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磁性金屬有機骨架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及其應用與流程
2023-08-01 14:19:46 4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效去除水中重金屬Pb2+的新型吸附材料,具體來講是一種水穩定性的磁性金屬有機骨架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屬於水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工業的快速發展,重金屬汙染也日益突出。由於其具有環境持久性、生物富集性、潛在性等,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重金屬鉛在水中主要以二價離子形式存在,由於其來源廣泛且毒性較大,受到了重點關注。Pb2+可經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等進入人體,在肝,腎,腦組織等處聚積,並通過血液擴散到全身,對神經系統,造血系統和腎臟的損害最為嚴重。另外Pb2+可阻礙兒童智力發育,造成長期的大腦損傷。因此,Pb2+被認為是對人體健康和環境危害最大的重金屬之一,被列為優先控制汙染物。目前,去除水中重金屬Pb2+的方法有:化學沉澱法、物理法和生物處理法等。上述方法對Pb2+的去除有一定效果,但存在局限性,比如去除率低、設備費用高、易產生二次汙染等。吸附法由於具有吸附材料來源廣泛,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去除效率高,操作簡單,可重複使用等優點而受到廣泛關注。因而,開發和研究更加易於製備,低廉,有效的,可重複使用的高性能吸附劑是目前國內外研究的一個熱點。
近年來,金屬-有機骨架材料(MOFs)憑藉其巨大的比表面積、可調的孔徑、良好的化學和熱穩定性以及簡便的製備方法等優點,廣泛應用於氣體儲存、傳感、選擇分離、催化、藥物運輸等領域。然而,由於MOFs 機械強度低,固體呈粉末狀等缺陷,使其在某些領域中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開發MOFs的複合材料成為該方向的前沿課題。
吸附性能與吸附劑的比表面積,孔徑分布及吸附質的親和力有關。如何獲得高效、穩定、易於回收、可重複利用的吸附材料是研究的重點。因此以磁性納米材料為基體複合多孔的吸附材料,既克服了吸附劑難分離的難題,同時也保留了較高的吸附性能。
磁性金屬-有機框架複合材料(MMOFs)是磁性納米粒子與MOFs複合的一種新型納米功能材料。MMOFs複合材料繼承了MOFs比表面積大和孔徑可調的優點,同時兼具了磁性分離的性質。藉助外加磁場,能夠快速實現固液分離,避免了繁瑣的過濾、離心等操作,大大降低了設備成本,簡化了處理工藝。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成本低廉、製備簡單、性能優良的鐵錳氧化物納米纖維/HKUST-1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及其在吸附水中重金屬Pb2+的應用中具有快速、高效、易分離、可重複利用的優點。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鐵錳氧化物納米纖維/HKUST-1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稱取一定量鐵錳氧化物納米纖維前驅體FeSO4·7H2O、MnSO4·H2O、N(CH2COOH)3(摩爾比為1:2:2),溶於異丙醇和超純水(體積比為2:1)的混合溶液中;磁力攪拌器300-1500r/min攪拌1~2h。
步驟二:將反應完全的上述溶液轉移至聚四氟乙烯反應釜中,並放入烘箱,設置溫度180℃,反應時間6h;反應完成後,過濾,收集固體樣品,真空乾燥箱(參數:溫度0~80℃,乾燥時間1~4h)。
步驟三:乾燥完成後,研磨,轉移至坩堝中,設置馬弗爐溫度450℃,煅燒2~6h;煅燒完成後,研磨收集樣品,保存於乾燥器。
步驟四:稱量新製備的鐵錳氧化物納米纖維100mg,分散於硫代乳酸的乙醇溶液(50mL,0.1-0.5mmol/L)中,機械攪拌,反應2~6h。
步驟五:將修飾後的鐵錳氧化物納米纖維預先分散於Cu(CH3COO)2·H2O的乙醇溶液(0.05~0.2mol/L,50mL)。
步驟六:將H3BTC(均苯三甲酸)的乙醇溶液(0.01-0.1mol/L,50mL),經蠕動泵,設定流速1mL·min-1,滴入步驟五的溶液中;油浴溫度為50~100℃,反應10~60min,機械攪拌。
步驟七:滴加完成後,油浴反應2~6h;反應完成後老化5~24h,乙醇和超純水交替洗滌,磁性分離,放入50~100℃,真空乾燥箱3~24h,備用。
