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邊與鋼化連線傳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2 04:08:54 2

本發明創造屬於玻璃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將磨邊線下片和鋼化線上片連接起來的傳送裝置。
背景技術:
玻璃加工設備布局按照工藝順序分布,磨邊和鋼化兩個工序生產設備相鄰,磨邊線在前,鋼化線在後,兩條生產線安裝位置具有一段距離,磨邊線磨好的大規格產品經清洗後到下片臺,生產人員將玻璃抬下,放到玻璃轉運架上,利用手動叉車轉運到鋼化線的上片臺處,然後人工將玻璃抬上鋼化線上片臺,調整好玻璃進鋼化爐的位置,傳送進鋼化爐。此一系列過程中,勞動強度大,看似簡單的上下片和玻璃轉運工作,需要生產人員付出很大的勞動強度,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同時在玻璃的上下片和轉運過程中也容易造成玻璃的劃傷和戳傷,影響產品的質量。生產人員配置浪費,磨邊線和鋼化線分別要配置兩名生產員工負責上下片和轉運玻璃。玻璃轉運時間浪費,降低了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創造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磨邊與鋼化連線傳送裝置,能夠按照玻璃加工工藝順序,將磨邊線下片和鋼化線上片連接,增強玻璃加工連續性,減少生產人員配置,降低生產人員勞動強度。
本發明創造提供的磨邊與鋼化連線傳送裝置,包括相鄰拼接而成的第一傳送臺和第二傳送臺,所述第一傳送臺和第二傳送臺具有相同的傳動方向,所述第一傳送臺緊鄰磨邊工序的下片臺,所述第二傳送臺緊鄰鋼化工序的上片臺;所述第一傳送臺和第二傳送臺上分別均布有若干傳動輥,所述傳動輥上均布有傳動輪,相鄰兩個傳動輥之間通過鏈條傳動,所述第一傳送臺和第二傳送臺上分別設有至少1個傳動馬達,所述傳動馬達通過減速機與第一傳送臺或第二傳送臺的至少一個位於邊緣的傳動輥連接。
其中,所述第一傳送臺下方還設有均布於同一平面的萬向輪,所述萬向輪呈若干平行線與所述傳動輥在俯視方向上交錯分布,所述萬向輪固定於一升降平面上,所述升降平面下方連接有升降氣缸,所述升降氣缸通過所述升降平面帶動所述萬向輪在豎直方向往復運動,使得萬向輪所構成的支撐平面高於或低於所述傳動輪構成的支撐平面。
進一步,所述升降氣缸設置為偶數個,對稱均布於所述升降平面下方。
其中,所述第一傳送臺和第二傳送臺底部都安裝有萬向承重腳輪,所述萬向承重腳輪上還設有鎖死裝置。
其中,所述第一傳送臺和第二傳送臺的任意一側設有至少一個與所述傳動馬達和減速機電連接的傳送開關。
其中,所述第一傳送臺和第二傳送臺臺體兩側均設有上端開口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上通過螺栓和限位塊固定有軸承座;所述限位塊固定於所述矩形框的框內,並與穿過所述軸承座的螺栓可旋轉套裝連接;所述傳動輥通過所述軸承座固定於所述第一傳送臺和/或第二傳送臺上。
其中,所述傳動輥採用鍍鉻光軸,所述傳動輪採用塑膠輪,所述傳動輪外周還設有橡膠耐磨O型圈。
其中,所述第一傳送臺的始末兩端分別設有第一光電傳感器和第二光電傳感器,所述第二傳送臺的末端先後設有第三光電傳感器和第四光電傳感器,所述第一光電傳感器與所述第一傳送臺的傳動馬達和減速機連接並控制其啟動,所述第二光電傳感器與所述第二傳送臺的傳動馬達和減速機連接並控制其啟動,所述第三光電傳感器分別與所述第一傳送臺的傳動馬達和減速機以及所述第二傳送臺的傳動馬達和減速機連接並分別控制其減速,所述第四光電傳感器分別與所述第一傳送臺的傳動馬達和減速機以及所述第二傳送臺的傳動馬達和減速機連接並分別控制其停止。
本發明創造具有以下如下的優勢:(1)增強了生產設備連續性,在目前現有設備條件下,對設備實現了連線改造;(2)改善了大板玻璃上下片和搬運效率低而且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3)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減少2名生產人員的同時,也避免了玻璃轉運過程的時間浪費;(4)可以實現生產人員自行安裝或者拆卸,無需專業設備人員操作,可以根據實際生產任務選擇性使用,靈活便捷性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創造第一傳送臺和第二傳送臺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創造一種實施方式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