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井方法和裝置製造方法
2023-07-10 03:25:46
測井方法和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測井方法和裝置,包括:在待探測井中布置聲源和至少一個接收器;當聲源激發波場時,第一接收單元採集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接收單元採集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接收單元採集第三測井數據,第四接收單元採集第四測井數據;對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測井數據和第四測井數據進行組合,獲得單極式接收數據、X方向和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根據聲源的形式和單極式接收數據,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獲得常規測井數據與遠探測測井數據。本發明實施例可以較大程度提高井外反射波相對於井中直達波的幅度,進而對井外地質構造進行精確和有效的成像。
【專利說明】測井方法和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地球物理測井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於單極偶極混合工作方式的測井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油氣勘探開發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地球物理資料的解析度與精度要求越來越高,雖然常規測井技術解析度與精度都很高,但受探測範圍與探測尺度的限制,常規測井技術無法探測井壁附近以外的地區。
[0003]在井中通過聲波測井對井周圍數米到數十米範圍內的地層構造及地質體進行反射波成像的技術稱為遠探測技術,它把常規測井技術的測量範圍從距井壁一米左右提高到幾十米。該遠探測技術應用前景十分巨大,可以用來顯示與井相交的地質界面;探測井旁的傾斜地層界面、裂縫、斷層等;在水平井還可以用來追蹤油儲邊界等。
[0004]聲波的遠探測技術分單極縱波法和偶極橫波法兩種。單極縱波法利用井中單極子聲源向井外輻射的縱波,並採用單極接收經井外反射體反射回井中的反射波,其中單極縱波的聲源頻率一般在1kHz左右,但是較高頻率的波衰減造成單極縱波法的探測範圍有限,約為數米到十數米的範圍,且由於單極子聲源輻射的無方向性,使得不能確定反射體的方位;偶極橫波法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遠探測技術,使用的頻率約為3-5kHz,甚至更低,由於頻率較低,該方法有較深的探測距離,可達幾十米的範圍,此外,由於偶極子聲源的指向性具有方向性,該方法不但能確定發射體的位置,還能確定其走向。
[0005]然而,在井中進行聲波遠探測,無論是對於單極縱波法(單極激發單極接收),還是對新近發展的偶極橫波法(偶極激發偶極接收),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即相比井中模式波,反射信號一般很小,且常與井中模式波疊加在一起,在數位化時會受到抑制或者丟失細節,特別是如果反射波和直達波在到時上重疊時,較弱的反射波信號或許淹沒在直達波中,因此目前的遠探測工作模式在實際資料處理中往往不盡如人意,進而限制了現有聲波遠探測技術的廣泛使用。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的測井技術中,反射波信號一般很小,且常與井中模式波疊加在一起,在數位化時會抑制或者丟失,特別是如果反射波和直達波在到時上重疊時,較弱的反射波信號或許淹沒在直達波中的問題。
[0007]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測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待探測井中布置聲源和至少一個接收器,其中,所述接收器包括周向等間隔布置的四個接收單元,所述四個接收單元中的第一接收單元和第三接收單元位於X軸,所述四個接收單元中的第二接收單元和第四接收單元位於Y軸;
[0008]當所述聲源激發波場時,所述第一接收單元採集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接收單元採集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接收單元採集第三測井數據,第四接收單元採集第四測井數據;
[0009]對所述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測井數據和第四測井數據進行組合,獲得單極式接收數據,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和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
[0010]根據所述聲源的形式和所述單極式接收數據、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獲得常規測井數據與遠探測測井數據。
[0011]優選地,所述聲源具體包括:單極子源或偶極子源。
[0012]優選地,所述對所述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測井數據和第四測井數據進行組合,獲得單極式接收數據、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和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具體包括:
[0013]對所述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測井數據和第四測井數據相加獲得單極式接收數據;
[0014]對所述第一測井數據和第三測井數據相減獲得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
[0015]對所述第二測井數據和所述第四測井數據相減獲得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
