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萬昌大是什麼意思 出自哪裡
2023-07-10 20:15:42 1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戰亂頻繁,所以一個家族的興衰盛亡並不是固定的。有家臣殺主上當上國君的故事,也有三家分晉的故事。一個人的發展結果不僅僅要靠個人努力,還要靠歷史的進程。畢萬昌大是出自春秋時期的成語,它講述的是什麼呢?下面由民族文化來為您解析。
畢萬昌大的意思
畢萬昌大的典故指人後輩發揚,繁盛昌大。
畢萬昌大的出處
畢萬昌大的典故出自《左傳》,其內容講述了魏國的先祖畢萬的人生經歷,以及魏國起源的故事。《左傳·閔公元年》:「初,畢萬筮仕於晉,遇屯之比。辛廖(周大夫)佔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震為土,車從馬,足居之,兄長之,母覆之,眾歸之,六體不易。合而能固,安而能殺,公侯之卦也(總之:屯、比兩卦卦象主有車馬,有土地,有兄的幫助,有母的覆育,有群眾的歸附,又有足居之地,因此論定是「公侯之卦」)。公侯之子孫,必復其始(畢萬是畢公高之後,將復為諸侯)。』」
畢萬昌大的典故
春秋時,晉獻公滅掉魏,把魏地賜給大臣畢萬。畢萬是周文王庶子畢高公的後代,在畢萬時期,畢國因被西戎所滅,畢萬隻得一路逃亡來到了晉國,後來成為了晉獻公的護衛。太卜郭偃聽聞畢萬被封在了魏國,就對申生說道:「畢萬此番受封,將來恐怕會成為晉國的威脅。」申生不解的問:「你憑什麼如此判斷?」郭偃回答說:「萬是滿數,魏又象徵巍峨高大,魏萬(畢萬)如今兩樣兼得,那就預示著他的後人將統治『萬民』,萬民又是諸侯的象徵,這就說明畢萬的後人定然昌盛。」這就是「畢萬昌大」的典故,後來畢萬的子孫果然取代了晉國並建立了魏國,成為諸侯之列,畢萬也因此成為魏國最初的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