分別與15iU大腸癌患者及對照患者血清4°C孵育過夜,其中對照患者是指排除任何惡性腫瘤及癌前病變,排除腺瘤性息肉病和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患者。PBS500 洗滌3次後,用10 u I PBS溶解富集到的抗體。10管大腸癌的抗體及10管非大腸癌的抗體各自合併成一管。取噬菌體庫擴增液20 iil,先與20iU的非大腸癌抗體孵育lh,未結合的上清再與20iil大腸癌抗體結合,保留結合到瓊脂糖珠上的噬菌體,並用IOOii I 1%SDS洗脫,將其轉染細菌至擴增,完成一輪親和篩選。為了富集可以和大腸癌自身抗體結合的特異展示肽,重複上述步驟,反覆進行五輪親和篩選。實施例3血清學篩選大腸癌早期檢測分子標誌3. I混合血樣初篩篩選後的肽庫用LB液體培養基I: IO8稀釋後,取100 ill噬菌體液、250iU新搖好的BLT5403細菌,3ml保溫55°C的頂層瓊脂,混勻後立刻倒入鋪有LB的平皿中,冷卻後,37°C溫箱孵育4小時,可見有單個的噬菌斑形成。每I個I. 5ml離心管中,加入Iml新搖好的細菌BLT5403,用消毒的牙籤隨機挑取單個的、邊界清晰的噬菌體於I個I. 5ml離心管中,共隨機挑選噬菌體克隆2000個,並按順序編號。挑好的噬菌體置37°C恆溫振蕩器搖4小時以上,直至每一管液體均變澄清為止。挑選好的噬菌體置4°C保存。用17引物(上海生工生物有限公司合成)進行PCR反應,擴增所挑選噬菌體的插入片段,產物進行瓊脂糖凝膠電泳,如圖2所示,挑取擴增片段200BP以上的噬菌體進行ELISA實驗進一步篩選,其中17引物的序列為Up :5, -GGAGCTGTCGTATTCCAGTC-3』Down :5,-AACCCCTCAAGACCCGTTTA-3』將T7 TAILER 抗體(N0VAGEN)用 PBS (pH7. 4)按 I :1000 來稀釋,每孔 100 y I 包被於96孔酶標板,4°C搖床輕搖過夜。用洗液(上海科華生物技術公司)洗板,每孔300 yl,洗四次,每次約I分鐘,拍幹。200iU2%BSA/PBS室溫(26°C)封閉2小時。洗板同前,加入用1%BSA以I :5比例稀釋的噬菌體IOOii 1,每個標本加4孔。每次試驗均加入沒有插入片 段的50號空噬菌體作為陰性對照4孔和空白對照2孔。室溫孵育2小時。棄去孔內液體,拍幹。每個噬菌體標本加入IOOiU 1%BSA以I :500比例稀釋的大腸癌組混合血漿、對照組混合血漿各2孔。所用大腸癌組、對照組的混合血漿的患者信息同實施例2的親和篩選所用的患者。也就是說,某待測的噬菌體包被六孔,其中兩孔加大腸癌患者混合血清,兩孔加對照混合血清,兩孔不加任何血清作空白對照,同時包被空噬菌體四孔,每兩孔分別加肺癌患者混合血清和對照混合血清,作前面四孔相應的陰性對照。室溫孵育I小時。洗板後每孔加入100 ill I :10000稀釋的HRP耦聯的山羊抗人IgG,26°C室溫孵育I小時。洗板後每孔加入溫度平衡至室溫的顯色劑A、B各2滴(上海科華生物技術公司),混勻後,37°C孵育5分鐘,加入終止液25 yl。立刻用酶標儀檢測,取波長450nm,先用空白孔調零,然後讀取各孔的光密度值(0D值),並記錄結果。每次進行ELISA按下列公式計算並判斷結果用空白孔調零後,樣品平均OD值/陰性對照平均OD值,比值彡2. 0,判斷為陽性結果;樣品平均OD值/陰性對照平均OD值,比值〈2. 0,判斷為陰性結果。找出與大腸癌混合血清反應為陽性,而與對照混合血清反應為陰性的噬菌體,作為有篩選意義的克隆進行後續研究,共篩選出21個有意義克隆,經過PCR鑑定均為有插入片段的噬菌體。這些噬菌體克隆表面所展示的抗原可能具有診斷大腸癌的潛能,將應用其對大腸癌病人和對照血清進行ELISA試驗篩選,以確定其在臨床中檢測早期大腸癌的可行性。3. 2獨立血清復篩將初篩後的有意義的21個噬菌體應用30例大腸癌患者血清及30例健康對照血清進行ELISA復篩,方法同實施例3. 1,不同之處在於篩選所用的血清為獨立的,而不是混合血清。對比21個噬菌體克隆在大腸癌患者血清及對照血清的反應性,應用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其中16個噬菌體克隆與30例大腸癌血清及30例健康對照血清的反應數據具有顯著差異(P〈0. 05)。實施例4應用訓練組血清建立檢測模型4. I建立聯合檢測數學模型
