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球拍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10 18:53:01 5
專利名稱:甩球拍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甩球拍結構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甩球拍結構,特別是指一種適用於單人自行甩接及自動彈回接住使用,亦能供雙人或多人相互甩接使用的甩球拍結構。
背景技術:
[0002]一般除了網球、羽球、桌球…等雙人互動的球類運動外,還有另外一種甩球類運動,為一人將球體以甩擲的方式,傳給另一人承接後,再以甩擲的方式回傳給對方,通過雙方持續相互甩接球體,達到運動及娛樂的效果;前述甩球類運動所使用的傳統球拍,為一握把以及一與該握把結合的框架,該框架能容置該球體。[0003]上述傳統球拍供雙人使用,若為單人自行練習甩接使用時,為了使甩出的球體能夠再返回,通常須搭配使用一具有彈性的球體,以利於將前述球體甩向牆壁後,該球體會依其彈性力而返回,此時單人使用者通過觀察該球體的反彈力道及方向,予以趨前或退後承接該球體,然而也因為甩出力道不當,容易使前述球體未觸擊牆壁(如越過牆壁)而滾至其它處,進而造成單人使用者須前去撿起,如此疲於來回奔走,實難以達到有效練習的效果,亦不方便單人使用。[0004]有鑑於此,本設計人潛心研思、設計組制,期能提供一種能於該拋接物件甩出遠離後,利用彈性線自動彈回予以將該拋接物件接住,亦方便該拋接物件拉回,不必費心移動去撿球,且具有容易拆裝、替換及調整功效的甩球拍結構,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為本實用新型所欲研創的動機。發明內容[0005]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與缺陷,提出一種能於該拋接物件甩出後即自動彈回,除了方便將該拋接物件接住,還方便將該拋接物件拉回,不必費心移動去撿球,且具有容易拆裝、替換及調整的功效的甩球拍結構,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除了能供雙人或多人相互甩接使用,也能供單人自行甩接及自動彈回接住使用。[0006]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甩球拍結構,包括一拋接物件;一彈性線, 其一端結合於該拋接物件;以及一拍具,結合於該彈性線的另端,該拍具具有一握持部以及一與該握持部連接的拋接部,該拋接部具有一拋接槽、一設於該拋接槽內的物件導引軌道、 以及一設於該物件導引軌道的一端且連通該拋接槽的物件定位槽,該物件定位槽位於該拋接槽與該握持部之間,而該拋接物件容置定位於該物件定位槽中。[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在於,該甩球拍結構能於該拋接物件甩出後,即自動彈回以方便將該拋接物件接住,亦能方便將該拋接物件拉回,不必費心移動去撿球,且具有容易拆裝、替換及調整的功效,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除了能供雙人或多人相互甩接使用,也能供單人自行甩接及自動彈回接住使用。[0008]為了能夠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徵、特點和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
圖中符號說明[0014]10拋接物件11對應部[0015]20彈性線21結合件[0016]22可拆式結合件23可調式夾線器[0017]30拍具31握持部[0018]311蓋體32拋接部[0019]321拋接槽322物件導引軌道[0020]3221齒排323物件定位槽具體實施方式
[0021]請參閱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甩球拍結構,包括有一拋接物件10、一拍具30以及一結合於該拋接物件10與該拍具30之間的彈性線20 ;該彈性線20的一端結合於該拋接物件10,而該彈性線20的另端結合於該拍具30,該拍具30具有一握持部31以及一與該握持部31連接的拋接部32,該拋接部32具有一拋接槽321、一設於該拋接槽321 內的物件導引軌道322、以及一設於該物件導引軌道322的一端且連通該拋接槽321的物件定位槽323,該物件定位槽323位於該拋接槽321與該握持部31之間,而該拋接物件10容置定位於該物件定位槽323中。[0022]通過上述組成構件,在使用者以上述拍具30承接該拋接物件10時,該拋接物件 10會落入該拋接部32的拋接槽321中,再予以導入至該物件定位槽323中定位;反之,在使用者施力揮動該拍具30時,位於前述物件定位槽323中的拋接物件10,會順勢沿著該物件導引軌道322滑出拋接槽321,再藉助該彈性線20以防止甩出的拋接物件10遠離且自動彈回、方便使用者將該拋接物件10接住或拉回,不用擔心該拋接物件10遺失或遠離;再者本實用新型彈性線20的另端能活動結合於該拍具30的任一處,如此即能方便拆裝及替換,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除了供雙人或多人相互甩接使用,也能供單人自行甩接及自動彈回接住使用。[0023]上述中,該拋接物件10能採以球體實施,前述球體能為空心球體或是實心球體或是彈性球體,以增加所能搭配結合的球體類型;又所述拋接物件10的表面為光滑表面(圖未示)或是凸紋表面實施,以增加該拋接物件10的樣式。[0024]上述物件導引軌道322的兩側邊分別設有一可接觸該拋接物件10的齒排 3221 (可見圖1所示),以利於搭配上述具有凸紋表面的拋接物件10實施,以在使用者施以巧勁甩出時,通過增加彼此之間的摩擦效果,使該拋接物件10(如球體)快速旋轉飛出,進而使該拋接物件10的移動路徑產生彎曲變化(如上飄球、彎曲球)。[0025]上述拋接槽321內的物件導引軌道322呈弧狀起伏(可見圖2所示),以利使用4者揮動該拍具30以順勢將定位的拋接物件10導引並甩擲而出,也能在承接該拋接物件10 後,以利於順勢將該拋接物件10導入至該物件定位槽323中定位,以降低彈出該拋接槽321 的情形發生。