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及製備、使用方法與流程
2023-07-17 11:26:26 4

本發明涉及植物根腐病防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及製備、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枸杞根腐病是一種發生在枸杞上的系統感染病害,枸杞根腐病的發病率能夠達到15-20%,是枸杞的一大病害。枸杞根腐病的主要病發部位為枸杞植株根部及莖部基部,發病的枸杞植株根部及莖部基部發生腐爛,莖杆維管束變褐色。潮溼時枸杞患病部位偶爾長出白色或粉紅色黴層,該白色或粉紅色黴層為病原菌。由於枸杞發生根腐病,使得枸杞葉片變小,缺少光澤,枝條矮化,果實瘦小,葉片變黃萎蔫,嚴重時枸杞植株會逐漸枯死。當上述在一棵枸杞灌木叢上時,有的表現為部分主枝發病,有的樹幹病死後可在根頸部又長出新枝條。
枸杞根腐病的發病病原菌為4種鐮刀菌,即尖孢鐮刀菌、茄病鐮刀菌、同色鐮刀菌和串珠鐮刀菌,其中以尖孢鐮刀菌的致病力最強,次為茄病鐮刀菌,同色鐮刀菌和串珠鐮刀菌為弱致病菌。致病力強的病原菌可以從傷口或表皮直接入侵,而致病力弱的病原菌大多數從傷口入侵。
目前對於枸杞根腐病的防治,一般採用的方法有:①新建的枸杞園要選擇在地勢高燥的沙壤上,嚴禁栽植有病種苗,從根源上斷絕鐮刀菌;②常發病地區或田塊提倡輪作,尤其是水旱輪作;③整治植地排灌系統,平整土地,高畦深溝栽培,降低地下水位,雨後清溝排漬,防止土壤過溼;④配方施肥,增施磷鉀肥,避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雜肥;⑤發現病株及時挖除,補栽健株,並在病穴施入石灰消毒,必要時可換入新土;⑥施加農藥。上述方法均不能有效治療枸杞根腐病,且在使用農藥防治根腐病時容易殘留農藥,危害環境,降低枸杞產品的安全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及製備、使用方法,解決背景技術中使用農藥防治枸杞根腐病時,危害環境枸杞產品安全質量低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所述製劑包括乳酸菌及其代謝產物,所述乳酸菌包括乾酪乳桿菌和植物乳桿菌,所述代謝產物包括苯乳酸、苯乙酸-2-丙烯酯和乙酸,活菌數≥1×109CFU/ml。
在本發明中,優選地,所述乾酪乳桿菌、所述植物乳桿菌、所述苯乳酸、所述苯乙酸-2-丙烯酯和所述乙酸的質量比為(4-10):(4-10):(1-5):(1-5):(1-3);更優選的,所述乾酪乳桿菌、所述植物乳桿菌、所述苯乳酸、所述苯乙酸-2-丙烯酯和所述乙酸的質量比為4:8:5:3:3。
由於植物乳桿菌有多種,為選取防治枸杞根腐病最好的植物乳桿菌種,需要對植物乳桿菌進行篩選。對植物乳桿菌的篩選通過瓊脂擴散法和抑制菌絲生長速率法進行預篩選,預篩選後在通過代謝產物苯乳酸的含量測定進行最後的篩選,具體的篩選過程為:
將347株植物乳桿菌和致病性真菌進行培養,分別形成347種植物乳桿菌菌液和致病性真菌菌液;取200μL濃度為105CFU/ml的致病性真菌菌液放置在20ml PDA(Potato Dextrose Agar,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中,加入100μL植物乳桿菌無細胞懸浮液,形成347種混合菌液。將混合菌液置於4℃的條件下擴散12h,擴散後的混合菌液置於28℃的培養箱中恆溫培養48h,培養結束後測量抑菌圈的直徑。在上述347種混合菌液中選取53株抑菌圈較大的植物乳桿菌。
將53種植物乳桿菌的發酵上清液分別配製成體積分數為0.1-5.0%的菌液,將培養的菌液放置於20ml PDA培養基中傾注平板,加入培養4天的直徑為7mm的真菌菌落,形成混合菌液。將混合菌液置於28℃的培養箱中恆溫培養48h,培養結束後測量抑菌圈的直徑。在上述混合菌液中選取9種真菌菌落直徑較小的植物乳桿菌,從而完成植物乳桿菌的預篩選。
進一步,將所選出的9種植物乳桿菌進行發酵得到其代謝產物,對代謝產物使用LC-MS(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mass spectrometry,液相色譜質譜聯用)進行苯乳酸含量的測定,其中,LC測試條件為:色譜柱BEH C18;流速0.4ml/min;柱溫:45℃;進樣量:4μL;流動相A:水+0.1%甲酸;流動相B: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脫3min。MS測試條件為:正離子模式、ESI離子源,錐孔電壓20V;碰撞能4V。所測得的數據請參考附圖2。
