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流罩結構及空調室外機的製作方法
2023-08-08 14:58:5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導流罩結構及空調室外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在相關技術中,空調室外機導風圈大多採用有折邊形成的喇叭形擴口,喇叭形擴口與前面板之間形成凹槽,氣流流經軸流風扇後,沿風扇葉後緣方向甩出,在凹槽處形成渦流和紊流,導致導風圈入口氣流的發散,造成出風口風量損失,渦流噪聲大,導風圈的導弧小以及風葉與導風圈間隙較大,使得風扇出口氣流速度的突變,出風口氣流的擾動增強,降低空調運行音質和聽覺舒適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或相關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實用新型第一個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導流罩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目的在於提出一種空調室外機。
有鑑於此,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導流罩結構,用於空調室外機,空調室外機包括導風圈,導流罩結構包括:導流罩外壁和導流罩內壁;導流罩內壁與導流罩外壁圍成空腔;導流罩內壁與導風圈相貼合,導風圈置於空腔中。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導流罩結構,通過導流罩內壁與導流罩外壁之間的空腔有效覆蓋導風圈喇叭形擴口與前面板間的凹槽,防止導風圈喇叭形擴口與前面板之間形成渦流和紊流,改變空調器室外機內部流場的分布,從而降低空調室外機噪聲,有效地提高空調器的運行音質和聽覺舒適性,提高了空用戶使用的舒適性。
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實施例中的導流罩結構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徵: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導流罩結構還包括:出風口導弧,設置在導流罩內壁,導流罩內壁和出風口導弧與導風圈相貼合。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導流罩內壁厚度和出風口導弧,增大出風口風量和導風圈進風口、出風口的導弧,使得風扇出口氣流能夠比較均勻地進入導流罩,防止了氣流速度的突變,從而減弱了出風口氣流的擾動,降低渦流噪聲。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導流罩結構還包括至少一個安裝平臺,設置在導流罩外壁空腔開口處;至少一個安裝平臺上設置有第一安裝孔。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導流罩結構的安裝平臺上設置有第一安裝孔,通過第一安裝孔與室外風機的前面板相連接,確保導流罩內壁可以與導風圈緊密貼合,達到減小噪音的目的。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安裝平臺數量為兩個,徑向分布在導流罩外壁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兩個安裝平臺徑向分布在導流罩外壁上,通過兩個第一安裝孔將導流罩結構安裝於室外風機前面板上,連接牢固,受力均勻。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導流罩結構,還包括至少一個導流罩外壁凹槽,設置在導流罩外壁空腔開口處。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導流罩外壁上設置導流罩外壁凹槽,確保導流罩在安裝過程中,起定位作用,確保安裝位置準確,並且安裝方便。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至少一個導流罩外壁凹槽數量為兩個,徑向分布在導流罩外壁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兩個導流罩外壁凹槽,確保定位準確,有效地限制了導流罩結構的旋轉自由度。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導流罩外壁凹槽與第一安裝孔在導流罩外壁圓周上成90°分布。
在該技術方案中,兩個導流罩外壁凹槽和兩個第一安裝孔交錯成90度分布於導流罩外壁圓周上,分布均勻,互相之間無相互幹涉。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導流罩內壁和導流罩外壁徑向截面為U型。
在該技術方案中,導流罩內壁與導流罩外壁之間形成截面為U型的空腔,U型空腔可與導風圈貼合,並將導風圈置於該U型空腔中。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空調室外機,包括:導風圈、前面板和導流罩;前面板與導風圈相連接;導流罩包括上述技術方案中任一項所述的導流罩結構,導風圈置於導流罩內壁與外壁形成的空腔內,該空調室外機具有上述任一技術方案提供的導流罩結構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前面板上設置有與安裝平臺上的第一安裝孔相對應的第二安裝孔。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第一安裝孔與第二安裝孔相連接,使導流罩與前面板連接牢固,並且通過第一安裝孔與第二安裝孔相連接,連接方式簡單,安裝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導流罩結構與前面板結構爆炸圖;
