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每逢萬壽祝疆無」 中國失去了哪些領土?
2023-07-17 13:56:24 1
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鹹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生母,鹹豐帝去世之後與慈安太后共同垂簾聽政,此後開始了自己的掌權之路。慈禧太后是晚清的實際統治者,是當之無愧的清末最有權勢的女人。
鹹豐帝去世,與慈安太后共掌大權。慈安太后去世之後,慈禧太后則再無所顧忌。同治帝早逝,慈禧太后選擇光緒帝登基。光緒帝雖然繼位,實際上就是慈禧太后的傀儡。甚至有人懷疑,光緒帝最後還是被慈禧太后毒死的。光緒帝去世之後,慈禧太后指定溥儀為新帝。
一個女人能在封建君主專制的男權時代坐到這樣的位置,無疑是一件十分牛氣的事情。然而後世對於慈禧太后,一直以來都是貶大過於褒的,甚至許多人認為清朝的迅速衰落到亡國,慈禧太后要負主要責任。
不管慈禧太后是否是清朝亡國的主因,也不知是天意還是偶然,慈禧太后幾次大壽都遇到戰爭,隨之而來的都是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
慈禧太后出生於1835年,1885年是她五十大壽。而早在1883年,法國侵略越南引發了中法的一系列戰爭,這場戰爭一直到1885年才以中法兩國議和結束。
中法兩國使者議和,隨後籤訂《中法新約》中。在條約中,承認法國對印度支那諸國殖民地的宗主國地位。
1894年,在慈禧太后開開心心籌備自己六十大歲的時候,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對於此次戰爭,光緒帝和慈禧太后可以說都是主戰的。但是當有人提出停止頤和園工程,將修建的銀兩用到軍費上的時候,卻引發慈禧太后怒火。
天地良心,慈禧太后修建頤和園的銀子,本來就是挪用的海軍軍費。為了「在頤和園受賀,仿康熙、乾隆年間成例,自大內至園,路所經,設彩棚經壇,舉行慶典」,本來原本用於海軍建設的軍費被挪來繕修頤和園,布置點景。
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果以中方的慘敗而告終,李鴻章好不容易拉扯起來的北洋水師在此戰中全軍覆沒。戰爭過後,清廷只能苟全議和,與日方於1895年籤訂中日《馬關條約》。
也正是這場戰爭和這一紙條約,將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割讓日本。就算二戰結束之後,臺灣也沒能回歸祖國,成為歷史遺留問題。
1905年,慈禧太后七十大壽。1904年,日俄爆發戰爭。日本和俄國角力,原本應該與中國毫無關係。但關鍵是這場戰爭的戰場,卻是在中國東北一帶。也就是說雖然是日俄爆發戰爭,卻相當於中國也被牽涉其中。而且最讓人感覺無力的是,兩國爭奪的還是中國的土地。
早在戰爭爆發之前,俄國就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和途徑,將中國東北一帶慢慢蠶食。而日本在與俄國的戰爭中獲得巨大勝利,佔領旅順,進而侵犯東北三省。
慈禧太后統治下,中國飽受欺凌和創傷,所以當時有人寫對聯嘲諷: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長安?嘆黎民膏血全枯,只為一人歌有慶。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臺灣,而今又割東三省!痛赤縣邦圻益蹙,每逢萬壽祝疆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