創造一種實施方式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其中,1-第一傳送臺;2-第二傳送臺;3-傳動輥;4-傳動輪;5-傳動馬達;6-減速機;7-鏈條;8-萬向輪;9-升降氣缸;10-萬向承重腳輪;11-矩形框;12-螺栓;13-限位塊;14-軸承座;15-第一光電傳感器;16-第二光電傳感器;17-第三光電傳感器;18-第四光電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創造進行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創造一種實施方案如圖所示,包括相鄰拼接而成的第一傳送臺1和第二傳送臺2,所述第一傳送臺1和第二傳送臺2具有相同的傳動方向,所述第一傳送臺1緊鄰磨邊工序的下片臺,所述第二傳送臺2緊鄰鋼化工序的上片臺;所述第一傳送臺1和第二傳送臺2上分別均布有若干傳動輥3,所述傳動輥3上均布有傳動輪4,相鄰兩個傳動輥3之間通過鏈條7傳動,所述第一傳送臺1和第二傳送臺2上分別設有至少1個傳動馬達5,所述傳動馬達5通過減速機6與第一傳送臺1或第二傳送臺2的至少一個位於邊緣的傳動輥3連接。
所述傳動馬達5通過減速機6帶動與其相連的傳動輥3轉動,並且進一步通過鏈條7的傳動同時帶動其他傳動輥3同步轉動,傳動輥3轉動的同時帶動固定於其上的傳動輪4轉動,傳動輪4通過摩擦作用,帶動位於其上方的玻璃片向前運動,從而實現了對玻璃片的傳送。
其中,所述第一傳送臺1下方還設有均布於同一平面的萬向輪8,所述萬向輪8呈若干平行線與所述傳動輥在俯視方向上交錯分布,所述萬向輪8固定於一升降平面(圖未示)上,所述升降平面下方連接有升降氣缸9,所述升降氣缸9通過所述升降平面帶動所述萬向輪8在豎直方向往復運動,使得萬向輪8所構成的支撐平面高於或低於所述傳動輪4構成的支撐平面。當經過第一傳送臺1的玻璃片存在問題,不能傳送進鋼化爐時,可以通過升降氣缸9將萬向輪8升起,使玻璃與傳動輥3脫離,可以人工將玻璃從傳送臺上搬下。
進一步,所述升降氣缸9設置為偶數個,對稱均布於所述升降平面下方。
其中,所述第一傳送臺1和第二傳送臺2底部都安裝有萬向承重腳輪10,所述萬向承重腳輪10上還設有鎖死裝置。萬向承重腳輪10可以人工推動,根據生產訂單實際情況,選擇連線生產或者單機生產,實現了連接傳送臺動態的調整;傳送臺到達指定位置以後可以通過鎖死裝置鎖緊,保證傳送臺安裝位置不發生偏移。
其中,所述第一傳送臺1和第二傳送臺2的任意一側設有至少一個與所述傳動馬達5和減速機6電連接的傳送開關。生產人員可以在傳送臺的任意一側按下傳送開關,將玻璃傳送到鋼化上片臺。
其中,所述第一傳送臺1和第二傳送臺2臺體兩側均設有上端開口的矩形框11,所述矩形框11上通過螺栓12和限位塊13固定有軸承座14;所述限位塊13固定於所述矩形框11的框內,並與穿過所述軸承座14的螺栓12可旋轉套裝連接;所述傳動輥3通過所述軸承座14固定於所述第一傳送臺1和/或第二傳送臺2上。
其中,所述傳動輥3採用鍍鉻光軸,所述傳動輪4採用塑膠輪,所述傳動輪4外周還設有橡膠耐磨O型圈。
其中,所述第一傳送臺1的始末兩端分別設有第一光電傳感器15和第二光電傳感器16,所述第二傳送臺2的末端先後設有第三光電傳感器17和第四光電傳感器18,所述第一光電傳感器15與所述第一傳送臺1的傳動馬達5和減速機6連接並控制其啟動,所述第二光電傳感器16與所述第二傳送臺2的傳動馬達5和減速機6連接並控制其啟動,所述第三光電傳感器17分別與所述第一傳送臺1的傳動馬達5和減速機6以及所述第二傳送臺2的傳動馬達5和減速機6連接並分別控制其減速,所述第四光電傳感器18分別與所述第一傳送臺1的傳動馬達5和減速機6以及所述第二傳送臺2的傳動馬達5和減速機6連接並分別控制其停止。
本發明創造的簡要工作過程如下:玻璃通過磨邊下片臺繼續向後傳送,當第一光電傳感器15感應到玻璃時,第一傳送臺1的傳動馬達5和減速機6啟動,傳動輥3開始轉動,玻璃在第一傳送臺1上傳送。當第二光電傳感器16感應到玻璃時第二傳送臺2的傳動馬達5和減速機6啟動,傳動輥3開始轉動,玻璃傳送至第二傳送臺2並繼續向前傳送。當第三光電傳感器17應到玻璃時兩個傳送臺的傳動馬達5和減速機6減速,當第四光電傳感器18應到玻璃時兩個傳送臺的傳動馬達5和減速機6停止。此時玻璃已經到達鋼化上片臺處,整個玻璃傳送過程完成。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創造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創造,凡在本發明創造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創造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