為了提高檢測試劑盒的敏感度,採用不同噬菌體克隆聯合檢測的方法。匯總16個不同噬菌體克隆與30對訓練組(30例癌症患者和30例對照)的反應數據,應用BinaryRegression Models Version 2. 0軟體在Matlab 7. 0環境下,建立篩選大腸癌的貝葉斯雙變量數學模型(Bayesian binary regression),檢測檢測者患大腸癌的概率。30例癌症患者為類別1,30例對照為類別0,cut-off值為0. 5,大於等於0. 5為陽性,小於0. 5為陰性,如圖3所示,可以應用此模型成功區分出30對訓練組的癌症患者及健康對照。4. 2優化聯合檢測數學模型在保證檢測效果的前提下,為了使試劑盒的製備及使用更加簡便,對以上16個噬菌體克隆進行精簡篩選。方法如下通過dige R軟體採用隨機森林法(Random Forest)對所有獨立血清樣本進行2000次隨機抽樣,進行編號,對這16個噬菌體克隆的篩選能力由高到低排序;根據排序結果依次選擇前16、15個,14個,直到前3個噬菌體克隆,將其反應性數值分別輸入貝葉斯雙變量模型(Bayesian binary regression),發現卩遼菌體克隆聯合數量最少,即僅使用前五 個噬菌體克隆(1009號噬菌體克隆、174號噬菌體克隆、149號噬菌體克隆、396號噬菌體克隆、95號噬菌體克隆)聯合篩選,其靈敏度及特異度與16個噬菌體克隆聯合篩選時靈敏度及特異度接近,敏感度及特異度分別為90. 0%和96. 7%,如圖4所示,16個噬菌體克隆聯合監測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 937,5個噬菌體克隆聯合檢測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 940。經測序,前五個噬菌體克隆的cDNA插入片段的序列如SEQ ID No. USEQ ID No. 3、SEQ ID No. 5、SEQ ID No. 7, SEQ ID No. 9所示,相對應所編碼的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胺基酸序列如SEQID No. 2、SEQ ID No. 4、SEQ ID No. 6、SEQ ID No. 8,SEQ ID No. 10 所示。因此,最終的聯合檢測模型是通過匯總5個不同噬菌體克隆與30對訓練組(30例癌症患者血清和30例健康對照血清)的反應數據所建立的貝葉斯雙變量數學模型(Bayesian binary regression),如圖 5 所不。實施例5應用驗證組血清檢驗5個噬菌體聯合篩選效果將這五個噬菌體克隆分別與經金標準(病理結果)確診的60例大腸癌患者血清和60例對照血清反應,方法同獨立血清復篩選(實施例3. I)。將檢測值輸入根據訓練組的30對獨立血樣所建立的數學模型中,產生該檢測者患大腸癌的概率,cut-off值為0. 5,大於等於0. 5為陽性,小於0. 5為陰性,檢測結果,結果如表I所示。ELISA檢測方法檢測驗證組大腸癌的敏感度為90. 0%、特異度為91. 7%。表IELISA檢測結果
待i平實驗金y準
ELISA~大腸癌對照合計PU性真陽性54 假PU性5__59
_ 陰性_假陰性6 真陰性5561
合計__60__60__120實施例6噬菌體克隆聯合檢測法與腫瘤標誌物CEA檢測方法比較為了對比噬菌體克隆聯合檢測方法與目前的腫瘤標誌物CEA檢測方法。匯總血清學驗證時所用的60對大腸癌血清與對照組血清的資料,分別根據CEA篩查方法,單一噬菌體克隆篩查法,及噬菌體克隆聯合檢測方法,繪製ROC曲線驗證篩選意義,計算ROC曲線下的面積,結果如表2所示。ROC曲線下面積越靠近1,說明篩查方法的敏感度,特異度越高,檢測效果越優。表2結果表明,僅應用單一噬菌體克隆判別大腸癌的能力即可優於傳統的CEA檢測法,而由5個噬菌體克隆聯合檢測方法更加準確。因此得出,噬菌體展示肽檢測法可為早期大腸癌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判別手段。表2不同篩查方法所繪製ROC的曲線下面積對比
權利要求
1.一種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其特徵在於,所述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胺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6 所示。
2.一種用於表達權利要求I所述的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表達載體,其特徵在於,由噬菌體和編碼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cDNA片段構成,所述cDNA片段的序列如SEQ ID No. 5所示。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表達載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噬菌體為T7噬菌體。
