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篷底部的製作方法
2023-07-17 22:46:01 1
專利名稱:帳篷底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旅遊或野營裝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帳篷底部。
通常,帳篷是由不透水、透氣性差的布料(如滌綸布、尼龍布)縫合而成,如圖4所示。在雨天使用時,雨水總會沿著縫合處的針縫滲入,不易立即排出,並積於帳篷底部。因帳篷中空氣不流通,又因身處帳篷中的人士不可停止的呼吸,使帳篷內空氣逐漸變得潮溼、悶熱,甚至憋氣,為使用人士所煩惱,更為生產、設計者努力探索和改進的目標。
長期以來,帳篷的生產、設計者一直苦苦地思索,期望著能有一種新型的帳篷結構來避免雨水的進入,但始終未能如願。而本設計者通過逆向思維,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既然無法避免進水,那麼就設法排水,以解帳篷內積水、空氣潮溼、悶氣之急。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帳篷底部,以克服雨水進入帳篷中無法立即排出的弊端,使進入帳篷中的雨水得以立即排出,防止帳篷內積水並增加帳篷的換氣功能。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在帳篷底部的四周設有一組通孔。
上述的一組通孔可直接開設在底部的四周上;也可形成在網布上,網布縫合在底部的四周。
上述的網布由二層以上組成,且其中至少有一層上的通孔直徑小於普通蚊蟲所能通過的最小直徑。
採用上述結構後,帳篷在雨天使用時,雨水沿著縫合處的針縫滲入,流至帳篷底部後,即可迅速從底部四周的通孔排出,避免了雨水積於帳篷底部;且因此通孔具有透氣性,使帳篷內空氣得以進出,達到換氣的功效。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之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之立體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二之剖面示意圖;圖4是現有產品結構之立體示意圖。
請參閱
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在帳篷底部1的四周設有一組通孔2。其中,上述的一組通孔2可形成在網布3上,配合圖3所示,網布3縫合在底部1的四周。當然,上述的一組通孔2也可直接開設在底部1的四周上,在此不做贅述。而
圖1中所示的通孔2以開設在固定帳篷的受力處為最佳,以使通孔2處於帳篷底部1的最低處,有利於雨水排出。另,上述網布3均可由二層以上的網布31、32構成,如圖3所示,且其中一層網布32上通孔2的密度較小,以防止蚊蟲等進入。
藉由上述結構,帳篷在雨天使用時,請再參閱圖3所示,雨水沿著縫合處的針縫滲入,流至帳篷底部1後,即可迅速從底部1四周的通孔2排出,避免了雨水積於帳篷底部1;並因此通孔2具有透氣性,使帳篷內空氣得以進出,達到換氣的功效。
權利要求1.一種帳篷底部,其特徵在於在帳篷底部的四周設有一組通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帳篷底部,其特徵在於上述的一組通孔直接開設在底部的四周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帳篷底部,其特徵在於上述的一組通孔形成在網布上,網布縫合在底部的四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帳篷底部,其特徵在於上述的網布由二層以上組成,且其中至少有一層上的通孔直徑小於普通蚊蟲所能通過的最小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帳篷底部。在帳篷底部的四周設有一組通孔。上述一組通孔可直接開設在底部的四周上;也可為形成在網布上,網布縫合在底部的四周。該帳篷在雨天使用時,雨水沿著縫合處的針縫滲入,流至帳篷底部後,即可迅速從底部四周的通孔排出,避免了雨水積於帳篷底部;且因此通孔具有透氣性,使帳篷內空氣得以進出,達到換氣的功效。
文檔編號E04H15/32GK2368923SQ98246678
公開日2000年3月15日 申請日期1998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1998年11月24日
發明者崔相炳 申請人:廈門進雄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