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甲猛素的製備方法、甲猛素和用途的製作方法
2023-07-11 22:17:36 2
專利名稱:一種甲猛素的製備方法、甲猛素和用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草藥,尤其涉及一種以中草藥甲猛草(又名白花蛇舌草)為原料生產甲猛素的製備方法、甲猛素製品和甲猛素的用途。
背景技術:
甲猛草(又名白花蛇舌草),一年生草本,高15~50釐米,近方形或圓柱形,莖上無毛。葉對生,線狀披針形,長1~3.5釐米,寬0.1~0.3釐米,草質。花單生或2朵生於葉腋出處,近無柄;花萼筒狀4裂,裂片邊緣具短刺毛。花冠漏鬥狀,長約3毫米,純白色,先端4深裂。藥典記載,甲猛草全草中可分出齊墩果酸、熊果酸、對香豆酸、豆甾醇、β-谷甾醇、三十一烷等,合稱之為「甲猛素」。現有技術是將甲猛草與其他藥物混合用於醫藥及食品領域消毒,如1996年11月6日公布的CN95111398.4號「複方白花蛇舌草製劑及其用途」,該複方製劑主要成分為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蒲公英、芙蓉葉、火炮樹葉等,適用於疔、癰、乳腺炎、扁桃體炎、頸淋巴結核、惡性腫瘤、腸胃炎、闌尾炎等病。農用的農藥基本是化學農藥,當前,高毒化學農藥正在停產或限量生產,中毒化學農藥佔多數,低毒化學農藥為少數,無毒農藥佔不足0.5%。從實際使用情況看,只有0.1~6%的藥量真正落在耙標上,其餘的則進入空氣隨大氣環流四處擴散,散落在地面的則進入地下,汙染土壤和地下水,波及農作物、魚類、鳥類和環境等。到目前未發現有以甲猛草為原料生產甲猛素並作為植物源殺菌劑的報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以甲猛草為原料生產甲猛素的製備方法,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種用目的之一的製備方法製備的甲猛素製品,目的之三是提供該無汙染、無公害的甲猛素的新用途。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該甲猛素的製備方法是先將甲猛草(白花蛇舌草)切碎,然後按甲猛草∶乙醇=1∶8~15(重量份)在萃取容器中萃取、經過濾而成。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還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所述的萃取時間為2~3小時。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用前述方法將甲猛素製成粉劑、水乳劑。製備方法是將濾液經減壓濃縮和噴霧乾燥製成粉末狀或按甲猛素濾液∶農用乳化劑=1∶0.4~1.2配製成水乳液。
本發明的目的之三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甲猛素作為農用殺菌劑單劑及復配製劑的應用。
本發明的甲猛素原料取自於植物源—甲猛草,在生產過程中的有機溶劑(乙醇)和水,在減壓濃縮中冷凝回收,重複使用,無排放。濾渣含有腐殖酸和有機質,經處理轉化為藥肥,熱源採用電加熱,無環境汙染。
本發明的甲猛素一般品,其含量為15%;甲猛素純品,從一般品多次提取,其含量為98%;甲猛素水分含量為5%。
從甲猛草提取的甲猛素製品,既有對病菌的抑制作用,又有綜合抗病免疫功能。本發明將甲猛素用作農用殺菌劑,具有無汙染、無殘留、無公害的積極效果。本發明的防治效果以辣椒、黃瓜、番茄、菸草病毒病和黃瓜霜黴病為例。辣椒病毒病25天甲猛素平均防效為78%,對照藥病毒必克(三唑核苷)防效為76%,病毒A為60%,植病靈為51.5%,方差分析差異明顯;黃瓜霜黴病21天3次噴藥,甲猛素平均防效為87.9%,對照藥霜黴威為86.4%。經以半葉法、TMV測試,對病毒抑制率為71.2~74.1%,對照藥病毒必克抑制率為68.6~70.6%,甲猛素EC50為111.34,a值=1.2945;b值=1.8105,對照藥霜黴威為101.04。本發明的甲猛素由山東省勞動衛生職業病防治研究所檢測,對大白鼠急性中毒試驗,經口LD50>4640mg/kg,經皮LD50>2150mg/kg,對家兔皮膚、眼均無刺激性。屬低毒殺菌劑。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製備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採用中國福建省漳州市產的甲猛草,經切碎後置入萃取罐內並加入含量為70%的8~15倍量(重量)的乙醇水溶液,2~3小時後送過濾器,如需製成粉末狀,將濾液經減壓濃縮和噴霧乾燥製成粉末後包裝。如需製成水乳劑,將濾液直接按配比加入農用乳化劑製成含量為10%的藥液灌裝或用甲猛素粉末與水和農用乳化劑配製。經過濾器過濾後的濾渣經萃取、過濾,濾渣作為藥肥出售。經過濾後的濾液進行冷凝回收乙醇並返回萃取工序重複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甲猛素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先將甲猛草切碎,然後按甲猛草∶乙醇=1∶8~15(重量份)在萃取容器中萃取、經過濾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甲猛素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萃取時間為2~3小時。
3.用權利要求1的方法製成的甲猛素粉劑、水乳劑。
4.甲猛素作為農用殺菌劑單劑及復配製劑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甲猛素的製備方法、產品和用途,先將甲猛草切碎,然後按甲猛草乙醇=1∶8~15(重量份)在萃取容器中萃取、經過濾而成。所述的萃取時間為2~3小時。用上述的方法製成的甲猛素粉劑、水乳劑。甲猛素作為農用殺菌劑單劑及復配製劑的應用。
文檔編號A01N65/08GK1440659SQ03111768
公開日2003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14日 優先權日2003年3月14日
發明者劉潤璽, 劉曉莉, 程桂林, 丁諾, 劉成民 申請人:劉潤璽, 劉曉莉, 程桂林, 丁諾, 劉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