[0016]優選地,當所述聲源為單極子源時,所述單極式接收數據為常規測井數據,所述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和所述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為遠探測測井數據。
[0017]優選地,當所述聲源為偶極子源時,所述單極式接收數據為遠探測測井數據,所述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和所述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為常規測井數據。
[0018]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測井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布置單元,採集單元,組合單元,生成單元;
[0019]所述布置單元,用於在待探測井中布置聲源和至少一個接收器,其中,所述接收器包括周向等間隔布置的四個接收單元,所述四個接收單元中的第一接收單元和第三接收單元位於X軸,所述四個接收單元中的第二接收單元和第四接收單元位於Y軸;
[0020]所述採集單元,用於當所述聲源激發波場時,所述第一接收單元採集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接收單元採集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接收單元採集第三測井數據,第四接收單元採集第四測井數據;
[0021]所述組合單元,用於對所述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測井數據和第四測井數據進行組合,獲得單極式接收數據,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和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
[0022]所述生成單元,用於根據所述聲源的形式和所述單極式接收數據、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獲得常規測井數據與遠探測測井數據。
[0023]優選地,所述聲源具體包括:單極子源或偶極子源。
[0024]優選地,所述組合單元具體用於,對所述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測井數據和第四測井數據相加獲得單極式接收數據;
[0025]對所述第一測井數據和第三測井數據相減獲得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
[0026]對所述第二測井數據和所述第四測井數據相減獲得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
[0027]優選地,所述生成單元具體用於,當所述聲源為單極子源時,所述單極式接收數據為常規測井數據,所述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和所述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為遠探測測井數據。
[0028]優選地,所述生成單元具體用於,當所述聲源為偶極子源時,所述單極式接收數據為遠探測測井數據,所述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和所述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為常規測井數據。
[0029]本發明通過引入一種新的數據採集模式(單極偶極混合工作),井外反射波相對於井中直達波的振幅有了增強,有利於反射波信號的提取與分離;另外,由於儀器增益沒有受高振幅井中直達波的影響,反射波信號在井中可以被有效放大,提高了反射波的量化精度和對傳輸噪聲的抑制,進一步提高了遠探測技術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第二,對於距離探測井較近的反射體,常規數據採集模式中,井中直達波與井外反射波重疊較嚴重,難以有效分離,進而不同的遠探測儀器均存在一定的探測盲區,通過引入新的數據採集模式,對探測盲區內的反射體對應的反射信號也可以準確記錄,提高了遠探測對近井壁反射界面的識別能力;第三,目前的聲波測井技術中,有時既需要進行完成常規測井任務(例如地層速度的測量),還需要對井外反射體進行成像。這種情況下,為了同時記錄下井中直達波與井外反射波的信息,需要採取超長的測井記錄長度,進而造成了較大的數據傳輸壓力,相應的也影響了常規測井作業的速度。本發明通過引入單極偶極混合工作方式,將常規測井數據的採集與遠探測數據的採集分離開來,互不影響,並行進行。這樣可以根據測井作業的需求進行數據採集和傳輸:如果只需進行常規測井作業,則對所述接收數據(單極式或偶極式接收數據)中常規測井記錄長度的部分進行數位化並實時傳輸到地面採集系統即可,保證了常規測井作業的速度。而如果需要同時採集常規測井數據和遠探測測井數據,則遠探測測井數據採用較長的採集窗口進行採集,並根據電纜傳輸速度選擇實時傳輸或存儲於儀器後集中傳輸;常規數據仍採用常規測井數據採集長度進行採集和傳輸。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0]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測井方法流程圖;
[0031]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接收器中各接收單元布置方式示意圖;
[0032]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各接收單元組合方式示意圖;
[0033]圖4a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在單極子源時,單極式接收數據、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對應的測井類型;
[0034]圖4b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偶極子源時,單極式接收數據、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對應的測井類型;
