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二十大書籍金句(王充閭古籍斷句趣談)

2023-08-06 02:24:39

01

古時印製的書籍,見不到標點符號,一文到底,中間不作點斷。當然,這只是形式,而在實際誦讀過程中,人們還是要根據文句義理作出相應的停頓,或者同時在書上依據停頓加以圈點。這就是後世所說的斷句。大概是到了宋代,才有經過斷句的書籍刊行。南宋文學家嶽珂在《九經三傳沿革例》中說:「監蜀諸本皆無句讀,惟建本始仿館閣校書式,從旁加圈點。開卷瞭然,學者為便,然亦句讀經文而已。惟蜀中字本與興國本並點注文,益為周盡。」不過,這種添加句讀的書籍畢竟極少,爾後,歷經金元明清,數百年間基本上沒有大的變化。據有關資料記載,我國傳世古籍約有八萬多種,直至今天經過整理、點校的也不過幾千種。

成書於南宋年間的童蒙讀物《三字經》,有「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讀』,讀音為逗,義同)」之句,可見,從前的讀書進學是把斷句與訓詁聯結在一起的。其實,古代典籍《禮記·學記》中早就說了:「一年視離經辨志」。「離經」,就是離析經理,使章句斷開,這裡是說小孩讀書一年之後要考查其斷句經典的能力。看來,古代學童入學伊始,首先關注的便是關於句讀的研習。古人把這一基本功看作是為學之基礎、「講經之先務」,一項必不可少的基本訓練。如果「句讀」不明,就無法理解文義;常常是一處斷錯了,意思就走了樣,甚至完全相反。

這方面的實例很多。比如,《聊齋志異》中有這樣一段話:「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關鍵處在於「其一犬坐於前」如何斷句。按其本意,這個「犬」字是名詞作狀語用,形容狼坐的樣子(像狗那樣坐在前面)。寫得十分形象、傳神。但是,假如不兼顧上下文,把它斷為「其一犬,坐於前」,那就變成一條狗坐在前面,整個意思就全錯了。

再比如,《韓非子·外儲說》記載:魯哀公問孔子:「我聽說夔有一隻腳,可信嗎?」孔子說:「夔,是一個人,怎麼會一隻腳?他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只是精通音樂。帝堯說:『有夔一個人就足夠了。』便指派他當了樂正。因此,有學識的人就說了:『夔有一,足。』意思是,有他一個人,就足夠了;不是一隻腳啊。」之所以發生誤解,就在於把原文的「夔一足」連讀了,「足」前少個逗號,就成了夔有一隻腳。

作為一種功力,斷句需要古漢語字、詞、句方面的修養,甚至需要古代歷史文化全方位的知識。因此,它不僅僅是對於學童,也是對於教書先生以及所有攻書習文者提出的首要的、基本的要求。唐代有人說:「學識如何觀點書」。意為從能否給古書準確地標點、斷句,可以驗知其知識水準與治學能力。魯迅先生在《點句的難》一文中也曾說過:「標點古文真是一種試金石,只消幾點幾圈,就把真顏色顯出來了。」

斷句的基本準則,可用八個字概括:「語絕為句,語頓為讀。」語氣結束了,算作「句」,用圈(句號)來標記;語氣沒有結束,但需要停頓一下,叫做「讀」,用點(相當於逗號)來標記。斷句的基礎在於對通篇文章作全面的領會,因此,斷句之前必須先通讀幾遍,力求對全文內容有個準確的把握;爾後,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將能夠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精力解析易生歧義、難以斷開的句子;當句子全部點斷之後,還須再行通讀,仔細揣摩,務求字句能夠講通,解析合情入理,並且符合古代語法和音韻。

02

走筆至此,油然憶起當年就讀私塾時「習其句讀」的往事。

業師劉老先生為了加深學生對斷句的認識,當講到《大學》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的時候,說了一個兩位教書先生「找得」的趣聞:

一位先生把這段書讀成「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發覺少了一個「得」字。一天,他去拜訪另一位塾師,發現書桌上放著一張紙塊,上面寫個「得」字。忙問:「此字何來?」那位塾師說,從《大學》書上剪下來的。原來,他把這段書讀成了「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末了多了一個「得」字,就把它剪了下來,放在桌上。來訪的塾師聽了十分高興,說,原來我遍尋不得的那個「得」字,竟然在這裡。說著,就把字塊帶走,回去後,貼在《大學》的那段書上。兩人各有所獲,皆大歡喜。

講到《孟子·盡心》章,劉老先生還講了這樣一件事:晉國有個叫馮婦的人,善於和老虎搏鬥,後來變成善人,不再打虎了。有一次他到野外,正趕上許多人在追逐老虎。老虎背靠著山角,沒有人敢於迫近它。他們望見馮婦了,便快步上前迎接。馮婦於是捋起袖子,伸出胳膊,走下車來。大家都高興地讚美他;可是,作為士的那些人卻加以譏笑。這段話的原文,人們通常是這樣讀的:「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則之野,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望見馮婦,趨而迎之。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其為士者笑之。」但是,也有學者認為,這麼斷句不對,應該斷為:「……卒為善,士則之(以之為準則,效法他)。野有眾逐虎……其為士者笑之」。這「笑」他的「士」,就是先前「則」他的「士」,要不然,「其為士者笑之」就太鶻突了。看來,這後一種斷法是頗有道理的。