4.一種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表達載體的構建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a)構建大腸癌噬菌體展示肽庫 抽提30例新鮮大腸癌組織總RNA,等量混合成Img後抽提mRNA,應用oligo dT引物反轉錄為cDNA,將cDNA末端進行平齊,加Ecol I和Hind III接頭,雙酶切後去除小片斷,然後接入T7噬菌體雙臂,進行體外包裝,構建大腸癌噬菌體展示肽庫; b)親和篩選大腸癌特異抗原肽 取IOiU A/G的瓊脂糖珠置於一 1.5ml離心管中,用500 ill pH7. 4的PBS洗2次,1%BSA4°C封閉lh,瓊脂糖珠分別與15iU大腸癌患者及對照患者的血漿4°C孵育過夜,500 u I PBS洗滌3次後,用IOiU PBS溶解富集到的抗體,10管大腸癌的抗體及10管非大腸癌的抗體各自合併成一管,取所述噬菌體展示肽庫擴增液20iU,先與20iU的非大腸癌抗體孵育lh,未結合的上清再與20 Ul大腸癌抗體結合,保留結合到瓊脂糖珠上的噬菌體,並用100 u 11%SDS洗脫,將其轉染細菌至擴增,完成一輪親和篩選,重複上述步驟,反覆進行五輪親和篩選; c)血清學篩選大腸癌早期檢測分子標誌 cl)混合血樣初篩 篩選後得到的噬菌體展示肽庫用LB液體培養基I: IO8稀釋後,取100 ill噬菌體液、250 u I新搖好的BLT5403細菌,3ml保溫55°C的頂層瓊脂,混勻後立刻倒入鋪有LB的平皿中,冷卻後,37°C溫箱孵育4小時,可見有單個的噬菌斑形成,每I個I. 5ml離心管中,加入Iml新搖好的細菌BLT5403,隨機挑取單個的、邊界清晰的噬菌體克隆於I個I. 5ml離心管中,共隨機挑選噬菌體克隆2000個,並按順序編號,挑好的噬菌體置37°C恆溫振蕩器搖4小時以上,直至每一管液體均變澄清為止,挑選好的噬菌體克隆置4°C保存,用T7引物進行PCR反應,擴增所挑選噬菌體克隆的插入片段,挑取擴增片段200bp以上的噬菌體克隆進行ELISA實驗進一步篩選; 所述ELISA實驗的步驟為 將I7TAILER抗體用pH7. 4的PBS按I :1000來稀釋,每孔取100 U I包被於96孔酶標板,4°C搖床輕搖過夜; 用洗液洗板,每孔300 iil,洗四次,每次約I分鐘,拍幹;採用200 u 12%BSA/PBS於26 °C封閉2小時; 用洗液洗板,每孔300 yl,洗四次,每次約I分鐘,拍幹;加入用1%BSA以I :5比例稀釋的噬菌體IOOii 1,每個標本加4孔;每次試驗均加入沒有插入片段的空噬菌體作為陰性對照4孔和空白對照2孔,室溫孵育2小時,棄去孔內液體,拍幹; 每個噬菌體標本加入100iUl%BSA以I :500比例稀釋的大腸癌組混合血漿、對照組混合血漿各2孔,所用大腸癌組、對照組的混合血漿的患者信息同步驟b)親和篩選所用的患者,室溫孵育I小時; 洗板後每孔加入IOOiIll 10000稀釋的HRP耦聯的山羊抗人IgG,於26 °C室溫孵育I小時; 洗板後每孔加入溫度平衡至室溫的顯色劑A、B各2滴,混勻後,37°C孵育5分鐘,加入終止液25 u I,立刻用酶標儀檢測,取波長450nm,先用空白孔調零,然後讀取各孔的OD值,並記錄結果,每次進行ELISA按下列公式計算並判斷結果樣品平均OD值/陰性對照平均OD值,比值> 2. 0,判斷為陽性結果;樣品平均OD值/陰性對照平均OD值,比值〈2. 0,判斷為陰性結果;找出與大腸癌混合血清反應為陽性,而與對照混合血清反應為陰性的有意義的噬菌體克隆; c2)獨立血清復篩 將經步驟Cl)初篩後的所述有意義的噬菌體克隆應用30例大腸癌患者血清及30例健康對照血清進行ELISA復篩,步驟同Cl中所述ELISA實驗的步驟,不同之處在於篩選所用的血清為獨立的,而不是混合血清,對比所述有意義的噬菌體克隆與各大腸癌患者血清及對照血清的反應性,應用獨立樣本t檢驗的方法,挑選出與30例大腸癌血清及30例健康對照血清的反應數據具有顯著差異的噬菌體肽克隆; c3)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重組載體的診斷模塊的獲得 應用dige R軟體採用隨機森林法對所有獨立血清樣本進行2000次隨機抽樣,根據各噬菌體區分大腸癌血清的能力,對步驟c2所得到的具有顯著差異的噬菌體的篩選能力從高到低進行排序;採用貝葉斯雙變量模型,依次檢驗噬菌體聯合檢測的效果,按聯合數量最少、且聯合檢測的靈敏度與特異性與步驟c2所得到的具有顯著差異的噬菌體聯合檢測的靈敏度與特異性最接近的標準,得到5個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表達載體,其上插入的cDNA 片段的序列如 SEQ ID No. I、SEQ ID No. 3、SEQ ID No. 5、SEQ ID No. 7、SEQ ID No. 9所示。