[0035]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遠探測計算模型示意圖;
[0036]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單極子源時,常規測井波形;
[0037]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單極子源時,遠探測測井波形;
[0038]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單極子源時,距離聲源4.5m處接收單元Pl和P3各自的波形與其相減所得到的波形;
[0039]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偶極子源時,常規測井波形;
[0040]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偶極子源時,遠探測測井波形;
[0041]圖1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測井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2]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0043]為便於對本發明實施例的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做進一步的解釋說明,實施例並不構成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限定。
[0044]下面以圖1為例詳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測井方法,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測井方法流程圖。如圖1所示,該實施例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0045]S101,在待探測井中布置聲源和至少一個接收器,其中,所述接收器包括周向等間隔布置的四個接收單元,所述四個接收單元中的第一接收單元和第三接收單元位於X軸,所述四個接收單元中的第二接收單元和第四接收單元位於Y軸;
[0046]具體地,如圖2所示,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接收器中各接收單元布置方式示意圖。在圖2中,包括多個接收器,每一個接收器包括第一接收單元P1、第二接收單元P2、第三接收單元P3和第四接收單元P4,該4個接收單元的位置關係如圖所示,在以井軸為Z軸的探測井中,可以設定第一接收單元Pl和第三接收單元P3位於X軸,設定第二接收單元P2和第四接收單元P4位於Y軸。
[0047]S102,當所述聲源激發波場時,所述第一接收單元採集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接收單元採集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接收單元採集第三測井數據,第四接收單元採集第四測井數據;
[0048]具體的,聲源可以是單極子源或者偶極子源。
[0049]S103,對所述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測井數據和第四測井數據進行組合,獲得單極式接收數據,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和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
[0050]具體地,如圖3所示,對所述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測井數據和第四測井數據相加獲得單極式接收數據,對所述第一測井數據和第三測井數據相減獲得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對所述第二測井數據和所述第四測井數據相減獲得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
[0051]S104,根據所述聲源的形式和所述單極式接收數據,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獲得常規測井數據與遠探測測井數據。
[0052]具體地,如圖4a所示,當所述聲源為單極子源時,所述單極式接收數據為常規測井數據,所述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和所述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為遠探測測井數據。
[0053]其中,對於單極子源,單極式接收數據記錄的是常規測井數據,而X和Y方向的偶極式接收數據則是抑制了井中直達波的遠探測測井數據。
[0054]如圖4b所示,當所述聲源為偶極子源時,所述單極式接收數據為遠探測測井數據,所述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和所述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為常規測井數據。
[0055]其中,對於偶極子源,單極式接收數據記錄的是遠探測測井數據,而X和Y方向的偶極式接收數據記錄的則為常規的偶極子測井數據。
[0056]以上表明,常規測井數據是通過目前聲波測井技術中一般的工作模式採集得到的,即單極子源激發單極式接收,偶極子源激發偶極式接收。而遠探測測井數據是通過單極偶極混合工作方式,即單極源激發偶極式接收,偶極源激發單極式接收採集得到的。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單極偶極混合工作方式可通過實際測井作業的需求分別採集井中直達波與井外反射波,並行進行,互不幹擾,這對各自信號的自適應放大和量化以及後續的數據處理十分有利。
[0057]S105,對常規測井數據與遠探測測井數據分別進行數據傳輸與處理。
[0058]具體地,對常規測井數據可以實時傳輸和現場處理,並應用常規測井處理軟體進行評價。對遠探測測井數據來說,如果數據傳輸速度滿足要求,則進行實時傳輸,如果傳輸速度不能達到要求,則存儲於儀器中,待全部測量完成後再集中讀取,統一處理,並應用遠探測測井處理軟體進行評價。