從附圖2中能夠看出,9種植物乳桿菌所產生的苯乳酸的含量不同,這是由於植物乳桿菌自身菌株的不同而造成的,選取4種苯乳酸含量較高的植物乳桿菌,即編號為IMAU80065、IMAU70101、IMAU70088和IMAU11048,上述4種植物乳桿菌的菌株編號所對應的4種植物乳桿菌為植物乳桿菌JH68、植物乳桿菌JH76、植物乳桿菌JH85和植物乳桿菌JH99。
在本發明提供的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中,優選地,植物乳桿菌JH68、植物乳桿菌JH76、植物乳桿菌JH85和植物乳桿菌JH99的質量比為(1-3):(1-3):(1-3):(1-3);更為優選的,植物乳桿菌JH68、植物乳桿菌JH76、植物乳桿菌JH85和植物乳桿菌JH99的質量比為1:1:1:1。
一種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的製備方法,所述製備方法包括:
將乾酪乳桿菌和植物乳桿菌分別進行預篩選;
將預篩選後的所述乾酪乳桿菌和所述植物乳桿菌進行篩選;
將篩選後的所述乾酪乳桿菌和所述植物乳桿菌分別單獨在MRS培養基(乳酸細菌培養基)中活化20-30h;
將單獨活化後的所述乾酪乳桿菌和所述植物乳桿菌混合,混合後活化10-15h;
將混合活化後的所述乾酪乳桿菌和所述植物乳桿菌在25℃條件下自然發酵40-60h,得到含有代謝產物的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
優選地,所述單獨活化時間為24h,混合活化時間為12h。
優選地,所述自然發酵條件為:發酵時間為48h,0.03MPa空氣保壓,轉速為200rpm/min。
一種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的使用方法,所述製劑在4月份施肥時隨肥料一起在枸杞根部施用,施用量為3-5kg/畝,所述製劑施用後立即澆水灌溉。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所述製劑包括乳酸菌及其代謝產物,所述乳酸菌包括乾酪乳桿菌和植物乳桿菌,所述代謝產物包括苯乳酸、苯乙酸-2-丙烯酯和乙酸。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了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的製備方法及使用方法。本發明提供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中的乾酪乳桿菌和植物乳桿菌能夠抑制致病菌、腐敗菌的增殖,降解重金屬和農藥殘留,從而改善土壤微生態環境,提高土壤中益生菌的含量;乳桿菌的代謝產物能夠促進植物莖葉和根系生長,進而促進作物健康生長;同時,乳酸菌及其代謝產物還能夠加速土壤中有機質分解和營養物質釋放,促進枸杞對營養元素的吸收。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能夠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提高枸杞產量及品質,從而達到提升經濟效益。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後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並不能限制本發明。
附圖說明
此處的附圖被併入說明書中並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發明的實施例,並與說明書一起用於解釋本發明的原理。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製備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中苯乳酸的含量檢測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這裡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圖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圖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並不代表與本發明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詳述的、本發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
請參考附圖1,附圖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製備流程圖,下述具體實施例的製備過程均以附圖1為基礎。
