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條加工機的製作方法
2023-08-03 20:14:26 1
專利名稱:柳條加工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柳編業用機具,尤其是一種用於柳條劈方和剝皮的柳條加工機。
目前,柳編業基本是手工工業,柳編加工需將大量的柳條劈成方形及脫皮。將柳條劈成方形及脫皮,以往都是靠手工實現,勞動強度大,效率低,不能適應柳編業的快速發展。現已有人設計了用於柳條脫皮的設備,但尚未出現將柳條劈成方形的機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目前柳編業將大量的柳條劈成方形及脫皮靠手工實現,勞動強度大,效率低,不能適應柳編業的快速發展的問題,提供一種可將柳條劈成方形,也可用於柳條脫皮的柳條加工機。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柳條加工機,包括機架、餵入機構、劈方刀組件和動力傳動機構。
餵入機構安裝在機架的前端。餵入機構包括餵入槽、上下餵入滾。劈方刀組件位於上下餵入滾的後方,固定在機架上。劈方刀組件後方機架上裝有相互對滾的上下輸送滾。上下輸送滾的後方又裝有劈方刀組件。上下輸送滾後方的劈方刀組件和上下餵入滾後方的劈方刀組件構造相同,但相互呈空間垂直安裝。第二組劈方刀組件的後方再安裝上下輸送滾。上餵入滾和輸送滾通過軸承座與機架固連。下餵入滾和輸送滾通過軸承座和彈簧與機架浮動連接。上餵入滾和上輸送滾的轉軸上分別裝有皮帶輪。這些皮帶輪與電機的皮帶輪通過皮帶相連,構成動力傳動機構。上輸送滾和上餵入滾為主動滾,下輸送滾和下餵入滾為從動滾。
機架為長方形框架。
輸送滾與餵入滾結構相同,包括金屬滾芯和橡膠滾子外套。金屬滾芯外表面與橡膠滾子外套內表面採用齒形結構連接。
劈方刀組件由上下刀片、上下刀片固定板、刀片固定板支柱、上下擋板、左右側擋板、螺柱、螺帽、彈簧和彈簧壓板構成。上下刀片分別固定在上下刀片固定板的內側。上下擋板分別固定在上下刀片固定板的前端。左右側擋板分別固定在下擋板左右兩側。上下擋板、左右側擋板構成Y形餵入槽。刀片固定板支柱固定在上刀片固定板的後端內側。兩個螺柱上裝有上下刀片固定板、彈簧壓板,並通過上下兩個螺帽限位。彈簧裝於彈簧壓板和上刀片固定板之間。上刀片固定板呈浮動狀態。
劈方刀組件中可浮動的上刀片相對下刀片呈傾斜設置。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柳條加工機,取代了劈方和脫皮工作的手工操作,實現了機械化,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適應了柳編業的快速發展。
圖1為本實用新型柳條加工機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柳條加工機的俯視圖;圖3為劈方刀組件的主視圖;圖4為圖3的左側視圖;圖5為餵入滾和輸送滾的剖視圖;圖6為圖5的左側視圖。
下面通過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所述的柳條加工機,包括機架1、餵入機構10、劈方刀組件18、19和動力傳動機構2。
餵入機構10安裝在機架1的前端。餵入機構10包括餵入槽20、上餵入滾11和下餵入滾13。劈方刀組件18位於上餵入滾11和下餵入滾13的後方,其上部固定在機架1上。劈方刀組件18後方機架上裝有相互對滾的上輸送滾6和下輸送滾8。上輸送滾6和下輸送滾8的後方又裝有劈方刀組件19。劈方刀組件19和劈方刀組件18構造相同,但相互呈空間90度安裝。劈方刀組件19的後方再安裝相互對滾的上輸送滾3和下輸送滾5。上餵入滾11、上輸送滾3、上輸送滾6通過軸承座12與機架1固連。下餵入滾13、下輸送滾5、下輸送滾8通過軸承座12和彈簧14與機架1浮動連接。上餵入滾11、上輸送滾3和上輸送滾6的轉軸上分別裝有皮帶輪9、皮帶輪4和皮帶輪7。皮帶輪9、皮帶輪4和皮帶輪7與電機16的皮帶輪17通過皮帶15、皮帶21、皮帶22相連,構成動力傳動機構2。上輸送滾3、上輸送滾6和上餵入滾11為主動滾,下輸送滾5、下輸送滾8和下餵入滾13為從動滾。上下餵入滾和上下輸送滾之間的壓力靠支持下輸送滾和下餵入滾軸承座的彈簧14控制。
機架1為長方形框架。
