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充氣車棚的製作方法
2023-06-18 01:36:01
專利名稱:可攜式充氣車棚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棚,具體地說是一種充氣車棚。
背景技術:
現有的機動車棚,如汽車或摩託車棚均為固定的建築物。隨著生活水平 的提高,摩託車、小汽越來越普及,但隨之帶來的問題是,居民小區中往往 沒有空間建築車棚,在這種狀況下,人們只好將車輛停在露天裡,任車輛遭 受風吹、日曬、雨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攜式充氣車棚,它的設置不收場地的 限制,且設置、攜帶方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方案可攜式充氣車棚, 一對氣 囊的頂部之間連有柔性的氣道和頂棚,氣道與兩氣囊連通,至少有一隻氣囊 上帶有進排氣咀,在兩氣囊下部連有繩索。
由上述方案可見,由進排氣咀對氣囊內進行充氣,在兩氣囊及氣道內充 滿氣體時,本可攜式充氣車棚即可成形,將本可攜式充氣車棚罩在車輛外部, 將氣囊下部連有的繩索與大地或車輛的底部固定後,即可完成對車輛的遮擋。 將兩氣囊及氣道內的氣體從進排氣咀排出,本可攜式充氣車棚即可摺疊攜帶。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置、攜帶方便,它尤其適用於作為小轎車的車棚。
圖1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主視圖2圖l的俯視圖3圖1的A部放大視圖4圖1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進一步i兌明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1、圖2,本可攜式充氣車棚的一對氣囊1的頂部之間連有柔性的氣道2和頂棚8,兩氣囊1的頂部之間連有兩條氣道2,兩氣道2分別與兩氣 囊l頂部的邊緣相連,頂棚8連於兩氣道之間。 參見圖3,氣道2與兩氣囊1連通。
參見圖1,在兩氣囊1下部連有繩索5,所述的繩索5為鬆緊帶,繩索5 連於氣囊1內側的下部,且繩索5的前端連有掛鈎6。 一氣囊1上帶有進排氣 咀7,另一氣囊1上帶有排氣咀4,通過進排氣咀7,可向兩氣囊1及氣道2 內充氣,通過進排氣咀7、排氣咀4,可將氣囊1及氣道2內的氣體排出。進 排氣咀7要求與車載氣泵或普通打氣筒的氣咀相配套。另外,在一側的氣道2 下部連有遮擋簾3。
參見圖4,氣囊1為矩形環狀,在該環狀氣囊1的內側設有與其相連的棚 布9。
本實施例示意了一可作為小轎車的車棚,由圖l、圖2可見,當車棚充氣 打開成形後,將車棚罩在小轎車的外部,然後將繩索上的掛鈎掛在小轎車的 車輪上,即可完成本車棚的設置。
權利要求1、可攜式充氣車棚,其特徵在於一對氣囊的頂部之間連有柔性的氣道和頂棚,氣道與兩氣囊連通,至少有一隻氣囊上帶有進排氣咀,在兩氣囊下部連有繩索。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可攜式充氣車棚,其特徵在於 一氣囊上帶有 進排氣咀,另一氣囊上帶有排氣咀,所述的繩索為鬆緊帶,繩索連於氣囊內 側的下部,且繩索的前端連有掛鈎。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可攜式充氣車棚,其特徵在於氣囊為矩形環 狀,在該環狀氣囊的內側設有與其相連的棚布,兩氣囊的頂部之間連有兩條 氣道,兩氣道分別與兩氣囊頂部的邊緣相連,頂棚連於兩氣道之間。
專利摘要可攜式充氣車棚,一對氣囊的頂部之間連有氣道和頂棚,氣道與兩氣囊連通,至少有一隻氣囊上帶有進排氣咀,在兩氣囊下部連有繩索。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它的設置不收場地的限制,且設置、攜帶方便,它尤其適用於作為小轎車的車棚。
文檔編號E04H15/20GK201225020SQ20082002595
公開日2009年4月22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17日
發明者健 聶 申請人:健 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