實施例1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該製劑包括乳酸菌及其代謝產物,其中,乳酸菌包括乾酪乳桿菌和植物乳桿菌,代謝產物包括苯乳酸、苯乙酸-2-丙烯酯和乙酸的質量比為4:8:5:3:3,其中,植物乳桿菌JH68、植物乳桿菌JH76、植物乳桿菌JH85和植物乳桿菌JH99的質量比為1:1:1:1。
實施例2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該製劑包括乳酸菌及其代謝產物,其中,乳酸菌包括乾酪乳桿菌和植物乳桿菌,代謝產物包括苯乳酸、苯乙酸-2-丙烯酯和乙酸的質量比為4:10:1:1:1,其中,植物乳桿菌JH68、植物乳桿菌JH76、植物乳桿菌JH85和植物乳桿菌JH99的質量比為1:3:1:3。
實施例3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該製劑包括乳酸菌及其代謝產物,其中,乳酸菌包括乾酪乳桿菌和植物乳桿菌,代謝產物包括苯乳酸、苯乙酸-2-丙烯酯和乙酸的質量比為10:4:5:5:3,其中,植物乳桿菌JH68、植物乳桿菌JH76、植物乳桿菌JH85和植物乳桿菌JH99的質量比為3:1:1:1。
實施例4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該製劑包括乳酸菌及其代謝產物,其中,乳酸菌包括乾酪乳桿菌和植物乳桿菌,代謝產物包括苯乳酸、苯乙酸-2-丙烯酯和乙酸的質量比為6:6:3:3:2,其中,植物乳桿菌JH68、植物乳桿菌JH76、植物乳桿菌JH85和植物乳桿菌JH99的質量比為2:1:3:1。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的製備方法,該製備方法包括:
S01:將乾酪乳桿菌和植物乳桿菌分別進行預篩選;
S02:將預篩選後的所述乾酪乳桿菌和所述植物乳桿菌進行篩選;預篩選及篩選的具體過程描述請參考上述內容,此處不再贅述;
S03:將篩選後的乾酪乳桿菌和植物乳桿菌分別單獨在MRS培養基中活化20-30h;
S04:將單獨活化後的乾酪乳桿菌和植物乳桿菌混合,形成混合菌液,混合菌液繼續活化10-15h;
S05:將混合活化後的乾酪乳桿菌和植物乳桿菌在發酵罐中自然發酵得到含有代謝產物的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其中,自然發酵條件為:發酵溫度為25℃,自然發酵時間為40-60h,0.03MPa空氣保壓,轉速為200rpm/min。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在使用方法為:在4月份施肥時隨肥料一起在枸杞根部施用,施用量為3-5kg/畝,製劑施用後立即澆水灌溉。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施用製劑前后土壤微生物分析的試驗,試驗中,分別測試施用製劑前后土壤中的真菌、放線菌、芽孢桿菌和細菌總數的數量,檢測土壤中有機質、速效磷和鹼解氮的含量,根腐病枸杞植株的成活率。試驗所測量結果為:真菌數量減少28.57%,鐮刀菌數量減少16.32%;放線菌、芽孢桿菌和細菌總數的數量分別增加6.88%、10.70%和46.06%;有機質含量減少27.31%,速效磷含量減少33.67%,鹼解氮含量減少27.68%;根腐病枸杞植株的成活率提高32.65%。由上述試驗數據結果可知,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防治枸杞根腐病製劑能夠改善土壤微生態環境,提高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數量,抑制土傳病害真菌的數量;同時,製劑還能夠促進土壤中有機質分解和氮磷養分釋放,進而促進植物對營養元素的吸收。
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考慮說明書及實踐這裡發明的公開後,將容易想到本發明的其它實施方案。本申請旨在涵蓋本發明的任何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這些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遵循本發明的一般性原理並包括本發明未公開的本技術領域中的公知常識或慣用技術手段。說明書和實施例僅被視為示例性的,本發明的真正範圍和精神由下面的權利要求指出。
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上面已經描述並在附圖中示出的精確結構,並且可以在不脫離其範圍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本發明的範圍僅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