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起名字忌諱的三十六個字(10後寶寶取名要謹慎)
2023-08-08 17:20:27 1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你的身邊總是會有幾個叫「麗」、「婷」、「圓」等名字的女性,也會有不少用「建國」、「志強」、「建軍」之類名字的男性,這些 名字現在看來都很俗氣。而最文藝的要數民國時期的「叔叔阿姨」們了,出現很多「仁」、「德」、「環」、「珠」之類的字眼,文藝又有文化底蘊。但那也是爸媽 年代難得的走心之作,現在早已是過去式了。
現在的爸媽可以說逗逼多多,不愛文藝範,只要有個性,要麼動不動來個可能字典裡都很難找到的字,比如「龑」、「贇」、「懿」,你敢說你都會讀嗎?要麼就簡單到讓人嫉妒,比如「韋一」、「王子」,考試的時候一定很沾光,別人還在寫名字你第一題都寫完了。現在的孩子遇到這樣的爸媽也是醉了,下面一些大數據,對新 爸媽起名字一定大有裨益。
大多數年輕媽媽度表示,自家孩子的名字已經中招了。我們先來看看幾個幾位媽媽的吐槽。
2.不用避免起生僻字
生僻字的名字現在總是常見到,比如「圭垚」、「寰」、「鋆」,老師同學不會讀就算了,點名尷尬不是什麼大事,最怕的是教務處系統難以登記,畢業證都打不出來,以後會遇到多少麻煩不是你能想到的,身份證和各種證件對不上的時候那是一種什麼心情?
3.熟讀《通用規範漢字表》
這可不是一本字典,這張表格包含了所有可以放到名字裡的字,你以為輸入法能打出來的字就一定是規範字嗎?不一定哦,比如這個「囧」,它就不是個規範的字,所以想給孩子起「囧囧」的家長還是趁早放棄吧。
4.起名不選多音字
有個叫董茜(qiàn)的小姑娘,自從上了幼兒園就不太開心,因為老師在點名的時候,喊了董茜(xī)。因為帶有濃濃的地方口音,居然發出「東西」的音,不少小朋友都笑壞了。自此以後,很多小朋友都開始藉此開玩笑,並給她取綽號。專家指出,多音字讓人讀起來比較糾結,建議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儘量避免。
5.避免常用字
如果有一個人叫「冬生」,那很可能出生在冬天;如果叫國慶,很可能出生在國慶節。根據國家語委對第三次人口普查資料的進行抽樣調查,其中57萬人中,叫桂英、桂蘭、建國、建軍的高達1000多個。建議給孩子起名的模式不要雷同,避免使用人常見的人名。現在有些父母給孩子申報戶口的時候,先通過計算機檢查是否有重名現在,這是個不錯的做法。
6.起個雙名不容易重複
以前上學的時候,班裡有三個「王煒(偉/維)」,每次老師點名的時候都以偏旁來區分。雖然,這些名字看起來不錯,可是中國光叫王偉的就有10萬之多。根據國家語委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來看,單名的重複率比雙名要高34%。生活中,肯定叫李偉的多過於叫李威*的人。
7.聲調聲韻有考究
「汪湘江」、「袁韻玉」、「孫純存」、「藍倪楠」,有沒有覺得這些名字讀起來有些吃力。相同聲調讀起來有點平淡,幾個字相同聲母或韻母讀起來更加拗口。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建議名字的尾音最好是平聲,帶有含鼻音的韻母發音更響亮。如,冬、達、帥,鵬等。
8.不要使用外國名
大學時候,發現不少同學為了避免重名,常常起四個字的名字,如「柳夢婷子」「羅田映月」,。剛開始還以為班裡來了個日本女孩,原來都是純正的中國血統啊。雖然,現在的父母都非常開放,為了自家孩子姓名與眾不同,使用四個字也未嘗不可,不過容易讓人誤解的名字,最好還是慎用。
[兒童經典閱讀]整理編輯轉載請標出處。更多育兒智慧和資源!加公眾號有驚喜哦!微信添加jingdianyuedu-ertong(長按複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