上述製備的鐵錳雙氧化物納米纖維/HKUST-1複合材料可用於吸附水中重金屬。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本發明的製備過程簡單,無需高端的專業設備,降低了製備成本;2本發明與現有的吸附法相比,吸附速率快,吸附效果好,同時可以快速實現固液分離,避免了繁瑣的分離過程;3本發明可以改變磁性基體與MOFs的質量比,合成具有不同磁性強度和不同比表面積的一系列複合材料;4本發明吸附性能好、易於分離、抗幹擾性好。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實施案例1製備的鐵錳氧化物納米纖維/HKUST-1複合材料的SEM圖。
圖2本發明實施案例1製備的鐵錳氧化物納米纖維/HKUST-1複合材料的能譜圖。
圖3本發明實施案例1製備的鐵錳氧化物納米纖維/HKUST-1複合材料的磁滯回線。
圖4本發明實施案例2鐵錳氧化物納米纖維/HKUST-1複合材料對Pb2+的吸附動力學。
圖5本發明實施案例3鐵錳氧化物納米纖維/HKUST-1複合材料對Pb2+的吸附等溫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案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詳細描述,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案例僅對本發明解釋說明,並不局限於此發明。
實施案例1
步驟一:稱量鐵錳氧化物納米纖維前驅體FeSO4·7H2O、MnSO4·H2O、N(CH2COOH)3(分別為2.08g/2.54g/2.87g),溶於75mL異丙醇和超純水(體積比為2:1)的混合溶液中;磁力攪拌器1000r/min攪拌1h。
步驟二:將反應完全的上述溶液轉移至100mL聚四氟乙烯反應釜中,並放入烘箱,設置溫度180℃,反應時間6h;反應完成後,過濾,收集固體樣品,置於真空乾燥箱烘乾(參數:溫度60℃,乾燥時間2h)。
步驟三:乾燥完成後,研磨,轉移至坩堝中,設置馬弗爐溫度450℃,煅燒4h;煅燒完成後,研磨收集樣品,保存於乾燥器。
步驟四:稱量新製備的鐵錳氧化物納米纖維100mg,分散於硫代乳酸的乙醇溶液(50mL,0.29mmol/L)中,機械攪拌,反應4h。
步驟五:將修飾後的鐵錳氧化物納米纖維預先分散於Cu(CH3COO)2·H2O的乙醇溶液(0.2mol/L,50mL)。
步驟六:將H3BTC(均苯三甲酸)的乙醇溶液(0.05mol/L,50mL),經蠕動泵,設定流速1mL·min-1,滴入步驟六的溶液中;油浴溫度為70℃,反應30min,機械攪拌。
步驟七:滴加完成後,油浴反應4h;反應完成後老化12h,乙醇和超純水交替洗滌,磁性分離,放入80℃,真空乾燥箱10h,備用。
圖1為實施案例1中製備的鐵錳氧化物納米纖維/HKUST-1複合材料,可以明顯地看出氧化物納米纖維和HKUST-1的複合結構,HKUST-1在鐵錳氧化物納米纖維的外部生長;圖2為實施案例1製備的複合材料的EDX圖,從圖中可以看出,二者成功的複合,並具有一定的複合比;圖3為實施案例1 製備的鐵錳氧化物納米纖維以及複合材料的磁滯回線;經複合之後,磁力強度明顯減弱,但外加磁場仍然能夠實現分離。
實施案例2
配製60mg·L-1的Pb(NO3)2水溶液500ml,轉移至1000ml的錐形瓶中,加入200mg案例1製備的磁性MOFs複合材料;搖床參數為:25℃,250r/min;在不同時間間隔定量取樣5ml懸濁液,經0.22μm水繫膜過濾;取樣時長6h;以上樣品經AAS(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定量,繪製如圖4的動力學曲線;鐵錳氧化物納米纖維,HKUST-1的吸附動力學繪製過程同磁性複合材料。
圖4為案例2測定的三種吸附劑的動力學曲線,從圖4可以看出,複合材料保留了HKUST-1的快速吸附特徵,2h內即可達到平衡;並且具有較高的平衡吸附量(90mg·g-1);由於複合材料具有磁性,可快速實現固液分離,是一種性能良好的吸附劑。
實施案例3
配製Pb(NO3)2系列濃度60、100、200、400、600、800、1000、1200mg·L-1;吸附劑投加量為0.5g·L-1;搖床參數如案例2;在2h時,定量取5ml懸濁液,經0.22μm水繫膜過濾;以上樣品經AAS(原子吸收光譜儀)分析定量,繪製如圖5的吸附等溫曲線(298K)。
圖5為案例1製備的磁性複合材料吸附水中重金屬Pb2+的等溫線(298K),從圖中得出,室溫下該磁性複合材料對Pb2+的飽和吸附量為720mg·g-1;該複合材料不僅對重金屬吸附量大而且可以磁性分離,是一種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高效吸附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