上輸送滾3、下輸送滾5、上輸送滾6、下輸送滾8與上餵入滾11、下餵入滾13結構相同,包括金屬滾芯37和橡膠滾子外套38。金屬滾芯37外表面與橡膠滾子外套38內表面採用齒形結構連接。劈方刀組件18與劈方刀組件19結構相同。劈方刀組件由上下刀片32、上下刀片固定板35、刀片固定板支柱33、上下擋板36、左右側擋板31、螺柱29、螺帽28、螺帽34、彈簧30和彈簧壓板27構成。上下刀片32分別固定在上下刀片固定板35的內側。上下擋板36分別固定在上下刀片固定板35的前端。左右側擋板31分別固定在下擋板36左右兩側。上下擋板36、左右側擋板31構成Y形餵入槽。刀片固定板支柱33固定在上刀片固定板35的後端內側。兩個螺柱29上裝有上下刀片固定板35、彈簧壓板2,並通過螺帽28、螺帽34限位。彈簧30裝於彈簧壓板2和上刀片固定板35之間。上刀片固定板35呈浮動狀態。調節彈簧30的壓力,即可調整上下刀片32之間的相對壓力。
劈方刀組件中可浮動的上刀片32相對下刀片呈傾斜設置,形成加工后角,減少與柳條的摩擦,節省動力並提高加工質量。
工作時,操作者手持柳條置於餵入槽20中,餵入滾11和餵入滾13將柳條往後輸送,經過第一個劈刀組件18時,將柳條上下面劈掉一部分。當柳條到達輸送滾6和輸送滾8時,輸送滾6和輸送滾8夾持柳條繼續往後輸送,經過第二個劈刀組件19時,柳條被劈去兩側的一部分。至此,柳條被劈為方形,方柳條到達最後一對輸送滾3和輸送滾5時,被夾持拋送出機具。
若將該機具的劈方刀組件18和劈方刀組件19換成市場上現有的脫皮力夾,可實現柳條脫皮。劈方刀組件和脫皮力夾均通過相同尺寸螺栓與機架聯接,拆裝方便,可實現一機多用。
權利要求1.一種柳條加工機,包括機架、餵入機構、動力傳動機構,其特徵在於該柳條加工機設有劈方刀組件;餵入機構安裝在機架的前端,餵入機構包括餵入槽、上下餵入滾;一組劈方刀組件位於上下餵入滾的後方,固定在機架上該劈方刀組件後方機架上裝有相互對滾的上下輸送滾;上下輸送滾的後方又裝有一組劈方刀組件;上下輸送滾後方的劈方刀組件和上下餵入滾後方的劈方刀組件構造相同,但相互呈空間垂直安裝;第二組劈方刀組件的後方再安裝上下輸送滾;上餵入滾和上輸送滾通過軸承座與機架固連,下餵入滾和下輸送滾通過軸承座和彈簧與機架浮動連接;上餵入滾和上輸送滾的轉軸上分別裝有皮帶輪,這些皮帶輪與電機的皮帶輪通過皮帶相連,構成動力傳動機構;上輸送滾和上餵入滾為主動滾,下輸送滾和下餵入滾為從動滾。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柳條加工機,其特徵在於機架為長方形框架。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柳條加工機,其特徵在於輸送滾與餵入滾結構相同,包括金屬滾芯和橡膠滾子外套,金屬滾芯外表面與橡膠滾子外套內表面採用齒形結構連接。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柳條加工機,其特徵在於劈方刀組件由上下刀片、上下刀片固定板、刀片固定板支柱、上下擋板、左右側擋板、螺柱、螺帽、彈簧和彈簧壓板構成;上下刀片分別固定在上下刀片固定板的內側,上下擋板分別固定在上下刀片固定板的前端,左右側擋板分別固定在下擋板左右兩側,上下擋板、左右側擋板構成Y形餵入槽;刀片固定板支柱固定在上刀片固定板的後端內側;兩個螺柱上裝有上下刀片固定板、彈簧壓板,並通過上下兩個螺帽限位,彈簧裝於彈簧壓板和上刀片固定板之間,上刀片固定板呈浮動狀態。
5.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柳條加工機,其特徵在於劈方刀組件中可浮動的上刀片相對下刀片呈傾斜設置。
專利摘要一種柳條加工機,包括機架1、餵入機構10、劈方刀組件18和動力傳動機構2。兩組劈方刀組件分別位於上下餵入滾11、13的後方和第一組上下輸送滾6、8後方,相互垂直安裝。上下擋板36、左右側擋板31構成Y形餵入槽。刀片固定板支柱33固定在上刀片固定板35的後端內側。刀片固定板35、彈簧壓板27裝於螺柱29上。彈簧30裝於彈簧壓板27和上刀片固定板35之間。本實用新型實現了柳條加工機械化,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7J3/00GK2464518SQ0120460
公開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26日 優先權日2001年2月26日
發明者吳銀富, 樊肖萍 申請人:吳銀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