圖2為圖1所示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導流罩結構與前面板延A-A的剖視圖;
圖3為圖2所示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導流罩結構與前面板在B處的局部放大圖。
其中,圖1至圖3中的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係為:
102前面板,104導風圈,106第二安裝孔,202導流罩內壁,204導流罩外壁,206導流罩外壁凹槽,208安裝平臺,210第一安裝孔,212出風口導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採用其他不同於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下面參照圖1至圖3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所述導流罩結構和空調室外機。
如圖1至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導流罩結構,用於空調室外機,空調室外機包括導風圈104,導流罩結構包括:導流罩外壁204和導流罩內壁202;導流罩內壁202與導流罩外壁204圍成空腔;導流罩內壁202與導風圈104相貼合,導風圈104置於空腔中。
在該實施例中,導流罩結構通過導流罩內壁202、導流罩外壁204之間的空腔有效覆蓋導風圈104喇叭形擴口與前面板102間的凹槽,防止導風圈104喇叭形擴口與前面板102之間形成渦流和紊流,改變空調器室外機內部流場的分布,從而降低空調室外機噪聲,有效地提高空調器的運行音質和聽覺舒適性,提高了用戶使用的舒適性。
如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地,導流罩結構還包括:出風口導弧212,設置在導流罩內壁202,導流罩內壁202和出風口導弧212與導風圈104相貼合。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導流罩內壁202厚度和出風口導弧212,增大出風口風量和導風圈104進風口、出風口的導弧,使得風扇出口氣流能夠比較均勻地進入導流罩,防止了氣流速度的突變,從而減弱了出風口氣流的擾動,降低渦流噪聲。
如圖1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地,導流罩結構還包括至少一個安裝平臺208,設置在導流罩外壁204空腔開口處;至少一個安裝平臺208上設置有第一安裝孔210。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在導流罩結構的安裝平臺208上設置有第一安裝孔210,通過第一安裝孔210與室外風機的前面板102相連接,確保導流罩內壁202可以與導風圈104緊密貼合,達到減小噪音的目的。
如圖1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地,安裝平臺208數量為兩個,徑向分布在導流罩外壁204上。
在該實施例中,兩個安裝平臺208徑向分布在導流罩外壁204上,通過兩個第一安裝孔210將導流罩結構安裝於室外風機前面板102上,連接牢固,受力均勻。
如圖1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地,導流罩結構,還包括至少一個導流罩外壁凹槽206,設置在導流罩外壁204空腔開口處。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在導流罩外壁204上設置導流罩外壁凹槽206,確保導流罩在安裝過程中,起定位作用,確保安裝位置準確,並且安裝方便。
如圖1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地,至少一個導流罩外壁凹槽206數量為兩個,徑向分布在導流罩外壁204上。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設置兩個導流罩外壁凹槽206,確保定位準確,有效地限制了導流罩結構的旋轉自由度。
如圖1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地,導流罩外壁凹槽206與第一安裝孔210在導流罩外壁204圓周上成90°分布。
在該實施例中,兩個導流罩外壁凹槽206和兩個第一安裝孔210交錯成90度分布於導流罩外壁204圓周上,分布均勻,互相之間無相互幹涉。
如圖2和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地,導流罩內壁202和導流罩外壁204徑向截面為U型。
在該實施例中,導流罩內壁202與導流罩外壁204之間形成截面為U型的空腔,U型空腔可與導風圈104貼合,並將導風圈104置於該U型空腔中。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空調室外機,包括:導風圈104、前面板102和導流罩;前面板102與導風圈104相連接;導流罩包括上述技術方案中任一項所述的導流罩結構,導風圈104置於導流罩內壁202與外壁形成的空腔內,該空調室外機具有上述任一技術方案提供的導流罩結構的全部有益效果。
如圖1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地,前面板102上設置有與安裝平臺208上的第一安裝孔210相對應的第二安裝孔106。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第一安裝孔210與第二安裝孔106相連接,使導流罩與前面板102連接牢固,並且通過第一安裝孔210與第二安裝孔106相連接,連接方式簡單,安裝方便。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