[0026]又如圖2所示,上述彈性線20的一端設有一結合件21 (如倒鉤),該拋接物件10 具有一對應部11 (如孔洞),該對應部11與該結合件21對應結合(如倒鉤導入孔洞), 由此使該結合件21能卡入該對應部11內結合,防止該彈性線20的一端脫離該拋接物件 10,而前述拋接物件10為空心球體,則所述彈性線20的一端能先打結成至少一結頭,再塞入做為空心球體的拋接物件10中實施,亦具有卡入結合的功效。[0027]而上述彈性線20的另端能以綁系打結方式,活動結合於該拍具30的任一處,但不限於此,如圖3所示,前述彈性線20的另端亦能設有至少一可拆式結合件22,使該可拆式結合件22能快速結合(如扣接、夾持)於該拍具30的任一處實施,於拆卸時,該可拆式結合件22亦能快速拆離該拍具30,前述可拆式結合件22能採以扣鉤或是夾具實施。[0028]此外,如圖4所示,上述彈性線20進一步結合有一可調式夾線器23,於實施例中, 該彈性線20的另端先穿過該可調式夾線器23後,接續穿繞或纏繞該拍具30的任一處,再穿回該可調式夾線器23以被夾固,由此方便調整該彈性線20的長度,進而調整該拋接物件 10與該拍具30之間的距離。[0029]再如圖I及圖2所示,上述拍具30的握持部31進一步活動結合有一可遮蔽該物件定位槽323的蓋體311,限制該拋接物件10僅能經由該拋接槽321脫離該拍具30,防止該拋接物件10直接從該物件定位槽323輕易脫離。[0030]據此,本實用新型的甩球拍結構通過一拋接物件10、一彈性線20以及一拍具30的組合設計,能於該拋接物件10甩出遠離後,利用彈性線20的彈力使該拋接物件10自動彈回,以利於接住或拉回,且具有容易拆裝、替換及調整的功效,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除了能供雙人或多人相互甩接使用,也能供單人自行甩接及自動彈回接住使用。[0031]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舉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為之等效結構變化,均理同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甩球拍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拋接物件; 一彈性線,其一端結合於該拋接物件;以及 一拍具,結合於該彈性線的另端,該拍具具有一握持部以及一與該握持部連接的拋接部,該拋接部具有一拋接槽、一設於該拋接槽內的物件導引軌道、以及一設於該物件導引軌道的一端且連通該拋接槽的物件定位槽,該物件定位槽位於該拋接槽與該握持部之間,而該拋接物件容置定位於該物件定位槽中。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甩球拍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拋接物件為球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甩球拍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拋接物件為空心球體、實心球體以及彈性球體的其中之一。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甩球拍結構,其特徵在於,該物件導引軌道的兩側邊分別設有一可接觸該拋接物件的表面的齒排;而該拋接物件的表面為凸紋表面。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甩球拍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拋接槽內的物件導引軌道呈弧狀起伏。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甩球拍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彈性線的一端設有一結合件,該拋接物件具有一對應結合於該結合件的對應部。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甩球拍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彈性線的另端設有至少一可拆式結合件,該可拆式結合件結合於該拍具。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甩球拍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彈性線的可拆式結合件為扣鉤以及夾具的其中之一。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甩球拍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彈性線進一步結合有一可調式夾線器。
10.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甩球拍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拍具的握持部進一步活動結合有一可遮蔽該物件定位槽的蓋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甩球拍結構,包括有一拋接物件、一彈性線以及一拍具;該彈性線的一端結合於該拋接物件;該拍具結合於該彈性線的另端,該拍具具有一握持部以及一與該握持部連接的拋接部,該拋接部具有一拋接槽、一設於該拋接槽內的物件導引軌道、以及一設於該物件導引軌道的一端且連通該拋接槽的物件定位槽,該物件定位槽位於該拋接槽與該握持部之間,而該拋接物件容置定位於該物件定位槽中。
文檔編號A63B59/00GK202802676SQ201220421938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3日
發明者遊理淵, 陳慧萍 申請人:遊理淵, 陳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