[0059]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測井方法通過引入一種新的數據採集模式(單極偶極混合工作),井外反射波相對於井中直達波的振幅有了增強,有利於反射波信號的提取與分離;另外,由於儀器增益沒有受高振幅井中直達波的影響,反射波信號在井中可以被有效放大,提高井外反射波相對於井中直達波的幅度,提高了反射波的量化精度和對傳輸噪聲的抑制,進而對井外地質構造進彳丁精確和有效的成像,進一步提尚了遠探測技術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第二,對於距離探測井較近的反射體,常規數據採集模式中,井中直達波與井外反射波重疊較嚴重,難以有效分離,進而不同的遠探測儀器均存在一定的探測盲區,通過引入新的數據採集模式,對探測盲區內的反射體對應的反射信號也可以準確記錄,提高了遠探測對近井壁反射界面的識別能力;第三,目前的聲波測井技術中,有時既需要進行完成常規測井任務(例如地層速度的測量),還需要對井外反射體進行成像。這種情況下,為了同時記錄下井中直達波與井外反射波的信息,需要採取超長的測井記錄長度,進而造成了較大的數據傳輸壓力,相應的也影響了常規測井作業的速度。本發明通過引入單極偶極混合工作方式,將常規測井數據的採集與遠探測測井數據的採集分離開來,互不影響,並行進行。這樣可以根據測井作業的需求進行數據採集和傳輸:如果只需進行常規測井作業,則對所述接收數據(單極式或偶極式接收數據)中常規測井記錄長度的部分進行數位化並實時傳輸到地面採集系統即可,保證了常規測井作業的速度。而如果需要同時採集常規測井數據和遠探測測井數據,則遠探測測井數據採用較長的採集窗口進行採集,並根據電纜傳輸速度選擇實時傳輸或存儲於儀器後集中傳輸;常規數據仍採用常規測井數據採集長度進行採集和傳輸。
[0060]下面分別對聲源為單極源和偶極源時,常規測井與遠探測的波形進行說明。
[0061]第一種情況:
[0062]單極源的情況下,利用三維有限差分模擬計算了不同數據採集方式所得到的測井波形,模型如圖5所示,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遠探測計算模型示意圖,在圖5中,模型的大小為X = 6.5m、y = 3m、z = 10.5m,充液井孔半徑為0.lm,井眼中心位於x = y = 1.5m處,聲源位於z = 0.5m處。採用變網格有限差分,井孔附近網格為0.01m,井外較遠處網格為0.015m,時間步長為1.0 μ S。地質界面分布於測井儀器的右側;測井儀器的單極發射器中心頻率為8kHz,接收器陣列在聲源的一側,每個接收器均含圖2中展示的四個接收單元(PI, P2, P3, P4)。地層I的縱波速度為3000m/s,橫波速度為1800m/s,密度為2000kg/m3;地層2的縱波速度與橫波速度則分別是4500m/s和2650m/s,密度為2400kg/m3;井中流體的聲速為1500m/s,密度為1000kg/m3。
[0063]在井中布置單極子源激發波場,各接收器對應的四個接收單元分別採集測井數據。對四個接收單元(P1,P2,P3,P4)接收的數據進行組合,分別得到三組數據:單極式接收數據,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
[0064]單極式接收數據為常規數據採集模式下得到的數據,即常規測井數據;X方向與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為利用單極偶極混合工作方式得到的數據,即遠探測測井數據。
[0065]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單極子源時,常規測井波形。圖6中還顯示了理論計算得到不同類型井中直達波的到時曲線,與模擬結果較好的對應。從圖6中可以看到,常規偶極子波(即常規測井數據)中含有縱波、橫波和斯通利波等井中直達波;而與井中直達波相比,來自井外的反射波振幅非常小,這主要由於快地層中井和地層之間的阻抗差較大,井中輻射到井外的聲能量有限。而實際情況下,若考慮衰減,反射波的振幅將會更小。並且來自井外的反射波與井中斯通利波重疊在一起,因而給後續的反射波記錄與提取造成了困難。由此看來,常規測井模式下採集的波形主要為井中直達波,可以用於傳統聲波測井作業,如地層速度的測量和地層參數(孔隙度、滲透率)的提取。
[0066]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單極子源時,遠探測測井波形,在圖7中,接收波形為第一接收單元Pl與第三接收單元P3兩個接收單元的差。求差的過程衰減了第一接收單元和第三接收單元上極性相同的信號(本例中主要為單極子源激發的井中直達波信號),因此原本煙沒於幅度很強的斯通利波下的反射波得以顯現。對應理論計算的到時曲線可以清晰識別出井外反射縱波與反射橫波,反射信號經增益調節後,送入模數轉換器進行量化,最後將量化後的數位化數據傳播到地面採集系統。對該混合工作方式採集的包含地層反射波信號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可以進一步得到地質反射界面的準確位置。
[0067]為了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提取出了距離聲源4.5米處接收器接收到的波形,如圖8所示,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單極子源時,距離聲源4.5m處接收單元Pl和P3各自的波形與其相減所得到的波形,在圖8中,虛線表示單個接收單元(Pl或P3)接收到的波形,實線為兩個接收單元相減(P1-P3)得到的波形。從圖8中可以看出,表示第一接收單元Pl波形和第三接收單元P3波形的兩條虛線幾乎完全重合,這是由於:單極子源激發的波場中,位於同一深度,關於井軸對稱的兩個接收單元Pl與P3接收到的井中直達波響應完全相同,而兩接收單元接收到的直達波在波形中佔主導地位(遠大於反射波的振幅),因此第一接收單元Pl與第三接收單元P3波形表現的幾乎重合。而通過相減,第一接收單元Pl與第三接收單元P3中極性相同的信號被削弱(這裡主要是由單極子源激發的井中直達波),只剩下圖8中實線所示的井外反射波。由此看來,通過單極子源激發、偶極接收的混合工作方式,井外反射波相對於井中直達波的振幅有了增強,有利於反射波信號的提取與分咼。
[0068]另外,對比圖6中斯通利波的到時與圖7中反射縱波的到時可知,對於距離井軸較近的反射體(本實施例中為3米),反射波與井中直達波在測井源距範圍內混疊較嚴重,難以有效分離。通過單極子源激發、偶極接收的混合工作方式,對該反射體對應的反射信號也可以進行準確記錄。
[0069]第二種情況:
