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錘衝擊式井下震源下井儀的製作方法
2023-07-31 22:44:46 1
專利名稱:重錘衝擊式井下震源下井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領域,特別是作為井間地震測井的井下震源。
目前的常規地面震勘探受地表風化層的影響很大,即受到風化層的衰減,尤其是地震波的高頻部分。即使是垂直地震剖面方法,震源仍在地面,仍然受到地麵條件的限制。隨著石油勘探的發展,井周圍的細探採用了井間地震測井方法。這種方法中的關鍵設備是井下震源,目前最簡便易行的井下震源是重錘衝擊式的,而現有的重錘井下震源是氣動的,它有兩條嚴重的缺點一條是它有包括氣動源在內的龐大的地面設施,野外施工不方便,另一條是下井氣動管線能量損失太大,三千米的深井已不能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改進的重錘衝擊式井下震源下井儀,消除笨重的氣動系統,提高擊發頻率,提高重複性。
本實用新型以如下方式實現。
一條適合於沉入井內的鋼管作為外套,外套的下部安裝推靠裝置,上部安裝錘擊裝置。在推靠裝置中,最下部是推靠電機,通過串接的減速器和滾珠絲槓連接至上大下小的可做上下運動的一定錐度的錐形拉杆,在錐形拉杆的四周均勻排布多塊與錐形拉杆的錐斜度互補的支撐推塊,隨著錐形拉杆的下行把支撐推塊向外推開,在支撐推塊的外圍環繞著當錐形拉杆回升時把支撐推塊收攏回原位的徑向收縮卡簧。錘擊部分由位於推靠部分上方的長筒形直線電機和在直線電機腔內由電機推動的上下自由移動的重錘共同組同。直線電機的長度不少於3米,重錘重量在8至20公斤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錐形拉杆一方面做為推靠器的一個構件,還做為錘擊裝置的承擊件,向下的錘擊力使推靠作用加大,從而使推靠器穩定可靠。直線電機靠電磁力舉升重錘,靠反向電磁力又給落回重錘加速,從而提高了重錘的衝擊速度,可以減小重錘的質量,控制電源即可控制擊發,使控制電路簡單了,激發頻率從幾十秒一次提高到每分鐘20至30次,重複性也變好了。省卻了笨重的氣動系統及氣動下井管路,加深了測井深度,只用普通的七芯測井電纜即可。
。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A-A向橫向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放大圖上段。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放大圖中段。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放大圖下段。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重錘衝擊式井下震源下井儀的外層是一定粗細的耐壓鋼管制成的外套9,參照圖1,圖2,圖3,圖4,圖5,內部分成兩個部分,上部是錘擊部分,下部是推靠器部分。在推靠器部分中,最下邊是推靠電機1,推靠電機1的動力軸連接至減速器2,再依次連接滾珠絲槓3和錐形拉杆6,錐形拉杆6的主體是一個上大下小的錐形體,最上部用來接受錘擊,在本實施例中,在錐形體的四周均排列6塊支撐推塊5,支撐推塊5與錐形拉杆6相貼面也是斜面,但斜度與錐形拉杆6的斜度剛好互補,環繞支撐推塊5周圍是徑向收縮彈簧4。工作過程是這樣的推靠電機1通過減速器2和滾珠絲槓3帶動錐形拉杆6向下運動,錐形拉杆6把支撐推塊5向外推出,在靠到井壁或套管上時推靠完成。回收時操作推靠電機1反轉,帶動錐形拉杆6上升,支撐推塊5由徑向收縮卡簧4的收縮力收攏回原始位置。錘擊部分緊連著錐形拉杆6,外部是一個長約3米的長園筒形的直線電機8,直線電機8的腔內有一隻可自由上下運動的園柱形重錘7,本實施例中重錘的重量是20公斤。給直線電機8通電,電磁力把重錘升起,至最高點返回,再給電機8反向通電,則重錘反向加速最後擊在錐形拉杆6的上端,完成錘擊動作。
權利要求1.一種重錘衝擊式井下震源下井儀,由推靠器部分和錘擊部分組成,其特徵在於推靠器部分由以推靠電機1通過減速器2、滾珠絲槓3帶動可作上下運動的有一定錐度的錐形拉杆6,多塊均勻排布於錐形拉杆6周圍的內斜度剛好與錐形拉杆6互補的支撐推塊5,環繞於支撐推塊5周圍的錐形拉杆6上行時可把支撐推塊5收攏回的徑向收縮卡簧4組成;錘擊部分由緊挨錐形拉杆6上方的長筒形直線電機8,可在直線電機8的筒腔內上下自由移動的重錘7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錘衝擊式井下震源下井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直線電機8的長度不少於3米,重錘的重量為8至20公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重錘衝擊式井下震源下井儀。它由推靠電機、錐形拉杆、支撐推塊、直線電機、重錘等組成。用於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特別是作為井間地震測井的震源。錘擊能量,震波頻譜等均可滿足需要,並且有結構簡單,控制容易,所需地面設備較少,重複頻率可達20至30次/分鐘。可測3000米或更深的深井,可在各油田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G01V1/40GK2134485SQ9222474
公開日1993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1992年6月12日 優先權日1992年6月12日
發明者劉凡 申請人:西安石油勘探儀器總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