這樣的事例,反映在一些筆記類著作中,還有很多。如《孟子·告子》章有一段名言:「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每一行為總是不能如意),所以動心忍性,曾(同增)益其所不能。」從有據可查的文獻看,這段話大約自東漢以來,就這麼斷句,迄無爭議;但近年來,一些學者提出商榷意見,認為「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十個字的正確斷句,應該是「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其意為:使他們出行缺乏資糧,使他們所做的事情受阻不順。同樣也能說得通。

再如:關於《論語·泰伯》篇中孔子這句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古今通行的注本,都是作這樣斷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說,老百姓可以讓他們聽從指使,不可以讓他們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據此,今人批評孔老夫子,說他推行愚民政策。但是,已故學者閻簡弼教授認為,正確的斷句,應該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能讓老百姓隨便地去做嗎?不能!要先讓他們懂得道理。強調為政者教民化育的重要。還有學者認為,孔子原本是親民的,因此應該斷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樣,意思就成為:老百姓聽從指使,就讓他們自己去做;如果老百姓不能按照統治者的意圖行動,就要給他們講清道理。可是,又有學者出來了,說:不對,應該這樣去斷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又改變了,成為:老百姓的素質好,就讓他們自己去做;如果素質不夠好,就要訓練教育,讓他們曉得道理。也還有另外一種斷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老百姓是可以利用的。如果任由他們去做,卻做不好,那就講明道理,教育他們。

03

除了研習經書、古籍,在社會交往、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會遇到如何斷句的問題。

據說,舊時代有一個老學究,夫妻育有一女,嫁給同裡一個秀才。後來,結髮妻子病故,老學究便又續弦,娶了一個通識文墨的女子,兩年後,產下一個幼子。老學究臨終前,手書一份《遺囑》,交代身後遺產的分配辦法。按照古書慣例,行文一氣呵成,中間沒有點斷。待他死後,大家把《遺囑》啟封,原來是這樣一段話:「七十老翁產一子人曰非是也家業盡付與女婿外人不得幹預」。身為秀才的女婿看了,說:「這份遺產,應該全部歸我。」因為照他的點讀法,那《遺囑》是這樣的:「七十老翁產一子,人曰:非是也。家業盡付與女婿,外人不得幹預。」但是,老學究的後妻不服,認為《遺囑》寫的,應該是把產業交給她的兒子。兩人爭訟不決,於是,告到官府去。縣官反覆琢磨,認為老學究的後妻的意見為是。因為,在縣官讀來,《遺囑》是這樣的:「七十老翁產一子,人曰『非』;是也,家業盡付與。女婿外人,不得幹預。」由於斷句有異,兩種意向截然不同。秀才心裡不以為然,但縣官一言既定,他也沒有辦法。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是某富翁生性吝嗇,聘請教書先生時,特意講明膳食從儉,比較素淡。教書先生當下應承,富翁提出要立下字據。於是,教書先生便起草了一張未加標點符號的十六字合約:「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富翁看了,根據自己主觀想法,理解為「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當即籤字畫押,表示同意。這樣,除了主食,便頓頓只上一碟青菜。教書先生提出了抗議,說是違反合約:「我們不是講好的嗎?——『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怎麼頓頓只有青菜呢?」富翁數了數,十六個字,一個不多,一個不少,只是斷句有所不同,覺得無言以辯,只好違心認可。

相傳明代大書畫家祝枝山,某年除夕,應邀給一戶土財主寫一副對聯。上聯是:「明日逢春好不晦氣」;下聯是:「終年倒運少有餘財」。土財主不識字,元旦一早就貼上了。左鄰右舍看了發笑。他們念成:「明日逢春,好不晦氣;終年倒運,少有餘財。」財主聞言大怒,當即去找祝枝山算帳。祝枝山聽了,哈哈大笑,說:「他們念錯了,我寫的是:『明日逢春好,不晦氣;終年倒運少,有餘財。』」土財主想了想,說:「還是你說得對。聽你的!」

至於廣泛流傳民間的「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就更是由於斷句不同,產生了多種歧義:一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二是:「下雨天,留客? 天留,我不留。」三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四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五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前面曾說,五言、七言詩不發生斷句問題,其實,也不盡然,有些文人還是就此作出了許多文章。比如,我手頭就有一本書上講,慈禧太后讓一位書法家揮毫題扇。那位書法家遵旨,寫了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慌亂中將「黃河遠上白雲間」的「間」字漏掉了。慈禧看後,勃然大怒,聲言:「戲耍聖躬,理當治罪」。書法家急中生智,趕忙殿前啟奏,說他題寫的原是一首小令,接著朗聲讀道:「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老佛爺」聽了,明知他是詭辯,但也覺得能夠自圓其說,只好作罷。

現代以來,關於古書斷句問題,許多書籍與文章均有論列,就中以著名語言文字學家楊樹達先生所著《古書句讀釋例》一書,最為詳盡,頗具權威性。楊先生憑藉其深厚的古文字功底,旁徵博引,暢達適意地遊思運筆,針對《詩經》、《禮記》、《尚書》等古代經典斷句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從誤讀的類型、所造成的危害、致誤原因等幾個方面,舉例、歸納、評述、分析,立論精確,說理充分,條分縷析,深入淺出,是一部學理性、系統性、可讀性兼備的優秀讀本。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