[0070]偶極子源的情況下,計算模型如圖5所示。採用變網格有限差分,井孔附近網格為0.0lm,井外較遠處網格為0.015m,時間步長為1.2 μ S。偶極源指向為X軸,中心頻率為3kHz。地層I的縱波速度為2000m/s,橫波速度為600m/s,密度為2000kg/m3;地層2的縱波速度與橫波速度則分別是3800m/s和2000m/s,密度為2150kg/m3;井中流體的聲速為1500m/s,密度為1000kg/m3。其他參數與單極子源情況時的參數相同。
[0071]在井中布置偶極子源激發波場,各接收器對應的四個接收單元分別採集測井數據。對四個接收單元(P1,P2,P3,P4)接收的數據進行組合,分別得到三組數據:單極式接收數據,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
[0072]當聲源為偶極子源時,由S103可知:X方向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為常規數據採集模式下得到的數據,即常規測井數據;單極式接收數據為利用單極偶極混合工作方式得到的數據,為遠探測測井數據。
[0073]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偶極子源時,常規測井波形。從圖9中可以看到,常規偶極子波列中含有縱波和彎曲波等井中直達波,且彎曲波強度大於井外反射縱波,常規測井模式下採集的偶極子波形可以用於常規偶極測井作業,如地層橫波速度及地層各向異性等參數的測量。本實施例中,從常規測井波形中可以識別出井外反射縱波,這是由於慢地層中井和地層之間阻抗較小,因而反射波的強度要大於第一種情況中快地層的情況,這也是遠探測技術在慢地層中應用要好於快地層的一個原因。
[0074]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偶極子源時,遠探測測井波形。在圖10中,對四個接收單元的波形進行疊加,削弱各接收單元中極性相反的信號(本實施例中主要為偶極子源激發的井中直達波),井中直達波得到有效的壓制,井外反射波相對於井中模式波的幅度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
[0075]圖1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測井裝置示意圖,如圖11所示,本實施例中包括:布置單元1101,採集單元1102,組合單元1103,生成單元1104 ;
[0076]所述布置單元1101,用於在待探測井中布置聲源和至少一個接收器,其中,所述接收器包括周向等間隔布置的四個接收單元,所述四個接收單元中的第一接收單元和第三接收單元位於X軸,所述四個接收單元中的第二接收單元和第四接收單元位於Y軸;
[0077]所述採集單元1102,用於當所述聲源激發波場時,所述第一接收單元採集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接收單元採集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接收單元採集第三測井數據,第四接收單元採集第四測井數據;
[0078]所述組合單元1103,用於對所述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測井數據和第四測井數據進行組合,獲得單極式接收數據、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和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
[0079]所述生成單元1104,用於根據所述聲源的形式和所述單極式接收數據,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獲得常規測井數據與遠探測測井數據。
[0080]可選地,所述聲源具體包括:單極子源或偶極子源。
[0081]可選地,所述組合單元1103具體用於,
[0082]對所述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測井數據和第四測井數據相加獲得單極式接收數據;
[0083]對所述第一測井數據和第三測井數據相減獲得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
[0084]對所述第二測井數據和所述第四測井數據相減獲得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
[0085]可選地,所述生成單元1104具體用於,當所述聲源為單極子源時,所述單極式接收數據為常規測井數據,所述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和所述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為遠探測測井數據。
[0086]可選地,所述生成單元1104具體用於,當所述聲源為偶極子源時,所述單極式接收數據為遠探測測井數據,所述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和所述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為常規測井數據。
[0087]專業人員應該還可以進一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體、計算機軟體或者二者的結合來實現,為了清楚地說明硬體和軟體的可互換性,在上述說明中已經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組成及步驟。這些功能宄竟以硬體還是軟體方式來執行,取決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為超出本發明的範圍。
[0088]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驟可以用硬體、處理器執行的軟體模塊,或者二者的結合來實施。軟體模塊可以置於隨機存儲器(RAM)、內存、只讀存儲器(ROM)、電可編程ROM、電可擦除可編程ROM、寄存器、硬碟、可移動磁碟、CD-ROM、或【技術領域】內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儲介質中。