5.一種大腸癌特異性自身抗體酶聯免疫檢測試劑盒,包括I7TAILER單克隆抗體、酶標板、陰性對照、酶聯物、顯色劑A&B、終止液,其特徵在於,所述試劑盒還包括5個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表達載體,所述5個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表達載體均由T7噬菌體和編碼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cDNA片段構成,所述cDNA片段的序列分別如SEQ ID No. USEQ ID No. 3、SEQ ID No. 5,SEQ ID No. 7、SEQ ID No. 9所示,且所述陰性對照為空噬菌體,所述酶聯物為HRP耦聯的山羊抗人IgG。
6.一種大腸癌特異性自身抗體酶聯免疫檢測試劑盒的操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A)將I7TAILER抗體,按I:1000稀釋度,用pH為7. 4的I XPBS稀釋,每孔lOOul,包被於96孔酶標板,4°C搖床輕搖過夜;採用IX洗液,每孔300ul,洗四次,每次約I分鐘,拍幹後用2%BSA/PBS 200ul於26°C封閉每孔2小時;1X洗液,每孔300ul,洗四次,每次約I分鐘,拍幹,加入1%BSA1 :5稀釋的5個表達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重組載體lOOul,每個標本加2孔;每次試驗均加入沒有插入片段的空噬菌體作為陰性對照和空白對照各2孔,室溫孵育2小時,棄去孔內液體,拍幹; B)每孔加入IOOul1%BSA I 500稀釋的大腸癌病人血漿,室溫孵育I小時,洗液洗板,每孔300ul,洗四次,每次約I分鐘,拍幹;每孔加入IOOul I :10000稀釋的HRP耦聯的山羊抗人IgG,室溫孵育I小時,洗液洗板,每孔300ul,洗四次,每次約I分鐘,拍幹;每孔加入溫度平衡至室溫的顯色劑A、B各2滴,混勻後,37°C孵育5分鐘,加入終止液25ul,立刻用酶標儀檢測,取波長450nm,先用空白孔調零,然後讀取各孔的OD值,並記錄結果; C)按下列公式計算並判斷結果用空白孔調零後,樣品平均OD值/陰性對照平均OD值,將 結果代入聯合篩選模型,設定cut-off值為0. 5,當結果> 0. 5,判斷為陽性;結果〈O. 5,則將其結果判斷為陰性,其中,所述聯合篩選模型是通過匯總5個表達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重組載體與30例大腸癌症患者的血清和30例健康對照血清的反應數據,應用Binary Regression Models Version2. 0軟體在Matlab7. 0環境下建立篩選大腸癌的貝葉斯雙變量回歸模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表達載體以及製備方法,包含表達載體的大腸癌特異性自身抗體酶聯免疫檢測試劑盒及其操作方法。利用噬菌體將大腸癌cDNA文庫展示到噬菌體表面,並經親和篩選和血清學分析從中篩選出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表達載體,作為主要組分,與陰性對照、酶標板、顯色劑及終止液等構成檢測試劑盒。本發明的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的表達載體,有效表達大腸癌特異性抗原肽,包被在酶標板上,具有檢測大腸癌病人血清中由於腫瘤刺激所產生的自身抗體的能力,從而達到早期檢測和篩選大腸癌病人的目的。
文檔編號G01N33/543GK102766203SQ20121026091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7日
發明者傅傳剛, 劉巖, 吳玲玲, 常文軍, 曹付傲, 曹廣文, 李小攀, 高顯華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