[0089]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測井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包括: 在待探測井中布置聲源和至少一個接收器,其中,所述接收器包括周向等間隔布置的四個接收單元,所述四個接收單元中的第一接收單元和第三接收單元位於X軸,所述四個接收單元中的第二接收單元和第四接收單元位於Y軸; 當所述聲源激發波場時,所述第一接收單元採集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接收單元採集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接收單元採集第三測井數據,第四接收單元採集第四測井數據; 對所述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測井數據和第四測井數據進行組合,獲得單極式接收數據、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和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 根據所述聲源的形式和所述單極式接收數據、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獲得常規測井數據與遠探測測井數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聲源具體包括:單極子源或偶極子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對所述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測井數據和第四測井數據進行組合,獲得單極式接收數據、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和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具體包括: 對所述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測井數據和第四測井數據相加獲得單極式接收數據; 對所述第一測井數據和第三測井數據相減獲得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 對所述第二測井數據和所述第四測井數據相減獲得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當所述聲源為單極子源時,所述單極式接收數據為常規測井數據,所述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和所述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為遠探測測井數據。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當所述聲源為偶極子源時,所述單極式接收數據為遠探測測井數據,所述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和所述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為常規測井數據。
6.一種測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包括:布置單元,採集單元,組合單元,生成單元; 所述布置單元,用於在待探測井中布置聲源和至少一個接收器,其中,所述接收器包括周向等間隔布置的四個接收單元,所述四個接收單元中的第一接收單元和第三接收單元位於X軸,所述四個接收單元中的第二接收單元和第四接收單元位於Y軸; 所述採集單元,用於當所述聲源激發波場時,所述第一接收單元採集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接收單元採集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接收單元採集第三測井數據,第四接收單元採集第四測井數據; 所述組合單元,用於對所述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測井數據和第四測井數據進行組合,獲得單極式接收數據、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和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所述生成單元,用於根據所述聲源的形式和所述單極式接收數據,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獲得常規測井數據與遠探測測井數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聲源具體包括:單極子源或偶極子源。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組合單元具體用於, 對所述第一測井數據、第二測井數據、第三測井數據和第四測井數據相加獲得單極式接收數據; 對所述第一測井數據和第三測井數據相減獲得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 對所述第二測井數據和所述第四測井數據相減獲得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生成單元具體用於,當所述聲源為單極子源時,所述單極式接收數據為常規測井數據,所述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和所述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為遠探測測井數據。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生成單元具體用於,當所述聲源為偶極子源時,所述單極式接收數據為遠探測測井數據,所述X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和所述Y方向偶極式接收數據為常規測井數據。
【文檔編號】G01V1/40GK104483707SQ201410705333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6日
【發明者】陳浩, 宮昊, 何曉, 王秀明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